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国报刊在新四军研究中的史料特质与价值*

2016-01-07

军事历史 2016年3期
关键词:报刊新四军史料

新四军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重要武装力量一。在新四军成立、发展、受挫、重建的历史过程中,当时的报纸刊物都对其进行了密切关注和大量报道。这些报道向公众展示了新四军的多个方面,是当时人们认识并了解新四军这支国共合作下的武装部队的一个重要途径,构建出新四军的舆论形象。探讨民国报刊关于新四军的报道,是研究新四军抗战的重要史料补充。

一、民国报刊:研究新四军不可或缺的资料之一

新中国成立后,关于新四军历史的研究逐渐展开,史料整理工作也开始大规模进行。在此基础上,对新四军历史的系统论述和专题研究都取得了较快进展。在史料运用上,电报、文件在新四军研究中最为常见,这类史料多为各类大型资料汇编的辑录。例如,《新四军·文献》(5卷)主要收录了以电报和文件为主的文献约480万字,是关于新四军的最重要的综合资料汇编之一;《新四军·参考资料》第二卷主要为抗战期间国民党军政当局有关新四军的文电,以及国民党军政人员关于新四军的回忆文章,共77万字;《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史料选》(7辑)收录了抗战期间与新四军有关的中共中央的指示、文电,新四军负责人的讲话和文稿,共250万字;其他有关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的财政经济、新四军在各地的活动及各项工作、皖南事变等专题史料,也散见于中共中央的相关文件、新四军的文件、或者国民党方面的文电中。

专门对新四军相关报刊史料进行收集整理的资料汇编极少,《新四军·参考资料》第一卷是主要代表。该辑资料主要收入抗战期间国内外新闻机构关于新四军的函电和文章,有较多报刊的报道和未刊发的电讯稿,共71万字,反映出新四军史料工作者对民国报刊一定程度的重视。但是,从笔者了解的新四军相关报刊史料情况来看,《新四军·参考资料》第一卷中的收录还远不充分,许多新四军相关报道并未得到辑录,更难以在新四军研究过程中发挥作用。从现有研究成果来看,大量报刊中关于新四军的新闻报道和评论只部分地零散地运用于学者的论证中,作为电报、文件等基本史料的补充资料。实际上,民国报刊是研究新四军不可或缺的资料之一,还有较多挖掘利用的空间。

第一,报刊中承载了丰富、可信的新四军相关信息。经过对报刊有关新四军的报道进行分类整理可知,相关报道涉及新四军的来历和改编过程、领导人物、政治表现、兵力武器、战略战术、作战活动、根据地建设等多项内容作,大体上涵盖了一支抗战军队的各方面。除了涉及内容广外,有的报道详细丰满,为新四军研究提供了丰富素材。报刊相关报道对于新四军研究大多属于第一手材料,具有一定可靠性。首先,与新四军相关的公文,包括报告、电文、宣言等,常常通过报刊公诸于众。如较早总结新四军抗战经验的报告《新四军一年来抗战的经验与教训》,就由新四军副军长项英署名发表于1939年4月28日的《新华日报》上,总结了一年多以来新四军的改编出师情况和作战经验、民运工作的成绩和教训等。新四军参谋长赖传珠署名的报告《抗战四年来的新四军》于1941年7月7日发表在《江淮日报》上。此外还有《解放》刊登的《新四军张参谋长致电蒋委员长等请制止进攻新四军》《朱彭叶项抗议皖南包围通电》等重要电文。其次,除了与正式文件无异的公文,还有大量关于重大事件和人物的报道见诸报端,如皖南事变相关报道和评论、叶挺与项英的专访等。这些文章虽然是记者主观加工的结果,但毕竟是基于当时局势的思考、记录于当时的文字,比回忆史料等更能保留历史事件和人物活动的原貌。

第二,报刊为新四军研究提供了舆论新视角。全方位考察新四军的活动及其影响,就不能忽视对报刊史料的充分利用。有的研究成果专门注意到报刊史料对于新四军研究的特殊价值,从舆论视角考察新四军。早在1943年,《大众日报》发表了《敌人口中的八路军、新四军与中国共产党》一文,当中摘录了较多当时敌方报刊中有关八路军、新四军与中国共产党的报道资料,并驳斥了这些报道中所谓八路军、新四军“游而不击”“封建割据”等言论,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有当代学者在论文中部分地使用了上述文章中的史料,对日伪报刊中有关新四军作战地区、战术与作战、军队素质、与群众关系等问题的报道进行分析研究,以新鲜的材料从反面论证出新四军百折不挠、勇于牺牲、爱国爱民的铁军精神。*方艳华:《日伪言说下的新四军——对铁军精神的反证式解读》,载《军事历史研究》,2007(2)。有的研究选用民间《申报》作为考察对象,分类探讨了当中有关新四军的改编和组建、主要领导、各项工作、国共关系、皖南事变等问题的报道,认为《申报》在国民党控制下与国民党宣传口径保持基本一致。*石建国:《研究新四军军史的重要史料——抗日战争时期<申报>有关新四军报道评析》,载《军事历史研究》,1997(1)。有的学者以中国共产党第一份中央机关报《新中华报》作为研究对象,回顾和总结其对皖南事变的报道。*姜飞:《皖南事变中的<新中华报>》,载《新闻大学》,2000(夏)。这些都是从舆论视角出发而完成的新四军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学术新意和价值。

第三,民国报刊数量大、存量多,具备可利用条件。从数量上看,民国报刊种类多,有的年发行量高达十余万份,有的存在时间长达数十年,这就意味着报刊在全国各地被收藏保存下来的可能性很大,即使在政局变动、战争动乱的情况下,也不至于完全毁灭。当今,不少原版报刊得已保存,著名报刊的影印本就有数十种,更有很多被制成缩微胶卷、数字资源,方便研究者使用。在这些可利用的报刊中,有关新四军的报道数量可观,例如,《申报》一家在抗战期间涉及报道新四军的文章就不少于300篇,《新申报》不少于200篇,《新华日报》《解放》等中共中央主办的报纸刊物报道新四军则更加频繁。因此,在民国报刊的汪洋大海里,新四军研究能找到所需要的史料源泉。

二、阶级性与时间性:民国报刊关于新四军史料的特质

报刊给新四军研究提供了大量素材,对报刊史料的合理及多角度利用可以建立在对其主要特征的认识把握上,既要考虑其阶级性特征,又可以结合其时间性特征。

第一,报刊具有阶级性,报道新四军的报刊基本上分为四种类型。报刊的报道是一些重大事件和人物活动在舆论中的即时反映。这些报道一般都是经过记者与编辑加工后才公开出版发行的,投射出报刊方的态度倾向、政治立场等问题,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皖南事变前后,舆论对新四军的认识出现了较多分歧,反映了舆论观点上的差异,更与报刊自身的属性有很大关系。就属性分,抗战期间的报刊主要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一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和国统区创办发行的报刊,如《新华日报》《解放》等,作为中共中央的机关报刊,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作积极宣传。二是国民党在国统区和沦陷区创办发行的报刊,如国民党中央机关报《中央日报》,宣传国民党内外政策;国民党中央创办的时政类刊物《中央周刊》,介绍国统区内政外交;国民党在上海“孤岛”时期出版的反共刊物《学风》,以主要篇幅攻击共产党及八路军、新四军的抗战活动等。三是民间中间势力在国统区和沦陷区创办发行的报刊,如影响力较大的《申报》《大公报》《东方杂志》《良友画报》等著名近代报刊,还有国统区、沦陷区内宣传抗战与民主的进步刊物《抗战与文化》《鲁迅风》《全民抗战》《时论丛刊》等,在上海“孤岛”时期曾出现的中国共产党、爱国人士等在租界借助“洋商”名义发行的《译报周刊》《文汇报》等,还有从报道和言论来看片面拥护国民党的《思潮月刊》《大美周报》等。值得注意的是,在国民党政府对新闻事业日渐严格的管控下,一部分民间报刊在报道新四军时很大程度受到官方影响。四是日本侵略者及其扶植的伪政权在沦陷区创办发行的报刊,最典型的是《新申报》,报道中充斥着宣传日军侵华政策和汪伪汉奸理论的言论,企图蒙蔽和欺骗沦陷区民众、诋毁和丑化新四军,类似的还有《新中国报》等。以上四种不同类型的报刊分别对新四军有过程度不一的关注,对这类史料的运用需要结合报刊自身阶级性和立场作明确的鉴别。

第二,报刊具有时间性,报刊关于新四军的报道不同时间在数量上呈现一定特点。报刊在不同时期对新四军的报道有疏密轻重之分,体现出新四军在舆论中的受关注程度。从时间分布看,相关报道多集中在1939和1941年。具体地说,1937年10月至年底,新四军处于刚刚组建但尚未完成改编的阶段,报刊对它的实时报道几乎没有;1938年上半年,新四军完成集中并开赴前线作战,并开始早期的抗日根据地建设活动,少量报刊对此进行了报道,同时开始追溯新四军的缘起和改编过程;1939年是报刊集中报道新四军的一个高峰年份,多集中报道其战斗行动和根据地建设等,可以视为新四军与报刊舆论的“蜜月期”;1940年开始,新四军与国民党军队的摩擦冲突逐渐增多,这一年报刊中有关新四军的报道明显减少,唯独在敌伪主办的报刊中报道有所增加,内容多强调国共间矛盾升级、难以调和;1941年,由于皖南事变爆发,新四军在一定时间段内成为报刊头条的常客,不少报刊对事变、国共关系以及抗战前途发表评论,有关新四军的报道数量迅速攀升,国民党主办报刊对新四军的屈指可数的报道也出现在这一时期;1942年及以后,随着皖南事变的波澜渐渐平息,加上新四军被撤销番号的遭遇,报刊有关新四军的报道数量长期维持在较低的水平,例外的是,《申报》的报道反而较多,内容多为所谓新四军的作战败绩,这主要与《申报》编辑部在1942年已被日军控制有关。

由于报道的时间分布与背景密切相关,对新四军相关报刊史料的运用也需要结合发布时间作鉴别。舆论的形成有两个主要途径,一是民间自发,二是有意引导。抗战早期,报刊对新四军的报道由零星出现到数量渐增,主要是由于新四军在华中地区逐渐活跃,既得到了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的有意宣传,同时更吸引了民间报刊越来越多的自发关注。这一时期的报道比较客观地反映出新四军在舆论中的形象和受关注度。但随着日军侵华策略的转变,日军越来越多地插手沦陷区新闻宣传工作,又随着武汉失守后国民党对新闻出版业的管制加强,抗战后一段时期,尤其是国共摩擦升级以后,有关新四军的舆论宣传更多地受到了有意引导的影响,失实的负面报道明显增加,报道的客观性受到了很大折损。

三、内容价值:民国报刊怎样看新四军

从内容上看,报刊对于新四军的性质、作战和根据地建设工作这几个方面都有过的较多报道和评述,为从侧面了解新四军提供了丰富资料。概括地讲,有关新四军渊源来历的报道基本是清晰准确的,对首领人物的介绍存在正反面形象的明显分化,关于政治立场的报道数量多、篇幅长、观点鲜明对立。报道兵力武器时一般都认为新四军人员尚足,但装备简陋且供应缺乏。对战略战术的报道关注其游击作战,但对于是否也采用其他作战方式则存在不同看法。具体战事报道纷繁众多,鱼龙混杂,准确性不够。此外,有关教导队、战地服务团、节约运动、战俘工作、军民关系等具体工作的内容和形式都有所反映,但在评价上存在对立。

以几个具体问题的报道为例,可见报刊史料对于新四军研究的内容价值。

第一,关于武器装备的来源与补给。新四军刚组建时武器装备十分陈旧,有三年游击战争时期使用的老套筒、“汉阳”造,甚至“梭镖和大刀”等。*陈加胜:《新四军军史》,122页,安徽,内部资料性图书,2007。斯诺在《中国的新四军》中提到,当新的抗日军队即新四军不久将成立的消息传开以后,许多有觉悟的农民、青少年纷纷组织起来,迁移到抗战地区,同时,他们带来了大革命时期“埋在地下的枪”“金钱和食物”,以及“锈的手榴弹、长枪和斧头”。*斯诺著,张世表译:《译品:中国的新四军》,载《华美》,1939(7)。《新华日报》也曾报道,新四军的武器最初“是很落后的”,士兵们“没看见过轻机关枪是什么样子”,没有短枪则“将长枪锯短当作短枪用”。*《活跃于江南的新四军粉碎敌军六路进攻》,载《新华日报》,1939-01-15第2版。新四军这支由多方聚合而成的部队,其最初的武器装备穷乏简陋,这几乎是得到舆论公认的。大多数报道对新四军武器装备问题的总体评价基本都是:“窳劣”“缺乏”。具体到武器品种来说:长枪“零乱不一”,有的锯成短枪,有的缺少瞄准器,有的开了一两枪就再不能发射;机关枪“少得可怜”,每连配不到一支;手枪只发给“将校以上”;子弹“极度缺乏”,“平均每一士兵仅获二十发”;*许申:《肃清苏北新四军经过》,载《新申报》,1940-09-16第7版。还有许多是土炮、刀矛一类的“原始武器”,“不持枪的士兵,就持刀”;服装“大都是不争气的”。*J. Bruce:《新四军印象记》,载《译报周刊》,1938(5);杨叔美:《共产党新四军之全貌》,载《新东方杂志》,1941(1)。从武器装备的供需情况来看,不同的报道几乎都给出类似的评价,认为新四军“缺少一半武器”*斯诺著,张世表译:《译品:中国的新四军》,载《华美》,1939(7)。,“枪械大约只有兵员数的二分之一”*杨叔美:《共产党新四军之全貌》。等。可见舆论在这些问题上基本没有争议,武器装备不是新四军的优势。

第二,关于新四军对游击战术的运用技巧和经验。很多报刊对此进行了正面报道:战前,会争取时间抓紧对士兵的军事训练,包括平原游击战的实习、沿途演习打骑兵的战术、游泳划船的技能等;准备作战时,会小心地选择自己的战场,非常注意隐蔽、侦察和寻找机会,这当中也借助了当地广大群众的力量;*张鼎丞:《新四军献给抗战二周年》,载《新华日报》,1939-09-23第4版。战时,多采取袭击,时而化整为零,时而集零为整;具体从事的战事活动包括袭击数量单薄的日本军队,破坏铁路、公路、桥梁等交通,截获或毁灭日军运货车辆,袭占火车站,截获武器钱粮和军事文件等,以此完成作战任务。1939年9月,《新华日报》登载了一篇文章,讲述了新四军游击战中主动袭击的一场小型战斗,表现出游击战术短小快、易于取胜的特点。文章中称:新四军战士们夜里穿过几十里水网和碉堡,袭击坐拥坚固防线的二百余名伪军;作战开始后,“仅在半点钟之内”将敌人全部消灭,还缴获了敌人全部的枪械,同时“自己只有三名轻伤”,“还能走路归来”;迅速结束战斗后,士兵们撤回到几十里之外,“安全的休息煮饭吃”。*张鼎丞:《新四军献给抗战二周年》。在这段叙述中,文章对游击战的乐观和认可态度也表现得十分明显。

第三,关于新四军重视政治工作。有报道曾就新四军“政治工作的文化任务”展开介绍:新四军歌咏组为了完成宣传和鼓动工作,于部队组建之初就开始在全军唱“国共进行曲”和“游击队歌”,以宣扬“精诚团结”的精神和“加强抗战信心”;同时还摘录了两首歌曲的歌词,以此肯定了新四军坚持统一战线的立场和艰苦作战的精神。也有报刊报道新四军“救灾运动”,为帮助灾区群众,部队承担了帮助民众冬耕及护运麦种、加紧冬耕生产、严防粮食出口等任务,并对此进行积极宣传。*《新四军二师部队热烈响应边区救灾运动》,载《新路东》,1942-10-25第1版。这些活动体现了新四军政治工作的宗旨。对此,持支持态度的报刊称新四军是为了促成全民族的抗战总动员;而反对者也颇有微词,认为是“赤化毒化”、蛊惑人心。但是即便持反对立场的报刊中,也能看到有关新四军政治工作各项活动的报道,如开办政治干部训练班和军政学校,*江云:《苏南新四军的动态》,载《苏铎》,1941(4);《在苏北的“新四军”》,载《学风》,1941(2)。时常开会贴标语,学习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到处张贴告示宣传减免赋税,对穷人施与粮食或生活上的必需品;*杨叔美:《共产党新四军全貌》(续完),载《新东方杂志》,1941(2)。进行参军运动,鼓励民众入伍,一家有一人参军即对其家予以优待;*衍棣:《苏北的“新四军”》,载《周报》,1945(17)。提倡家庭革命,打破旧有伦常等等。通过比较分析这些正反两面的报道,更能见得新四军政治工作内容的丰富和深入。

第四,关于新四军与民众的关系。1938年第10期《华美》刊登的介绍遂昌民众“欢迎新四军过境”的文章中提到:欢迎会上,祠堂里挤满了群众,新四军整队走入会场时,群众掌声如雷;对此,新四军第2支队副司令员粟裕走上台前说:“在八个月前诸位听到我们还是要退避三舍的,今天竟能来此地欢迎我们,这实在是很可兴奋的一件事!”表明了民众对新四军的接纳和欢迎程度。根据1938年第20期《华美》的另一篇报道,开拔前线的新四军战士和工作人员也受到了老百姓的热情欢送:“老百姓筑成了二道厚厚的长城”,鞭炮声沸腾了整座城;老百姓说着“希望你们打胜仗呀”,“打了胜仗再到我们这里来呀”;“小孩唱着我们女同志交给他们的歌”。这类描述民众欢迎、欢送新四军的报道还有很多,有的通过叙述天还没亮就早起、白发老人和小孩也赶来欢送等情节来表现了民众对新四军的热情和诚意。1939年8月15日第15版《申报》登载了一篇题为《三个鸡蛋》的文章,讲述了一位新四军女兵独自到村庄受到村民招待的故事,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新四军在民众中的认可度。

以上举例可见,报刊对新四军的报道和评述传递了大量关于具体细节、典型故事等信息,这些大多是其他史料所难呈现的,对新四军的研究是可鉴别并利用的素材,而不同报道呈现出的相互一致或彼此冲突的关系,对于舆论的研究也有一定代表意义。

四、新四军:处于民国舆论关口的重要抗日军队

报刊作为研究新四军的重要史料,既佐证新四军自身历史,又反映新四军所处的舆论形势。抗战时期,报刊是了解舆论形势的主要途径。在中日战争引发人们对时局和战局的高度关注的时代大环境中,报刊选择新四军作为报道对象有多方面原因。

第一,大众和舆论对新改编的南方抗日军队怀有一定的好奇。作为一支新改编的抗日军队,新四军出现在华中地区,其来历不是一开始就为大众所清楚知晓。1938年,《申报》一篇通讯指出:“八路军是工农红军改编的,这是尽人皆知的;新四军也是由红军改编的,这却不为一般人所完全知道的”*秋风:《江南的游击队》,载《申报》,1938-10-10第16版。。出于这一原因,很多报刊开始向读者介绍新四军的由来。同时,由于新四军以江南地区为主要活动范围,但当时尚有其他武装力量活跃在该地区,如国民党军、忠义救国军等。因此,有的报刊还会介绍如何辨别新四军,将其它武装与新四军加以区分,以明确新四军的界定,或探讨新四军与其他武装力量尤其是忠义救国军的关系等。由大众和舆论最初对新四军的了解欠缺而引发的追溯性关注,成为新四军最早登上报端的主要原因。

第二,新四军出师后的活动及影响吸引舆论进一步关注。舆论对新四军的关注主要在其出师抗战以后。新四军在战场上的不俗表现和善于处理军民关系是报刊报道中两个最为常见的角度。具体表现在,报刊早期对新四军的报道一方面侧重于其扰乱日军后方、威震江南的事迹。例如,为强化京芜路段实力,新四军由安徽增员部队开抵秣陵关溧水等地,自此,“溧水已无日军踪迹”*《各路游击队活跃,连日袭击日军穷于应付》,载《申报》,1938-10-12第9版。;“尽系新四军防区,日军视为畏途,未敢前往”*《江阴华军控制锡澄镇澄两路》,载《申报》,1938-11-08第7版。;或者“名震江南的新四军,在成立后的三个月内,据说已经和敌人作战过一百多次了”*J. Bruce:《新四军印象记》。。另一方面,报刊早期也常常述及新四军在群众中的影响,如提出新四军在扬子江沿岸的政治工作“深得民心”,“能把乡绅中的动摇份子说服,能取得贫苦农民群众的信任,老百姓继续的帮助新四军”*史沫特莱著、严速译:《扬子江上日军的危机》,载《申报》,1938-12-25第7版。等等。在此基础上,许多报道表露出对新四军的信任和期待,如表示“在最近的将来,于抗战史上必能放出一朵灿烂的奇葩”*《盛泽妇女依然被辱,日军已实施抽选壮丁,民众愤慨咸参加抗日》,载《申报》,1938-10-23第7版。;“我相信它也一定要在江南区发出光辉”*胡果:《迎新四军》,载《妇女(上海1938)》,1938(6)。等。

第三,新四军是抗战期间舆论战线斗争的一个特殊的切口。抗战期间,不仅战场上的战事如火如荼,报刊舆论阵地上的争夺也不曾松懈,这当中包括了中日之间的侵略与反侵略、国共之间的摩擦与反摩擦的斗争。新四军处在两组矛盾的交锋地带,自然成为舆论开刀的对象,折射出舆论战线的矛盾斗争形势。例如,日军在沦陷区控制当地的新闻机构,限制报刊中的言论倾向和称呼用词,由此出现报刊被迫发表对新四军不利的报道以及大量使用“×人”替代“敌人”等现象。这是日军重视掌控宣传喉舌的表现,也反映出抗战期间舆论阵地斗争的重要性和激烈程度。

综合来看,新四军所处的舆论形势是复杂的,且在一定程度上是处于不利的。从报道数量和内容分析,日伪主办的报刊大肆报道新四军组织松散、战斗力低下、与国民党军队矛盾尖锐冲突不断,且宣传华中地区中日“亲善”“和平”政策,实际上服务于其军事、政治上的侵华策略。国民党主办的报刊则着力宣传抗日救亡和国民党军队的战况战绩,对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和新四军选择少报或不报的态度,主观上避免为其制造舆论声势。中国共产党主办的报刊多报道八路军、新四军的战况战绩,宣传军民团结和抗战救国,表现出中国共产党在抗战同时的合理宣传诉求。民间新闻机构主办的报刊在不受其他意识形态干扰的情况下,大多借助抗战的大环境鼓励救亡图存,报道新四军的战斗与建设活动,表现出对战局的关注和对实现民主抗战的期待;但在抗战中后期民间新闻机构大量失去自主性时,其报道和评论新四军时就更多地表现出对政府当局的跟随和受敌伪的役使,使得舆论中的新四军在抗战后期失去了一部分重要的声援力量,舆论环境并不有利。

总而言之,报刊作为当时舆论宣传的主要媒介,是研究新四军的重要史料,既记录了史实,也投射出舆论现象背后多层次的利益关系。对新四军及舆论问题的研究而言,报刊的有关报道还有着较大的可挖掘空间,相关问题仍有待进一步深思和求索。

猜你喜欢

报刊新四军史料
袁国平:以为民情怀打造“铁的新四军”
新四军华中抗战
新四军统战纪念馆隆重开馆
吕振羽史料学理论与实践
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
五代墓志所见辽代史料考
美育史料·“八·一三专号”
百强报刊
史料二则
《小学生必读》再次入选向全国少年儿童推荐百种优秀报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