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疗效

2016-06-04熊明媚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6年9期
关键词:肺动脉高压丹参酮阿托伐他汀

熊明媚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重症医学科,广东 广州 510150)



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疗效

熊明媚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重症医学科,广东广州510150)

〔摘要〕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COPD-PAH)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8例COPD-PAH患者,将其按照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和阿托伐他汀,观察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血浆中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1、 脑钠肽 (BNP)、 D-二聚体、 第 1 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肺活量(FVC)、潮气量(VT)及肺动脉收缩压(PASP),并对动脉血气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FVC、FEV1及潮气量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对照组BNP、D-二聚体均低于治疗前(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NO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ET-1、BNP、D-二聚体均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均P<0.05)。两组组患者PaO2均高于治疗前,PaCO2及PAH均低于治疗前(均P<0.05);观察组PaO2高于对照组,PaCO2及PAH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COPD-PAH临床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丹参酮ⅡA磺酸钠;阿托伐他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动脉高压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常因缺氧及肺血管床减少并发肺动脉高压(PAH)〔1〕。研究报道,PAH对一般扩血管药物的反应性较差,因此如何选择有效地降低PAH的药物成为临床研究热点〔2〕。本研究观察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COPD-PAH的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COPD-PAH患者98例,参照美国胸科医师学会(ACCP)PAH的诊断流程,所有患者均符合2007 年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诊疗指南》 的诊断标准〔3〕,PAH诊断标准为静息状态下经右心导管测得患者的肺动脉平均压(mPAP)>25 mmHg。排除标准:心脏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等心脏疾患;有慢性肝、肾疾病史者;对本研究药物禁忌患者;精神障碍不能合作者等。将其按照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49例。对照组:男37例,女12例;平均年龄(64.5±8.7)岁;平均病程(23±4)年;观察组:男36例,女13例;平均年龄(64.8±7.6)岁;平均病程(24±3)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对本研究均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鼻导管持续低流量吸氧,控制呼吸道感染、平喘、止咳化痰等常规治疗处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阿托伐他汀片 (上海第一生化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0517)20 mg/d,联合丹参酮ⅡA 磺酸钠注射液 (上海第一生化药业公司,规格:2 ml/10 mg) 60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 250 ml中静滴1次/d;2 w后停用丹参酮ⅡA 磺酸钠,继续口服阿托伐他汀20 mg/d,两组患者疗程均为半年。

1.3观察指标测定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空腹血浆中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1、 脑钠肽(BNP)、 D-二聚体含量,同时监测对比两组患者肺功能第 1 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肺活量(FVC)、潮气量及肺动脉压监测(PAH),及动脉血氧分压(PaO2) 和二氧化碳分压 (PaCO2)。

1.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14.0软件,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结果

2.1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FVC、FEV1及潮气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FVC、FEV1及潮气量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血浆生化指标比较两组治疗前,ET-1、NO、BNP、D-二聚体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6个月后对照组BNP、D-二聚体均低于治疗前(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NO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ET-1、BNP、D-二聚体均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均P<0.05)。见表2。

2.3两组治疗前后血气指标及肺动脉高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PaO2、PaCO2及PAH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PaO2均高于治疗前,PaCO2及PAH均低于治疗前(均P<0.05);观察组PaO2高于对照组,PaCO2及PAH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3。

表1 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比较

与治疗前相比:1)P<0.05;与对照组相比:2)P<0.05,下表同

表2 两组血浆生化指标比较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气指标及肺动脉高压比较±s,n=49,mmHg)

3讨论

COPD作为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有研究预计到2020年,COPD将成为全球第3位致死病因,目前在我国男性的患病率为12.4%,女性为5.1%,其具有诊断率低和致死率高的特点〔4〕。COPD整个病程表现为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肺动脉高压、进行性呼出气流减少及呼气末肺容量增大,临床表现为慢性咳嗽、咳痰及进行性呼吸困难加重〔5〕。目前对COPD的确诊主要依靠肺功能检查。COPD发生、发展的中心环节是PAH,若缺乏针对性治疗,则容易发展成为肺心病,所以早期用药干预治疗显得十分必要〔6〕。

据研究报道PAH的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肺血管内皮细胞功能不良,内源性NO合成和释放减少,最终引起肺血管收缩反应增强和血管结构重建〔7〕。阿托伐他汀作为常用的降脂药物,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其具有抑制炎症反应、 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 改善内皮功能、 促进一氧化氮合成酶(eNOS)的产生、增加NO的合成和释放,扩张血管等作用〔8〕。而研究发现在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液表现为高黏、高凝状态,严重情况下甚至出现血栓前状态或肺微血栓的情况〔9〕。丹参酮ⅡA磺酸钠是中药丹参中提的水溶性制剂,其可通过调整血栓素A2/前列环素(PGI2)平衡,抑制脂质过氧化阻抑胶原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促进纤维蛋白溶解活性,起到改善微循环,降低血液黏滞度及扩张血管的作用〔10〕。D-二聚体是反映凝血和纤溶的指标,故监测D-二聚体水平在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及改善预后中有重要意义BNP具有排钠、利尿及较强的舒张血管等作用,对于评价心肺功能及预后有良好价值。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FVC、FEV1及潮气量等肺功能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aO2高于对照组,PaCO2及PAH均低于对照组;同时,联合用药在显著提高COPD患者NO、BNP水平的同时,可显著降低ET-1、D-二聚体水平,最终起到降低肺动脉高压的作用。

综上所述,COPD-PAH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和阿托伐他汀,有利于改善患者内皮细胞功能及肺部微循环,降低肺动脉高压,提高肺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4参考文献

1王凌玲,雷梦觉,涂燕平,等.氟伐他汀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治疗作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9):1666-7.

2张郁青,张秀伟,朱颖,等.阿托伐他汀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影响〔J〕.心肺血管病杂志,2009;28(4):250-1,287.

3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COPD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J〕.继续医学教育,2007;21(2):31-42.

4朱元珏,陈文彬.呼吸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611-7.

5朱颖,张秀伟,张郁青,等.阿托伐他汀对吸烟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临床疗效分析〔J〕.解放军医学院学报,2010;31(8):765-7.

6周磊,董央庆.阿托伐他汀联合丹参酮ⅡA 磺酸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临床研究〔J〕.现代实用医学,2013;25(11):1233-4.

7吴晓莲.肺部疾病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的变化及意义〔J〕.临床肺科杂志2007;12(11):1168.

8黄燕玲,罗光伟,孙洁民.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D-二聚体的影响〔J〕.中国中医急症,2012;21(9):1492-3.

9张郁青,张秀伟,朱颖,等.阿托伐他汀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影响〔J〕.心肺血管病杂志,2009;28(4):250-1.

10邹振宇,钟小丽.阿托伐他汀在COPD治疗中的临床应用〔J〕.广州医药,2012;43(1):21-2.

〔2015-04-17修回〕

(编辑袁左鸣)

第一作者:熊明媚(1979-),女,硕士,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呼吸内科学方面的研究。

〔中图分类号〕R56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202(2016)09-2193-03;

doi:10.3969/j.issn.1005-9202.2016.09.067

猜你喜欢

肺动脉高压丹参酮阿托伐他汀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Tanshinone Capsule in the Treatment of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基于一测多评法的丹参酮提取物质量控制△
丹参酮ⅡA提取工艺的优化
肺动脉高压靶向药物治疗经济学研究进展
miR—21—5p在肺动脉高压发病机制中的调控作用研究
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先天性心脏病合并心脏声带综合征患儿心脏矫治术后肺动脉压力及声带症状的变化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法舒地尔对肺动脉高压血管重塑中ROCK及ET—1活性的影响
丹参酮ⅡA对腹膜透析患者慢性炎症的调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