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益气养阳活血法在心律失常中的应用及增效减量效果观察

2016-06-04张大国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6年9期
关键词:心律失常胺碘酮

张大国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南宁 530022),E-mail:yqh1320@163.com



益气养阳活血法在心律失常中的应用及增效减量效果观察

张大国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南宁 530022),E-mail:yqh1320@163.com

摘要:目的观察和研究益气养阳活血法在心律失常中的应用及增效减量效果。方法随机抽取72例心律失常病人且根据门诊就诊顺序,按照单双号法将入选的90例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Ⅰ组、对照Ⅱ组,每组30例。对照Ⅰ组口服胺碘酮每次0.2 g,每日3次,连续应用15 d,随后改每次0.2 g,每日1次维持;对照Ⅱ组口服胺碘酮每次0.2 g,每日2次,连续应用15 d,随后改每次0.2 g,每日1次维持;观察组给予胺碘酮每次0.2 g,每日1次维持口服;同时在益气养阳活血法原则指导下,给予中药治疗。对3组治疗效果以及中医症状改善、用药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行观察和对比研究。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Ⅰ组(80.00%)、对照Ⅱ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Ⅰ组与对照Ⅱ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病人心悸、气促、乏力、胸闷、胸痛、头晕、多梦等中医症状改善优于对照Ⅰ组、对照Ⅱ组(P<0.05),而对照Ⅰ组与对照Ⅱ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事件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Ⅰ组、对照Ⅱ组(P<0.05),对照Ⅰ组高于对照Ⅱ组(P<0.05)。结论益气养阳活血法在心律失常中应用效果显著,且有效减少了西药(胺碘酮)的使用量,对降低用药风险具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心律失常;益气养阳活血法;胺碘酮;中医症状;心悸

心律失常是心血管内科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其发生多因窦房结激动异常或激动产生于窦房结外,激动的传导缓慢、阻滞或经异常通道传导所致[1];作为多种心脏病的常见并发症或是后遗症,西医常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处理,但此类药物长期服用往往会产生一定依赖性且部分药物半衰期长易于体内发生蓄积而引起诸多不良事件发生(例如胺碘酮)[2],影响了治疗效果以及病人生活质量;中医虽无心律失常相关记载与相关病名,但将其归为“心悸”“怔忡”等病证范畴,笔者根据中医理论,将益气养阳活血法运用于心律失常治疗中,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4月—2015年2月在本院中医科收治的90例心律失常病人,其中男60例,女30例;年龄42岁~68岁;病程5个月~12个月;心律失常分类:频发多源性室性早搏32例,连发室性早搏42例,短阵室性心动过速16例;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Ⅰ级63例,Ⅱ级27例;原发疾病:缺血性心肌病23例,稳定型心绞痛(SAP)67例。所有病人均出现不同程度心悸、气促、胸闷现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按照1∶1∶1比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Ⅰ组、对照Ⅱ组,每组30例,3组病人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

表1 3组一般资料比较

1.2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参考《心脏病学》[3],且均经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查明确为室性心律失常;中医诊断标准参考《中医心病诊断疗效标准与用药规范》[4],临床表现心悸动则甚、胸闷气短、畏寒肢冷、头晕、面色白、唇色紫暗、舌淡、苔白、有瘀斑,脉结代。

1.3排除标准①精神疾病或认知功能下降、语音障碍等原因无法配合本次研究;②肺、肝肾功能严重异常;③严重心律失常和心脏显著扩大以及心功能3级以上;④合并风湿性心脏病或先天性心脏病;⑤因电解质紊乱等原因引起的心律失常;⑥血压<90/60 mmHg;⑦近3个月内应用过类似药物或类似研究而能够影响本次研究结果;⑧依从性差或中途退出本次研究。

1.4治疗方法3组病人均给予同样的基础治疗以及原发疾病的对症处理、支持治疗,包括调脂、抗凝、扩冠等。对照Ⅰ组口服胺碘酮每次0.2 g,每日3次,连续应用15 d,随后改每次0.2 g,每日1次维持。对照Ⅱ组口服胺碘酮每次0.2 g,每日2次,连续应用15 d,随后改每次0.2 g,每日1次维持;观察组给予胺碘酮每次0.2 g,每日1次维持口服;同时在益气养阳活血法原则指导下,给予中药治疗,中药组方:人参15 g,黄芪30 g,桂枝12 g,淫羊藿10 g,五味子12 g,麦门冬12 g,酸枣仁30 g,丹参25 g,川芎15 g,赤芍15 g,炙甘草10 g。同时临证加减,胸闷甚者加用瓜蒌30 g,刺痛明显者加用三七6 g,头晕严重者加用天麻与半夏各15 g。上述中药水煎服,每日1剂,煎取汁液400 mL,早晚温服,7 d为1个疗程,连续观察2个~3个疗程。

1.5疗效评定标准参考《胺碘酮抗心律失常治疗应用指南(2008)》[5]制定,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心电图等辅助检查结果显示心律失常下降超过50%,心率控制在100次/min以内;好转:临床症状缓解或发作间歇时间明显延长,心电图等辅助检查结果显示心律失常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减少;无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无变化,心电图等辅助检查无改观。

中医症状改善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6]和《中医心病诊断疗效标准与用药规范》[4],包括心悸、气促、头晕、多梦、胸闷胸痛等中医临床症状,其中0分为无症状,1分为轻度症状,2分为中度症状,3分为重度症状。

1.6统计学处理利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其中对于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的比较采取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配对卡方检验,不符合卡方检验要求,则采用Fisher精确概率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3组病人临床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Ⅰ组、对照Ⅱ组(P<0.05),而对照Ⅰ组与对照Ⅱ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3组病人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例(%)

2.23组病人中医症状改善情况比较观察组病人心悸、气促、乏力、胸闷、胸痛、头晕、多梦等中医症状改善优于对照Ⅰ组、对照Ⅱ组(P<0.05),而对照Ⅰ组与对照Ⅱ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3组病人中医症状改善情况(±s) 分

2.33组病人用药期间不良事件情况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Ⅰ组、对照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Ⅰ组不良事件发生率高于对照Ⅱ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4。

表4 3组病人用药期间不良事件情况

3讨论

临床观察显示心律失常作为其中的一种心血管疾病,极易造成心血管疾病发生、加重心肌细胞损伤致使心功能恶化。因此,选取合理、有效药物积极纠正心律失常,改善心功能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3.1心律失常中应用胺碘酮的价值与不足[7]对于心律失常的处理,尤其是室性心律失常者,临床常以胺碘酮作为首选药物,该药物作为抗心律失常的常用药物,能够通过延长各部分心肌组织的动作电位、有效不应期以减慢传导速度,从而抑制心肌折返激动;同时还能缓解窦房结自律性,以扩张动脉血管减轻血管动脉压力等,因此胺碘酮被视为抗心律失常的广谱药物;但该药半衰期长且具有脂溶性,所以大剂量或长期服用可造成血液灌注较大的脏器脂肪蓄积诱发不良事件发生,例如肝肾功能衰减、甲状腺功能异常等,因此,胺碘酮存在着用药风险。

3.2中医对心律失常的认识[8]中医虽无心律失常之病名记载,但根据临床症状及体征,将其归为“心悸”“怔忡”“昏厥”等病证范畴。《景岳全书》记载:“怔忡之病,心胸筑筑振动,惶惶惕剔,无时得宁者也”;同时认为心主血脉,推动血脉运行,依靠心气(阳)功能,例如《医门法律》曰:“五脏六腑,大经小络,昼夜循环不息,必赖胸中大气,斡旋其间”,心脏亏虚、血脉瘀滞,诱发心慌胸闷出现,所以本病为本虚标实之证;同时也提出诸多治疗原则与方法,例如《伤寒杂病论》记载:“心动悸,脉结代者,炙甘草汤为之”等。总之,中医对心律失常认识历史悠久、阐述颇多。

3.3益气养阳活血法根据中医理论对心律失常的记载与认识,该病为本虚标实证,所以缓则治其本、急则治其标。因此,益气养阳活血法是处理心律失常的基本法则。益气养阳能够双相调节窦房结和房室结兴奋性、改善房室传导速度,纠正心肌代谢和改善其缺氧状态,消除心律不齐;而活血可扩张冠脉、抗血小板聚集与心肌缺血缺氧等。总之,益气养阳活血法作为一种标本兼治的原则,能增加冠状动脉供血、改善心肌细胞代谢与心功能、调节心肌细胞自律性、兴奋性与传导性。

在此种治疗原则下,本次研究选取人参、黄芪、桂枝、淫羊藿、五味子、麦门冬、酸枣仁、丹参、川芎、赤芍、炙甘草,其中人参与黄芪可补气、强壮血脉,桂枝温通心脉,五味子与麦门冬防人参之燥,丹参、赤芍活血通络,川芎镇痛行气,甘草调和诸药等,全方共凑益气养阳活血之效。同时现代药理研究显示[9],人参中的有效成分人参皂甙具有抗心律失常作用,类似胺碘酮样功能,能够延长动作电位时程以及有效不应期;黄芪则可降低血小板黏附与聚集、改善心功能,炙甘草同样具有抗心律失常作用,丹参中的丹参酮能够提升冠脉血流量,赤芍与川芎具有扩张冠脉、抗凝血之效。因此,益气养阳活血法在心律失常中应用效果显著,且有效减少了西药(胺碘酮)的使用量,对降低用药风险具有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益气养阳活血法在心律失常中应用效果显著,且能够达到增效减量之目的(既既提高了治疗效果、又降低了西药使用量)。

参考文献:

[1]黄三明,王乐临,曾颖.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老年缺血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2014,12(2):107-108.

[2]谢涛.观察益气活血法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J].中医临床研究,2014,6(4):77-78.

[3]毛焕元,曹林生.心脏病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329.

[4]沈绍功,王承德,臼希军.中医心病诊断疗效标准与用药规范[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6-7.

[5]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分会,胺碘酮抗心律失常治疗应用指南工作组等.胺碘酮抗心律失常治疗应用指南(2008)[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8,36(9):769-777.

[6]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68-69.

[7]孔祥启,张乐,余学东.胺碘酮个体化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应用价值[J].北方药学,2015,12(2):73.

[8]毕文霞,陈守强.从中医治则角度探讨心律失常紧急处理总体原则[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5,13(3):383-384.

[9]孔玉霞,张康民.心律失常中医治疗思路探析[J].陕西中医,2011,32(12):1639-1640.

(本文编辑郭怀印)

(收稿日期:2015-12-21)

中图分类号:R541.7R289.5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672-1349.2016.09.025

文章编号:1672-1349(2016)09-1000-04

猜你喜欢

心律失常胺碘酮
心力衰竭伴快速心房颤动患者采用胺碘酮急诊抢救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冠心病心律不齐应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效果观察
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心肌梗死伴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研究
观察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效果
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用于冠心病心律失常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冠心病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
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中心律失常的有效护理干预
从“虚、痰、瘀、毒”论治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探析
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律失常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