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专家援建“哈军工”问题探析
2016-06-06★
★
“哈军工”的全称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因校址在哈尔滨,故简称“哈军工”。几十年相沿成俗,“哈军工”逐渐成为各种文献中普遍使用的称谓。2013年11月5日,习近平在视察国防科技大学时指出,作为新中国第一所高等军事工程学院,“哈军工”承载着老一辈革命家的殷切期望,“哈军工”是我国国防科技和高等教育史上的一座丰碑,“哈军工”传统值得发扬光大。*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编:《习近平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选编》,182页,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14。
考察“哈军工”13年的办学历程,苏联专家*哈军工苏联专家1958年以前称顾问,1958年以后改称专家。本文为行文方便,统称为苏联专家。发挥的作用功不可没。1953—1960年,先后有陆、海、空、炮、装、工、化等各军兵种技术专家应中国政府请求与苏联政府派遣对“哈军工”进行援建。他们不仅带来了先进的军事教育思想、先进的院校管理经验,而且带来了先进的军事技术知识,率先把“哈军工”领向了世界高技术的前沿。但长期以来,受聘“哈军工”的苏联专家到底有多少?他们的专业分布与工作状况如何?众说纷纭。
本文充分利用中国人民解放军档案馆、国防科技大学档案馆和哈尔滨工程学院档案馆的档案,对涉及“哈军工”苏联专家的近百份资料进行了考证,梳理出每位专家的学科专业、来院离院时间以及受聘单位等信息,整理出一份专家名单,就教于学界同仁,同时表达对那段历史和援建“哈军工”的苏联专家的敬意!
一、对“哈军工”苏联专家人数的考证
关于“哈军工”时期苏联专家的人数问题,至少有6种不同说法:
1.“164人说”。罗来勇在《中国国防科技人才培养纪实》一书中,明确列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苏联顾问、专家名单,人数为164人*罗来勇:《中国国防科技人才培养纪实》,309页,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5。。
2.“161人说”。“哈军工”教育长徐立行在《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一文中提出:“从1953年5月起,苏联顾问及各军兵种专业教授会(教研室)的顾问陆续来到我院,前后共161名。”*纪念军事工程学院创建五十周年丛书编写组编:《难忘的哈军工——纪念军事工程学院创建五十周年》,129页,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3。
3.“158人说”。任学文在他的《永远的“哈军工”》一书中提出:“从1953年4月至1960年8月,应聘来军事工程学院的顾问、专家累计158名,其中1953年来的8名,1954年来的54名,1955年来的20名,1956年来的7名,1957年来的30名,1958年和1959年来的39名。”*任学文:《永远的“哈军工”》,36页,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
4.“154人说”。赵阳辉、朱亚宗在《苏联专家与中国军校的创办——对军事工程学院档案的考析》一文中提出:“在学院的苏联顾问4人、苏联专家137人、其他工作人员13人,共计154人。”*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冷战史研究中心编:《冷战国际史研究(10)》,28页,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10。
5.“84人说”。国防科技大学校史编撰委员会编写的《国防科技大学校史(1953~1993)》中提出:“1952年10月4日,陈赓向中央军委呈送《关于聘请苏联顾问问题的报告》,根据学院任务及当时条件,请求向苏联政府延聘50位顾问。以后,根据专业建设的需要,申请增加顾问名额,总人数为84名,每人工作期限两年,到期轮换。”*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校史编审委员会编:《国防科技大学校史(1953-1993)》,7~8页,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1993。
6.“141人说”。王春晖在《走进哈军工纪念馆·走进哈军工》一书中,直接列出了苏联顾问、专家的人数,共141人*王春晖主编:《走进哈军工纪念馆·走进哈军工》,345~346页,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13。。
针对上述不同说法,笔者通过对涉及援建哈军工苏联专家内容的外交部、国防部、总参谋部、军事工程学院等部门7年间的往来公文,以及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彭德怀、粟裕、陈赓和布尔加宁、朱可夫、马利诺夫斯基等中苏领导人7年间的往来信函,诸如1953年《聘请专家筹办军事工程学院的报告》、1953年《聘请专家计划表》、1955年《增聘专家及延长聘请专家名单的报告》、1957年《对1957年苏联顾问编制变更意见及1958年苏联顾问编制方案的报告》、1958年《关于新建专业增聘苏顾问和专家问题的报告》、1959年《关于新聘和更聘苏专家问题的报告》、1960年《关于送别苏联专家回国工作的综合报告》等,进行考证分析后认为:前五种说法,都有令人质疑与值得商榷的地方。
“164人说”的错误至少有两个:一是把一些翻译、医生、保密员、打字员等纳入了专家名单。如,名单中尔·阿·沃罗彼约娃就是一名打字员兼保密员,拉·依·伊万诺维奇则是一名翻译。档案资料显示,当年随同大批受聘专家来到“哈军工”的还有15名工作人员,在正式文件中他们并不列入“专家”编制,称“专家的工作人员”或“专家的随员”*《聘请专家夫人四名为专科医生及翻译两名请外编人员工薪另报销》,解放军档案馆,JW1-Y-WS.W-1955-395-044;《关于送别苏联专家回国工作的综合报告》,解放军档案馆,JW211-Y-WS.W-1960-022-005。。二是同一专家出现了重复统计的现象。由于翻译原因,有时同一专家在不同地方出现了不同的名字,考证后发现其实他们是同一人。如,海军工程系专家尼·阿·季米道夫,有的地方出现的名字是尼·阿·杰米多夫;约·阿·柯罗连科,有的地方又译为依·阿·柯罗连科。
“161人说”的数据是当年“哈军工”教育长徐立行将军回忆史料中出现的,没有讲清数据来源及具体名单,推断错误原因应该与年代久远、记忆模糊相关。
“158人说”中,虽然来源于统计计算,但其最明显的漏洞是没有提及1960年来院的4名专家。1955年、1957年、1958年和1959年几个年份的数据与笔者的统计也有所出入。
“154人说”中值得商榷的是关于“在学院的苏联顾问4人”的数据。根据档案记录,苏联专家在“1958年以前称顾问,1958年以后改称专家”*《军事工程学院七年来专家工作总结》,国防科技大学档案馆,KW37-Y-WS.W-1960-026-014。。但直到1957年底,学院还保留有顾问编制8人,他们是:学院首席顾问、副首席兼科学教育部顾问、副首席兼政治教授会顾问、空军工程系主任顾问、炮兵工程系主任顾问、海军工程系主任顾问、装甲兵工程系主任顾问以及工兵工程系主任顾问。据笔者统计,“哈军工”顾问前后应该是14人。
“84人说”的错误主要在于把1958年军委批准的聘请苏联顾问的编制数,等同于实际来院总数。事实上,拟定编制与实际到位,每年都有出入。
笔者持“141人说”,主要依据为:一、新史料的发现。笔者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档案馆发现了一份1960年《军事工程学院苏联顾问及专家名单》*《军事工程学院苏联顾问及专家名单》,解放军档案馆,JW211-Y-WS.W-1960-011-020。。该名单按照聘用单位*由于保密原因,称“原子化学防护系”为“化学兵工程系”、“导弹工程系”为“电机系”。,详细列出了各系苏联专家的姓名、职务、专业等信息,总人数为“141人”。二、年度数据统计。笔者一一考证每位专家的来院、离院时间,然后按照年份进行整理归类,统计结果也有力支持“141人说”。
二、“哈军工”苏联专家受聘时间的分布与分析
“迅速建设一所高等军事工程技术大学,专门培养高级军事技术人才,以适应现代化战争的需要”,是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以血的代价换来的中苏两国领导高层的共识。“哈军工”是毛泽东亲自决策创建的我军第一所高等军事工程技术院校,而苏联专家的援建工作起于1952年6月3日周恩来致苏联部长会议副主席兼国防部长布尔加宁《关于军事工程学院聘请苏联顾问的函》。7月底,苏联政府派出以瓦·依·奥列霍夫中将为首的专家抵达北京,协助设计筹办军事工程学院之事。1953年4月28日,以瓦·依·奥列霍夫为首席的第一批苏联顾问8人正式受聘“哈军工”,全面开展工作。之后,依据学院人才培养需要,苏联专家分期分批陆续抵达。1960年8月15日,阿·罗·格鲁沙柯夫和菲·基·布拉柯夫2人最后一批撤离“哈军工”,为苏联专家援建“哈军工”的历史画上了句号。
统计显示,7年中,141名苏联专家受聘时间分布如下:
表1 “哈军工”苏联专家年度变化情况表
据上表,苏联专家来院与离院的高峰期分别是:1954年和1957年。形成这“两个高峰”现象的原因有三:
第一,与“哈军工”人才培养工作于1954年全面展开相关。1953年9月1日军事工程学院成立暨第1期开学典礼后,“哈军工”人才培养正式步入轨道。由于各系普遍缺乏培养军事工程技术人才的经验,急需大批苏联专家来院指导工作,包括建立教授会(1959年后改称教研室)、编拟教育计划教学大纲、编写专业教材讲义、培养师资等等。1953年10月28日,学院提出了全面的请聘计划,其中:空军工程系18人(6人1955年到位)、炮兵工程系13人、海军工程系22人、装甲兵工程系6人(1人1955年到位)、工兵工程系9人(4人1955年到位),共68人。按照这个计划,除11人要求是1955年到位外,其余57人都要求1954年到位。但由于各方面原因,直至1955年8月,仍有“海军舰炮射击仪材料与设计专家一名,舰炮炮座、炮弹与引信材料及设计专家一名,触发及非触发扫雷武器与反潜艇武器材料及设计专家一名”,“尚未到院”*《对增聘专家问题的报告》,解放军档案馆,JW211-Y-WS.W-1955-042-035。。所以,1954年苏联专家的实际来院人数是54人,为“哈军工”请聘人数最多的一年,同时也是专业领域全覆盖的一年。这些专家的请聘期限,最初计划是多数人一年至一年半,少数人两年。但在计划实施中,由于这批专家作用大,请聘期限到后许多教授会都提出了延聘的需求。为此,中央军委于1956年向苏联方面提出了《关于军事工程学院延长56名军事工程学院顾问工作期限事致毕特鲁瑟夫斯基函》,并得到了苏联方面的支持,其中46名专家工作时间延长至1957年10月1日。*《关于军事工程学院延长56名军事工程学院顾问工作期限事致毕特鲁瑟夫斯基函》,解放军档案馆,JW211-Y-WS.W-1956-016-001。这是导致1957年苏联专家离院人数达到62人高峰的重要原因。
第二,与“哈军工”四年制人才培养周期相关。苏联专家之所以在1957年形成一个离院高峰,除上述原因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四年制教学工作从1953年至1957年已经完整地走完了一个周期。在苏联专家的全面帮助下,通过这个周期的运行,学院各项工作都已经开始正规化,“徒弟”也慢慢成熟起来,对办学规律与人才培养规律的把握也逐步熟悉,对援建专家的依赖度相对办学之初有所降低。1957年3月21日,院长陈赓在给国防部办公厅关于《对1957年苏联顾问编制变更意见及1958年苏联顾问编制方案的报告》中这样写道:“根据我院现在情况看来第一期学员已快毕业,教学全部过程已快走完,许多教授会现在开课困难不大,今后在这些教授会中主要是在专家指导下添充新内容,开展科学研究以提高教学质量。故学院聘请苏联同志的趋势是较长期的,顾问应该逐渐减少,而短期的为解决专题技术的讲学专家应逐渐增加。”*《对1957年苏联顾问编制变更意见及1958年苏联顾问编制方案的报告》,解放军档案馆,JW211-Y-WS.W-1957-008-001。所以,1957年后“哈军工”缩减请聘专家人数顺理成章。
第三,与中苏关系大背景紧密相连。1953年2月7日,毛泽东在全国政协一届四次会议上强调,“应该在全国掀起一个学习苏联的高潮,来建设我们的国家。”*《毛泽东文集》,第6卷,264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9月9日中共中央印发《关于加强发挥苏联专家作用的几项规定》,提出“正确地学习与运用苏联先进经验,是胜利完成我国各项建设任务的一个重要因素”*《1953年10月3日中共中央批转天津市委关于天津钢厂贯彻苏联专家建议存在问题的报告》,105页,吉林省档案馆,全宗1,目录9-1,卷宗68卷。,并就苏联专家工作提出了详细和全面的要求,其中包括:牢固确立苏联先进经验的思想;在专家参加之下制定工作计划;定期向专家介绍情况;虚心听取专家建议和意见并加以改正;半年进行一次全面检查,等等。据外交部档案统计,1954年中国请聘的专家达到817人,是1953年的两倍多*《1956年3月1日驻苏使馆1955年工作总结》,390页,中国外交部档案馆,109-00743-03。。“哈军工”向苏联专家学习以及苏联专家1954年的来院高峰,也是这一大背景的历史产物。1953年8月26日,毛泽东在给“哈军工”的《训词》中明确指示:“向苏联学习,这是我们建军史上的优良传统,无论任何时候,任何工作部门,都应当如此。这点,对于你们这个学院,有更加重要的意义。我们必须学习苏联的先进科学和技术知识,学习苏联军事工程建设的丰富经验,学习苏联顾问同志的学习态度和工作态度,学习苏联顾问同志高度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在学习上应该是虚心诚恳,不要学到一点就自满和骄傲。”*毛泽东:《中华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训词》,载《工学》,1953-09-01第1版。但经过几年的全面学习以及照搬照抄后,毛泽东开始思考走中国自己道路的问题,于1955年底提出了“以苏为鉴”的口号。1957年2月25日,国务院发文强调:“今后在聘请专家方面必须严格掌握精简的原则,凡可聘可不聘的坚决不聘,凡能缓聘的坚决缓聘。”*《国务院转批外专局关于对苏联专家关系中一些问题报告的通知》,福建省档案馆,全宗136,目录9,卷宗294。据此,全国各条战线开始逐步减少对苏联顾问和非技术专家的聘请。1956年5月21日,经过彭德怀与苏联军事总顾问的协商,军队系统的苏联顾问、专家编制由592人缩减到422人,缩减了近三分之一。与此同时,苏联政府也在策划大规模“召回自己的顾问”的计划*《关于发展和进一步加强苏联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友谊和合作的基础的宣言》,载《人民日报》,1956-11-01第1版。。1957年3月18日,苏联军事总顾问向彭德怀提出关于军事工程学院有48名专家可于本年5月至11月内提前回国和缩减的建议。4月25日,毕特鲁瑟夫斯基上将再次提出“该院有6名专家可于5月份返苏的意见”*《关于军事工程学院48名专家提前回国问题致毕德鲁瑟夫斯基函》,解放军档案馆JW211-Y-WS.W-1957-006-032。。鉴于当时的环境条件,“哈军工”经认真研究后对1958年聘请苏联顾问、专家的编制进行调整,由84人缩减至50人。
三、“哈军工”苏联专家受聘专业的分布与分析
苏联专家援建“哈军工”,是“哈军工”办学史上一个特殊的历史现象,也是一个得天独厚的办学资源。据考证,141名苏联专家的受聘专业分布如下:
表2 苏联专家受聘专业分布图
通过对141名苏联专家受聘专业分布的统计与分析,结合档案,不但可以看到当年苏联专家援建“哈军工”时的工作概貌,而且可以对其工作成效作出评价。
(一)7年援建工作的指导重心进行了3次调整。考察苏联专家受聘“哈军工”不同年份的专业分布与占比情况,可以清楚地看出,援建工作指导重心的3次调整变化:
第一阶段:1952—1953年是“哈军工”筹备和初创时期,苏联专家援建工作重心集中于顶层设计与规章制度建设。由于当时“我们无创办此类学院的经验,需有顾问的帮助”*《关于筹办军事工程学院一事给布尔加宁的通报》,解放军档案馆,JW1-Y-WS.W-1952-223-001。,1953年受聘“哈军工”的8名苏联专家,首席顾问、副首席兼科学教育顾问、合同教授会顾问等3人在“院级”管理层面;空军工程系主任顾问、炮兵工程系主任顾问、海军工程系主任顾问、装甲兵工程系主任顾问、工程兵工程系主任顾问等5人在“系级”管理层面。顾问团成员8人的级别全都在上校军衔以上,其中首席顾问奥列霍夫为中将,这也反映出当时苏联政府对“哈军工”援建工作的重视。苏联顾问团来到学院后,在很短的时间里,全方位指导“哈军工”建立起一套“符合各兵种需求的军事工程技术教育体制”。顾问团根据苏联军事工程技术教育的办学经验,从校舍建设筹划,到人才培养目标;从学院组织编制,到系、科专业设置;从教学组织制度,到专业教育计划;从编配选调教员,到培训培养教员,等等,都提出了一系列意见建议,特别是指导制定的有“哈军工”教学工作“宪法”之称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教学过程组织基本条例》及《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第一学期教学计划》,奠定了军事工程技术学院建设发展的坚实基础。
第二阶段:1954—1957年是“哈军工”“边建、边教、边学”时期,苏联专家援建工作的重心转移到教学实施与教员训练。这四年,是苏联“顾问”与“专家”的混合聘任期,先后有111名顾问和专家来到“哈军工”工作,专业分布实现了院、系以及教授会(后称教研室)的全覆盖。苏联专家在编写《教学过程组织基本条例》时,列举的教授会工作范围共有11条,内容涵盖教学人员政治思想教育、教授会课程学习与教学、实验作业指导及课程提纲编写、教材及参考资料翻译与出版、教学大纲与教学计划拟制拟定、实验室及专业教室建设、教具制作,等等。建院之初,基础课教学是第一要务,学院首先成立了10个基础课教授会。之后,在苏联专家指导下逐步组建专业教授会。1954年学院成立教授会73个,1955年增至95个,1957年底达到101个。教授会成立后,苏联专家即紧紧围绕教授会的工作范围,一方面开展全方位的教学指导,另一方面开展对青年助教一对一的帮带,每个教授会都有1~2名苏联专家。首席顾问奥列霍夫的指导思想是:“苏联顾问在学院的任务是帮助中国同志能独立地掌握教学及科研的全部过程。”*《国防科技大学建校五十周年文集》,62页,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所以,“1957年前,学院的教学计划基本上是参照苏联同类专业的教学计划制定的。之后,虽然多次调整和修订,但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环节安排等许多方面仍然受到苏联计划的影响。”*国防科技大学校史编审委员会编:《国防科技大学校史(1953-1993)》,25页。这一时期,是苏联专家们在“哈军工”的援建成效最显著的时期,也是双方感情与关系最融洽、和谐的时期。据《军事工程学院七年专家工作总结》记载:“在同苏联专家共同工作中,我们一直尊重专家的意见,对他们的建议,凡是我们同意了的都认真去办,凡是不同意的都把情况介绍清楚,说明道理,把问题摆在桌子上,明来明往。……我们经常主动向苏联专家介绍学院各种工作的情况,以便专家能够根据我们的情况和需要进行工作,为了使他们了解教学工作情况,1957年以前院党委讨论教学问题时曾多次邀请他们参加。”“在向苏联专家的学习中,我们一直抓住了专业教研室的建设和培养专业教员这一环节。七年来,苏联专家已帮助我们培养了大批的专业教员,因而在苏联专家突然撤退时,除了少数新技术专业课程外,都能照常进行教学。”*《军事工程学院七年来专家工作总结》,国防科技大学档案馆,KW37-Y-WS.W-1960-026-014。在《关于苏联专家奥列霍夫等人的表现的材料》中,我们也看到了“哈军工”党委对首席顾问和副首席顾问给予的高度评价:“瓦·依·奥列霍夫同志自1953年奉苏联政府之命,担任军事工程学院苏联顾问团首席顾问起,直至1957年3月在中国逝世。他以高度的国际主义精神,渊博的知识和卓越的组织才能对军事工程学院的创建和成长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从军事工程学院的创建起,不论校舍的建筑、学制的规定、教育计划的草拟、教学工作的组织实施、招收学员、培养师资、购置教学设备、勘察训练场地以及各项勤务保障,无不渗透着瓦·依·奥列霍夫同志忘我的无私的劳动。”“依·依·叶果洛夫同志(苏军工程技术勤务上校,军事工程学院苏联顾问团副首席顾问,1956年病重时回国就医,同年6月在莫斯科逝世)以他的国际主义精神,忘我的辛勤的劳动,对于军事工程学院的创建,特别是在教学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方面,作了重大的贡献。他特别在专业设置、拟定教育计划、组建教研室、培养教员、拟订教学大纲、制定教学规章制度以及筹建实验室方面都提出许多宝贵的建议,帮助军事工程学院在短短的四年内迅速地掌握了全部的教学过程。”*《关于苏联专家奥列霍夫等人的表现的材料(1960)》,解放军档案馆,JW211-Y-WS.W-1960-026-034。
第三阶段:1958—1960年是“哈军工”新建学科专业,从服务“常规兵器”向服务“尖端武器”过渡的时期。苏联专家援建工作重心聚焦到帮助新建尖端专业上。统计1958—1960年受聘“哈军工”专家专业分布,我们看到了新的学科专业名称以及专家学科专业背景的新变化。1958年受聘“哈军工”苏联专家17人,其中,导弹专业10人,原子化学专业1人。1959年受聘专家仅1名,为导弹工程系聘请。1960年4人,其中,导弹工程系2人,原子化学防护系1人。特别是1959、1960年两年中,在援建专家人数直线下降的形势下,“哈军工”把专家编制的60%分配到导弹工程系,20%分配到原子化学防护系。查阅这3年“哈军工”关于苏联专家问题的原始档案,其中反映学院新建专业对尖端技术专家紧迫需求问题的报告约占一半以上。陈赓在1957年给国防部《关于新聘专家问题的报告》中这样写道:“根据军委指示,我院于今年九月增设防原子、防化学、航海设备等三个新专业,因我军过去没培训过上述专业高级工程技术干部,缺乏专业知识,在建立专业实验室,编写教材上,均无法着手进行,一年以后,即开始讲授专业课程,因时间紧迫,急需聘请原子射线探测仪器、化学防护、无线电导航等专家[各]一名,来院指导。”*《关于新聘专家问题的报告》,解放军档案馆,JW211-Y-WS.W-1959-010-021。1959年1月,他甚至不得不为了新设的防原子、防化学两个专业“急需聘请两名专家”的问题,直接给周恩来总理写请示报告,提出“请您批示外交部办理”*《关于军事工程学院聘请苏防原子防化学专家问题的请示》,解放军档案馆,JW211-Y-WS.W-1959-010-049。。可见,当时党和国家对“哈军工”新建学科专业的重视以及学院对尖端技术专家的急迫需求。1957年,我国开始研制发展包括导弹、原子弹在内的尖端武器。为了适应新的形势任务,8月7日,“哈军工”向军委上报了《关于军事工程学院成立导弹专业组织计划的报告》。9月10日,军委批准学院在空军工程系建立导弹专业,同时在炮兵工程系设置防原子、防化学2个专业。1959年2月,学院正式成立导弹工程系(对外称电机系),1960年6月成立原子化学防护系,着力培养导弹、原子弹专业人才。此时,中苏“蜜月”时期已经过去,微妙的两党两国关系在“哈军工”苏联专家身上同样得到反映。一方面,苏联政府直接拒绝“哈军工”增聘重要领域专家的要求。1960年5月5日国防部在答复《关于军事工程学院增聘18名苏联专家问题的通知》中就有:“去年11月和今年年初,我们曾先后通过我国政府向苏联政府提出给你院增聘苏联专家共18名,现据苏方答复,同意给你院派遣下列14名……下列4名专家,据苏方通知,由于目前在苏联这类专家的人数极为有限,因此,没有可能满足我们的要求。”*《关于军事工程学院增聘18名苏联专家问题的通知》,解放军档案馆,JW211-Y-WS.W-1960-009-021。另一方面,来院苏联专家在传授核心知识方面有所保留。“1958年以后来院工作的专家,他们虽然具有一定的尖端科学技术水平,但在传授知识方面却有很大的保留,凡是我军已有的装备和设备就讲,没有的就不愿讲,即对我们已有的装备和设备,其中核心机密部分也有所保留。”*《军事工程学院七年来专家工作总结》,国防科技大学档案馆,KW37-Y-WS.W-1960-026-014。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要承认部分对我友好的专家在帮助我们建设尖端学科专业中所作的重要贡献。档案材料对此也有记录:“1959年在院苏联专家共14人,都是尖端技术专业的。一年来,我们根据中央和上级的有关指示,在充分发挥专家同志的作用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专家对学院新专业的建设方面,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如帮助制定了新专业的教学计划,编写教学大纲、专业资料与教材,设计与安装了新专业的实验室和试验台,培养了一批掌握新专业知识的教师队伍和教学帮助技术人员等等,贡献很大。”*《对1959年苏联专家工作总结报告》,解放军档案馆,JW211-Y-WS.W-1960-010-013。如导弹专家尼柯拉叶·依凡诺维奇·谢辽金,他几次带病工作,住院时,在病床上还关心着新专业实验室试验台的设计工作,曾多次向中方表示,“一定要将自己的知识全部传授给中国同志”。其他专家的表现,虽不及谢辽金的成绩这样显著,但在编写教学大纲、提出毕业设计、编写专题资料等方面,也做了许许多多的工作。
(二)7年援建工作鲜明突出了“海军优先”的原则。统计7年“哈军工”苏联专家的受聘专业分布,我们还发现:141名专家中,海军工程系有41人,占比29.1%,位列第一。除1959年特殊情况外,其余6年,海军工程系年年都有新聘专家,全院独一无二,而且它也是学院唯一的实际专家数超过编制计划数的单位。在“哈军工”苏联专家援建工作中,“海军优先”的原则一以贯之。分析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海军是一个技术高度复杂的军种,在“哈军工”人才培养体系中地位凸显,另一方面它与时任海军司令员萧劲光的大力支持密不可分。建国之初,萧劲光领导建设海军提出了两个口号:一是“向苏联海军学习”,二是“治军先治校”*吴殿卿:《萧劲光传》,217页,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11。。“哈军工”海军工程系从创办开始,海军司令部就把它的建设发展与海军建设发展进行了一体化设计。1955年2月,应萧劲光和海军司令部苏联总顾问莫·波·阿夫古斯奇诺维契的要求,“哈军工”首席顾问奥列霍夫甚至专门拟定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海军工程系五年(1955~1959)发展计划》。从现存档案资料看,这为“哈军工”5个系中所独有。海军司令部对海军工程系教学实验仪器设备的支持力度也很大。教学中,他们使用的大多数舰炮、弹药和重要设备,都是海军军械部高价从苏联购买无偿调拨的。许多新式武器尚未装备部队,都首先满足海军工程系的教学需要。1955年,海军工程系3个专业开始招收研究生,开“哈军工”乃至中国高等军事技术院校研究生培养之先河。
(三)7年援建工作为“哈军工”留下了宝贵的办学经验。苏联专家援建“哈军工”,是冷战初期特殊世界政治格局的历史产物,也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苏两党、两国关系的缩影。1960年6月24日布加勒斯特会议后,苏联单方面决定撤离在华的全部专家。7月16日上午,苏联驻华使馆临时代办苏达利柯夫向中国政府递交了关于撤走全部苏联专家的照会。26日中午,“哈军工”接到国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专家撤退的电话指示,短短20天内,学院高效率地完成了全部16名专家及其随员的分期分批撤退任务。
从1953年4月至1960年8月,“哈军工”共聘请苏联顾问和专家141名(另有11名专家已经聘请但未到职)。最多年份1954—1955年在院顾问、专家人数达到了81人。在141名专家中,以“顾问”身份帮助院、系作组织领导工作的14人,以“专家”身份帮助教授会(教研室)工作的127人。受聘时间1年以内的19人,1~2年的39人,2~3年的44人,3~4年的39人,4年以上的2人。其中,因工作未完成而延期的89人,因苏联政府片面决定,未到期而提前撤退回国的15人。“1957年以前来院工作的专家,革命历史较久,政治觉悟较高,教学经验比较丰富,工作非常主动,凡是他们知道的而又是我们工作所需要的知识,一般地都能无保留地教给中国同志。”但1958年以后,情况有所变化。“这些专家主要是专长与尖端科学技术专业,在和我们的实际生活接触中,使我们明显感觉到,他们特别谨慎,不像以前的专家大胆、主动。对自己的意见和见解也不如以前的专家那样坚持,特别是准备到讲授新武器尖端技术方面只限于目前我军装备范围,对超出我军装备范围的问题不表示态度。”*《军事工程学院七年来专家工作总结》,国防科技大学档案馆,KW37-Y-WS.W-1960-026-014。特别是1960年,正当中方在尖端军事技术方面需要苏联专家继续帮助的时候,苏联政府突然片面决定撤退全部专家,这不能不给我们新专业的建设带来困难。但即便如此,由于我们采取了“讲求方法,主动学习”的态度,还是从他们那里学到了许多尖端科学技术知识和组织管理经验,从而胜利完成了学院创建阶段的各项任务。
总结7年“哈军工”苏联专家的援建工作,有3点成绩是有目共睹的:苏联专家为新中国带来了军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模式:苏联专家助推“哈军工”培养出了一大批国家、军队的栋梁之才;以奥列霍夫为代表的苏联专家的榜样作用为“忠诚、奉献、严谨、求是”的“哈军工精神”注入了充足的养分。奥列霍夫逝世后,“哈军工”校园里万人空巷,一路送行,一路哭声。从领导、教授、学员、战士自发撰写回忆文章,充分表达对他的热爱与尊敬。当然,我们看到,苏联专家在指导“哈军工”办学和人才培养过程中,也确实存在着“教条主义”、“形式主义”和“大国沙文主义”的现象和问题。“苏联同志到中国帮助工作,总想把他的经验全套搬来,而我们一般的是迁就苏联专家的意见,很少考虑自己的情况,基本上照搬苏联经验。”*《军事工程学院七年来专家工作总结》,国防科技大学档案馆,KW37-Y-WS.W-1960-026-014。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苏联专家对“哈军工”人才培养的指导,无论是经验还是教训,都是值得我们珍视的、不可多得的教科书。
参考文献:
[1]国防科技大学校史编审委员会编:《国防科技大学校史》,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1993。
[2]王春晖主编:《走进哈军工纪念馆·走进哈军工》,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13。
[3]《毛泽东文集》,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4]吴殿卿:《萧劲光传》,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