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LIC校园英语文化模式探究
——以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16-06-02金娴

职教通讯 2016年6期
关键词:第二课堂高职

金娴



LIC校园英语文化模式探究
——以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金娴

摘要:在国务院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和苏州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的新形势下,高职院校作为第一课堂拓展和延伸的校园英语文化建设势在必行。以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阐述了在“学做创联贯”机制的指导下,学校大学英语课程组构建了具有学校特色的LIC校园英语文化模式,即从第一课堂Learn by doing(学)到第二课堂Improve by practising(做),最终达到Communicate by applying(创),从而使学生能够灵活自如地在职场、社会和日常生活中运用语言,以达到实际应用的目的。

关键词:高职;校园英语文化;学做创联贯;第二课堂

2014年,苏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13年苏州对外贸易保持增长,完成进出口总额3 093亿美元。[1]这标志着苏州的开放型经济转型不断升级,经济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而英语作为当今世界最主要的国际通用语言和信息载体,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青睐。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学习英语的队伍中来,特别是各大高校,学习英语的氛围正日益浓厚。作为校园文化一部分的校园英语文化建设已逐渐受到各大高校的重视。

苏州地区高职院校在国务院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新形势下正蓬勃发展。第一课堂的课程改革如火如荼,而第二课堂的校园文化则是第一课堂的拓展和延伸。语言学习尤其是外语学习,需要大量的输入和语言实践。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比较有限,仅靠课堂上的那点输入和输出,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学习英语的要求,因此,科学合理地开发英语第二课堂势在必行。而如何根据自身特点建设具有高职特色的校园英语文化,则是高职院校亟需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一、校园英语文化的内涵

(一)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具有自身特色的亚文化,是维系学校团体的一种精神力量,即凝聚力和向心力,对于学校教育和大学生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2]校园文化亦被称为“软环境”,在高校人才培养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二)校园英语文化

校园英语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一部分。通过对诸多学者有关校园英语文化的论述进行归纳,可将其定义为一种以校园为空间,以学生为主体,以课余时间为主,以师和生、教与学的依存关系而存在,满足学生英语文化生活需要的多类型的文化活动。[3]大学校园英语文化建设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切实锻炼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使他们能够在将来的学习、工作、生活中使用英语进行有效交际。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英语文化活动,营造校园英语文化氛围,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以满足他们将来就业、工作、生活的需要。

校园文化建设不应该忽视课堂文化建设。课堂不仅是传播和学习文化的场所,其本身也具有浓厚的文化意蕴。第二课堂是课堂教学的拓展和延伸,而第一课堂的科学引导能使校园英语文化建设事半功倍。因此,校园英语文化建设理应是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整体构建。

二、学做创联贯机制下的LIC校园英语文化模式

2014年6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要求,应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推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教学模式。而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于2013年提出的“一本四联”的办学思路,就十分符合目前国家对职业教育的发展要求。“一本四联”是指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实行“政行校联袂,师生企联合,教研用联动,学做创联贯”的四联办学机制。其中,“学做创联贯”机制打破了职业教育以课堂学习为基地、以理论学习为重点、以教师讲授为中心的传统旧模式,要求学院在培养学生过程中,以学习、实践、创新来贯穿始终。“学”指学习,即学生应具有一般学习能力和学习拓展潜力;“做”指实践,指学生要具有实践能力、职业能力和理实结合能力;而“创”包括创新和创业两个方面,指学生应具有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要力争将学生培养成为有理论基础、有实践技能、有创新精神的优秀人才。

在“学做创联贯”机制的指导下,学校公共外语教研室教师大胆改革,努力构建了具有本校特色的“学做创联贯”校园英语文化环境。“学做创连贯”机制下的校园英语文化建设打破了原有第一课堂沉闷的教学模式、第二课堂单一的活动开展,积极构建了完整的校园英语文化环境。“学做创联贯”在学校英语文化环境的构建中可以归纳为“课堂学习——课外实践——灵活交际”三个阶段。课堂学习指学生在第一课堂中有意识地学习语言的特征和规律,掌握学习第二语言的方法和策略,获得一般学习能力;课外实践则是指学生通过在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和丰实的、强化的、不断持续的多元二语环境中的训练,而获得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4]二语学习中的创新不是指创造新的语言,而是说能够灵活自如地运用语言,即达到高职英语课程的目标,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

(一)学——课堂学习——Learn by doing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课堂是学校最主要的教育载体,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在本质上是一种以提高个体生活质量以及生命价值和意义为旨归的特殊的生活实践过程,是一个学生不断地超越和提升现有的生存状态,从而创造一种更为完满的可能生活的动态生成过程。

1.构建以Learn by doing为核心教学理念的大学英语课程。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大学英语课程的整体设计思路是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为依据,努力构建以应用(Application)为目的,以实践(Practice)为核心,以知识(Knowledge)为主线,以交流(Communication)为背景的大学英语课程。在这里,始终贯穿其中的一个教学原则是“做中学”(Learn by doing)。这是美国著名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于1900年提出的“教学合一”的教学理论基本原则。Learn by doing既是一种教学理念,也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种教学过程。

(1)课程设计。大学英语课程设计在Learn by doing的思路指导下,从高职高专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紧密围绕社会、行业和企业对高职高专毕业生外语技能的要求选择教学内容,涵盖不同职业涉外工作和日常生活中共性的典型英语交际任务。在活动设计上,改变教师为主导、语言事实讲解为中心的基本模式,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学生亲身实践为主的模式,通过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使学生在模拟职业活动中培养语言技能,同时,开发了学生的潜能和创造意识。表1所示为大学英语项目任务。

(2)教学方法。基于Learn by doing的教学理念,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大学英语课程采用了与之相匹配的教学方法——任务教学法。任务教学法是美国教育家杜威以实用主义作为教育理论基础而提出的“学生中心,从做中学”的教学模式,他主张教育的中心应从教师和教科书转到学生,教学应引导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学习。任务型教学法以任务组织教学,在任务的履行过程中,以参与、体验、互动、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习者自身的认知能力,调动他们已有的目的语资源,使他们在实践中感知、认识、应用目的语,在“做”中学,“用”中学。教师以学生已有英语知识为立足点,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设计不同的教学任务,让学生通过完成任务习得相关的词汇、句型和语法等语言知识,提高英语语言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

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英语知识水平并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设计了一系列学生感兴趣的、通过努力能够完成的任务。如:设计苏州一日游、学唱一首英文歌、制作你喜欢的美食、一次购物、一场招聘会等等和学生日常生活及未来职业有关的话题,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另一方面,开发学生的潜能和创造意识,使之成为符合社会需求的高职高专技术技能型人才。

新课程的设计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构建知识,提高技能,磨练意志,活跃思维,展现个体,发展心智和拓展视野,这个过程重点在于教师在课堂上如何让学生参与进课堂教学中,从而在课堂中体验学习、掌握知识,在教师的引导下,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

2.构建第一课堂教学与第二课堂活动相统一的校园英语文化环境。将第二课堂的活动设计进大学英语课程中,作为对第一课堂教学的拓展和延伸,是课程设计的一个亮点。例如,节日模块任务二要求讲述“我和某某节日”的一个故事,而作为第二课堂的延伸则是举办全院的英语讲故事大赛;在面试模块中任务二中要求,能够根据前面的招聘广告与制作的简历模拟相应的面试场景,并用英语展示面试过程,第二课堂活动则是举办全院的英语短剧大赛。与此同时,教学评价方式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将第二课堂纳入了教学评价的范围。这些第二课堂的活动设计既能让学生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所学到的知识(语音、语法、词汇等)和技能(听说读写),又能充分发展学生的兴趣(如表演、演讲、书法等),锻炼其自信心、培养团队合作精神,进而构建健康积极的校园英语文化环境。

表1 大学英语I项目——情境任务

(二)做——课外实践——Improve by practicing

高职英语教学中开展内容和形式丰富的第二课堂活动是训练学生英语技能的重要途径。通过丰富的第二课堂建设,给高职学生创造了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并提供了更多的运用英语的机会,使学生提高英语技能,让学生“听得懂,说得出;读得懂,写得出”。开辟第二课堂即构建一个无限开放的教学空间,弥补第一课堂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性。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在多元化、立体化的第二课堂建设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1.以点带面。良好的校园英语文化氛围的构建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通过以点带面、典型引路的方式无疑能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为此,学校公共外语教研室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实施了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导师制。

导师的选聘在新生入学第一学期初进行。根据学生的高考成绩及学生的实际水平选拔部分优秀的学生参与导师制培养。为保证指导质量,一位导师一般指导5名左右学生。导师制贯穿在学生培养的全过程,导师要帮助学生了解学习的潜能和特点,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技能,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要指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英语竞赛,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积极给予指导和帮助。导师的工作要求建立学生档案制度和计划、总结制度,内容包括学生家庭情况、兴趣爱好、学习情况等,要对学生每学期的表现进行记录,并分析对照。通过导师定时定点的交流、辅导和督促,使学生与导师之间建立深厚的感情,从而为英语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这些优秀学生对待英语学习的积极态度,也为班级其他同学树立了榜样和标杆。通过这种以点带面、典型引领的方式,有80%以上的同学在第一年通过了CET-4考试,部分同学已经开始准备CET-6考试,有20余人次在各类省级英语比赛中获奖,从而为学校校园英语文化环境的构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从点到面。在2012年之前,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大学英语的第二课堂活动比较单一,基本上只有为一些校外比赛而进行的校内选拔赛,这些比赛的参加对象为英语水平较优秀的学生,所占比例仅为4%左右,无法满足全院学生的需求。

从2012年起,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大学英语课程开展了进一步的课堂教学改革,建立了与第一课堂教学内容相匹配的第二课堂活动。除了传统的针对校外比赛进行的院内选拔赛,公共外语教研室还举办了系列英语文化活动,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技能入手,开展了一系列以梦想为主题的第二课堂活动,实现了从点到面的第二课堂活动的构建。如:英语歌曲大赛、英文诗歌朗诵大赛、英语单词比赛、英语书法比赛、英语趣味故事大赛、英语短剧大赛、英语配音大赛、英语广告设计大赛、英语技能节汇演和英语游园会等。2013年以来,在成功举办以上活动的基础上,学校的第二课堂活动设计又有了进一步的提升。通过班级选拔、全院选拔、全院展演等不同活动,使学校75%以上的学生都能参与到活动中,让大多数学生有了充实自己的广阔舞台,学校为学生提供了充分锻炼英语的机会,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3.从实到虚。网络自主学习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一个新尝试,它是学习者通过网络、利用网络资源来进行自主学习的一种方式。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日益完善和多样化,自主学习模式的应用成为大势所趋,但新事物在发展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因此,自主学习模式从提出之日起便成为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探讨的热点问题之一,一些国内外专家对其进行了从实践探索到理论总结的研究。

根据对学生的调查发现,单纯依靠学生自主的网络学习,根本无法达到既定的效果。网络自主学习还须依赖于教师的精心设计和悉心指导。2014年,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构建了网络教学平台,为网络辅助教学的实施提供了途径,而大学英语课程100%实施了网络辅助教学。通过这个平台,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精心选择,对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网络互动环节(如问题讨论区等)开展具体设计,并与学生进行有意识的作业布置和作业反馈交流,从而使学生的网络自主学习有了明确的指导,实现了从有限时间的实质辅导到无限时间的虚拟交流。

4.从短暂到常态。校园英语文化环境的构建是一个不断持续的、常态化的过程,仅仅靠临时短暂的活动开展是远远不够的。为了保持这样的常态化过程,从2014年起,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公共外语教研室推行了社团活动方案。教研室老师人人担任社团指导教师,新增社团达10余个。这些社团的常态化活动,保证了校园英语文化环境的持续塑造,也为各项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保障。

(三)创——灵活交际——Communicate by applying

二语学习的“创”绝不是“创新”或“创造”新的语言,而是能够灵活自如地在职场、社会和日常生活中运用语言,以达到实际应用的目的。为此,我们可以将其归纳为“听得懂、说得出、读得懂、写得出”,这也是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大学英语课程的最终目标,这一目标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通过各级英语水平测试。到目前为止,评价学生英语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是各级各类英语水平测试。根据课程标准,学校要求学生必须参加高职高专实用英语考试(PRETCO-A,PRETCO-B),鼓励有能力的学生参加CET-4、CET-6考试,另外结合学生自身的实际需求,可以参加国际商务英语等级考试、BEC考试等。大学英语课程改革方案实施以来,在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下,2012、2013、2014级学生AB级和四级英语的通过率稳步上升,其中,2013级学生四级英语通过率达到历年来的最高水平。

2.在各类技能竞赛中脱颖而出。国家、省市级各类英语技能竞赛是充分展示各高校英语水平的舞台。在各类技能竞赛中,学生将在第一课堂学习中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通过第二课堂活动的不断操练,最终在全国、全省技能竞赛的舞台上运用自如,从而最高水平地展示了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大学英语的风采。

3.在不同情境下灵活交际。通过各级英语水平测试,参加各类技能竞赛获奖固然是构建校园英语文化环境应达到的目标,但我们最终希望看到的结果是学生能够在职场、社交场、日常生活等不同情境下灵活运用英语,自如交际。为此,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师生仍在不断探索之中。例如,在编写校园各场所(包括教室、实验室、宿舍等)安全规则时,我们欣喜地发现,学生可以用英语来来编写各场所安全规则;在英语短剧大赛中,有些短剧作品甚至是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的;在平时生活中,学生会用英语来介绍自己最喜欢的中国菜肴、中国名胜古迹、中西方节日,会用英语制定简单的旅游计划、急救措施等。

经过将近三年的建设,目前,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已经基本构建了具有自己特色的LIC“学做创联贯”的校园英语文化模式。从第一课堂的Learn by doing(学)到第二课堂的Improve by practising(做),最终希望达到Communicate by applying(创),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总结过去,仍然有很多值得改进和提高的方面。毋庸置疑,丰富的校园英语文化活动和良好的校园英语学习氛围是英语课堂教学主渠道的进一步拓展和延伸,而积极向上的校园英语文化环境能够将枯燥的英语学习转化为充满乐趣和颇具吸引力的自愿活动,这必将成为改进我国高职院校英语教学工作、改善英语教学效果的一条理想途径。〔5〕

参考文献:

[1]周乃祥. 2014年苏州市政府工作报告[EB/OL].[2014-01-20].http://zgjssw.jschina.com.cn/shixianchuanzhen/suzhou/ 201401/t1389638.shtml.

[2]史洁,冀伦文,朱先奇.校园文化的内涵及其结构[J].中国高教研究,2005(5):84-85

[3]齐晓燕.大学校园英语文化建设漫谈[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132-134.

[4]闫洪才,宋银秋.高职英语第二课堂教学实践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0(32):68-70.

[5]张建玲,刘佳佳,赵世轩.高职院校校园英语文化建设探索[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5):64-66.

[责任编辑盛艳]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2016)06-0030-05

作者简介:金娴,女,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国际教育学院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二语习得、校园文化建设。

猜你喜欢

第二课堂高职
01—02合刊
高校“人工智能”第二课堂建设探讨
第二课堂
关于高职舞蹈表演专业的反思和探索
关于高职课程标准建设的若干思考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晋江“四点钟学校” 孩子们的第二课堂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高职职业生涯规划第二课堂的设计与开发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