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面部烧伤后口周瘢痕治疗的护理干预
2016-06-01吕芳
吕芳
066000 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一医院烧伤整形外科
·护理研究·
颜面部烧伤后口周瘢痕治疗的护理干预
吕芳
066000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一医院烧伤整形外科
【摘要】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减轻颜面部烧伤后口周瘢痕形成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共77例颜面部烧伤累及口周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9)与对照组(n=38)。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针对口周瘢痕形成问题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治疗1个月后进行负性情绪、应对方式以及疗效的评价。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应对疾病的方式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减轻瘢痕形成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减轻颜面部烧伤后口周瘢痕形成。
【关键词】烧伤;口周瘢痕;护理干预
各种颜面部烧伤所致的口周瘢痕不仅影响患者的容貌,还会影响口唇的功能,严重者导致小口畸形,给患者造成巨大的生理和心理伤害。随着医学护理模式的转变,护理的目的不再局限于创伤的治愈,还要求治愈后患者能够以最接近正常的身心面貌面对生活、工作。因此,烧伤患者的康复护理在治疗过程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护理干预是护士对烧伤患者提供的改变其行为和生活方式所必需的知识与技术。研究报道,加强对烧伤患者的护理干预,能够最大限度抑制和减缓瘢痕的形成,减少患者的不良心理,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1,2]。为了探讨护理干预烧伤患者治疗效果和不良情绪的影响,本研究选取我院近3年来的颜面部烧伤患者77例为研究对象,对护理方法及效果进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烧伤患者77例中,男48例,女29例;年龄18~64岁,平均年龄(35±12)岁;文化程度7~21年,平均(14±4)年。其中热水、热粥烧伤32例,火焰烧伤28例,化学烧伤8例,蒸气烫伤9例。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9)与对照组(n=38)。2组一般资料有均衡性。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意识清楚,受教育程度在5年以上,理解及沟通能力好,能清楚的描述自己的主观感受;②均自愿参与研究;③年龄18岁以上;④未合并有重要器官器质性疾病;⑤烧伤深度为深Ⅱ~Ⅲ度[2]。
1.2.2排除标准:①听力、语言障碍;②既往精神疾病、心理疾病史;③服用抗焦虑、抑郁药物者;④合并恶性肿瘤;⑤既往脑器质性疾病;⑥严重的其他躯体疾病;⑦长期卧床。
1.3方法
1.3.1观察组
1.3.1.1做好心理护理:烧伤后期,患者面临新生皮肤颜色的改变与瘙痒,日益突出的瘢痕及瘢痕增生挛缩所致的功能障碍,畸形和外貌的改变等种种心理压力。护理人员运用美好的语言,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强化对患者心理认知、情绪体验以及关怀、照顾患者的能力,学会用共情去深刻体会和了解患者精神世界中各种负荷,学会关心人和理解人等[3]。尽可能的关心体谅患者,可用眼神、点头等适当的鼓励性信号表达自己的理解。向其介绍瘢痕增生的知识和自我护理技术,使患者对瘢痕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通过改变患者原有的心理观念体系适应新的现实,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变悲观失望为主观努力,勇敢地面对生活[4]。鼓励患者坚持不懈的进行功能锻炼在逆境中残而不废,经常了解患者对医护人员及治疗的反应,使其感受到安全,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促进功能恢复[5]。
1.3.1.2强化瘢痕皮肤及色素沉着的护理:①愈合后的皮肤护理:指导患者使用温水洗脸,瘢痕处用柔软的毛巾涂以中性皂液轻拭瘢痕,去除皮屑,注意动作轻柔,勿损伤表皮,再以温水清洗后局部涂润肤霜,防止干裂。②预防性药物康复:皮肤清洁后涂积雪苷软膏或瘢痕止痒软膏等抑制瘢痕增生的药物,并以推、揉、压为主的按摩疗法,随着创面愈合时间的延长逐渐加重手法。③压力疗法:指导患者正确使用口周下颌头套,通过弹力织物加压,抑制口周瘢痕增生。注意选择型号大小合适的头套,松紧适宜,压力适中,并且要坚持佩戴,方能取得较好的效果。新生的皮肤较柔嫩,脱戴头套时注意动作轻柔,勿擦伤皮肤。④进行功能锻炼:创面愈合后,及早开始口周功能锻炼。每日练习口周康复操,包括张大口,缩唇,牵拉双侧嘴角等动作。使用上下齿间咬筷子,咬暖壶木塞或胡萝卜等方法,防止小口畸形。当一侧口周有烧伤时,为防止挛缩或增生,造成双侧嘴角不对称,尽量使用患侧牙齿咀嚼食物,并在患侧颊齿间含糖块或桃核等硬物,防止一侧挛缩。⑤色素沉着的护理:烧伤后皮肤比较娇嫩,避免日光直接照射,外出时戴柔软棉质口罩或遮阳帽,做好防晒。对已有色素沉着者,每日用退红或化斑作用的中草药药膜,结合离子喷雾进行皮肤护理。
1.3.1.3健康教育:讲解烧伤的病理生理特点,皮肤功能、治疗方法、治疗效果、配合注意事项等。指导患者如何认真对待烧伤创面愈合过程中的创面瘙痒。告知患者随着创面逐渐愈合,会感到奇痒无比,这是烧伤后的正常现象,不要着急,不能乱抓,防止愈合创面破溃感染,以轻轻拍打的方式止痒[6]。如有瘢痕增生宜减少胶原蛋白食物的摄入。
1.3.2对照组:常规进行治疗护理。
1.4观察指标
1.4.1不良情绪:护理前及护理后1个月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价,其中HAMD包括17个项目,大部分项目为0~4级评分,少数项目采用0~2级评价,其中>17分为肯定有抑郁,8~17分为可能存在抑郁,<7分为无抑郁。HAMA包括14个项目,每个项目为0~4级评分,其中>14分为肯定有焦虑,7~14分为可能存在焦虑,<7分为无焦虑。评分越高表明越焦虑或越抑郁。于干预前及干预后2个月对以下指标进行调查。
1.4.2应对方式:护理前及护理后1个月采用医学应
对方式问卷中文版(MCMQ)调查,分为面对(1、2、5、12、15、16、19)、回避(3、7、8、9、11、14、17)和屈服(4、6、13、18、20)三个方面,共20个条目(其中8个条目反向计分),每个项目按照1~4级计分,从不这样(计1分)、有时这样(计2分)、经常这样(计3分)、总是这样(计4分)。
1.5疗效评价治疗后1个月进行疗效评价。其中(1)显效:无瘢痕增生,仅有轻度色素沉着。(2)好转:有轻度瘢痕增生(厚度0.05~0.1 cm)和(或)有明显的色素沉着,口唇外观无明显改变,不影响说话及进食功能。(3)无效:瘢痕增生明显(厚度0.1~1.0 cm)并伴有挛缩,影响说话及进食功能。总有效率=显效率+好转率。
2结果
2.12组患者护理前后的不良情绪比较2组护理前的焦虑、抑郁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1个月后的以上两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护理前后的不良情绪比较 ±s
注:与干预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2组患者应对方式比较2组护理前的各项应对方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1个月后的应对方式评分均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应对方式比较 分,±s
注:与干预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2组患者瘢痕形成的情况比较观察护理干预1个月后和对照组减轻瘢痕形成的有效率分别为92.31%和73.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瘢痕形成的情况比较 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烧伤是一种突发性的意外伤害,就目前而言,深度烧伤瘢痕的形成机制尚未完全清楚,一般与胶原的合成与降解不平衡有关,因无法阻止其形成,所以烧伤后瘢痕畸形始终存在。对于颜面部烧伤对患者而言,口周瘢痕形成会严重影响容貌及进食、讲话等口腔功能,患者的心理负担较为严重。研究报道,对颜面部烧伤患者的可能产生的畸形、功能障碍、不良情绪等畸形积极的康复治疗和护理干预,不仅能减少瘢痕形成,而且能够使患者积极的面对生活,回归社会[7]。
本研究对烧伤患者开展全面性的护理干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重点强化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强化瘢痕皮肤及色素沉着的护理,结果显示,相对于常规护理,观察组不仅焦虑和抑郁情绪减轻,而且应对疾病方式较好,瘢痕的治疗效果也较为满意。烧伤多由意外事故所致,具有突发性,患者面对突如其来的伤害,缺乏心理准备[8]。烧伤的患者除了要承受疾病及治疗带来的痛苦,还要担心毁容、功能康复和生命安全等预后问题,常伴随有明显的负性情绪。如出现明显的焦虑(怕创面愈合后留有疤痕,特别是颜面部烧伤女性,这种焦虑更重)、抑郁(患者担心毁容)、恐惧(大面积烧伤患者担心自己会死亡等害怕)、自卑(自己的外形改变和功能障碍)等心理及精神障碍[9-11]。有研究报道,烧伤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高于正常人,且约有52.5%的患者存在中、重度焦虑[12]。临床护理工作中尤应重视心理护理,向患者讲解瘢痕相关知识,使患者感到人性关怀的温暖与人性的回馈,保持了愉快的心情,以一个正确的态度面对瘢痕治疗过程及效果,减少因烧伤及功能障碍引起的不良心理情绪,使患者以一个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13]。加压疗法可使胶原纤维重新排列,常用的弹力套加压,使用方便,经济实用,持续使用加压疗法配合使用抑制瘢痕药物,具有抑制疤痕增生并使疤痕生成静止的作用,且生成的疤痕软、薄、不挛缩,减少瘢痕对患者正常功能的影响。口周烧伤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能够有效的减少瘢痕挛缩所致的功能障碍,改观患者的面貌,恢复功能障碍,改善生活质量。在做功能锻炼时,应制订一个长远的计划,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能取得疗效。中药药膜具有改善末梢血管的通透功能,促进组织细胞的新陈代谢,抑制色素沉着等作用[14],可使肤色恢复并减缓和抑制瘢痕的生长。
综上所述,面部烧伤后瘢痕增生虽然是一种不可逆的组织细胞损害[15],但如及早针对患者病情,结合患者的不良情绪,加强心理护理干预以及强化瘢痕皮肤及色素沉着的护理,以防治颜面部烧伤后口周瘢痕形成,保证颜面容貌及口腔功能恢复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曾见娣,黄转芬.论MEBO治疗面部烧伤病人的护理.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3:122.
2黎鳌,杨宗城主编.烧伤学.第1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0.
3周琴,李双双,何飞,等.系统心理干预在颜面部烧伤女性患者中的应用.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49:75-77.
4江敏君,赖文娟,廖新芳.认知行为干预在青年女性面部烧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24-26.
5王红霞,鲁秀远,宋应红,等.心理护理二联法对烧伤患者焦虑及抑郁情绪的干预效果.中华烧伤杂志,2011,27:305-306.
6陈梅.优质护理服务对降低老年患者焦虑和抑郁的疗效观察.中国美容医学,2012,21:341-342.
7刘春艳,刘玲霞.舒适护理在面部烧伤患者围手术期的效果观察.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646-1647.
8谢茜宇.风险管理在女性面部烧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2,29:220-221.
9李德庆,刘丽芳,廖玉华.年轻女性头面部烧伤患者心理反应与干预策略.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663-664.
10周晓娟,侯亚红,赵京红,等.优质护理对颜面部烧伤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中国美容医学,2014,23:1295-1297.
11槐华胜,张婕,邵彬,等.面部烧伤中的五官具体部位细节护理体会.中国美容医学,2013,22:1347-1348.
12庞久玲,刘爱东,张静涛,等.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大面积烧伤患者领悟社会支持影响的临床研究.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129-1131.
13杨珍,王君俏, 张宝珍,等.烧伤康复期患者生存质量影响因素分析.中华护理杂志,2014,49:265-269.
14张茵华,陈碧君,苏青和,等.中药面膜超声导入治疗在面部烧伤后期皮肤护理中的应用.中国临床康复,2002,6:1824.
15邓瑛.康复护理对面部烧伤后瘢痕增生患者的影响.护理研究,2011,18:106-107.
(收稿日期:2015-11-09)
【中图分类号】R 47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386(2016)10-1590-03
doi:10.3969/j.issn.1002-7386.2016.1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