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
2016-06-03蒋丽
蒋 丽
(广西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剂科,广西 柳州 545001)
·药学监护·
202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
蒋丽*
(广西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剂科,广西 柳州545001)
DOI10.14009/j.issn.1672-2124.2016.04.040
摘要目的:了解广西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的发生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14年收集到的202例ADR报告,按患者性别、年龄、用药情况、累及器官和(或)系统以及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2例ADR患者中,>45岁的有143例,占70.79%。ADR涉及的药品有132种,抗菌药物居首位,其次是中药制剂;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为常见。结论:ADR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医院应进一步完善医、药、护合作的ADR监测体系,加强对老年患者的监控,尽量减少静脉途径给药,加强临床药师的培养,充分发挥临床药师在用药监护方面的作用,合理用药,以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
关键词药品不良反应; 报告分析; 合理用药
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报告是药物监测过程中的关键环节,ADR监测是医院药事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及时对收集的ADR报告进行分析评价,可及早了解ADR的发生情况,为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本调查对广西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我院”)2014年收集到的202例ADR报告进行总结与分析,以掌握我院ADR发生的特点,从而避免严重ADR的发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收集我院2014年各科室上报的有效ADR报告202例(均已生成电子报表,并上报给国家ADR监测中心),将上报的电子报表选取患者的性别、年龄、引发ADR的药品种类、给药途径、ADR名称、ADR过程描述及处理、ADR级别(新的、严重的、一般的)、ADR评价等生成Excel表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ADR患者的年龄与性别分布
ADR患者的年龄与性别分布见表1。
表1 ADR患者的年龄与性别分布(例)
2.2引发ADR的给药途径
202例ADR报告中,以静脉注射、口服给药引发的居前2位,见表2。
表2 引发ADR的给药途经
2.3引发ADR的药品种类
202例ADR报告中,涉及的药品共有132 种,其中抗菌药物(占20.45%)引发的ADR最多,其次是中成药(占18.94%)。ADR报告涉及的药品种类、病例数及构成比见表3。
2.4引发ADR的抗菌药物种类
抗菌药物引发的ADR总例数达58例,其中氟喹诺酮类药(占23.00%)最易引发ADR,其次是头孢菌素类药(占17.00%)。引发ADR的抗菌药物种类见表4。
表3 引发ADR的药物种类及构成比
表4 引发ADR的抗菌药物种类
2.5ADR累及器官和(或)系统及临床表现
202例ADR主要累及皮肤及其附件(占30.60%),其次为消化系统(占30.00%)、神经系统损害(占10.40%)。ADR累及器官和(或)系统及临床表现见表5[注:因部分ADR累及多个器官和(或)系统,故总例次数>202例]。
3讨论
3.1ADR与患者性别、年龄的关系
202例ADR报告中,男性91例(占45.05%),女性111例(占54.95%),男女比例为1∶1.2。从ADR患者的年龄看,多集中在15岁以上的患者,累计191例(占94.55%)。>45岁的患者有143例,占70.79%,这可能与其机体功能改变和体内药动学等有关系,>45岁的患者常因器官功能开始退化、药物排泄速度减慢,易造成药物蓄积[1];或有多种疾病、合并用药较普遍,也会增加ADR的发生率[2-3]。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趋势发展,临床开展对老年患者ADR的监测工作将成为ADR研究的重点。
表5 ADR累及器官和(或)系统及临床表现
3.2ADR与给药途径的关系
经统计表明,静脉给药引发的ADR所占比例最多(占78.71%),其次是口服给药(占18.81%),其他给药途径引发的ADR较少。静脉滴注给药相对于其他给药方式更易引发ADR,主要是由于该方式将药物直接输入血液,同时静脉注射液的pH、渗透压、微粒、内毒素等均可能成为引发ADR的因素[4]。除了药品的内在因素外,还与药物配制、药物浓度、药液放置时间、滴注速度等密切相关[5]。临床应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倡导的合理用药原则,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合适的给药方式,能够口服的不注射;或者采用抗菌药物“序贯疗法”[6],当患者病情一旦改善,迅速由静脉给药改为口服给药,尽量减少静脉给药的机会和次数,以避免严重ADR的发生。
3.3ADR与药物种类的关系
经统计表明,我院抗感染药引发的ADR所占比例最多(占20.45%),以氟喹诺酮类、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为主。氟喹诺酮类因其抗菌谱广、使用方便,而在我院历年来使用量排名居抗菌药物前列,其导致ADR发生比例较高,特别是左氧氟沙星,与国内相关报道一致[7-8]。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具有抗菌活性强、毒性低等优点,在抗感染治疗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其结构中含有β-内酰胺环,故具有不稳定性和易致敏性,易发生ADR。临床使用抗感染药时一定要严格掌握适应证、禁忌证,合理使用,以避免ADR的发生,保证用药安全、有效[9]。我院应采取措施控制抗菌药物的滥用,严格管控术后预防用药的时间和疗程,使抗菌药物使用率及用量下降,有效降低ADR的发生率。
由表3可见,中成药制剂引发的ADR也不容忽视(占18.94%)。中药的组分复杂,有效成分、无效成分与毒性成分混杂在一起,加之中药的质量控制标准低、提取纯化工艺简单,使得制剂的化学成分不明确,这往往是导致ADR发生的根源[10-11]。近年来,心脑血管疾病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具有显著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功能的中药注射剂作为治疗此类病症的一线药物而被广泛使用,其ADR发生比例也随着使用频率的增加而增加。临床医师在使用中药注射剂时应注意以下几点:结合药品说明书详细了解中药注射剂所含的成分,严格掌握其适应证后辨证用药;对药物的剂量、稀释浓度要严格控制;治疗体弱、老年患者应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使用,避免和其他药品混合。在使用过程中,护士应密切注意患者的情况[12]。
3.4ADR累及器官和(或)系统及主要临床表现
从表5可见,ADR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的发生率最高(占37.32%),临床表现以药疹和皮肤瘙痒为主,与国内相关报道一致[13-14]。其次为消化系统(占30.00%)、神经系统损害(占10.40%)。原因可能是这3类ADR的临床表现易于发现并得到诊断。202例ADR报告中,除3例严重的ADR外其余均为一般性质的ADR。经及时停药、对症治疗,患者均好转或痊愈。
3.5严重ADR
202例ADR报告中,严重ADR有3例(占1.49%),涉及3个品种,分别为头孢呋辛注射剂、利托君注射液及尼莫地平片,注射剂2例、口服制剂1例,均为化学药品;ADR表现为严重过敏样反应1例、急性心功能不全1例、中度肝损害1例。在临床工作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用药后的表现,加强ADR监测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开展ADR监测是医疗机构的一项重要任务,在临床用药中应加强对老年患者的监控,尽量减少静脉途径给药,在输液过程中尤其是在输注心血管系统药、抗感染药及中药注射剂时,必须密切关注患者的输液状况,一旦发生ADR应立即采取补救措施。临床药师应有一定的医学基础及全面的药学、循证药学知识,同时应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在日常工作中要不断加强自身素质的培养和提高[15]。
参考文献
[1]杨宝峰,苏定冯.药理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34-38.
[2]张华,王辉.563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5,15(10):1390-1392.
[3]侯颖.1045例基本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药业,2014,23(13):54-56.
[4]徐彬,杨忠英,樊洪忠,等.我院2012年403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药业,2015,24(15):62-64.
[5]黄庆翠,陈琳.医院267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药业,2014,23(16):96-98.
[6]王慧媛,赵捷,赵志刚.我院2007年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药房,2008,19(17):1345-1347.
[7]闫亚玲,张松,伍延婷.2009—2013年医院103例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药业,2015,24(7):77-79.
[8]刘威.125例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分析[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3,8(5):443-444.
[9]蔡虹萍.56例左氧氟沙星静脉滴注致不良反应分析与护理体会[J].中国药业,2012,21(5):72-73.
[10]毛睿,宣利江.中药注射液的现状及安全性分析[J].中国药师,2009,12(1):51.
[11]姜永英.143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4,14(2):157-159.
[12]昝军民.216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药事,2015,29(7):759-765.
[13]朱玲琦,杨铭,杜文民,等.5277例中药不良反应分析[J].中国临床药学杂志,2010,19(5):313-316.
[14]尼富苓,王霞,田艳平.208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15,12(4):227-230.
[15]黄毅岚,赖丹,钟小燕.临床药师参与处理1例严重药品不良反应纠纷的思考与建议[J].中国药师,2014,17(5):856-857.
Reports on 202 Cases of Adverse Drug Reactions
JIANG Li
(Dept.of Pharmacy,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uangxi Liuzhou 545001, China)
ABSTRACTTo investigat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dverse drug reaction(ADR) in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our hospital”),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rational drug use in clinic. METHODS: 202 cases of ADR reports in 2014 were collected, statistical analysis was conducted on the patients’ gender, age, administration, involved organs or systems and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etc. RESULTS: Of the 202 cases, 143 case were over 45 years old, accounting for 70.79%. A total of 132 drugs were involved, antibiotics took the lead, followed b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eparation; the main route of administration was intravenous drip; and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were mainly skin and its accessories damage. CONCLUSIONS: The occurrence of ADR is related to various factors. Hospitals should further improve the monitoring system in cooperation of medicine, pharmacy and nursing, strengthen the monitoring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ADR, reduce the route of administration by intravenous drip, strengthen the train in clinical pharmacists, exert the role of clinical pharmacists in drug monitoring and promote rational drug use, so as to reduce or avoid the occurrence of ADR.
KEYWORDSAdverse drug reactions; Analysis of reports; Rational drug use
(收稿日期:2015-11-13)
中图分类号R96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2124(2016)04-0537-03
*主管药师。研究方向:医院药学。E-mail:90432861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