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军事改革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回顾

2016-01-07

军事历史 2016年3期
关键词:列宁恩格斯苏联

马克思和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在分析军事改革现象和指导军事改革实践的过程中,不仅完全继承了前人军事改革思想的合理成分,而且善于根据各自所处时代军事领域发生的最新变化,结合无产阶级武装起义和无产阶级国家国防和军队改革实践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不断丰富其思想内容和方法原则,使得他们对于军事改革问题的认识趋于完善,并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军事改革思想的完整链条。

一、马克思和恩格斯与无产阶级军事改革思想的诞生

马克思和恩格斯是无产阶级军事改革思想的奠基人。他们的军事改革思想伴随着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成熟完善,尤其是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在军事改革领域的成熟运用而逐渐趋于深刻、系统。

(一)1848—1852年,通过对1848年欧洲革命经验教训的总结,对军事改革问题进行了初步探索。早在1848年欧洲革命爆发以前,马克思和恩格斯就对军事改革相关问题有所触及,他们在《螺旋桨轮船机器在德国和美国之间的航行中的运用》《雇佣劳动与资本》等文中,初步指出了技术进步、社会生产以及社会制度同军事改革之间的密切关系。欧洲革命爆发后,他们对军事问题更为关注,相继撰写了多篇重要的军事政治文章,其中包含了对军事改革问题的一些认识。此时,他们有关军事改革问题的论述主要集中在批判资产阶级军事制度和军事思想,呼吁彻底变革资产阶级常备军制度,以及建立无产阶级自己的军事力量和作战方法上。这些思想集中反映在《共产党在德国的要求》《皮蒙特军队的失败》以及《共产主义同盟中央委员会告同盟书》等文中。应当说,在这一时期形成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军事改革问题的认识,一方面由于他们本人对于军事问题研究的不系统、不深入,一方面由于将过多的精力放在对于革命事件以及无产阶级武装起义的评述与分析上,因而还显得较为分散和凌乱。

1850年11月,恩格斯移居曼彻斯特后开始系统地研究军事问题。这也成为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军事改革问题研究方面的重要里程碑。恩格斯于1851年4月撰写的《1852年神圣同盟对法战争的可能性与展望》一文,是这一时期他们研究军事理论的重要成果,更是无产阶级军事改革思想的奠基之作。在这篇著作中,恩格斯将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运用于军事理论研究,在军事改革领域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1789年法国大革命以来,法国先后经历了法国大革命战争(1792—1802)、拿破仑战争(1803—1815),等等。这一系列战争促成了近代军事史上的重大变革,即资产阶级现代文明军队及其全新作战方法得以完全建立。在这一时期的欧洲战场,各交战国动用兵力总数常达百万之众,军队更是在广阔的战场上大胆实施机动突击,众兵战术得到成熟运用并被推向极致。恩格斯通过分析资产阶级军队的两大显著特征——众多性和运动性,得出了一个重要结论:军队的发展归根到底是由社会物质生产状况决定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完善军队组织和改进作战方法的物质前提。因此,要想有效地推进军事改革,提高军队的众多性和运动性,就必须在“国内一切社会的和政治的组织上,特别是在它的生产上实行全部的改革”*《马克思恩格斯军事文集》,第1卷,185页,北京,战士出版社,1981。。这一认识指出了军事改革得以发生和发展的根本动因,指明了推动军事改革应当遵循的基本规律,彻底纠正了以往军事理论家对军事改革问题的偏颇认识。在这一时期,马克思恩格斯军事改革思想初具雏形。

(二)1853—1870年前后,通过对拿破仑战争以来欧洲主要国家的军事现状及其改革成就、19世纪中后期全球范围内爆发的历次战争的系统研究,阐述了丰富独特的军事改革思想。19世纪50年代,在欧洲各国,一般武器的构造和军队组织情况基本上彼此都是公开的,各国之间的军事交流也非常频繁。一个国家在举行军事检阅、演习时,通常会邀请外国军官参加并征求意见,相互之间还常常探讨各国军队的最新革新成就。在这种普遍军事公开的背景下,欧洲各国军队的编制、管理等状况大体趋向一致。但各国军队又因民族性格、历史传统和文化水平的不同而形成了自己的独特性。恩格斯清楚地认识到这种军队发展中存在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进而在《欧洲军队》一文中指明了一个国家推行军事改革的基本思路和主要内容,即“在军事领域和国家资源的利用方面不断地改进和发明创造,以及发展本民族特有的军事素质”*《马克思恩格斯军事文集》,第1卷,226页。。他还通过分析对比法、英、普、奥、俄等十数个欧洲主要国家军队的现状及其改革情况,进一步阐述了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在军事改革领域中的一个重要体现:军事改革的成功不仅取决于军事领域的改革,而是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整个社会的变革,诸如国家经济文化水平、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等等。其中,恩格斯着重指出了政治制度对军事改革强大的、最终的制约作用。19世纪中期的英国,经过工业革命的多年发展,已经拥有世界一流的工业基础和军事技术。但自威灵顿执政以来,英国的军事改革长期停滞不前,以至于从制服、装具到一般组织都远远落后于其他欧洲强国的军队。在克里木战争中,英国军队更是表现出惊人的混乱,指挥朝令夕改、后勤杂乱无章。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英国军队的现状及其战术、服装装具、军需部等等》《英军在克里木的灾难》等文中分析指出,英国军事改革滞后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国内保守、落后的政治制度。英国军队的指挥管理体制复杂重叠、效率低下。军事领导权分别握于4个各自为政而又互相妨碍的部门。在恩格斯看来,这种复杂的权力制衡正是军事保守主义思想及其制度根源——英国所谓的宪法均势政策以及寡头政治制度在军事领域的延伸,由此导致任何的军事改革都难以为继。恩格斯还在多篇文章中分析了原始腐败的政治制度对俄国、土耳其、西班牙等国军事改革的侵蚀,进而指出,要想重新建立一支强大的军队,“不仅需要改变军事制度,而且需要在更大的程度上改变民政方面的整个制度”*《马克思恩格斯军事文集》,第1卷,299页。。

19世纪中后期,全球范围内爆发多次战争,战争的频发有力地刺激了军备竞赛,欧洲军事强国相继进行了军事改革。恩格斯对这一时期的资产阶级军事改革颇为关注,他在《德国的军事改革》《法国轻步兵》以及《俄国军队的改革》等文中,通过比较指出了德国、俄国、法国军事改革的优劣。俄国在1853—1856年克里木战争中、奥地利在1859年意大利战争中的失败,分别引发了俄国、德意志联邦各国的军事改革。俄国军队采用了新的编制,但其首要目的在于消除普遍侵吞公款的根源——下级司令部和指挥机构,从而打乱了军队完整的指挥链条。德意志联邦各国则将精力主要集中在讨论诸如士兵的服装、背包等一些非实质性的问题上,却忽视了真正直接关乎战斗力提高的火炮、火枪的口径统一问题。恩格斯严厉批评了这些现象,进而指出,军事改革的根本出发点是“适合于实际战争的需要”*《马克思恩格斯军事文集》,第2卷,239页,北京,战士出版社,1981。。恩格斯还列举了同一时期法国的军事改革因契合实际战争需要而一枝独秀的例子。欧洲自1815年反拿破仑战争结束至1853年克里木战争爆发,有将近40年的时间未发生过大国之间的战争。在相对和平的环境下,各国的军事改革进展缓慢,而法国是个例外。自1830年以来,法国在阿尔及利亚连续进行了20多年的殖民战争。整个法国军队以殖民地军队为楷模,进行了适合于实战需要的锐意改革。恩格斯指出,正是这场殖民战争为法国军队积累了宝贵的战争经验,促进了法国军队的整体改革和战斗力的提高。因而,及时正确地总结战场实践经验是有效推进军事改革的重要方法。这一时期,是马克思恩格斯军事改革思想成熟的重要时期。

(三)19世纪70年代中期至1895年,针对当时欧洲军事技术的突飞猛进以及各国尽先展开的军备竞赛和军队发展状况,对军事改革问题进行了更为深入地探索。19世纪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前期,是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欧洲生产力飞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在军事领域,技术更是以令人目眩的速度不断更新。无烟火药、硝酸根炸药、新式速射武器等大批新技术、新装备相继得以发明。各国军队在争先采用最新军事技术的同时,积极改革军队的编制体制和训练方式、国家的兵役制度和动员体系,努力谋求军事优势。马克思和恩格斯撰写了大量专著、文章,对当时的军事技术进步和欧洲各国军事改革情况进行了全面深入地分析,使得他们的军事改革思想臻于完善。尤其是在19世纪70年代中期,恩格斯发表了被马克思称为“科学社会主义入门”的巨著——《反杜林论》,从而奠定了马克思恩格斯军事改革思想的理论基石。其中“暴力论”内容的三章,论证了军队对经济技术条件的依赖关系以及对经济技术的反作用,分析了武装力量和作战方法发展演变的物质技术基础。恩格斯以陆军发展史、海军发展史为研究对象,明确指出了军事上的主动改革和被动变革同经济技术条件的紧密联系,进而指出,“军队的全部组织和作战方式以及与之有关的胜负,取决于物质的即经济的条件”*《马克思恩格斯军事文集》,第1卷,17页。,没有什么东西比陆军和海军更依赖于经济前提,“装备、编成、编制、战术和战略,首先依赖于当时的生产水平和交通状况”*《马克思恩格斯军事文集》,第1卷,12页。。显然,这是恩格斯在军事领域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又一次成功运用,也最终为马克思恩格斯军事改革思想奠定了更为坚实的理论基础。

恩格斯在1893年所写的《欧洲能否裁军》是一部集中反映他们军事改革思想的巨著。在这篇军事专著中,恩格斯批评了19世纪八九十年代普鲁士军队因循守旧、停滞不前的发展状况,深入分析了该国军事制度和军事训练改革等方面存在的严重问题,探讨了导致这些现象的根本原因。1970—1871年普法战争后,德意志统一最终完成,德国军队一跃成为欧洲军队的楷模。然而,相对于19世纪中后期整个军事领域不断地、愈来愈快的变革,德国军界却居功自傲、视而不见,致使本国军事改革停滞不前。尽管德国于1888年颁布了新的步兵操典,但里面什么新东西都没有。为满足国内大检阅的需要,步兵操练愈发沉迷于“阅兵步法”,骑兵也以满足操演为第一需要。恩格斯一针见血地指出,在和平时期,军事保守主义思想是阻碍德国军事改革的根本原因。他进而指出,军事改革要想获得成功,就必须敢于向所谓的“军事权威”挑战,改革需要“更新、更勇敢的头脑”。恩格斯还更为深入地论证了曾经在《欧洲军队》中阐述过的一个基本观点,即军事改革必须结合本国国情,必须考虑到本国的社会制度、政治制度、居民文化水平。他以当时俄国施行的义务兵役制度、德国施行的后备军制度为例证明自己的观点。此外,恩格斯在1877年8月25日致信马克思强调指出,非西方国家在推行军事改革过程中,仅仅仿照西方近现代的编制体制组织军队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对军队的整个制度和精神方面进行彻底的改造,才能全面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可以说,这一时期,马克思恩格斯军事改革思想最终得以完善。

二、列宁与无产阶级国家军事改革理论与实践的初步展开

列宁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军事改革思想的基本观点和方法,根据时代背景的最新变化和军事领域的最新发展,有力指导了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和苏维埃国家建设事业,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无产阶级军事改革思想。

(一)1905年日俄战争—1917年十月革命前后,通过总结日俄战争、1905年俄国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验教训,初步考察了影响军事改革的若干重要因素。世界近代史以来,较之于其他欧洲国家,俄国的军事发展一直较为落后。19世纪初这一现象愈演愈烈,最终导致俄国在1905年日俄战争中惨败。马克思和恩格斯曾多次论及俄国军事改革滞后的原因,根本在于俄国国内政治、经济制度的腐朽落后。列宁秉承这一基本观点,通过深刻分析日俄双方胜败之原因,初步揭示了影响军事改革的若干重要因素,特别强调了军事改革与政治经济变革的重要联系。他在《旅顺口的陷落》《覆灭》等文中指出,较之于日本的君主立宪制,沙俄的政治制度显示出自上而下的固步自封和腐朽落后,致使俄国的军事改革趋于停滞,“沙皇制度成了按照现代最新要求组织军事的障碍”*《列宁军事文集》,12页,北京,战士出版社,1981。。列宁进而指出,唯有推翻旧政权,彻底改变俄国的政治面貌才能有力推动军事改革,才有可能赢得未来战争的胜利。十月革命爆发前后,列宁又在《大难临头,出路何在》等文中指出,国家经济组织变革对军事改革有着决定意义。他分析指出,革命时期的法国之所以能在军事改革上取得划时代的成就,正是因为改造了它的经济基础,即用真正革命的手段摧毁过时的封建制度,使全国过渡到更高的生产方式,过渡到自由的农民土地占有制。他进而指出,唯有“在经济上革新、改造俄国”*《列宁军事文集》,378页。,实行银行国有和辛迪加国有,俄国才能利用自己的革命和民主制度把整个国家在经济组织方面提高到无比的程度,并以此为基础和条件有效推动军事改革。列宁通过准确契合俄国社会的特点,为有效推进军事改革找到了理论依据,使得无产阶级军事改革思想在俄国得到了具体运用和发展。

列宁在日俄战争中对军事改革的初步认识,在组织和发动俄国工人武装起义中得到了运用和发展。1905年日俄战争中,日军在围攻旅顺港的过程中,大量使用了烈性炸药和手榴弹,从而加速了赢得战争的进程。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各参战国更是尽先采用新式军事技术和作战方法,自动武器、飞机、坦克、高射炮、反坦克炮得以普遍使用,化学战和潜艇战得到广泛发展。列宁非常关注这些新技术在帝国主义战争中的使用,开始思考如何将其用于改进俄国工人的武装起义。在他看来,只有努力提升工人战斗队的武器装备以及采用与之相应的更为先进的作战方法,才能赢得针对沙皇军队和警察的武装围攻。他还指出,军事实践是推动军事改革的根本动力和检验军事改革效果的基本标准。1905年莫斯科工人武装起义前后,在党专门负责筹划和组织工人武装起义的战斗委员会中,严重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浮躁工作现象,战斗委员会的成员常常沉溺于各种方案的拟制以及关于职权的争论中,因惧怕损失和失败而不敢轻易尝试军事行动。列宁严厉批评这种错误做法,鼓励工人战斗队通过积极开展游击行动以不断积累作战经验,并以此为基础不断改善自己的军事组织和作战方法。

(二)1918—1920年反外国武装干涉战争和国内战争时期,结合苏联武装力量创立及其曲折发展的经验教训,提出了一系列符合当时国情军情的军事改革思想。十月革命胜利后,德、英、法、日干涉军以及国内叛乱武装相继发难,企图颠覆新生的苏俄政权。革命政权仅拥有少量的以工人赤卫队、革命士兵和水兵为主体的志愿军队伍,难以对付国内白匪军和国外反共势力的联合武装干涉。此时,俄共内部的“军事反对派”仍顽固坚持马克思主义教条,强烈反对建立无产阶级国家军队,甚至呼吁彻底解散现有的志愿军队伍。面对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列宁深刻认识到,唯有根本变革军事组织形态,建立一支人数众多的正规红军,才能够成功保卫革命政权。为此,他反复强调要把改革武装力量作为国家的中心工作,要迅速完成由最初在自愿制基础上组建志愿兵部队,实现向按照普遍义务兵役制原则建立正规军队的转变。在列宁的领导下,1918年7月,全俄第五次代表大会以宪法的形式确立了普遍义务兵役制,开始在劳动人民普遍义务兵役制基础上建设人数众多的正规红军。至1920年底,红军共组建78个步兵师、22个骑兵师、35个独立步兵旅和5个独立骑兵旅及一些炮兵和装甲兵、空军部队,总兵力高达500余万。*参见苏联国防部军事历史研究所编,《苏联武装力量》翻译组译:《苏联武装力量》,116~118页,北京,战士出版社,1981。在提高红军数量的同时,列宁还非常注重建立无产阶级国家军队特有的组织形态,把军队革命化提高到十分重要的地位。在他的指导下,从1918年下半年到1919年初,党政机关的主要环节(政治委员制、政治机关和陆海军党组织系统)的建设已经逐步完成。*苏联国防部军事历史研究所:《苏联武装力量》,70页。军队中建立了无产阶级的革命纪律并逐步实现了完全民主化,真正意义上的无产阶级国家军队得以建立。在列宁看来,无产阶级国家军事改革的核心内容,就是首先建立区别于以往任何剥削制国家的全新的军事组织形态。他关于改造沙俄旧军队、创建苏俄新军队的军事实践,成功回答了胜利的无产阶级国家应当采取何种军事组织形态这一全新问题,创造性地发展了无产阶级军事改革思想。

在该时期,列宁有关改革国家政治、经济制度以推动军事改革的思想又有了新发展。在他看来,在当时剑拔弩张的国内战争时期,军事改革要想迅速取得成功以求得战争的胜利,首先就应当改造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在列宁指示下,1918年下半年,苏俄开始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年11月成立工农国防委员会,负责统一并领导与国防和武装力量建设相关的各国家机关和经济部门的活动。在短时间内,整个国家政治生活和国民经济建设迅速集中到军事建设上来,从而有效保证了苏俄的军事改革;其次,列宁有关重视军事技术进步对军事改革的推动作用的思想也有了新发展。他反复强调利用资产阶级科学文化对推进军事改革的重要意义,一是坚持对原有资产阶级军事组织大胆扬弃。对沙俄旧军事体制中有用的、科学的部分进行继承与改造,比如在改造旧军队指挥机构的基础上建立无产阶级军队自己的指挥机关。二是有原则地大量启用沙俄旧军队中的旧军官和技术人才推动军事改革。尤其是在军队中创造性地实行指挥员选举制,既可以使出身于劳动阶级的指挥员脱颖而出,又能限制旧军官利用职权反对苏维埃政权的可能性。在列宁看来,尽管资产阶级军国主义的科学技术往往是以最恶劣的形式表现出来,即用于帝国主义战争以及镇压国内无产阶级和其它弱小民族的杀戮战争,但如果没有它,也就不能掌握现代作战技术及作战方法。*参见《列宁军事文集》,529页。

(三)1921—1924年国家和平建设时期,注重从和平时期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新特点出发,全面考虑和有效推进苏俄的军事改革,进一步阐发并完善了其军事改革思想。国内战争结束初期,苏联国民经济濒临崩溃。此时,红军人数则高达500多万。如何在恢复和发展国家经济的大局下努力实现军事改革效益的最大化,成为军事改革必须直面的新问题。1921年3月,苏俄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整个国家建设逐步摆脱战时体制,转入到和平建设的轨道上来。以此为背景,列宁开始更为长远地谋划军事改革。在他看来,尽管苏俄赢得了国内战争和反干涉战争的胜利,帝国主义国家也因自身经济危机放松了封锁,但对苏俄的敌意以及军事干涉的可能性并未消除。同时,苏联红军较之于西方发达国家军队而言,仍存在着较大差距,在武器装备、编制体制等方面还远不能够满足打赢现代战争的需求。因此,列宁多次强调要克服和平麻痹主义思想,要学会利用难得的和平建设时期加紧改革苏联的国防和军队,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在他的倡导下,1920-1924年,红军大规模裁减员额,逐步缩减至56.2万人。*参见苏联国防部军事历史研究所:《苏联武装力量》,182页。列宁同时指出,军队在大量裁减的过程中,应当注重保留基干力量,一旦战争爆发,能够以其为基本核心迅速重新征集和动员更多的军事力量。*参见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外军研究部编译:《列宁军事文选》,第2卷,741页,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出版部,1959。为此,红军总数量虽有大量缩减,但却相应增加了陆军中技术兵种以及海、空军的比例,并确立了基干制与民兵制相结合的混合体制。通过这一系列改革,苏俄的军事组织形态得到了全新发展,列宁的军事改革思想在全新的改革实践中也大为充实。

此外,列宁关于结合本国军事发展特点和军事实践经验,借鉴吸收国外先进军事技术以及军事改革经验教训的思想得到了新的实践与发展。在和平建设时期,他着力推动国家工业体系和国防工业的建立,为推动军事改革奠定了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1920年初,列宁提出“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政权加全国电气化”的口号。1920年12月,“全俄电气化计划”在全俄苏维埃第八次代表大会上通过。随着国内和平建设的全面展开以及外交环境的逐步改善,在列宁的建议和推动下,苏俄开始引用西方国家资金发展本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在军事方面,也通过大胆引进西方发达国家的军事技术、武器装备,努力提升自己研制和生产先进武器装备的能力。同时,列宁十分注重对国内战争时期红军作战经验的研究,十分强调以此为重要理论依据加快推动军事改革步伐。列宁还强调,在国际形势相对缓和、国内和平建设的环境下,更要注意抵制保守主义思想,不畏改革失败的风险加速改革步伐。至此,列宁的军事改革思想趋于完善,无产阶级军事改革思想也得以在苏联生根发芽,并经过列宁指导下的苏联军事改革实践反复检验、升华。

三、斯大林与无产阶级国家军事改革理论和实践的全新发展

斯大林不仅继承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军事改革思想的基本观点和方法,更从当时苏联不断增强的经济技术实力和机械化战争的全新特点出发,带领苏联人民将苏维埃国家的巨大社会制度优势转化为强大的国防实力,深刻变革了苏联整个国防体系和军队组织,在实践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无产阶级军事改革思想。

(一)和平建设时期,斯大林领导苏联国防和军队建设改革全面展开,以此带动了军事改革思想的全面发展。1924年1月列宁逝世后,斯大林开始领导苏联的国防和经济建设。作为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的斯大林,更是站在执政党的高度,从维护苏联国家安全利益,完善无产阶级专政国家机器的角度探讨了军事改革问题。他依据武装保卫苏维埃政权以及和平时期国家建设的实践经验,全面发展了马克思和恩格斯有关社会发展与军事进步关系的基本原理。马克思和恩格斯曾认为新的社会制度比旧的社会制度优越是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并预见这一规律将非常突出地表现在武装保卫社会主义成果以及社会主义全面建设的过程中。在斯大林看来,这一原理同样适用于社会主义国家的军事改革,组织苏联军事改革以及为此所必须的经济、政治、精神和军事等先决条件,正是以崭新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为基础。

斯大林执政初期,苏联还是一个经济极为落后的农业国家,国家的工业基础非常薄弱,军事工业也仅能生产诸如步枪、火炮等低技术兵器;同时还必须时刻面对帝国主义的战争威胁。鉴于此,斯大林不得不认真考虑如何在严峻的国际环境中和较短的时间内,以强有力的军事改革迅速增强国防潜力。在他看来,以重工业发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工业化,不仅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提高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程度,而且能为有效推动军事改革提供必须的经济基础和技术条件。在1925年12月联共(布)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上,斯大林向全党提出,党面临的一个迫切问题,就是要把苏维埃俄国从农业国变成能生产机器和设备的工业国。如果不使国家工业化,就不可能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就不可能顺利实施军事改革以建立强大的国防。会后不久,斯大林就为苏联制定了一条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道路。在这一方针的指导下,苏联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和机器制造业,使整个工业在五年间增长了一倍。随着20世纪30年代国际形势日趋紧张,苏联更加重视和突出国防工业的发展,新建和改造了大批军工企业。由于完成了这些重要改革,苏联不仅成为世界工业化强国之一,而且具备了强大的国防工业基础。在此基础上,陆海军开始大规模换装,初步实现了机械化和摩托化。随着武器装备的不断更新和复杂化,苏联武装力量结构也发生重大变化。例如,1929-1938年间,陆军所占比重由87.7%降为75.2%,空军由5.2%上升到12.8%,海军由5.8%上升到9.7%;建立了新的军种——国土防空军。*[苏]M.M.基里扬:《军事技术进步与苏联武装力量》,83页,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4。这一时期武器装备更新的速度和规模、体制编制改革的力度和深度,又催生了新的战斗和战役实施方法——大纵深进攻战役理论。正是苏联30年代建立起的强大工业技术基础,有效促成了该时期苏联军事改革的全方位成就,斯大林的军事改革思想也在蓬勃发展的军事改革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斯大林从战争需要出发,对苏联国防和军队建设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实现了军事改革思想的飞跃。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全面爆发。面对德国现代化军队的突然袭击,猝不及防的苏联红军损失极为惨重,前线防御土崩瓦解,战场形势十分不利。此时,如何对战争中暴露的重大军事弊端进行改革,重新有效地组织苏联武装力量及其军事行动,成为苏联党政军领导人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随着战争的发展,斯大林更为深刻地认识到社会制度与军事改革的密切关系。在他看来,同以往一切剥削制度相比,社会主义制度有着独特的优越性,这也正是苏联有效推进军事改革的基础和关键。他指出,“苏维埃制度不是仅是和平建设年代组织发展国家的经济文化的最好形式,而且也是战争时期动员人民的全部力量回击敌人的最好形式”*《斯大林军事文集》,324页,北京,战士出版社,1981。。战争初期,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苏联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独特优势,以极高的效率实现了国民经济由平时向战时的转轨,从而奠定了军事改革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在卫国战争中,斯大林更为明确地指出了军事改革的主要内容和重点。在他看来,“后方的巩固性、军队的士气、师的数量和质量、军队的装备、军队指挥人员的组织能力”*《斯大林军事文集》,252页。,是决定现代战争命运的五大因素;苏联红军要想战胜德国法西斯军队,就必须紧紧扭住这些因素扎实有效地进行军事改革。为此,苏联最高统帅部果断制定了武装力量改革发展的明确方向:建立和保持武装力量的合理员额及其作战军队与预备队的最佳比例;提高军队的技术装备水平;完善军队的指挥体系和编制体制;改善军队干部素质及其兵团和部队人员的战斗素养,不断提高军队的战斗潜力和精神潜力。在同法西斯德国的生死较量中,在斯大林军事改革思想的正确指导下,苏联以迅速有力的军事改革最终全面赶超对手,不仅赢得了卫国战争的最终胜利,更达到了无产阶级军事改革思想的全新高度。

斯大林还极为重视并善于总结来源于战场实践的经验教训,在他看来,这些经验教训对于改革作战理论,牵引军事改革有着非常直接且重要的作用。卫国战争爆发后,面对装备精良和熟练采用现代作战方法的德国侵略军,苏联红军不得不基于苏德战场的经验教训,重新认识并彻底改革其作战理论。作为苏联最高军事统帅的斯大林,迅速洞察军事领域发生的革命性变化,提出了建立突击集团、实施炮兵进攻、照顾战斗分界线等全新作战理念,恢复和发展了以“大纵深战役理论”为核心内容的作战理论。斯大林对于军事科研工作也极为重视,他要求各科学院学术机构迅速进行改组,加紧对于卫国战争经验的研究,以满足战时军事改革的需要。战争结束之时,红军已由战争伊始的侧重装备技术更新、组织编制重组等浅层次改革,逐步拓展至作战理论创新等深层次改革,一支世界一流的社会主义国家军队得以巍然屹立。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斯大林基于卫国战争经验的总结,以及对和平时期苏联国防和军队改革的思考,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军事改革思想。二战结束不久,冷战又拉开序幕,并愈演愈烈,世界大战随时可能再次爆发。各参战国在经历长久的战场厮杀和巨大伤亡后,开始全面、深刻地分析战争经验教训,为对付可能再次爆发的战争,全面有效增强国防潜力,进行着新一轮的国防和军队改革。斯大林全面总结以往战争,尤其是卫国战争的经验教训,以铁一般的事实证实并完善了他有关发挥社会制度优越性与有效促进军事改革关系的认识。在他看来,正是由于充分发挥了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通过走国家工业化的经济发展道路奠定了军事改革的物质技术基础和前提,加之善于总结战场实践的经验教训,不断提高红军的技战术水平和战斗精神素质,苏联才成功实现了军事改革并赢得了战争的最终胜利。因此,面对西方加紧对苏联施行政治上的孤立打击、经济上的封锁和军事上的包围,苏联必须继续紧紧扭住这一社会主义国家推行军事改革的基本原理,进一步释放先进生产力和巨大精神潜力,推动苏联国防和军队改革进一步发展,努力在同西方军队的较量中取得相对优势。

斯大林还针对和平时期国防和军队建设发展的新特点,对苏联的军事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他首先要求军队善于总结利用战争年代的经验教训发展自己,强调整个军队训练、军官理论教育等方面的改革都要汲取以往战争的经验。其次,他指出,“必须从我们事业的利益和现代军事科学的观点出发”*《斯大林军事文集》,400页。,批判吸收资产阶级的军事学说,唯有如此,才能更为有力地推动苏联的军事进步。在苏联战后强大的物质技术以及丰富的战争经验的基础上,苏联通过强有力的国防和军队改革,实现了对西方资本主义阵营的相对军事优势,有效遏制了侵略战争的爆发。这一时期,斯大林的军事改革思想不仅臻于完善,同时还为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推行本国的军事改革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依据,为进一步全面丰富无产阶级军事改革思想作出了极为重要的理论贡献。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2版,第1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马克思恩格斯军事文集》,第1、2卷,北京,战士出版社,1981。

[3]《马克思恩格斯军事文集》,第3、4、5卷,北京,战士出版社,1982。

[4]《列宁军事文集》,北京,战士出版社,1981。

[5]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外军研究部编译:《列宁军事文选》,第1、2卷,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出版部,1959。

[6]《斯大林军事文集》,北京,战士出版社,1981。

[7]鲍世修:《马克思恩格斯军事理论研究》,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99。

[8]张树德:《马克思恩格斯军事思想史》,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14。

猜你喜欢

列宁恩格斯苏联
马克思恩格斯青年时代诗歌创作再评价
色彩的堆积——迈克尔·托恩格斯作品欣赏
“吃不下早饭”的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对中国的观察与预见
苏联出版节的由来及其变迁
列宁:沙皇专政的囚徒
民意调查:列宁和斯大林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
列宁的赠言
纪念列宁
苏联克格勃第五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