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年择偶观现状研究

2016-06-05刘梦琴

当代青年研究 2016年5期
关键词:网恋婚恋观婚恋

陆 峥 刘梦琴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与人口学研究所)

青年择偶观现状研究

陆 峥 刘梦琴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与人口学研究所)

近五年来,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青年的婚恋择偶观出现了一些明显变化。2010以来的三次广州市青年发展调查数据显示,青年择偶观的变化表现为:重视道德、性格、感情等内在品质,也逐渐将“颜值”视作重要择偶标准;择偶观的性别差异明显,“郎才女貌”的传统择偶观依然存在;对网络择偶认同度不高,但对尝试网恋的态度趋于积极。

择偶观;颜值;网恋;青年

一、研究背景

青年择偶是婚姻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一个时期的择偶标准和择偶方式受制于该时期的社会发展水平,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状况,因此受到社会学、人口学、心理学、教育学、历史学、民俗学、经济学等领域学者的关注。[1]

青年婚恋与家庭状况是反映时代变化的重要晴雨表之—,本研究以广州市为例。自2010年起,共青团广州市委每两年开展一次关于广州青年发展状况的跟踪调查,以此探寻青年婚恋观、家庭观、性观念等随时代变化的特点与规律。本研究将在分析2010、2012和2014年调研结果的基础上,总结我国“十二五”期间广州青年择偶观念的现状、动态变化趋势及存在的问题,为“十三五”期间的青年研究和政府出台青年问题相关政策提供参考。

二、文献回顾

择偶标准是男女选择结婚对象时的条件或要求。巴斯(Buss)认为择偶的变量包括身体特征、年龄、宗教、社会经济地位、智力、个性、社会态度等。[2]在不同社会历史时期,我国青年择偶观有着不同的特点,经历了由传统到现代、从重背景到重个人、看外在到看内在的发展历程。

在中国传统村落社会,婚姻具有实际、理性和慎重的特点,被看成是两个家族或家庭之间的事,因此择偶观念中并不以感情为重。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中期,政治因素对婚姻起决定性的影响作用。以家族或家庭利益为重的传统婚姻文化模式逐渐向以当事人自身利益为重的现代模式转变,表现为:从重视“家庭背景”转向重视“个人条件”;以感情为重,赞同“有情人终成眷属”的观念;从看重“老实可靠”转向“聪明能干”。[3]李银河关于“中国农村青年状况调查问卷”的调查结果显示,最受重视的择偶标准为年龄、身高、教育程度、职业、婚姻状况与经历、容貌、健康。[4]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财富观念进一步被强化,物质和经济利益在择偶过程中的作用得到强化。同时,择偶标准开始转向学历、职业、能力、胆识等个人素质条件。20世纪90年代以后,人们开始重视婚姻质量,婚恋观由重视外在转向内在,在择偶过程中越来越重视感情、品质和能力。[5]秦季飞的武汉大学生择偶标准调查发现,感情、性格、气质、爱好、幽默感、职业、相貌、学历、身高、才能,以及是否初婚是大学生看中的择偶标准。[6]董金权、姚成对6612则征婚广告进行了内容分析,发现青年在择偶时高度关注对方的品德因素,其次是年龄;容貌和身高较为被看重,但吸引力有限;健康、感情忠诚度、住房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侯万锋的问卷调查发现,青年的择偶标准日益多元化,首要考虑的因素是“人品”,“感情”排第二位,“能力”第三,其次才是“身体素质”“相貌”“学历”等。[7]有调查显示,青年选择结婚对象时将感情放在第一位(占80%),其次为道德品质(44%)和能力(42%)。[8]周庆行等关于重庆市女大学生婚恋观的研究法现,40%的女大学生注重与配偶的“情投意合”。[9]刘莉萍的调查表明,青年择偶时主要看中对方内在的品质和健康状况,而非外在的社会功利条件。[10]

进入21世纪,虽然青年在择偶时仍看重人品、感情等精神性条件,但择偶标准的经济取向仍然存在。有学者认为,学历、职业、能力等择偶标准具有转化为经济收入的潜能,因此只是“从对经济物质资源的直接衡量到对发展潜力考量的变化”。[11]有研究表明,年长者和职业层次较低者更关注对方的经济收入;[12]但也有研究发现,新近恋爱结婚者以及文化程度较高者考虑对方住房、收入的概率相对较大,而且随着年代的推移,人们更关注那些隐性的能转化为物质的潜能。[13]

近年来,社会上也出现了关于“功利婚恋观”的讨论。2010年的《广州女大学生价值观调查红皮书》显示,59.2%的女大学生愿意嫁给“富二代”;[14]婚恋网站“世纪佳缘”的《2010—2011年中国男女婚恋观调查报告》显示,63%的女性对“拜金女”这一现象持无所谓态度;[15]《2013年职场婚恋观深度调查》报告显示,91.4%的女性看中男性的经济收入。[16]而在某杂志所做的《2013婚恋幸福感报告》中,“爱情”位居十大择偶标准之末。[17]“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后面笑”,这种社会现象虽然不具有普遍性,但仍值得关注。[18]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随即抽样方法发放调查问卷。为确保样本的代表性,本调研抽样覆盖了广州全市11个区,在抽样方法上采用区层面的配额抽样和区内政群抽样相结合的方法。2010年共收回有效问卷1375份,其中,男性占46.8%,女性占53.2%;未婚占75.9%,已婚占23.7%,离异或再婚占0.4%。2012年收回有效问卷1671份,其中,男性占47.3%,女性占52.7%;未婚占76.9%,已婚22.5%,离异或再婚占0.6%。2014年收回有效问卷3574份,其中,男性占51.2%,女性占48.8%;未婚占73.3%,已婚26.0%,离异、再婚或丧偶占0.8%。调查对象包括中学生、大学生和就业青少年,户籍包括广州城镇户籍、广州农村户籍、外地城镇户籍和外地农村户籍。

四、结果分析

(一)精神与外在并重,“颜值”渐受重视

有学者认为,未婚青年在择偶时至少要考虑到两个方面的因素,即社会属性标准(能力、经济、社会地位、感情、亲友意见)和自然属性标准(相貌、性格脾气、道德品质)。在2010和2012年的调查中,当问及“在您择偶时,主要考虑对方的哪些方面的条件?”时,要求调查对象选择他/她认为第一、第二、第三重要的择偶标准。结果显示,调查对象选择最多的五个择偶标准分别是道德品质、性格、感情、能力、相貌。其中,在“第一重要”的择偶标准中,排名前三位的依次为:道德品质(2010年和2012年分别为32.5%、27.2%)、性格(17.8%、22.9%)、感情(17.6%、15.9%)。

与前两次不同,2014年问卷中关于择偶标准的题目要求调查对象采用“是否”的方式答题,即是否认为某一择偶标准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得到的具体数值与前两次略有不同。排在最前面的两个择偶标准分别为:道德品质41.5%和性格36%。值得注意的是,选择“相貌”的比例(28.3%)超过了“感情”(25.1%),一跃成为第三个重要择偶条件,见表1。而在2010年和2012年的调查中,仅12.1%和12.8%的调查对象将“相貌”作为第三个考虑的条件。对三次调查的卡方检验结果显示,χ2=94.583,df=2,P<0.001,表明在近5年来广州青年在对“相貌”作为择偶标准的态度存在显著差异。可见,青年在择偶时仍然重视“道德品质”“性格”等精神层面的条件,但“颜值”等外在条件已经悄然成为重要择偶标准。

表1 青年重要择偶标准变化趋势(%)

(二)重“郎才女貌”,更要“内外兼修”

近5年来的调查结果显示,青年在择偶标准的选择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2010年调查结果的性别差异卡方检验结果显示,“相貌”这一择偶标准的χ2值为43.284,df=1,P<0.001;“能力”的χ2值为14.213,df=1,P<0.001;在2012年的结果中,“相貌”的χ2值为52.020,df=1,P<0.001;“能力”的χ2值为34.658,df=1,P<0.001,均存在极其显著的性别差异。2014年调查问卷的题目形式有所变化,但结果与之前两次基本保持一致。卡方检验结果显示,2014年男女在“相貌”和“能力”两项择偶标准均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其中“相貌”的χ2值为37.399,df=1,P<0.001;“能力”的χ2值为141.6,df=1,P<0.001。从表2来看,女性被调查者更看重对方的能力,而男性则更看重对方的相貌。可见,“郎才女貌”的传统择偶观仍受到青年追捧。

表2 青年择偶标准的性别差异(%)

(三)网恋认同度仍较低,尝试可能性有所提升

互联网时代改变了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社交方式也同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QQ到微博,从微信到陌陌,社交媒体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让人眼花缭乱。各类网络相亲交友的平台越来越多,一方面扩大了青年的人际圈和交友范围,另一方面,爱情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也受到了挑战。总体而言,青年对网恋的“认同度”不高,选择“不认同”的比例相对较高,见表3。

表3 青年对网恋的认同程度(%)

当问及“是否会尝试网恋”时,青年主要持否定态度。但自2010年以来,持否定态度的人数比例逐渐下降,肯定和不置可否态度者比例逐渐上升,见表4。卡方检验结果显示,三次调查中选择“是”和“否”的结果之间没有显著差异,而选择“说不清”的结果间却存在显著差异,χ2=8.556,df=2,P<0.05。可以看出,虽然青年对网恋的认同度仍较低,但尝试网恋的态度有趋于积极的变化态势。

表4 青年对尝试网恋的态度差异(%)

五、讨论

(一)精神追求及感官满足并重,传统择偶观影响仍在

对择偶标准性别差异的研究得出一致的结论:“郎才女貌”的传统择偶标准仍在现代社会起主导作用。男性更偏好面容姣好、温柔贤惠的异性,而女性较关心对方的学历、职业和能力。很多学者用“进化论”的观点对此进行解释。[19][20]其中,亲代投资模型表明,女性在繁殖后代过程中承载了生理和心理的双重投资,因此倾向于选择资源丰富的配偶,以获得更多的支持。好基因模型表明,好的基因可以使后代通过遗传获得更强的适应性,因此在择偶时人们更偏好相貌出众的对象。一项对37种文化背景下人们的择偶标准调查发现,社会地位是女性择偶的一条重要甚至首要的标准;女性更倾向于长期择偶策略。男性更倾向于短期择偶策略,往往会选择有吸引力的女性。[21]一项面孔吸引力的心理学研究发现,对于漂亮异性,男性预期成为情侣的意愿显著高于女性,而对于不漂亮的异性,男性的择偶意愿明显低于女性。[22]

从近年来广州青年的择偶观念变化趋势来看,“郎才女貌”的传统择偶标准仍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但是,过分强调择偶过程中的“男高女低”特点,也会给择偶带来消极影响。优秀的都市女性在择偶时仍坚守“能力”标准,而优秀的男性却另有所爱,于是就陷入了“甲女丁男”的困局。如何帮助 “剩男剩女”步入婚姻,这已不仅仅是家事,政府、工青妇组织和其他社会团体等都应参与关心这样一群特殊的青年群体。建议政府首先应建立婚恋服务行业规范,引导婚恋服务行业的健康有序的发展;工青妇组织和其他社会团体应积极与婚恋网站形成线上线下联动,提供更有效运作的婚恋交友平台;同时,还应借助社会力量,提供专业的婚恋咨询指导服务。

然而,一些研究者认为,仅仅从进化论或经济学的角度分析择偶标准的性别差异是远远不够的。生物—心理—社会模型指出,研究者应当从生理、心理以及社会三方面综合考虑影响个体行为的因素。米勒(Miller)认为,人类特有的道德价值观是挑选高品质配偶的最有力的工具。许多道德品质特征(如亲和力)与社会关系、人际交往能力,甚至基因适应性之间存在高度的相关。因此,一个在道德维度上具有较高品质的配偶,其生存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也是较强的。[23]此外,心理学研究发现,人格的五个维度对择偶意愿均有影响。人格特质对女性的择偶意愿影响比对男性的影响更大,对于积极人格的异性,女性与其成为情侣的意愿显著高于男性,对于消极人格的异性,女性的择偶意愿显著低于男性。[24]一项对北京市263对结婚3年的已婚夫妻的调查发现,夫妻双方均认为配偶的道德品质最重要,社会经济地位最不重要;夫妻双方的道德品质、生活品位和发展前景等的满足程度对婚姻满意度有着重要影响。[25]

在2012—2014年广州市青年择偶观调查中,虽然传统“郎才女貌”的择偶观有明显的体现,但从排在前3位的择偶标准来看,青年更看重配偶在道德品质、性格、情感等方面的品质。这表明青年的择偶标准具有精神追求与感官满足并重的特点。总体而言,这一择偶标准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体现了国内都市青年对高品质婚恋家庭生活的重视。此外,本研究中择偶观念的经济取向并未得到验证,相关的择偶标准均未被列入重要性前5位,这可能与调查对象主要为未婚青年有关。这一结果表明,青年对婚姻的理解偏重精神,对纯粹的爱情有着较强的向往,缺乏对婚姻生活中物质层面的考虑。

(二)“颜值”时代的婚恋观,应避免重外在轻视内涵

值得注意的是,近两年来青年的择偶观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相貌”在择偶中的重要性有所提升,其比重甚至超过了“感情”。这一变化产生的可能原因是青年受到当下网络流行文化的影响。2014年,国内网络上开始出现一个热词:“颜值”。随着近年来我国影视文化产业出现了迅猛的发展,电视选秀节目成风,青年偶像辈出,“小鲜肉”“整容”等受热议,人们似乎越来越感受到“外在美”带来的冲击,有人甚至把当下社会称为“看脸”的时代。颜值热背后的原因,一方面是作为时尚的代表,“颜值”迎合了网络时代年轻人的口味,另一方面竞争激烈的时代,“第一印象”“刷脸”等主观评价对个体的影响日益凸显。[26]作为最活跃的网络用户,青年人受互联网影响至深,其消费习惯、兴趣爱好和社会态度等也会随之产生变化,重“颜值”的时尚潮也必然地影响到了当下青年的择偶观念。

然而,随着不少人对高“颜值”的追捧,一些不良的社会现象也随之出现。例如,每到暑假,北京市各大医院整形美容中心接受整形的青少年数量不断增长,最多时占据了医院一般的门诊量。这种未成年人整容热值得全社会深思,并加以正确引导。另外,随着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应聘过程中的相貌歧视现象不容忽视,很多大学生为了让自己拥有更强的竞争优势,甚至不惜重金整容。而在择偶过程中过度看重外在而轻视内涵,则不利于建立健康稳定的婚恋关系。由此,应加强社会公德教育,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具有重要意义。建议家庭、学校、社区、政府、企业等多方形成联动机制,加强青年婚恋情感教育,开展相关讲座,教导恋人、夫妻关系处理技巧。此外,青年群体对流行文化和新媒体的接受度较高,可以充分运用新媒体展开婚恋价值观宣传,同时还应关注流行文化的价值导向,避免可能存在的消极影响。

(三)网络化社交意愿增强,与现实社交平台缺乏的矛盾

2006年中国网民婚恋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婚恋适龄人群中有15%的人认为互联网已经成为一个有效的婚恋途径,59.5%的人则认同传统的社交渠道。2008年,中国网民婚恋调查显示,45.5%的被调查者使用过婚恋交友网站,32.6%的网民通过互联网结识异性,该比例远大于亲友介绍(13%)和征婚(0.4%)等传统方式。网络婚恋由非主流向主流的发展趋势表明,人们已经认识到网络在婚恋中的作用,正逐渐接受和认同网恋。[27]此外,国内一项关于10个省、市、自治区16所中学的调查发现,有两成左右的中学生有过网恋经历或正在经历网恋,近七成以网上聊天为主要网恋方式。41.3%的中学生把网恋当作一种感情游戏,认为“不可当真”。对于网恋的态度,27.1的学生持消极态度,11.8%态度积极,近四成持中立态度, 18.7%表示说不清。[28]

对于网恋的利弊,不同学者看法不一。有学者认为,网络的特点——如信息传递的瞬时性、广泛性、超时空性、虚拟性和符号互动型等——满足了青少年的需求,进而使得网络成为现代人恋爱交流的理想工具和载体。[29]有学者认为,网恋扩展了青年的择偶空间,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现行的择偶规则,对现行婚姻制度和两性关系形成了一种冲击或补充。[30]有研究认为,在获得婚恋自由的同时,网恋也会加剧寻求爱情幸福的困难。[31]更有学者指出,网恋行为为现实发展婚恋埋下隐患,无异于“饮鸩止渴”。[32]

自2010年以来,广州青年虽然对网络择偶的认同度并不高,但对尝试网恋的态度却逐渐趋于积极,表示会去尝试网恋的青年比重有所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青年网络化社交意愿增强,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现实社交平台的缺乏。为了避免青年尝试网恋行为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建议政府应从制度上规范网络虚拟婚恋平台运作,同时更要拓展现实的社交平台,实现网络平台与现实社交平台的对接。

[1]管雷. 1978年以来我国青年择偶研究述评[J]. 中国青年研究,2004(11): 100-108.

[2]Buss. D. M. Human mate selection. American Scientist, 1973(02) : 36-39.

[3]吴鲁平. 农村青年择偶观从传统向现代的位移[J]. 中国青年研究,2000(03): 13-15.

[4][12]李银河. 当代中国人的择偶标准[J]. 中国社会科学,1989(04): 1-14.

[5]李星、曹坚. 当代中国青年婚恋观研究综述[J]. 重庆店里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02): 73-75.

[6]秦季飞. 武汉地区大学生的择偶标准[J].青年研究,1995(11): 36-39.

[7]侯万锋. 当代青年婚恋价值观及其教育引导[J]. 青少年犯罪问题,2015(05): 66-70.

[8][9]周庆行等. 当代女大学生婚姻观实证分析[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3): 75-76.

[10]刘莉萍. 陕西青年恋爱婚姻状况的调查和分析[J]. 山西青年职业学校学报,2008(02): 53-55,80.

[11]李煜等. 择偶模式和性别偏好研究——西方理论和本土经验资料的解释[J]. 青年研究,2004(10): 1-11.

[13]徐安琪. 择偶标准:五十年变迁及其原因分析[J]. 社会学研究,2000(06): 18-30.

[14]黄莹.女大学生:近六成愿嫁“富二代”[N]. 广州日报,2010-04-12.

[15]世纪佳缘.2010-2011 年中国男女婚恋观调查报告. [EB/OL]. http://www.jiayuan.com/parties/2011/hldc/.

[16]中国红娘网.2013 年职场婚恋观深度调查. [EB/OL]. http://www.hongniang.com/zt/2013zchlgdc/.

[17]百合网.2013 年中国人婚恋状况调查报告. [EB/OL]. http://ent.china.com/gundong/11015422/20140115/18289380_3.html.

[18]张再林、王建华、王建伟. 功利婚恋观的价值逻辑及现实困境[J]. 理论学刊,2014(08): 74-79.

[19]乐国安等. 初婚者与再婚者择偶心理机制之比较[J]. 应用心理学,2006(02):107-113.

[20]黄凯杰、赵倩、李丹. 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浅析男女择偶观[J]. 社会心理科学,2014(09):25-28,61.

[21] Buss, D. M. Sex differences in human mate preferences: Evolutionary hypothesis tested in 37 cultures. 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 1989 (12): 1-49.

[22][24]王雨晴等.面孔吸引力、人格标签对于男女择偶偏好额影响[J]. 心理学报,2015(47): 108-118.

[23] Miller G.F. Sexual secletion for moral virtues. Quarterly Review of Biology, 2007(82): 97-125.

[25]陈怡等.新婚夫妇择偶标准及其与婚姻满意度的关系[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5(02): 308-311.

[26]杨润东. 由颜值热到网络媒体对女性形象的建构[J]. 探索与争鸣, 2015(06): 148-149.

[27]昝玉林. 网络婚恋的发展[J]. 中国青年研究,2010(02): 87-89.

[28]孙彩平、王春梅. 国内中学生“网恋”专题调查报告[J]. 上海教育科研,2010(10): 35-38.

[29]曾坚朋.“网恋”:虚拟分离与现实回归[J]. 人文杂志,2002(06): 149-155.

[30]郝玉章、鄢庆丰. 试析网络对婚姻和家庭的影响[J]. 福建论坛,2002(02):66-68.

[31]万希平. 论网络婚恋及其对当代青年现实婚姻的负面影响[J]. 青年探索,2007(02): 55-58.

[32]吴银涛. 社会转型期青年网恋行为的缘起、发生及结果研究[J]. 青年研究,2009(04):12-23.

Study on Spouse Selection in Guangzhou Youth

Lu Zheng Liu Mengqin
(Institute of Sociology and Demography, Guangdong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In 2010-2014, three questionnaire surveys were made. There were some obvious changes in the standards of spouse selection in Guangzhou youth during the five year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morality, character and emotion were the most important standards, while appearance (Yanzhi in China) gradually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gender differences in spouse selection were found, and the traditional standard of perfect match still existed; low identification degree on cyber love and gradually positive attitude on trying cyber love were found.

Spouse Selection; Appearance; Cyber Love; Youth

C913.1

A

1006-1789(2016)05-0086-07

责任编辑 杨 毅

2016-03-18

本文系2015年度广州共青团与青少年工作研究课题“广州市青年的婚恋观念与行为选择调查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50930。

陆峥,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与人口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心理学;刘梦琴,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与人口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青少年研究、社会治理。

猜你喜欢

网恋婚恋观婚恋
爱在“七夕”正当时——当代职场青年婚恋观察
95后大学生婚恋观的现状及探析
测测你的网恋成功率有多少?
当代大学生婚恋观调查分析及建议
——基于对新乡市大学生的调查
家庭关系网络对青年婚恋观的影响研究*
大学生婚恋观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两岸婚恋迈入全新阶段
网上谈情,甜言蜜语掩盖了多少真实?(一)
“网恋”时的奇遇
网恋害人不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