APP下载

就业市场背景下大学生职业素养探析

2016-06-07李小霞��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16年5期
关键词:职业素养大学生

李小霞��

摘要:大学生职业素养是反映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主要指标,与大学生成功就业和职业发展息息相关。本文在明确职业素养内涵的基础上,探讨就业市场对大学生职业素养的要求,在此基础上讨论提高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具体举措,通过提高大学生职业素养,从而改善大学生的就业困境和成就大学生的职业发展。

关键词:就业市场;大学生;职业素养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6)05-0016-02

现代社会,职业的成功与职业素养有着密切的关系。然而随着大学毕业生的数量逐年增加,就业竞争日益激烈,大学生要想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需要较高的职业素养。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高校在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高等学校在了解就业市场的前提下,运用正解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就显得非常重要。

一、职业素养的内涵

职业素养是一个内涵较为丰富的概念,人们常把职业技能放在职业素养的首要位置。此外,职业道德和职业意识也被认为是职业素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具体来说,职业素养是指具体职业的内在规范和要求,是在具体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各种综合能力和品质的集合,主要分为职业技能和职业意识两个层面的内容。职业技能是显性的,是可以看得着的,主要是指为更好地完成职业要求所具备的各项知识和技能;职业意识是隐性的,是看不见的,主要包含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行为、职业作风等。美国学者莱尔·M·斯潘塞在其所著的《工作素质高绩效模型》一书中提出了素质冰山理论,此理论将一个职业人比作是漂浮在水中的一座冰山,将职业素养分为露出水上的部分即职业技能部分和潜在水下的部分即职业意识部分,水上的部分和水下的部分是相辅相承的,两者共同发展才能成就一个人的成功,单方面的发展是很难有所作为的。

二、就业市场对大学生职业素养的要求

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结构的转型,企业对所需人才的要求也在改变。调查发现企业在招人的过程中,特别重视的大学生职业素养有一定的共性。

首先,较高的政治思想觉悟和高尚的职业道德。从多年的大学生就业情况看,企业普遍喜欢政治思想素质好、品德高、遵纪守法和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的毕业生。优秀毕业生、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优秀团员、学生党员等备受青睐。企业对就业者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较高的要求,他们认为只有具有较强事业心和责任感的同学才能热爱事业、热爱生活,并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才会在工作中有所成就。所以许多用人单位在招聘时,比较重视的是毕业生不讲报酬、吃苦耐劳的敬业精神,大学生应注重提高自身的政治思想和职业道德。

其次,扎实的专业知识。当今社会是人才竞争的社会,大学生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素质并精通自己所学专业。近几年,用人单位在挑选人才的时候,对大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在专业相关知识领域中的技术能力和综合素质以及知识结构,是企业较为重视的方面。

最后,多方面的能力。当前企业在招人过程中对大学生的社交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学习能力等较为重视,他们认为只有具备一定能力的人在工作中才有发展潜力。当今社会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创新的社会,作为未来工作的主力军,大学生一定要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才能适应社会和市场的需要。进入科技社会以来,很多工作无法一个人完成,这就要求就业人员具有较强的合作能力以及社交能力等。这些能力有利于个人的发展,也有利于企业的发展,使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措施

高校是大学生从一个单纯的学生向一位职业人转化的熔炉,是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重要阵地,在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高校应充分发挥其在大学生培养过程中的主动作用,充分利用高校的资源提高大学生的职业素养。

(一)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学生职业道德

通过对大学生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以及就业观,从而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职业道德。首先,充分发挥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功能,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思想修养。当今,德才兼备和以德为先已成为用人的重要标准。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对大学生进行荣辱观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才能真正提高大学生群体的政治认知能力和职业道德,从而克服诸如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以及享乐主义等思想,使大学生真正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合格建设者与可靠接班人;其次,加强大学生道德教育。道德是一个人的根基之所在,也是做人的根本。一个人只有具备了较高的道德素质和修养,才能积极地工作,勇于奋斗,才有可能取得事业成功。由此可见,加强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尤其是职业道德教育,才能使其对国家忠诚、对父母孝顺、对家庭负责、对工作尽力、对他人礼让。

就业市场背景下大学生职业素养探析

(二)实行全程职业指导,组建大学生就业部

目前大多数高校都设有就业指导中心,用以对大学生进行职业教育与指导。一般来说,就业指导中心只有行政相关老师而无专职老师,职业指导课的教师由辅导员老师担任,并不是说辅导员老师没有能力担任职业教育,而是辅导员精力有限。高校辅导员平时工作较为繁忙,事情较为繁杂,没有较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学生的职业教育与指导工作中去。为了较好地对大学生进行全程职业指导,应组建大学生就业部,就像当前高校的思政部一样,有专职和专业的老师对学生进行较为全面的职业指导,在大一大二时让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职业道德,大三主要让学生了解就业市场,调整自身的就业理念,大四主要进行就业技能教育,从而提高大学生综合职业素养。

(三)全面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

就业能力对于大学生就业与职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大学并不仅仅只要掌握专业知识,更加重要的是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社交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等就业能力对学生的就业与成才具有重要的作用,应加强对学生相关能力的培养。

首先,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学校各项活动,扩大自己的交际圈,提升自身的社交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高校是一个课外活动较为丰富的地方,有校学生会、院学生会、各种社团、兴趣组等,大学生应积极参加校园活动,在活动与工作中通过与他人的合作与交流从而提升自己。作为班主任和辅导员老师都应告知刚进校的新生参与校园活动的作用和意义,以提高学生对活动的认知,从而积极参加校园活动。

其次,校企合作,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当前高校教育中,学生的实习是较为缺乏的,导致很多大学生到了企业之后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较差,难以适应岗位的需要,所以在校期间要努力增加他们融入社会的机会,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校应建立长期有效的校企合作机制,让学生在就业前务必到企业中进行实际操作锻炼,了解企业的运作以及对员工的要求等,以此来增加大学生对社会和企业的了解,使其在实际实习过程中增长见识与才干。

再次,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当今社会是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对人才的创新能力有较高要求。创新不仅是社会进步的动力,也是当今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所以,高校要积极转变意识,改进人才评价体系,将知识本位变为能力本位,加强培养大学生独立思考和求新求异能力,注重大学生特长的培养,让其个性得到最好的展示。

(四)加强大学生专业教育

专业素养是大学生就业的重要砝码,高校应加强对学生的专业教育。首先,引导学生认识专业学习的重要性,从而在学习过程中能加强自身的专业学习,提高专业水平。其次,重视教师的教育技术和技巧,提高课堂教育水平。课堂是学生专业学习的主阵地,要想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一方面必须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并加强对课堂教学的监控和评价,另一方面又要加强对学生的教育与管理,引导学生认真听讲并举一反三,从而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再次,设置合理、科学的专业课程。课程是学生专业学习的主要内容,学生的专业素养主要是通过课程的学习来形成和提高的,所以高校的课程体系必须由具有一定专业学术水平的人来设置,切勿随意设置,要做到合理、科学、规范。

总之,大学生职业素养对大学生就业及职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作用,高校应在了解职场的前提下,全面提高大学生的职业素养,以成就大学生的就业与个人发展。

参考文献:

[1]陈静,王繁,喻柯力.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机制研究[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3):58-60.

[2]曲燕.企事业人才需求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D].天津大学,2005 .

[3]汪涛,郭宁.新形势下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面临的挑战及其应对[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5):83-85.

[4]王红岩.高职生职业素养培养策略研究[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2):130-132.

[5]任雁敏.大学生职业素养重要性及培养策略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 (6):79-80.

责任编辑陈春阳

猜你喜欢

职业素养大学生
第29届世界大学生 冬季运动会精彩掠影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教育国际化视阈下来华留学生管理干部之职业素养培育
技工院校校级领导职业素养的建设及质量评价研究
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
高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职业素养+职业技能
基于CDIO的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