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语法视域下汪国真诗歌英译对比分析
——以《依然存在》为例
2016-06-02刘余敏湖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长沙410128
刘余敏,郭 滨(湖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长沙,410128)
认知语法视域下汪国真诗歌英译对比分析
——以《依然存在》为例
刘余敏,郭滨
(湖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长沙,410128)
[摘要]汪国真的“轻诗歌”以其哲理性、励志性和简短清新的风格掀起了中国新诗界历久不退的高潮。运用认知语法的思想对其作品《依然存在》的两个英译版进行对比分析,以期从认知体验和语言表达两个维度促进汪国真作品的英译,推动其诗歌的传播。
[关键词]认知语法;汪国真;诗歌;英译
郭滨(1972-),女,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认知语言学、系统功能语言学、认知翻译。
古语云:“诗言志、诗缘情”,上世纪90年代风靡至今的汪国真诗歌虽然少了古人托物言志的思想,却因其深厚的人文情怀构筑了中国新诗史上抒情诗的一个高峰,丰富了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青春记忆。
汪先生曾自评,其诗兼具李商隐的警策、李清照的清丽、普希金的抒情和迪金森的凝练[1]。细细梳理,其诗歌特点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感受:风格上,摆脱了朦胧诗后期和新生代诗人的艰涩,句式精短,富有音乐美,明白晓畅,也不乏一些灵巧构思,像“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等诗句就道出了普通人想说却难以言表的美好与坚定,给人一种清新的审美体验;内容上,着眼于真实的当下生活,关切人生中的情感、理想、青春困惑等实际问题,契合年轻人的精神需求,为他们疏导寂寞,抚慰伤痛,激励人生;态度上,直面生活,直率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时而积极昂扬,用理想化的诗句告诉人们苦闷之后的人生选择,充满了对理想和未来的渴望;时而满含温情,传递着爱情、亲情和友情的美好,有着不息的生命力和很强的感染力。
青春是个永恒的话题,迷茫也不是哪一代或哪一国青年人所独有的,在这点上,汪诗有着跨越时间和国界的力量,值得流传。目前,对于汪诗,虽有散落的英译,但有深厚学养的集结翻译只有蒋隆国教授的《诗情于此终结:汉英对照汪国真诗选》。本文主要从认知语法的角度,对汪先生代表作之一《依然存在》的两个流传较广的英译版进行对比分析,以期对以后的高质量的汪诗英译起到一点作用,让更多喜欢新诗的人通过不同的语言感受到汪诗的美妙和震撼。
一、理论基础
认知语言学是以体验哲学为基础的新兴的语言学派,其核心观点和体验哲学是一致的:人类的范畴、概念、推理和心智是基于身体经验形成的,其最基本形式主要是依赖于对身体部位、空间关系、力量运动的感知而逐步形成的,归根结底,认知、意义是基于身体经验的。语言符号也是这样,遵循着“现实—认知—语言”的进展程序[2]。
作为认知语言学的两个发展比较完备的主要分支,认知语义学和认知语法一脉相承而又各有侧重:后者建立在前者的概念语义学之上,但偏重通过语法分析从凸显的角度去解释语言现象及其背后的认知机制。本文分析主要运用到Langacker认知语法中两大领域:概念语义学和语法象征性。
(一)概念语义学
概念语义学认为,语言表达的概念结构(即语义结构)是人们的各种认知能力(统称“识解”)作用于语义内容的结果。语义内容来源于认知域(即世界知识);识解也是开放的,不仅与语言直接相关,还涵盖其他方面的认知能力,指我们用不同的方式认识和描述统一情景的能力[3]。在这点上,名句“横看成岭侧成峰”即是很好的例证:同样一座山,看的角度不同,认识就不同,反映到语言上,就有了不同的语义和结构;不仅如此,换一个人看同一座山,也许会有另外的认识和表达。
识解与意义的关系主要体现在详略度、凸显、动态性等维度,本文的讨论主要涉及前3项。详略度指的是在哪一个范畴层次识解事物:是着重反应几个重要属性的抽象的上义层,还是感知功能完备的基本层亦或是属性更具体的下义层,在语言层面,就是遣词表达的详细程度;凸显反映的是人的注意力的焦点,除了通过具体的描写来增加凸显层度外,还可以通过对空间关系的不同解读,增加关系中的某一参与者的显著程度,最显著的叫做射体(trajector),另一个参与者即为界标(landmark)。这种凸显关系常见于介词表达上:A is near B.和B is near A.展现的是同一个情景,但凸显对象却不同:前者以B为界标凸显A这个射体,后者正好相反,正体现了观察者注意力焦点的不同。动态性反映了人们构建意义的心智活动中,注意力有次序、有方向地被激发的移动性。根据Langacker的观点,人们的注意力移动方式分为两种:观察移动场景时使用的顺序扫描、识解静止情景时的总体扫描,总体扫描强调的是体验的结果,但过程中却蕴含着次序扫描。
(二)语法象征性
语法象征性是认知语法的基本原则之一,认为语法的本质是象征性的,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形态、词汇和句法之间紧密相连,没有实质差别,它们构成一个连续统一体;二是形态、词汇和语法都是象征结构,是语音(包含一切语法表现形式)和语义的匹配[4]。语音单位和语义单位构成象征单位的两极,三个单位构成语法。语法的象征性本质揭示了语法、语音、语义之间的联系,再结合概念语义学,可将“现实—认知—语言”之间的关系用图1表现。
图1 “现实—认知—语言”关系图
二、认知语法分析指导汪诗英译的可行性
认知语法承认语言的符号性,也认为语言是有理据的。由图1可知,语法的象征单位是语音和语义的结合体,通过分析具体的语言表达形式,不仅能更好地理解语义,还能分析出表达者的认知方式,了解其透过何种角度,运用哪些方式作用于广阔的世界知识,从中挑选出想要表达的方面并予以凸显,确定与语言表达形式相匹配的语义内涵。放到诗歌的翻译上,按照图1分别分析原诗以及不同的英译版,不仅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对比不同英译版的认知机制和原诗作者的认知是否匹配,还能发现由于语言文化的不同等原因,译者采取了何种异于原诗的凸显方式,但却达到甚至强化了原诗表达效果的手段,以期窥得译诗过程一貌。另外,通过了解不同语言背后的认知机制,了解不同的识解方式下语音极(即各种语法表达形式)如何与语义匹配的,还能增强译者语言表达创作的准确性和生动性。基于以上两点,认知语法对于汪诗英译有着较大的方法论意义。
三、《依然存在》英译对比分析
《依然存在》是汪先生诗歌代表作之一,简短小巧,语言浅白,清新中蕴含哲思。风与大树、浪与礁石、阳光与海洋、浮云与光明都是常见之景象,人们或许习惯于它们的共存,也可能忽略了它们相互抗争的一面。这一组组意象中,风吹、浪击、日晒、云动都是这些事物的本性,无可指摘,而这些本性过于强烈时,就会影响到大树、礁石、海洋和光明的存在;但后者并没有因此消失,而是选择了顺其自然地面对,也选择了默默地抗争,保持着自我的存在。原诗每组诗句除了两个动词外,无过多修饰,汉语意合的特质使得一个简单的“依然”就把大树、礁石、海洋和光明的努力抗争的情态带出,并将抗争后的存在云淡风轻地呈现。一个“过”字,表明这种争取到的存在也许是一次次短暂的喘息,也可能是生命的常态,之于大树、礁石如此,对其他自然万物以至于人生,也是如此。寥寥数语,诗情未止于传义,还提供了一个审视自然和人生的空间:挫折打击随处可见,但迎面抗争也是自然和人生的常态。自然万物可以一次次抗争后依然存在,人也可以选择直面挫折和苦难,勇敢地抗争,坚强地存在。
本文选取蒋隆国教授和张智中教授两位译诗名家的英译版(分别简称蒋版和张版)作为对比分析材料(如表1所示)。
本文运用认知语法的理论,基于概念语义和语法象征性,从以下四个角度对《依然存在》两个英译版对比分析。
(一)诗篇连贯
整体感知上,蒋版采用非标记性表达,除了增加转折词but外,基本可以回译到原文。并列句结构将注意力从一个个动作转向相似的结果,传义有些松散,不够连贯。张版突破了汉语结构的框囿,把每组诗句的意象整合到复合句中,介词状语先行,不仅拉近了意象之间的关系,也构成了尾部焦点,凸显了大树、礁石、海洋和光明存在的意义。4组诗句平行并列,又激起了同一种框架,即某一时空内,两个意象之间相互角力,赢得共存的状态。整首诗无一连接词,但依然连贯。对比详见表2。
表1 《依然存在》与两个英译版
表2 语篇层面对比
(二)诗句结构
原诗简短,4组8句。蒋版结构与原文近似,每一组由主谓两个简单句构成。The wind blew hard,The waves buried the rock,The sun shone over the ocean,The clouds covered the light,选择的谓语blew,buried,shone over,covered都源自感知功能完备的基本层次范畴,并以副词对部分动词进行修饰,如blew hard;时态上,blew,buried,shone,covered均采用过去时,将原文的“过”固定化,倾向于描写某一次的动作过程和已知结果。每组诗先描述同一情境中两个参与者之间的动作,一个转折词“but”再将视角转向动作的结果(如The wind blew hard,but the tree still exists.),偏向于顺序扫描,认知和表达上都没有明显的凸显。张版虽是8行,但实有4句,结构亦与原文不同。不同的凸显方式交替使用,突出了大树等抗争的结果和始终积极的“存在”状态:首先,每组诗句状语先行的标记性表达,使句子重心后移(如Against the lashing wind,the tall tree is still there.),并将注意力引向大树、礁石等相对较弱的一方;其次,介词状语Against the lashing wind,Under the breaking waves,In the scorching sun,Beneath the floating cloud营造的空间感,以风、浪、太阳和浮云为界标分别依次凸显了射体大树、礁石、海洋和光明。再者,介词状语的使用使得情景的描述得以名词化:the lashing wind,the breaking waves,the scorching sun,the floating cloud,符合英语普遍使用名词化和复杂句法的习惯[5],避免了使用动词来描述情景时时态取舍对诗歌意境营造的约束。虽然结构上与偏爱动词化和简单句的原诗句有所偏差,但原译文意象之间的关系却是一致的,张版译文甚至强化了每组诗句中两个意象的角力关系以及积极抗争、保持“存在”的状态,而不仅仅是某一次的“胜利”。整体上,张版译文凸显大树、礁石等的“存在”状态,偏向整体扫描。对比详见表3。
表3 句子层面对比
(三)意象再现
郭沫若认为,“诗歌的本质专在抒情”[6]。而诗歌情感感染力离不开意象以及意象营造出的意境,汉语诗歌尤其如此。
意象传递上,蒋版选取的wind,waves,sun和clouds依然是感知力较强的原型范畴词汇,没有细化属性或是添加修饰语,画面感弱。相反,摆脱了汉语结构影响的张版译文,大胆地运用隐喻,把意象具体化,强化了每组诗句中两个意象角力时的紧张以及共存时的平静,一张一弛,画面感很强,意境较深。Against the lashing wind,the tree is still there.lash本是指一个对象用鞭子抽打另一个对象,且留下细长伤痕,一个lashing将狂风喻为长鞭,抽打着大树,而-ing形式也给人鞭打正在进行的心里体验,形象有力地诠释了大风对大树的摧残,衬托了大树迎风而立终不倒的形象。相应的,Under the breaking waves,the rock is still there.breaking既可指浪花本身的破碎,又隐喻了海浪对礁石的危险,凸显了礁石历经击打仍未消失的画面;In the scorching sun,the ocean is still there.scorch本指烧焦烤焦、灼伤……,因为海水受热气化的自然现象,这里的scorching运用了转隐喻,太阳灼烧产生大量热量,而这个热量会让海水蒸腾气化,造成对大海的伤害。但即便经年如此,海水依然存在;Beneath the floating cloud,the light isstill there.一句中,虽无隐喻,但floating点出了浮云四处飘荡的特质,似对光明有着想遮盖就遮盖的傲慢,但光明依然存在。简单的-ing后缀也很好地体现了障碍的多变以及存在的灵活性。再将整首诗合起来看,介词短语不仅拉近了每组意象间的距离,增强了对抗感,又与-ing的即时画面相呼应,从时空上构造了大树等意象抗争生存的常规状态,感染力较强。对比见表4。
另外,蒋版诗名为They Still Exist,张版为It Is Still There,they带有一种概括性,涵盖了诗歌中的4组意象,而it有种不确定性,包含范围较广,有种言在诗外,意犹未竟之感,比较契合原诗哲思。两版译文均使用still一词,体现了不同译者在表达大树、礁石等意象不屈不挠的“存在”精神上的共识。
表4 词汇、修辞层面对比
(四)音乐美感
“吟诗”一词道出了诗歌和小说等文学体裁最大的不同:可吟诵性。诗歌的音乐美不仅使人在朗诵中沉醉、品味,也可以通过朗诵,让诗的光芒显现,走进人的记忆,获得持久的传播[6]。《依然存在》原诗浅白简短,且每组诗句以开音节“zai”结尾,易于朗诵,有一定韵味。对比两首译文,蒋版译文中“but”一词易将诗韵切断,且“exists”以闭音节结尾,吟诵不够顺畅;张版诗歌不仅承袭原作的简短,且句式紧凑,颇有张力。而it is still there.简单的系表结构,加上能引起联想的开音节词“there”,吟来有种紧张后的抒发感和音乐美。
基于认知语法对《依然存在》的分析,只是一种思路,以求汪诗英译不仅能在认知层面和原诗近似,更能通过分析增强译文表达的准确性,尽量在风格再现、意象传递、情感感染上靠近甚至超越原诗,达到动态对等翻译观所推崇的使译作和原作对读者产生同样感染力的效果。
诚然,汪先生的部分诗歌在艺术手法和深刻程度上有着一定的瑕疵,但这并不能否定其作为大众文学的成功,更不能否认其真情和哲思对青少年的积极影响。虽然,美国当代美学家苏珊·朗格认为诗歌难以“进行意译”和“复述”[7],但汪诗特定的青春主题和对生活的关注思考使其有着跨越国界的适读性,而人类在基本认知上的相似性也使汪诗英译成为可能。
哲理不在诘屈聱牙,浅白的语言同样有着触及心灵的力量。期待着更多的人运用认知语法的理论翻译汪诗,从认知体验和语言表达上与汪诗双向契合,把一个时代的记忆传承出去,让喜欢汪先生诗歌风格的读者,用不同的语言,从不同的角度感受其诗歌美,体验其哲学思情。
参考文献:
[1]王志勇.论汪国真诗歌的艺术特点[J].文学教育,2014 (4):34.
[2]王寅.再论语言的体验性-认知语言学的语言体验观[J].山东外语教学,2005(2):3-8.
[3]Langacker,Ronald W.Ten Lectures on Cognitive Grammar By Ronald Langacker[M].Gao Yuan and Li Fuyin(eds).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7:41.
[4]李福印.认知语言学概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274.
[5]侯菲.从认知语法视角看意象翻译——以《鲁迅小说选》英译本为例[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3,32(4):109-111.
[6]杨志学.论诗歌传播的特质[J].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06(1):52-56.
[7]苏珊·朗格.艺术问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140.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刘余敏(1990-),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认知语言学、认知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