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教育”打造高职院校课程教学新途径

2016-05-31程丽丽

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 2016年2期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互联网职业

程丽丽

摘 要: 本文首先对什么是“互联网+教育”进行了解释,分析了“互联网+教育”是适应市场的需求,是改革课程教学的需求,是促进创业就业的需求,实现个性化教学、终生学习的需求。同时提出了“互联网+教育”应坚持以学生教育为核心,以提供用户参与创新过程为前提,以服务企业为目标,通过多元化、多样化、多形式、多结构的知识框架与内容,丰富学生的选择,让每个人都能通过教学激发兴趣,实现自我。

关键词: 互联网+;教育;职业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6)04-0032-02

一、什么是“互联网+教育”

“互联网+”推动了经济形态的不断演变,是互联网思维的实践成果,是先进的生产力。它为改革、发展、创新提供广阔的网络平台,带动了社会经济实体的生命力。通俗来说,“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行业,这种融合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如何利用信息技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行业进行深度融合,衍生新的发展生态。它代表一种新的社会形态,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全社会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让中国教育正进入一场基于信息化技术的伟大变革中,也给我们高等职业教育带来了新的生命力。“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我们创造了优秀的环境,如何通过“互联网+”让教育真正“辐射”到每一个学生,成为现代教育人的新使命。“互联网+”不是去取代传统教育,而是让传统教育焕发出新的活力。究竟如何去定义“互联网+教育”,我们可以通俗的理解为:一张网、一个移动终端,几百万学生,学校任你挑、老师由你选,这就是“互联网+教育”。

二、高职院校课程教学对“互联网+教育”的需求

“互联网+教育”适应了市场的需求。“互联网+”对教育的影响,关键就在于这个时代、这些市场、这些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变化,教育的根本是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社会需要怎样的人才,教育便培养怎样的人才,教育事业需要适应产业结构的调整,在发展上进行互联网改革,在培养上适应互联网时代对人才的要求。

“互联网+教育”是改革课程教学的需求。“还有什么比让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更具有价值的呢?”教改改的是观念,“互联网+教育”也是观念,它不是一种形式的变化,而是回归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本质,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充分尊重他们。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实现教育发展的突破口就是以区域教育信息化建设为抓手力促课程建设,力推课堂改革。本着资源利用最大化、资源使用高效化的原则,建设统一规划和布局,一张网,一个服务器,多个终端,形成教育信息网。名师同步在线课堂、微视频平台、名师辅导等优秀教学资源实现共享,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服务空间。

“互联网+教育”是促进创业就业的需求。“互联网+”一方面提供学生创业的平台,另一方面也提供了学生就业的平台,例如一些在线教育平台能为刚刚毕业的学生提供一些有针对性的职业培训、岗前培训,促进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帮助就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对于教育而言有深远的影响。教育不只是商业,类似极客学院上线一年多,就用近千门职业技术课程和4000多课时帮助80多万IT从业者用户提高职业技能。

“互联网+教育”是实现个性化教学、终生随时学习的需求。事实上,当下的教育还存在很大的问题,不仅仅是教育资源无法实现公平分配,而且随着时代的变化,学生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大,对个性的追求也越来越强烈,传统教育 “一视同仁”的做法也越来越不被接受。与此同时,随着在线教育的兴起,教育正在从为了生活学习、分段学习走向终生随时学习。在这种趋势之下,教育改革势在必行,适应产业结构的调整也成了教育事业发展的首要任务。

综上所述,建立课程教学对“互联网+教育”的需求结构,如下图1所示:

在教育领域,面向大学、职业教育、IT培训等多层次人群开放课程,实现足不出户在家上课。“互联网+教育”,将会使未来的一切教与学活动都围绕互联网进行,老师在互联网上教,学生在互联网上学,信息在互联网上流动,知识在互联网上成型,线下的活动成为线上活动的补充与拓展。“互联网+教育”的阶段性任务已基本完成,马上进入融合和创新阶段,在这个阶段重点要推动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需要教育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和教学方法及评价方式创新。

三、“互联网+教育”应坚持以学生教育为核心

第一代教育以书本为核心,第二代教育以教材为核心,第三代教育以辅导和案例方式出现,如今的第四代教育,才是真正以学生为核心。目前,“互联网+教育”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即企图用互联网代替传统教育中所有的做法,事实上,如果教育改革的参与者不对这个问题进行反思,教育改革将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成功。本质上,“互联网+教育”只是实现对传统教育的补充,它并不能完全改变传统教育中的优势,也不能改变教育的本质。不论是教育科技企业,还是各个高校,甚至是学生、家长以及老师都应该明白,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是不会被互联网改变的。

四、“互联网+教育”以用户主动参与创新过程为前提

由于传统教育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例如,教育资源分配不平衡,学生教育缺乏个性化,教师定位不准等等问题,要利用“互联网+教育”进行改革首先应以用户主动参与创新过程为前提。要想实现教育资源的公平性和学生学习的个性化,传统教育必须与互联网相结合。只有“互联网+教育”才能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不论是优质的教师资源,还是教学资源,都能通过互联网实现共享;只有“互联网+教育”才能强化、尊重每位学生的生命价值,要想实现个性化,首先就应该实现学校教育的个性化,让每个学生都拥有学习的美好体验;只有“互联网+教育”才能实现大数据的学情分析系统,帮助学生进行快速的诊断和评价问题,通过大数据的分析,才能为每个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路径;只有“互联网+教育”才能建立整套的教学系统和智慧化的教学管理服务平台,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帮助老师和学校进行管理。

五、“互联网+教育”以服务企业为目标

随着“互联网+教育”的兴起,政府和企业都需要更多“互联网+”人才,因此将带来关于“互联网+”的培训及特训职业线上线下教育的爆发。“互联网+教育”要以服务企业为目标,特别是对于在线教育领域,职业教育一直是颇受追捧的教育类型,同时占据较大市场份额。“互联网+”职业教育内容丰富多样,可以是具体细分的每个岗位的工作,主要面向两个群体,一是对传统企业在职员工的培训,二是对想从事该行业的人员的培训,可以是在校的学生,也可以是毕业生。

六、结论

“互联网+教育”将让未来的一切教学活动都围绕着互联网进行,老师通过互联网教授,学生通过互联网学习,无时空限制,各取所需。大量的信息在互联网上自由流动,重要的数据在互联网上挖掘,知识在互联网上成型。让线上学习成为主流,让传统的线下的活动成为线上活动的补充与拓展。“互联网+教育”的意义并不等同于简单地把最好的课程、最好的教学资源放在网络上即可,而是应该通过多元化、多样化、多形式、多结构的知识框架与内容,丰富学生的选择,让每个人都能通过教学激发兴趣,实现自我。

参考文献:

[1]何瑶.互联网教育填补“知识沟”的条件分析——基于沪江CC-Talk公开课的传播效果研究[D].中国传媒大学第七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3(12).

[2]刘贻毅.传统教育培训行业如何转型为互联网教育时代来适应时代的发展[J].赤子(上中旬).2014(05).

[3]赵青梅.基于互联网教育和学习过程中的信息干扰初探[J]. 电化教育研究,2007(07).

[4]毕金龙.对互联网教育舆情监测系统的分析[J]. 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12).

(编辑:郭桂真)

猜你喜欢

互联网+教育互联网职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在偏远农村实现“互联网+教育”的新型教育模式的设想
基于SCP范式的“互联网+教育”产业组织分析
“互联网+教育”视阈下的教育共享初探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