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青少年校园暴力情况及相关政策
2016-06-05韩大东
吕 君 韩大东
(韩国釜山国立大学教育学院)
韩国青少年校园暴力情况及相关政策
吕 君 韩大东
(韩国釜山国立大学教育学院)
近年来,韩国校园暴力问题凸显,在家庭、学校及社会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下,校园暴力事件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对青少年身心健康及社会和谐发展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目前,韩国校园暴力的产生呈现出受害青少年心理创伤问题严重、小学高年级校园暴力的发生率极高及校园暴力类型多样化三大特点。为了预防及根治校园暴力,韩国历届政府相继制订并颁布了专项法律条例及各类应对举措。2014年,朴槿惠政府宣布实施“以学校现场为中心”校园暴力应对政策,主要内容包括在校园内开展丰富多样的校园暴力预防活动,根据暴力类型、发生地域以及学生年级的不同而推行有针对性的应对策略等。
韩国;校园暴力;政策
2011年12月,韩国连续发生了3起由校园暴力所引发的青少年自杀事件,对韩国民众造成了极大的震动,也给韩国政府敲响了警钟。恶性暴力事件屡禁不止,新型暴力形式的不断出现,校园暴力给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家庭、学校乃至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一、韩国青少年校园暴力的现状及特点
(一)韩国校园暴力的现状
21世纪以来,伴随着韩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青少年的不良行为及校园暴力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根据韩国教育部的调查资料显示,2006年,经由校园暴力自治委员会审议的中小学校园暴力事件数为3980件,此后逐年上升,年发生约7000件左右,施暴者及受害者的比例也维持在10%左右[1],见表1。2012年,校园暴力事件出现爆发性的增长,高达24709件,遭受暴力的中小学被害学生数也上升至41368人,达到历史之最。2013年,校园暴力现状有所缓解,暴力事件数及被害学生数分别减少至17749件及26345人,但2014年再次呈现上升趋势,暴力事件数上升至19521件,涨幅达10%。被害学生数为26073名,占学生总数的3.8%。[2]韩国教育部、韩国教育开发院、青少年暴力预防财团等发布的2014年的关于中小学施暴学生及被害学生关于校园暴力的认识等的调查报告显示,关于施暴原因的前3位分别是“玩笑”(31.3%)、“讨厌对方”(21%)、“被欺负后的报复”(17.5%)。关于施暴中止原因的前3位则是“认识到了校园暴力的危害性”(44%)、“害怕受到严格的处罚”(18.5%)及“他人的劝导”(8.8%)。[3]在受害后的应对方面,选择向父母或学校及主管部门申诉或寻求帮助的学生有了大幅增加,由35.7%上升至78.3%。关于校园暴力地点及类型,调查结果显示,校园暴力的地点主要集中在校园内(74.8%),受害类型主要是“打架斗殴”“言语暴力”及“财物勒索”。其中男生遭遇到“打架斗殴”的比例较高,为19.5%,而女生则仅有6.4%,反之女生遭受“言语暴力”的比例高达34.2%,比男生高出12.2%。从学生目击校园暴力事件后的反应来看,置之不理的学生比例仍高达46.9%。对于目击后学生选择置之不理的原因中“不关心他人的事”及“害怕同样遭受校园暴力”占了较大比例,分别是26.8%及22.1%。[4]
表1 2006-2011年韩国校园暴力事件数[5]及施暴者受害者比例[6]
(二)韩国校园暴力的类型
韩国中小学校的校园暴力的类型概括来说主要有“言语暴力”“小团体互相排挤”“打架斗殴”“跟踪”“网络暴力”“财物勒索”强制做事(跑腿)”“性侵害、欺凌”8种。从学生性别来看,男生的校园暴力事件中“打架斗殴”“跟踪”“财务勒索”等事件相对较多,而女生则在“小团体互相排挤”及“网络暴力”上占的比重更大。从年级上来看,小学生的校园暴力事件中“跟踪”的比例相对较高,中学生在“网络暴力”及“财物勒索”上的比重较高,见表2。[7][8]
表2 2014年韩国校园暴力的类型性别·年级比重(%)
(三)韩国校园暴力的特点
遭受校园暴力后的受害青少年心理创伤问题严重。校园暴力事件发生后受害青少年的心理创伤问题极其严重,尤其是近年来因为校园暴力事件而引发的青少年自杀事件屡见报端。调查显示,暴力事件发生后,中小学生对十级的痛苦程度进行选择,选择痛苦程度七级以上的青少年占总数的80.4%,同时在遭受到校园暴力后有过自杀想法的学生占42.9%,试图自杀过的学生占41.8%,而在遭受校园暴力后有过报复的想法及冲动的学生比率高达77%,校园暴力事件对学生的心理创伤不可小觑。[9]
与初中、高中相比,小学高年级校园暴力的发生率最高。2014年,在针对小学一年级至高中三年级12个年级进行的校园暴力发生率调查中,小学五年级、四年级、六年级的校园暴力发生率分别为18.2%、16.1%及12.9%,排在前三位。小学高年级校园暴力的发生率占了总数的一半以上。同时施暴对象中针对同年级或同班同学的校园暴力事件占了72.1%。[10]
男女生差异大,女生间校园暴力事件频发。韩国男女青少年在校园暴力的施暴类型、受害类型及施暴原因等方面差异很大。如2014年,女生的校园暴力受害类型中受到辱骂或诋毁性言语攻击的比例为32.4%,比男生高出10.4%,而男生遭受打架斗殴事件的比例则比女生高出13.1%。而在施暴原因上,男女生差异显著,男生中因为误会或矛盾而引发校园暴力事件较女生更多,而女生因为玩笑过当或报复施暴的人数较男生更多。女生间的校园暴力事件近年来愈发严重。调查显示,在小学早期遭受到校园暴力的女生比率为69.3%,比男生高出10.2%,同时,两名以上的集体施暴事件中女生的施暴者占了82.7%。女生间的校园暴力现状堪忧。[11]
校园暴力类型呈现多样化趋势,网络暴力等新型校园暴力日益猖獗。近几年,由于网络及智能手机的盛行而引发的“网络暴力”及通过智能手机的一些社交软件,对他人施加语言暴力、孤立或排挤的“数码暴力”等新型校园暴力形式的出现使得韩国政府和民众深感忧虑。2006年遭受过网络暴力的学生数仅占校园暴力总数的3.9%,[12]2012年增长至8.4%,2014年更激增为20.5%,呈现逐年增长的态势。[13]
二、韩国校园暴力的原因分析
家庭在青少年的成长及道德品质的培养上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韩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原有的传统的三代同堂的大家庭逐渐被核心家庭所取代,女性地位的提高使得双职工夫妇增加,离婚率的激增使得单亲家庭及破损家庭增多,这些家庭结构上的变化引发的诸多问题成为校园暴力的诱因之一。首先,核心家庭的增多使得青少年在大家庭中可以耳濡目染学习到的礼节规范、集体意识、谦让及忍耐等美德的机会大大减少,核心家庭中的青少年容易养成不尊重长辈、自私及以自我为中心等不良品质。父母亲对子女的过度保护也极易使青少年形成过分软弱及依赖他人的个性,遭受校园暴力后心理脆弱,不敢寻求帮助。其次,双职工夫妇家庭的增多使得父母与子女沟通时间变少,父母对子女的校园生活及心理状态关心不足,从而使得青少年更倾向于与同龄人拉帮结派,成为校园暴力的又一诱因。再次,缺陷家庭造成了青少年失去温暖。一个理想的家庭应该是父母健在,并且能对子女负起养育责任的家庭。缺陷家庭一般是指在家庭实体、家庭关系或家庭教育上存在缺陷的家庭,如单亲家庭、再婚家庭、存在家庭纷争的家庭、青少年教育有所欠缺的家庭等。在这种家庭中成长的孩子,极易形成消极心理,消极心理异常强烈又长期得不到调节,就会干扰其心理健康发展,对暴力行为产生错误的认识,形成病态人格,将暴力行为视为解决问题的唯一方法,从而导致校园暴力事件的频繁发生。
学校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境之一。应试教育使得人性教育及青少年身心全面发展教育偏废。从某个角度来看,韩国校园暴力其实是学校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的恶果,学业上的压力以及学生间在学业上的激烈竞争使得学生长期处于精神压抑状态,产生过度的竞争及嫉妒心理,进而引发成校园暴力事件。许多学校根本没有长期开展有效防治校园暴力行为的项目、计划以及开发推行预防校园暴力的教育活动,一些已开展的项目及教育活动也未收到良好的效果。此外教师在防治校园暴力的“专业性”上有待提高。
社会不正之风、网络媒体不良文化是产生校园暴力的另一原因。社区中存在的不良因素,譬如犯罪团伙以及赌博、打架斗殴等现象,很容易滋生蔓延,青少年耳闻目睹并效仿模拟。现今韩国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利己主义、金钱万能主义、功利主义和享乐主义等不正之风导致伦理道德被轻视,社会生活中经常出现以暴力解决问题的行为方式,青少年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染,极容易走上施暴及违法犯罪的道路。此外,漫画、游戏、因特网、电视、电影等大众媒介宣扬的暴力文化直接影响到青少年的学习方式、生活方式、娱乐方式乃至人生观与价值观。韩国电影及电视文化发达,其中充斥的色情、暴力等给青少年带来了不良影响,很多描述初中或高中生活的电影及电视剧中将热衷校园暴力的主人公偶像化或英雄化,很多学生的暴力行为就是对这些电影、电视剧及网络游戏中打斗等暴力场面的简单复制。[14]
三、韩国政府应对校园暴力的相关政策
1995年,教育部、检察厅等相关部门联合发布了《校园暴力根治对策》,这是韩国首次推行以政府为主导的校园暴力防治政策。1997年,《校园暴力预防·根治对策》发布,规定了在教育部设置校园暴力防治本部,在各地方教育厅设置校园暴力防治分部,在学校设置校园暴力防治委员会,建立了三位一体的校园暴力防治体系。2004 年,政府出台《校园暴力预防及对策法》,作为首部针对校园暴力而推行的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了校园暴力防治政策推进中的各有关部门、机关、学校的职责和作用,提出了对受害人的保护及暴力实施者的处理措施及法律依据。2004年年底,由教育副总理为委员长,行政自治部、检察厅等七部门代表组成的校园暴力防治委员会宣告成立。2012年,出台《杜绝校园暴力综合对策》,规定了7 项应对校园暴力的实践方针、85项具体对策。[15]通过明确校长与教师责任,改善校园暴力申告与调查体系,深入开展校园暴力预防教育,深化父母教育,完善人性教育,加强学校、社会、家庭合作,抵制暴力网络游戏七大方针,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校园暴力事件频发的现状,但暴力恶性事件仍屡禁不止。[16]
2012年,朴槿惠在竞选总统发言中将校园暴力指定为社会“四大恶”(性暴力、校园暴力、家庭暴力、黑心食品)之一,并强调要切实采取措施,铲除恶根。2013年及2014年,朴槿惠政府相继发布了由韩国总理室、企划财政部、教育部、未来创造科学部、法务部等20个政府部门共同参与制定的《“以学校现场为中心”校园暴力应对政策》及《2014年度“以学校现场为中心”校园暴力应对政策的促进计划》,包括以下五项基本措施[17]:一是在校园内开展丰富多样的校园暴力预防活动。强化以“互动项目”的开发普及为主要内容的校园暴力预防教育。“互动项目”主要包括针对教师与学生的共感、沟通、纷争解决、自尊、感情调适、对校园暴力的认识及应对等六方面内容而进行的诸如心理咨询、美术及音乐治疗、角色扮演小短剧等多种多样的体验型活动;积极引导学校自主开展校园暴力预防活动,开展诸如模拟心理咨询、模拟纠纷调解、模拟法庭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建议。明确规定了校长在校园暴力预防活动及政策规划上的各项权力与义务,细化了教导主任、相关负责机构、班主任及教职员的具体职责;同时,扩大“代案教育”①韩国的“代案学校”是由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替代性学校”中衍生而来,旨在完善公立教育及应试教育的诸多问题,减轻学生学业压力。韩国《中小学教育法》中将“代案学校”定义为以学业中断或无法适应应试教育,希望接受个性化教育的学生为招收对象,实施诸如工作现场实习等体验型教育、人性教育、学生个人素质及才能开发为中心的多样化教育活动的学校。目前,韩国已设立涵盖小学、初中、高中阶段的24所全日制“代案学校”(公立6所,私立18所)。“代案教室”是指仿照“代案学校”的教育目标及教育内容,在普通中小学校中实施的课后及周末教育活动。[15]。学业上的压力以及学生间在学业上的激烈竞争一直是引发韩国校园暴力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减轻青少年的学业及竞争压力,各级各类学校在强化现有的人性教育、美术、体育等教育课程的同时,推行诸如自由学期制、就业规划设计等其他项目。二是根据暴力类型、发生地域以及学生年级的不同而推行有针对性的应对策略。改善语言文化,首要的措施是在中小学校推行“正确的言语”的教育,即在小学校园里推行养成“正确的言语”的习惯,在初中校园里推行“相互尊重的言语”使用教育,在高中校园里推行高效沟通及纠纷解决方法的教育。为了使网络暴力的申告更加方便快捷,要求各学校组建由专门负责应对校园暴力的警察及教师组成的校园暴力应对小组,遭受到网络暴力的学生可以通过短信、电话等简单快捷的社交通信手段第一时间向校园暴力应对小组提出申告及求助。在全国建立17个“网络中毒”应对中心,针对沉迷于网络游戏及实施过网络暴力的学生进行心理治疗及帮助。此外,在政府资金的支持下开展各种校园暴力预防活动。三是加强对被害学生的保护及对加害学生的引导,政府部门加大对被害学生的治疗费用的财政支出并简化申请程序,扩大受益范围,在各区域建立起专门的校园暴力纷争解决中心。四是强化对学校隐瞒及虚报校园暴力实况的管理及监督,各地教育厅成立“校园暴力民怨申告处”及“校园暴力特别清点团”,对于未能及时得到处理的校园暴力事件及处理不公的事件提供投诉及干预等服务。五是净化社会环境,建立安全校园。指定“117”为校园暴力申告及救援专线,完善“117”电话中心与校园暴力专门处理部门的信息互通及事后处理体系。各学校须向学生提供可匿名进行申告及要求心理咨询的服务。鼓励各种民间组织、企业、宗教界、大学等开展各式各样的校园暴力预防活动。利用大众媒体舆论引导作用,在新闻报刊、公益广告、网络中宣传校园暴力的危害性、预防及应对办法,使得青少年自觉从心理上抵制暴力,养成良好的品质。
[1]관계부처합동. 학교폭력 근절 종합대책[DB/OL]. http://oneclick.law.go.kr/CSP/FlDownload.laf?flSeq=321043, 2012-02-06.
[2]한국 교육부. 학교폭력 자치위원회 심의 건수 증가 보도 관련 설명자료.[DB/OL].http://if-blog.tistory.com/5186,2015-06-29.
[3][7]한국교육부,교육개발원2014년 2차 학교폭력 실태조사 분석 결과발표[DB/OL].http://www.moe.go.kr/web/100026/ko/ board/view.do?bbsId=294&pageSize=10&boardSeq=57762¤tPage=0&encodeYn=N&mode=view, 2012-07-14.
[5]韩国教育部等相关部门,杜绝校园暴力综合对策.[DB/OL].http://oneclick.law.go.kr/CSP/FlDownload.laf?flSeq=321043,2012-02-06.
[6]青少年暴力预防财团,2011年校园暴力实况调查报告书.[DB/OL].https://www.edujikim.com/customercenter/board/default/ view_b.asp?intBbsSeq=8&Page=1&intArticleSeq=9566,2012-07-14.
[8]韩国教育部、教育开发院,2014年第二轮校园暴力实态调查分析结果.[DB/OL].http://www.moe.go.kr/web/100026/ko/board/ view.do?bbsId=294&pageSize=10&boardSeq=57762¤tPage=0&encodeYn=N&mode=view,2014-11-18.
[4][9][10][11][13]청소년학교폭력예방재단, 2014 전국학교폭력실태조사주요결과[DB/OL].http://blog.naver.com/bakbht/220367002005, 2014-11-18.
[12]한국 교육개발원, 학교폭력 실태조사[DB/OL].https://www.kedi.re.kr/khome/main/research/selectPubForm.do?plNum0=5996, 2006-08-04.
[14]홍종관,학교폭력의 실태, 원인 그리고 대처에 관한 연구[J].초등상담연구. 2012 (2): 237-259.
[15]陶建国. 韩国校园暴力立法及对策研究析[J].比较教育研究,2015(03):58.
[16]정제영,학교폭력실태와 「학교폭력근절 종합대책」의 효과성 논의[DB/OL].http://www.dorandoran.go.kr/ ?module=file&act=procFileDownload&file_srl=1172748&sid=8883150a683fc04f20d010e51cb5a347, 2014-12-15.
[17]吕君.韩国《“以学校现场为中心”校园暴力应对政策》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2016(01): 86-87.
The Current Situation, Cause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he School Violence in South Korea
Lv Jun Hahn Daedong
(School of Education, Pusan National University)
In recent years, because of the influence of family, school and society, the frequency of school violence in South Korea has seriously endangered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of young people and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outh Korea’s school violence lie on the serious psychological trauma of the injured adolescents, high incidence of school violence in primary schools and various types of school violence. In order to prevent the school violence, successive Korean governments have promulgated special laws and different kinds of subsequent measures. Park geun-hye government issued the “Field Centered School Violence Countermeasures”in March, 2014. This policy mainly includes implementing various school violence prevention activities, designing countermeasures according to the types of violence, regions and students’ grades, improving the protection of the victims and the guidance of perpetrators of bully, strengthening the management and supervision of schools which misrepresented circumstance of school violence, purifying the social environment and building the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of schools.
South Korea; School Violence; Cause; Measures
C913.5
A
1006-1789(2016)05-0016-05
责任编辑 杨 毅
2016-04-15
吕君,韩国釜山国立大学教育学院,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比较教育学、教育社会学;韩大东,釜山国立大学教育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比较教育学与教育社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