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他超过了彼得汉塞尔沙漠王刘昆

2016-06-01编辑肖晗

越玩越野 2016年6期
关键词:刘昆达喀尔塞尔

编辑 肖晗

他超过了彼得汉塞尔沙漠王刘昆

编辑 肖晗

越野圈内不乏传说。但如果说一个车手,一个中国车手,能在一场越野比赛中超过彼得汉塞尔,那就不只是一个传说了——这叫传奇。彼得汉塞尔本来就是越野圈中的传奇——十二届达喀尔冠军,还有无数个各种拉力、沙漠赛的冠军。总之,如果要找出全世界最牛的越野车手的话,除了彼得汉塞尔绝对没有别人。

但是,这个全世界最牛的越野车手,就这么被超了。一个传奇人物,不经意间帮助别人成就了一个传奇事件。

成就这个传奇事件的人,叫刘昆。在越野圈,他还有个响当当的名字—沙漠王。

一个传奇,荣耀一生

中国越野跟世界越野的差距,每一个读者都心知肚明。即便是中国最顶尖的车手,从赛车、团队到驾驶能力上比起以彼得汉塞尔为代表的国际一流水平都有相当程度的差距。因此,能够超过彼得汉塞尔,自然是一位中国车手的荣耀。

事情是这样发生的。2015年9月6日,“大越野”(中国越野拉力赛)第八个赛段。“沙漠王”刘昆第四位发车,在他前面的分别是彼得汉塞尔、德普雷和克里斯蒂安——三位世界车神级人物。该赛段为100%的沙漠赛段,对于“沙漠王”来说是个好机会。刘昆当然不会错失良机——在出发50km左右的时候,他就先后超越了克里斯蒂安和德普雷。但是兴奋劲儿没持续5分钟,爆胎了。好在作为一名老车手,换个备胎不过也就5分钟的事儿;好在作为“沙漠王”,把刚刚超过去的德普雷和克里斯蒂安再超回来不过也就是又一个5分钟的事儿。两个5分钟之后,彼得汉塞尔的尾灯已经出现在“沙漠王”的视线内。成就传奇其实就是一个瞬间——对于车手来说,两个当事人都无暇注意到那个瞬间的诸多细节,然而这一个瞬间就成为了中国越野圈内的佳话。凭借着炉火纯青的沙漠驾驶技术,彼得汉塞尔的蓝色赛车在刘昆的后视镜中越来越小,最终刘昆到了最高的沙山上也再没能找到那辆车的身影——那时他的视野至少能看清5km。

顺理成章,刘昆拿到了该赛段的冠军。在事后的采访中,那位十二连冠的车神还表示难(一)以(脸)置(懵)信(B):“他实在是太快了,他超过我的时候我还想有人在前面带路会好跑一些,等路况好一些可以再超回来,结果两个沙丘之后我就发现我不可能跟上他了。这个人到底什么来头?我一定要对他表示敬意!”

“沙漠王”养成记

刘昆并不是作为全中国唯一一个超过彼得汉塞尔的车手而出名的。事实上,“沙漠王”的称号已经被人叫了好多年了。其实,在赛车圈,甚至是整个越野圈里,刘昆并不能算是一个“老炮”。当他以“沙漠王”的身份名噪越野圈的时候,他接触沙漠也才不过3年——我们很多人玩沙漠的经历也不止3年了吧?

毫无疑问,越野是一种“毒”。刘昆刚中“毒”的时候,玩的是一台80——如今,人们叫它兰德酷路泽。那个年代中国还没有多少人进过沙漠,刘昆和他的朋友们玩的是石头,摸索着对车辆进行加强、改装,当然也为此交了不少“学费”。

2007年,刘昆的沙漠“元年”。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包头人,这么晚才第一次进入沙漠,刘昆来的确实有点迟到了。迟到的刘昆进入沙漠的方式有些特别——单人,单车。一辆普拉多被拆掉了后排座椅,带上十几桶汽油、帐篷和足够的饮食物资,就这么进入库布齐。什么时候吃光喝光了,油也不够用了,就出来。这样每次进入沙漠,都会至少一个星期后才出来。

这样的日子重复了大半年。这种训练看上去残酷又原始——但就是在无数次陷车孤立无援,无数次绝望地把铁锹挖断后,沙漠已经难不住刘昆了。此时,刘昆也觉得自己可以“出师”了——“沙漠王”唯一的师傅,只能是沙漠本身。

刚从沙漠出来,刘昆并没有觉得自己有什么变化——近乎自残的训练是自找的,完全凭借自己的热爱。但是当年10月份英雄会的T3比赛,证明了这大半年“自残”的价值,也让名不见经传的刘昆一战成名——以无名小卒身份参战的他,首次亮相就是冠军。首站成名的刘昆很快就收到了环塔的邀请——那是他第一次参加国家级越野赛事,在缺乏一个分站赛成绩的情况下(没参加),拿到总成绩亚军的成绩,而且比总冠军的成绩只差了20秒。

至此,“沙漠王”名震越野圈,“老炮儿”们完全搞不清这个“程咬金”是何方神圣,但不得不心生敬畏——不少人能在普通路段凭借赛车的优势把他甩在后面,但只要进入沙漠赛段,任何人都只能望尘莫及。

一个纯粹的人

纯粹,指的是“沙漠王”对于越野,对于赛车的态度。他纯粹到什么地步?面对“除了越野还有哪些爱好”的提问,刘昆思索了一会斩钉截铁地说:“还真没有”。

为了越野能纯粹到这个地步的人,确实少见。但也正凭着这股纯粹,他能一个人在沙漠中摸索大半年,也正是这股纯粹,让他成为了沙漠王。如今,没有比赛的时候,刘昆通常会呆在沙漠边上。他在库布齐边缘建了个小院儿,出门就进沙漠。小院里藏着他的爱车,还有属于沙漠王的数不清的奖杯。时不常,小院儿会受到“仰慕者”的“打扰”——那是些想得到“沙漠王”真传的“后生”,其中不乏已成名的车手。刘昆给出的回复也很纯粹——就在他小院后面的沙漠里,有一个并不大的环线,路线看起来并不复杂。沙漠王给出的教学方法,就是系上安全带,绕着那个圈一圈一圈的开。这个圈在越野界就好比达芬奇的鸡蛋一样,名气很大,但很少有人能坚持这么枯燥的练习。大多数“仰慕者”悻悻离开,觉得是刘昆对他们有所保留。但他们不知道,正是这个圈成就了沙漠王,也正是因此,中国只有一个沙漠王。

很多人问刘昆是如何成为沙漠王的,刘昆给出的回答往往只有三个字:公里数。好比神枪手的枪法是子弹喂出来的,沙漠王的驾驶能力,也正是公里数“喂”出来的。

很多人向刘昆讨教沙漠驾驶的“窍门”。沙漠王会告诉你,驾驶技巧上永远没有窍门,有的只是经验。

《越玩越野》专访刘昆

Top4x4:您最享受的是哪一项比赛?

刘昆:当然是达喀尔。达喀尔的时间长、赛程长,是最考验车手的比赛。比起国内的赛事,它可以说是一项真真正正的极限运动。对于我而言,参加达喀尔更多是学习、进步的过程。达喀尔的赛程很紧,每天只有几个小时的睡觉时间,对于车辆、车手和团队都有非常大的考验。花很多钱,把很好的车开到几乎报废,这个过程绝对过瘾,让人沉浸其中。

Top4x4:玩越野的方式有很多种,有些人喜欢场地障碍,有些人喜欢穿越无人区,您最喜欢哪一种?

刘昆:毫无疑问,就是沙漠。我喜欢畅游沙海,找到沙漠的极限,去了解沙漠,也在这个过程中找到了自己的极限,了解了自己。

Top4x4:玩越野,尤其是与沙丘作对,给自己的内心是否带来一些影响?

刘昆:影响肯定是有的。我当年在沙漠中练车的过程是枯燥甚至有时候会绝望的。在天地之中,只有沙漠和我,还有我的车,在这个过程中我会进行无限的思考。练车过程不仅锻炼了我的车技,还影响了我的性格。我懂得沉住气,凡事慢慢来。在沙漠中驾驶你不能与沙漠作对,你要懂得顺着它的规律来——做事情也是一样,顺其自然,往往能得到最好的结果。

Top4x4:如今越野圈内有“全民玩沙”的说法,针对初入沙漠的爱好者有什么建议?

刘昆:大多数越野爱好者如今都有非常完善的安全意识,进入沙漠知道要插旗杆,系安全带。最重要的是找到好的领队,一知半解的领队会把大家领向灾难。好的领队不仅能传授给你驾驶经验,更能帮你找到沙漠里隐藏的秘密和乐趣。

06

Top4x4:进入沙漠并不难,“能开”到底比“高手”差在了哪里?

刘昆:我觉得从技术方面讲,差距并不会很大。主要差在经验——对车的感觉和对路的感觉。想成为高手,你要用很多的公里数去培养这种感觉,而且尽可能驾驶同一辆车,最终才能“人车合一”。简单地说就是一个字:练。

TOP4x4:什么样的人适合做(有机会做)职业车手?

刘昆:依我看这个问题很简单,只有两个要求:一,有时间;二,有钱。

TOP4x4:经过众多国内外赛事,您感觉国内外赛车圈乃至整个越野文化与国际水平有怎样的差距?

刘昆:国外的车手才叫真正的“老炮”,人家10岁以前就开始汽车、摩托车运动,而国内的车手基本上二三十岁才能接触到越野,这压根就没什么可比性。国外车队的团队建设和厂商投入也是巨大的,每一款赛车都是耗费巨资打造的,我们国内基本上还都在自己花钱租车跑比赛,又是没有可比性。多参加国际性赛事,我们更能发现其中的差距,并且跟人家学习,对于技术的长进很有用途。只有依靠勤学苦练,才能逐渐缩短这种差距,提升我们整体的水平,进步我们的越野文化。

TOP4x4:如何诠释“越玩越野”四个字?

刘昆:我们的心思,放在“玩”上,能通过日积月累的练习,逐渐提升自己的驾驶技术,也提升自己的心态,自然就更“野”了。

猜你喜欢

刘昆达喀尔塞尔
如果地球被我们吃掉了
不惑之年的达喀尔将走向何方?
不糊涂的刘昆
美名与罪名
美名与罪名
美名与罪名
继续创造历史
达喀尔拉力赛考验中国耐心
真假达喀尔,新年抢风头
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