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剧目”为载体 打造民办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新亮点

2016-06-02张朝霞

理论观察 2016年5期
关键词:学生党建工作剧目民办高校

张朝霞

[摘 要]民办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有着自己特殊的规律,在运用理论、组织、制度等载体的同时,民办高校不妨探索符合自己学生特点的党建工作载体。大连艺术学院结合本院学生专业,以“剧目”为载体开展学生党建工作,有效地推动了学院和地方的党建工作。“剧目”成为大连艺术学院学生党建工作的一块亮丽名片。

[关键词]民办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剧目;艺术载体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6)05 — 0038 — 03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民办高校已然占据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作为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年轻的民办高校如何做好学生党建工作是其在发展、提升、跨越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民办高校大学生学习、生活、娱乐的特点,决定了民办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必然具有艰巨性。民办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仅有理论化的观念形态是远远不够的,通过一定的载体把理论化的观念形态转化为鲜活的实践。大连艺术学院是一所以艺术类专业为主的民办本科院校,学院结合本校教学、学生和党建工作的特点和特殊性,以剧目为载体,尝试探索适合民办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新路径。

一、以“剧目”为载体开展民办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必要性

与公办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相比,民办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只能说大体差强人意。民办高校办学时间短、重视程度不够、经费投入少等因素固然影响着其学生党建工作,对学生党建工作载体创新不够也在一定程度上使民办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面临窘境。载体是事物发展目标、内容、任务得以实现的重要介质,党建工作作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体,需要经过一定的载体才能把抽象的理论化观念转化为生动具体的实践。载体建设是民办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民办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加强、改进,离不开党建工作载体的建设与创新。

理论载体、组织载体、制度载体、活动载体、文艺载体、网络载体等都可以作为民办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要载体使用。这些载体特点各异,各有优势,既可单独采用,亦可整合综合运用。就当前当下的时代背景和民办高校学生特点而“剧目”载体,成为民办高校普及党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党员的综合素质,增 强党组织的战斗力,推动民办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进一步开展的新亮点。

党的建设是一项“伟大的工程”,也是一相复杂的工程,尤其是在当前社会背景下更是面临众多挑战,冲击着党建工作的开展,影响着党建工作的效果。

当前,中国社会处于全球化之中,信息传播速度快,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使人们的利益诉求各不相同,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处于时代潮头的当代大学生是各种思想文化激荡下的特殊人群,提高其明辨是非能力,作出正确的判断和理智选择,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不仅需要大学生本人的不懈努力,也需要高校各级党组织以改革创新的精神营造良好的校园政治生态环境,推动学生党建工作的有效开展。

随着市场经济的推进,人们思想观念的开放,伴随着传媒技术的进步,大众传媒产业迎来了繁荣期,让人应接不暇的各色选秀节目,充斥在各大网站头条的明星、八卦,不管主动也好,被动也罢,很多大学生爱上了娱乐,沉溺于娱乐,忘记了自己的目标和责任。泛娱乐化加重了社会的躁动不安,使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关键时期的青年学生受到大众娱乐化的强烈冲击,被娱乐绑架,文化生活流于庸俗。民办高校学生相较于公办高校学生而言泛娱乐化的倾向更甚,他们文化底子薄,学习习惯较差,目标意识不强,容易受周围环境影响。民办高校建设时间短、党建经费少,党务工作队伍力量弱,经验不足等使民办高校或忽视学生党建工作,或采取灌输模式开展学生党建工作。民办高校党建理论学生不爱听、不入脑、不入心,民办高校党建活动学生不愿意参加、不愿意说真心话,原因不在于“道”之不正确、不中听,而在于不愿讲故事、不善讲故事。民办高校党务工作者要研究本校学生特点,运用创新思维,不断提高党建工作的适应能力,善用载体,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使党建工作与“时代温度”同步。

二、以“剧目”为载体开展民办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可能性

党建工作要追求注重“效果意识”。党建工作本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体,是走纯理论路线,还是搞活实践,还是运用文艺载体把理论和实践融合起来,要因工作对象特点灵活运用。对文化底子薄弱的民办高校学生,想靠党建理论严谨科学的逻辑力量折服他们基本不可能,而结合时代背景以及民办高校学生自身的特点,探索、尝试把理论深人浅出、生动活泼的传播方式,满足学生内在审美需求,契合他们接受习惯的载体就显得特别重要。可以说,载体的选择和运用是决定民办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效果的重要因素。

“文者,贯道之器也。”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好的文艺作品能够启迪心智、温润心灵、陶冶人生,能够传播积极向上的力量,振奋人的精神,能够扫除颓废萎靡之风。文艺对年轻人吸引力最大,影响也最大。用文艺作载体,最容易触动年轻人的心灵,最能引发年轻人的共鸣。

改革开放后,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文艺的认知不断提高,文艺成为民众追逐的梦想,社会公众通过多种途径学习各类文艺,国家也通过教育行政手段引导、推进艺术教育的发展,我国艺术教育获得了长足的进步。2002年,教育部公布了《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引导各级各类学校做好艺术教育工作;2014年,《教育部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发布,2015年,根据《教育部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制定了《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办法》《中小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自评办法》《中小学校艺术教育发展年度报告办法》。除了接受学校的艺术教育,很多家长带着孩子奔波在各艺术培训班,年轻的一代有着较好的艺术修养和艺术需求。

民办高校的学生正是在这样的社会大教育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他们中的很多人经过艺术专门教育,也曾怀揣艺术之梦,但因为文化课不够理想等原因来到了民办高校。大连艺术学院的很多学生是因为文化课分数一直不给力,曲线救国,为圆大学梦,直通艺考。曾经的艺术教育功底因为一个适当的舞台而迸发出耀眼的光芒,梦想就会出发,在引爆自己宇宙同时,也会引燃周围年轻同伴的情感共鸣。

党建作为一种“更高的悬浮于空中的思想领域”,面对文化理论功底不高而又有一定文艺素养的民办高校学生,决定了民办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以“剧目”作为载体的可能性及必要性。“剧目”是一种高明的讲故事方式。善讲故事是一种高明的传播能力。故事带给人们的是图像化、形象化、情节化的记忆,比单纯道理让人记得住、记得牢。故事都是载“道”的,没有“道”的故事,其意义和作用都要大打折扣。而这个“道”,是通过引人入胜的方式启人入“道”,通过循循善诱的方式让人悟“道”,由此内化于人们的心,成为其人生的养料。〔1〕“剧目”能够在理论与实践、理论与学生之间搭建起一座沟通的“桥梁”。借助“剧目”载体可以由情入理、由浅到深地阐释和宣传党的历史、党建理论、党的政策,形象展示一个共产党员的正面形象。经过精心打磨的剧目剧本,在舞台上又可运用多种艺术形式进行综合表演,这样能充分调动学生情绪,能震撼人心,更富感染力,能把“道”潜移默化地传播出去。

三、以“剧目”为载体开展民办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生动实践

大连艺术学院是一所以艺术教育为主,兼具人文学、管理学等学科门类的综合性全日制普通本科民办院校。大连艺术学院董事长王贤俊始终强调,不管公办、民办,都是党办。大连艺术学院一贯重视学院党建工作,因此,学院党委被评为大连市2006年-2008年度高校特色建设先进党委,2010年-2012年度大连市创新争优先进党委。大连艺术学院以“明德 精艺 崇实 崇美”的大艺精神,在学生党建工作中,以影视学院学生为主体,打造出经典剧目《党的儿女》和《我在天堂等你》。

剧目《党的儿女》把历史的经典与现实再度结合,并再度重温历史,学习革命精神。周文雍和陈铁军、江姐、陈然、王朴等英雄人物轮番登场,《刑场上的婚礼》《重庆渣滓洞》《我的自白书》等场景让许多观众感动得流泪。这以剧目出品后,不仅在大连艺术学院校园内迅速窜“红”, 还受邀到大连空军士官学校、陆军坦克基地、湾里街道等处进行演出,并成为大连高校工委力推的党建教科资料。《党的儿女》今后将继续深入各机关、学校、部队和社区进行演出。

剧目《我在天堂等你》是大连艺术学院继《党的儿女》之后打造的又一感人力作。《我在天堂等你》根据著名军旅作家裘山山的作品改编,以20世纪60年代祖国青年儿女支援边疆建设为背景,讲述了祖国人民远离故土支援边疆人民建设家园的感人故事。《我在天堂等你》从剧本的撰写到舞台设计、道具制作均由学院师生共同完成。该剧目已经在大连艺术学院、坦克基地等单位陆续上演,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效果。

《党的儿女》和《我在天堂等你》两部经典剧目将历史和文学作品进行了剧本创作,在人物设计、台词设计上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并加以艺术创作,用生动的“故事”向学生娓娓讲述历史,用感人的“故事”传递正能量,具有极强的感染力、穿透力,成为大连艺术学院党员培养教育的教科性资料,成功地推动了大连艺术学院学生党建工作,也成为大连市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一面生动的旗帜。

四、以“剧目”为载体开展民办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基本经验

大连艺术学院作为一所以艺术教育为主的普通民办本科院校,围绕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型艺术人才这一培养目标,结合学校和专业特点及学生自身的优势和潜力,倡导“递进式,全过程,综合化”的实践教学活动。选择和运用“剧目”为载体开展学院学生党建工作,是大连艺术学院对大学四大功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的诠释和演绎。在以“剧目”为载体开展学生党建工作活动中,大连艺术学院取得了一些经验,这些经验必将对其今后学生党建工作的发展和其他民办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

(一)目的明确,结合专业

民办高校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基地之一,加强民办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本是民办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题中应有之意。然而,我国民办高校不同于公办高校的特定办学体制,要求民办高校党组织应具有强烈的政治意识、市场生存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大连艺术学院学生党建工作选择“剧目”作载体,主题鲜明,政治目的明确。经典剧目《党的儿女》和《我在天堂等你》用不同的艺术手法生动塑造了我党不同历史时期的党员光辉形象,让陈铁军和周文雍、赵一曼、陈然、江姐、王朴、小萝卜头等人从教科书中走下来,让学生感觉这些人就生活他们中间,他们可亲、可爱、可敬,更可学。马克思说,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学生党建工作应该结合学生关切的问题,大连艺术学院之所以能够成功打造剧目《党的儿女》和《我在天堂等你》,源于其始终扭住“专业”二字不放,专业是艺术专业学生的生命线,抓住了“专业”,就紧紧把住了学生党建工作的脉搏。

(二)围绕主题,善讲故事

斯皮尔伯格曾说: “故事永远是最重要的,是决定电影的关键因素”。“剧目”主题确定后,成败的关键因素是讲故事,是用什么样的方式讲故事。故事情节是否丰韵,是否符合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决定着“剧目”能否吸引学生,决定着“剧目”背后的政治意图能否达成。大连艺术学院党建工作经典剧目《党的儿女》和《我在天堂等你》之所以能抓住人心、打动人心,首先在于其创作、打磨了高质量的故事脚本。中国的历史文化资源底蕴丰腴厚实,红色资源更是可歌可泣、感天动地,是剧本创作的地母泰坦,而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从历史、革命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开动脑筋,找准切入点,运用创新思维,讲好故事,则是飞天善舞。“善讲故事”是两部剧目迅速走红的一个重要砝码。大型诗歌情景剧《党的儿女》以爷孙对话为线索,历史地再现了《刑场上的婚礼》《重庆渣滓洞》《我的自白书》等革命场景;《我在天堂等你》以一个大家庭为线索,生动地再现了进藏、援藏的众多党的优秀儿女的故事。随着故事情节的展开,现场气氛开始逐渐凝重,现场的演员和观众都“在场”,心中有种东西在涌动,在被激励、被唤醒和被鼓舞,灵魂得到了净化。

(三)实践性强,参与面广

大连艺术学院董事长王贤俊认为:“大连艺术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应用型艺术人才,这不是单纯在课堂上教出来的,而是练出来的、演出来的,根本途径是艺术实践教学。”正是根据这一思想,大连艺术学院能够以“剧目”作载体,生动、活泼、富有成效地开展学生党建工作。以艺术实践教学为导向,剧目《党的儿女》和《我在天堂等你》的剧本创作、人物设计、台词设计、灯光、舞台、道具、布景、服装、化妆、舞美、场记都有学生参与其中,甚至有些工作是由学生独立思考、单独完成的。《党的儿女》仅演职员表就有上百人,间接参与演出的学生还有上百人。在剧目排演过程中,不仅使演职员在演出中提高了自己的思想觉悟,而且也成功地教育了观看剧目的每个观众。不仅如此,学校还针对排演现场具体境况,适时地引导学生形成和巩固正确的思想观念、培养正确的行为方式和行为习惯,使党性原则内化为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品质。没有赤裸裸的说教,没有整齐划一的要求,有的是如何最好表现“剧目”、如何挖掘自己的最大潜能,正是在追求“剧目”效果和极致自我的过程中,达到了学生党建工作“润物无声”的最佳效果。

〔参 考 文 献〕

〔1〕 陈家兴.故事可载“道”〔N〕.人民日报,2016-02-22(04).

〔责任编辑:张平凡〕

猜你喜欢

学生党建工作剧目民办高校
营利性与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分类管理研究
五大卫视2020年待播剧目预览
可持续竞争优势理论下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
民办高校教师权益现状调查
优秀剧目进校园
民办高校内部审计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淘气包弟弟
继承传统 创演新剧《齐王田横》
互联网时代下高校党建工作探究
以“中国梦”引领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意义及路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