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美托咪定预防小儿腹腔镜手术苏醒期躁动的影响研究
2016-06-01张艳华刘立成韩艳波陈俊慧
张艳华,刘立成,董 蕤,韩艳波,陈俊慧
(河北省滦县人民医院,河北 滦县 063700)
右美托咪定预防小儿腹腔镜手术苏醒期躁动的影响研究
张艳华,刘立成,董蕤,韩艳波,陈俊慧
(河北省滦县人民医院,河北 滦县 063700)
[摘要]目的探讨麻醉前注射右美托咪定对全麻下小儿腹腔镜手术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将46例拟行腹腔镜鞘状突高位结扎术或疝囊颈高位结扎术治疗的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3例。麻醉前给予相应药物处理。试验组给予右美托咪定静注,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观察试验组麻醉前镇静情况,记录2组麻醉时间、苏醒时间、离开麻醉后恢复室时间及躁动情况,比较2组围手术期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患儿均镇静满意。2组麻醉时间、苏醒时间、离开麻醉后恢复室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试验组苏醒期躁动情况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2组围手术期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以很好地改善小儿腹腔镜手术苏醒期躁动情况。
[关键词]右美托咪定;腹腔镜手术;患儿;术后躁动
随着科学技术与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腹腔镜技术日臻成熟;其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特点,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小儿手术,如小儿鞘状突高位结扎、疝修补术等,得到了患儿家属的普遍认可。但在腹腔镜疝气手术后的苏醒期出现躁动的患儿比较多,在麻醉期应用阿片类或咪唑安定镇痛药效果不甚理想。右美托咪定为高选择性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具有镇静、镇痛及抗焦虑的作用,且无明显呼吸循环抑制,已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全身麻醉苏醒期镇静。本研究对右美托咪定预防小儿腹腔镜手术后的麻醉苏醒期躁动的作用进行了观察,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46例拟行腹腔镜鞘状突高位结扎术或疝囊颈高位结扎术治疗的患儿,术前进行胸片、心电图、血细胞分析、肝功能、肾功能及电解质等检查均正常。排除有智力发育迟缓、障碍、注意力缺陷病史及近期使用镇静或镇痛药物的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2组:试验组23例,男19例,女4例;年龄(3.89±1.90)岁;体质量(16.87±5.29)kg。对照组23例,男20例,女3例;年龄(4.02±1.81)岁;体质量(17.12±6.38)kg。2组性别、年龄、体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1.2麻醉方法
1.2.1麻醉诱导前处理所有患儿术前禁食、禁水6~8 h,由同一名医师根据分组给予麻醉前用药。试验组静脉注射0.5 μg/kg右美托咪定(江苏瑞恒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对照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患儿接受麻醉诱导前用药后,由家长及麻醉医师于术前等候区陪同,30 min后转入手术间进行麻醉诱导。
1.2.2麻醉诱导及麻醉维持患儿进入手术室后由监护仪连续监测心电图、血压、血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CO2分压[pET(CO2)]及呼吸频率。麻醉诱导依次静脉注射咪唑安定0.1 mg/kg,丙泊酚2.0~2.5 mg/kg,芬太尼3.0~5.0 μg/kg,阿曲库铵0.5mg/kg,然后行气管导管插管,气管导管口径与长度参照患儿实际情况而定,面罩正压通气,接麻醉机控制呼吸。调节pET(CO2)在35~45 mmHg(1 mmHg= 0.133 kPa)范围内。麻醉维持采用静脉持续泵入丙泊酚6.0 mg/(kg·h)与瑞芬太尼2.0 μg/(kg·h)。手术结束时停止泵入丙泊酚和瑞芬太尼,患儿送入麻醉后恢复室。按同一标准拔管、复苏,以上麻醉及记录均由同一名对分组不知情的麻醉医师负责实施。
1.3观察指标观察试验组患儿进入手术室的Ramsay镇静评分[1]:1分,不安静、烦躁;2分,安静合作、有定向力;3分,仅对指令有反应;4分,嗜睡、对轻叩眉间或大声听觉刺激反应敏捷;5分,嗜睡、对轻叩眉间或大声听觉刺激反应迟钝;6分,深度睡眠,呼唤不醒。患儿的评分在2~4分为镇静满意,5~6分为镇静过度。记录2组麻醉时间、苏醒时间(术毕至患儿体动,呼之睁眼)、离开麻醉后恢复室时间。观察2组患儿苏醒期躁动情况,其评分标准[2]:1分,患儿迟钝对刺激没有反应;2分,睡眠状态但对刺激有反应;3分,清醒且对刺激反应明显;4分,哭闹难以安抚;5分,需采用措施约束狂躁行为。患儿的评分在4~5分表示苏醒期躁动。同时记录围手术期不良事件。
2结果
2.1试验组麻醉前的镇静效果23例患儿中5例安静合作、有定向力,评分2分;11例仅对指令有反应,评分3分;剩余7例嗜睡、对轻叩眉间或大声听觉刺激反应敏捷,评分4分。所有患儿镇静满意。
2.22组麻醉情况比较2组麻醉时间、苏醒时间及离开麻醉恢复室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1。
表1 2组麻醉情况比较
2.32组苏醒期躁动情况比较试验组3例发生苏醒期躁动,躁动率为13%;对照组10例发生苏醒期躁动,躁动率为43%。2组麻醉苏醒期躁动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苏醒期躁动情况见表2。
2.42组不良反应比较试验组诱导期发生高血压2例,心动过速4例,术后呕吐3例,呛咳5例;对照组分别为3例、10例、6例、12例。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2组苏醒期躁动评分情况比较 例
3讨论
手术后苏醒期躁动是全身麻醉患者在苏醒过程中比较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机制尚不清楚,可能是由于不同的麻醉药物会造成不同程度的中枢神经抑制,消退时间也不尽相同,一些麻醉药物的残留会导致大脑高级中枢的功能未完全恢复,而患者术后疼痛、恶心等刺激也会造成中枢神经兴奋或抑制,进而诱发躁动的发生。沈霞等[3]认为手术后苏醒期的躁动可能与疼痛、年龄、体质、手术操作方式、手术部位、麻醉时间等相关。研究表明,本病在小儿中发生率要显著高于其他年龄段的患者,比例高达18%~80%[4]。
随着小儿外科技术的发展,腹腔镜手术逐渐增多,对小儿麻醉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除了注重麻醉药的镇痛效果,还需关注药物对机体产生的不良反应。小儿患者是一个特殊人群,与成年患者在生理各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麻醉药物的选择更为重要。小儿全麻苏醒期出现的躁动对患儿的生理功能及术后的恢复会造成较严重的影响,产生诸多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从而增加手术切口的出血及骨折的概率,增加麻醉恢复室的护理难度及工作量,增加相应医疗费用等。因此,在临床中通常使用镇静药物对躁动进行预防和控制。Millar等[5]研究发现,具有典型苯二氮类药理活性的咪达唑仑可以减少麻醉后躁动,但容易引起苏醒期延迟。长效α受体激动剂可乐定也可以减少苏醒期躁动的发生,但有术中循环抑制、术后苏醒延迟等不良反应。而一些研究表明,右美托咪定预防苏醒期躁动情况优于上述药物[6-7]。
右美托咪定为美托咪定的右旋异构体,属于咪唑类衍生物,是一种高选择性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与α2、α1肾上腺素受体结合比例高于可乐定(约8倍)。α2肾上腺素受体广泛分布于中枢、周围神经系统及其他器官组织,脑内的α2肾上腺素受体主要分布在脑桥、延髓,参与从中枢向外周的中枢神经信号传递。其结合α2肾上腺素受体后可抑制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及引起神经细胞膜的超极化[8]。右美托咪定作用于人体脑干蓝斑α2肾上腺素受体上,通过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的超极化产生镇静催眠作用。右美托咪定在产生镇静作用的同时,无呼吸抑制作用。有研究表明右美托咪定的使用剂量即使达到推荐剂量的10~15倍,脉搏氧饱和度及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仍能维持在正常范围内,右美托咪定可作为麻醉的辅助用药,虽然与七氟烷、丙泊酚等药物之间无相互药代动力学作用,但可减少手术期间麻醉药物的用量[9-10]。由于具有交感神经抑制作用,可使血液中去甲肾上腺素呈剂量依赖性下降,可减少术中及术后的多种刺激,比如高血压、呛咳反射等[11-12]。因此,右美托咪定已成为一种较新型的镇静药物。
本研究中,试验组患儿在麻醉前应用0.5 μg/kg的右美托咪定后均达到镇静满意,与对照组患儿在麻醉时间、苏醒时间、离开麻醉后恢复室时间及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前者苏醒期躁动情况较后者明显好转。提示在麻醉前应用右美托嘧啶可以预防患儿麻醉苏醒期躁动,降低手术并发症及不良反应,提高患儿及家属满意度。
[参考文献]
[1]Ramsay MA,Savege TM,Simpson BR,et al. Controlled sedation with alphaxalone-alphadolone[J]. Br Med J,1974,2(5920):656-659
[2]朱焱林,肖洪波. 小儿七氟醚麻醉苏醒期间躁动的研究[J]. 临床麻醉学杂志,2010,26(11):988-989
[3]沈霞,李文献. 芬太尼抑制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恢复期间患儿躁动的药效学[J]. 中华麻醉医学杂志,2010,30(30):303-305
[4]Malviya S,Voepel-Lewis T,Ramamurthi RJ,et al. Clonidine for the prevention of emergence agitation in young children:efficacy and recovery profile[J]. Paediatr Anaesth,2006,16(5):554-559
[5]Millar K,Asbury AJ,Bowman AW,et al. A randomise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 of the effects of midazolam premedication on children’s postoperative cognition[J]. Anaesthesia,2007,62(9):923-30
[6]喻翔卿,王小明. 右旋美托咪啶或可乐定联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流术的疗效比较[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33):16-18
[7]钟志越,闵思庆,张琳,等. 右美托咪定和咪达唑仑用于机械通气患者镇静效果的比较[J]. 中华麻醉学杂志,2012,32(9):1119-1121
[8]徐枫杨,承祥,邓硕曾. 右美托咪啶在围术期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J].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2011,32(3):336-340
[9]邓嘉陵,李军祥,杨小霖. 右旋美托嘧啶对患儿全麻术后苏醒的影响[J]. 川北医学院学报,2014,29(3):281-284
[10] 焦丰,陈华敏,黄重峰. 右旋美托嘧啶影响术中镇静药量和术后谵妄的应用研究[J]. 中国医学创新,2014,11(25):36-38
[11] 袁宏勋,顾科,王保国. 静脉输注右美托嘧啶抑制芬太尼引起的呛咳[J]. 中国病案,2011,12(5):63-64
[12] 高振发. 右旋美托嘧啶在妇科开腹手术异氟醚麻醉苏醒期的应用[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2,32(13):1038-1040
[收稿日期]2015-09-18
[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8849(2016)14-1574-03
doi:10.3969/j.issn.1008-8849.2016.14.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