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业标准下高职新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2016-06-07符双学袁忠大��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16年5期
关键词:行业标准专业建设评价体系

符双学++袁忠大��

摘要:本文以行业标准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从专业定位、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建设、公共实训平台、第三方评价体系、成果推广应用等七个方面对高职新专业的开设、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相应的探索与实践,总结出行业标准下高职新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的一般思路与方案,为高职新专业建设与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行业标准;专业建设;人才培养;课程体系;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6)05-0012-03

为了满足民航行业对飞机维护及部件修理专业人才日益增长的需要,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在原有飞机机电设备、飞机电子设备和飞机结构修理专业的基础上,创建了飞机部件修理新专业。从专业创办至今,已有五年时间,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在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各个方面都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笔者结合自身多年以来的教育教学、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探索与实践,以行业标准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从专业定位、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建设、公共实训平台、第三方评价体系、成果推广应用等七个方面提出了高职新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以飞机部件修理为例)的一般方案和思路,旨在为高职新专业的开设与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 把握市场需求,找准专业定位,形成专业论证报告

随着我国民航事业的快速发展,我国民航维修业的总体技术水平在不断提高,一些实力雄厚的大型飞机维修工程企业(GAMECO、AMECO等)已开发了多种机型的飞机部件维修业务项目,对飞机进行深层次维修、翻修和改装。这些企业急需飞机部件修理领域的专业技术人才。《民航业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提出:必须加强机务急需紧缺专门人才培养。

飞机部件修理主要包括航空器结构修理(STR)、起落架修理(LGR)、机械附件修理(MEC)、动力装置修理(PWT)、电子附件修理(AVC)和电气附件修理(ELC),属于飞机维修工程的重要专业领域,具有巨大的市场需求。培养合格的飞机部件修理专业技术人员,在提高部件的修理质量,降低维修成本乃至提高维修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方面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飞机部件修理属深度维修,一般工艺流程为:分解、清洗、故检、修理、装配、测试。由于目前我国民航院校尚未开设此专业,国内飞机部件修理专业培训非常匮乏,相关技术人员基本上是由飞机维修人员改行或由社会上其他行业直接招聘,对飞机部件修理的深层次知识掌握非常有限,难以胜任高度专业化的部件修理工作。维修企业只能以企业内部师傅带徒弟、开办短期专项培训班的方式部分解决该类型人才短缺的现实问题。

通过调研南方航空公司各分公司维修厂、北京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广州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等十几家大型飞机维修企业,比较各用人单位对飞机维修类专业的用人需求和岗位素质要求,对50位飞机维修大类专业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飞机部件修理人才的需求进行分析和预测,并结合了飞机维修大类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对飞机部件修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准确的定位。

在充分调研、准确定位飞机部件修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对飞机部件修理专业开设的必要性、可行性进行充分的分析和论证,形成“飞机部件修理”专业设置论证报告。

二、制定基于行业标准、工学结合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飞机部件修理专业以中国民航法规《中国民用航空器维修人员执照管理规则》(CCAR66部ME专业)、《中国民用航空器维修基础培训机构合格审定规定》(CCAR147部ME专业)的要求为依据,按照民航飞机维修技术领域的岗位能力要求,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建立符合民航行业需求的“基于行业标准,面向大型企业的差异和定向为主要形式的订单培养、安排学生旺季到企业实习和淡季在学校学习实训的工学交替、毕业前到民航生产单位顶岗实习”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如图1所示)。经过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三、制定基于行业标准的,专业特色鲜明、旨在培养学生高素质能力的专业课程体系

行业标准下高职新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飞机部件修理专业主要培养从事飞机机械、起落架、电子与电气部件等的检查、维护、修理的高技能应用人才。以中国民航CCAR66部和CCAR147部为课程建设的依据,借鉴美国FAR和欧洲JAR的民航国际行业标准,以民航飞机维修岗位能力培养和课程模块建设为重点,开展飞机部件修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与教学改革,对专业人才综合能力进行分析与分解,与民航企业密切合作,完成《飞机构造》《飞行技术基础》等15门优质专业课程建设。构建基于行业标准、民航特色鲜明的课程体系,使现行的专业课程内容既完全符合民航飞机维修岗位的要求,又能充分体现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按照民航飞机维修工程的需要,飞机部件修理专业的所有课程和内容均符合CCAR147部模块的要求,并由专业顾问委员会成员和民航飞机维修领域的专家进行鉴定和评审。同时通过对国内各航空公司维修基地、各机场公司飞机维修岗位群的充分调研,借鉴了加拿大卡纳多航空学院、台湾中华职业技术学院等优秀职业院校飞机部件修理专业的课程设置,最终形成了本专业课程体系(图2所示)。

四、提升校内专业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的业务技能

通过资源共享,提升教师的业务技能,培养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以“内培外引”的方式,培养好、建设好原有的专业教学团队,全方位、多渠道地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和能工巧匠作为兼职教师,形成了一支校企共建“双师型”专业教学团队。

五、推进校企共享型公共实训平台的建设

通过校企合作,推进校企共享型公共实训平台的建设,推进产学研的不断发展。基于行业标准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是实现产学、工学紧密合作,获得行业、企业支持,将产学合作、工学结合落到实处的根本保证。通过产学合作、跨地区合作、国际合作,形成集团优势、互惠互利、共谋发展,这是提高办学水平的必由之路。

依据行业协会和行业职能部门制定的规章和标准,深入挖掘行业企业所需的核心职业能力,将行业企业的核心能力要求融入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有利于课程体系的改革,同时有效地对接了岗位群,提供企业满意的优秀人才;企业为学生提供生产实习岗位和专业实训条件,又满足了企业的用人需要,实现校企“互惠”。基于行业标准的实验、实训条件建设为行业高职院校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了校内仿真的和校外真实的实践教学环境,推进校企共享型公共实训平台的建设。

六、建立并健全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制度

建立用人单位、行业协会、学生及其家长、研究机构等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的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制度,并将其作为一项课题进行长期的研究。将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毕业生在岗表现、企业满意度、创业成效等作为衡量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逐步形成以学校为核心、教育行政部门为引导、社会参与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七、注重教育与教学成果的推广和应用

学院与南方航空公司签署了协议,联合成立了中国南方航空机务在职人员培训基地,专业教师在航空器机械维修人员技术培训、生产技术工人培训及教师培训、学生实习等项目上开展全面合作。学院的执照培训在全国民航系统有良好的声誉,教学严格、考试规范、通过率高,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飞机部件修理专业部分教师同时也是中国民用航空器维修人员执照基础部分考试的考官,多次到国内同类院校进行考试任务,深得同类院校和民航企业的认可。

借助本专业的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和教学成果,学院与新疆职业大学、西藏民航管理局等单位合作,开设飞机部件修理(新疆班)、飞机部件修理(西藏班)。通过合作,将本专业教育教学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取得的成果在民航人才培养上广泛地推广和应用。

本专业的优质核心课程,如《飞机构造》《飞机起落架部件修理》《飞机系统与附件》通过网络平台,进行网络课程建设,对社会开放,为民航系统专业技术人员提供了一个优质、快捷、方便的学习平台,同时,也将本专业的教育教学成果广泛地推广和应用。

行业标准是高职新专业建设中的重要参考依据,既是专业建设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在行业标准下,从专业定位、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建设、公共实训平台、第三方评价体系、成果推广应用等七个方面进行专业建设,使得专业特点更加鲜明,课程体系更具针对性,专业更能适应行业的发展与需要,为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提供了可能,同时也为同类院校高职新专业的开设和建设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吴万敏,姚琳莉.论行业高职院校基于行业标准的高级能人才培养模式之必要性[J].高教探索,2010(6):108-110.

[2]田巨,符双学,张建荣.民航机务维修人才的培养与培训研究[J].机械职业教育,2012(1):8-10.

[3]符双学,陆轶.浅谈高职专业的特色建设与思路[J].内江科技,2015(11):102-125.

责任编辑陈春阳

猜你喜欢

行业标准专业建设评价体系
造纸领域5项行业标准计划项目获批
近期发布的相关行业标准(2020年3月01日)摘选
浅谈职业技能大赛对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作用
高职院校新开设无人机专业的探讨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评价体系小改革职业技能大提升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31项安全生产行业标准即将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