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延续护理用于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效果观察

2016-05-31何翠竹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年2期
关键词:延续护理效果观察介入治疗

何翠竹,梁 欣,苏 斐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河北 石家庄 050000)



延续护理用于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效果观察

何翠竹,梁欣,苏斐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河北 石家庄 050000)

[摘要]目的探讨延续护理指导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心功能、遵医行为、不良生活习惯、自我护理能力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冠心病经介入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健康教育指导,观察组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和院外延续护理指导,分别于出院后1,3,6,12个月对2组患者的主观感受、心绞痛、再住院率、遵医行为、不良生活习惯、自我护理能力和生存质量等指标进行评价。 结果出院6个月和12个月时观察组的心绞痛发生人数、再住院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均<0.05),遵医行为、自我护理能力和生存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出院3个月时,观察组的吸烟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续护理的实施和干预能够有效减少患者的心绞痛症状发作和再住院率,并监督患者的遵医行为,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生存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延续护理;冠心病;介入治疗;效果观察

冠心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心血管病之一。近年来,冠心病病死率不断上升,患病人口趋于年轻化,对人们生命健康造成了严重危害[1]。研究证实,80%冠心病的发生因素在于不良生活方式等外在环境因素,冠心病的预防、日常生活管理、健康生活方式的建立比单纯治疗更有意义[2]。由于介入治疗后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和危险因素仍会诱发心肌梗死或者猝死的发生,而且冠心病具有长期性、反复性的特点,这就需要护理人员在患者出院后对其进行院外的延续护理,以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和遵医行为,减少不良生活习惯对疾病的影响,这对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来说至关重要。对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出院的患者进行定期的电话回访、教育咨询和健康讲座是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而出现的延续护理服务形式,其将医院的护理服务内涵延伸到家中,能保证患者在出院后也能及时获得康复保健指导与咨询,有效减少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不良事件及并发症的发生,降低再住院率,减轻了家庭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本研究针对介入治疗后冠心病患者采取延续性护理措施,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10月—2014年2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并行PCI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100例,均符合2012年中华医学会的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治指南标准,且具有自主民事行为能力,能够准确语言交流;并同意出院后家庭护理干预;配合电话随访。排除孕乳期妇女、严重心脏瓣膜病、心肌病、肺心病、严重肝功能异常、多发性骨髓瘤、肾脏疾病史、肾动脉狭窄、肾功能异常、血压<90/60 mmHg(1 mmHg=0.133 kpa)的患者。入院后据病情均给予抗凝、抗血小板聚集、硝酸酯类、ACEI或ARB类、他汀调脂及β受体阻滞剂等治疗,并行紧急或择期PCI术。其中男75例,女25例;年龄(61.4±3.3)岁。将入选患者按入院时间续贯入组,用抽签法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50例,男39例,女11例;对照组50例,男36例,女14例。2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2组住院期间均给予常规术前、术后护理和出院宣教。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制定延续护理计划,设定调查表内容,给予定期的指导。

1.2.1术前指导①入院宣教指导患者饮食应予低盐低脂的易消化的食物,吃七八成饱,保持大便通畅,戒烟限酒,做好术前各项准备工作。②心理护理。由于患者对疾病的认识不足以及对介入手术的风险、预后及可能发生的并发症的担忧可能会产生焦虑、恐惧的心理。因此要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疾病的基本知识及介入治疗方法,消除其思想顾虑,帮助患者减轻不良的心理因素。

1.2.2术后指导①常规术后观察。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观察穿刺部位有无出血、动脉搏动情况、肢体肿胀程度等。②告知患者及家属穿刺部位暴露在外,以便于及时发现出血情况。③抬高术肢,教给患者每隔3~5 min进行握拳动作,促进血液的回流,减轻肢体的肿胀程度。④嘱患者多饮水,保证4 h排尿量达到800 mL以上,以促进造影剂的及时从肾脏排出,减轻对肾脏的损害[3]。

1.2.3出院宣教①嘱患者要注意保暖,避免着凉、感冒。②饮食指导。患者宜进低盐低脂、清淡、低胆固醇饮食,约7至8成饱,避免刺激性的食物和暴饮暴食,要戒烟限酒。多食富含纤维素的食物,适量水果,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可预防性的舌下含服硝酸异山梨酯片,必要时使用开塞露或缓泻剂。③活动指导。避免过度劳累,情绪激动,适当进行舒缓性的运动如散步、骑车、打太极拳等。④药物指导。嘱咐患者要终身服药,讲解药物的基本药理作用及注意事项,学会自测血压和脉搏,按要求定期复查,根据病情调整用药,监测生化指标的变化。⑤急救知识。随身携带急救药品,如患者出现胸闷、胸痛等情况时,应立即就地休息,舌下含服硝酸异山梨酯片或硝酸甘油片。仍不缓解或持续加重要打120急救电话及时就医,防止不良事件的发生。

1.2.4延续护理指导在常规出院指导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不同病情和个体存在的疾病高危因素的不同,系统制定出院后个性化延续护理措施方案。每1个月定期电话随访,每3个月举办1次健康讲座等形式,观察指导12个月。针对患者的遵医行为、用药方法和剂量、饮食指导、生活方式和习惯、定期复诊情况进行系统延续护理指导和有效监督。

1.3观察指标随访小组由固定的专门医生和护理人员进行,监测患者心绞痛症状发作次数,再住院次数;观察患者的遵医行为,用药情况及日常生活习惯。对患者1个月、3个月和6个月及12个月的电话回访进行记录,调查收集资料、各项指标统计分析,进行效果评价。

1.3.1心功能指标对比观察患者的主观感受和症状,左心室的射血分数。对2组心功能进行评价,分析延续护理对介入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及心功能的影响。

1.3.2遵医行为对比2组出院后按照医嘱用药情况和日常生活习惯改善状况,观察患者各项指标,分析延续护理对患者的生活习惯的作用和效果。

1.3.3自我护理能力测定表(exercise of self-care agency scale,ESCA)[4],该量表是根据Orem的自我护理理论设计制订的[5],低等水平计0~57分,中等水平计58~115分,高等水平计116~172分,总分为172分,得分越高,表示自我护理能力越强。患者生存质量采用WHO制定的患者生存质量测定量表(QOL) 进行评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

2结果

2.12组心绞痛、再住院及死亡情况比较2组出院1个月和3个月时心绞痛人数及再住院人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出院6个月和12个月时心绞痛和再住院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1。

表1 2组心绞痛、再住院及死亡情况比较 例

注:①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2组遵医行为比较2组出院3个月的吸烟率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6个月和12个月的遵医服药、吸烟、合理饮食、血压达标人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2。

表2 2组遵医行为比较 例

注:①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2组自我护理能力和生存能力比较2组出院3个月时生存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出院6个月和12个月2组自我护理能力和生存质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3。

3讨论

表3 2组自我护理能力及生存能力比较±s,分)

随着医学科学的迅速发展,经皮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PCI)已成为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的预后与其对治疗的依从性和术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因此加强对冠心病介入治疗的随访指导,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主动为患者提供咨询帮助,积极预防其再狭窄,降低重复住院率,减少患者的经济负担,也是冠心病介入治疗研究的重要方面[6]。在传统的医学模式中,患者出院就是与医院治疗关系的结束,只有在复诊或患者主动打电话询问时才能得到相关的康复知识。延续护理服务不受出院的限制,通常指医院到家庭或社区的延续性随访和指导,对患者进行协作性、连续性护理[7],特别适用于老年人以及需要长期指导治疗的慢性病患者。笔者对冠心病行PCI的患者制定的定期复查、健康讲座及电话回访和指导,回访模式可对患者的生活习惯、病情变化、康复情况、心理状态等情况进行调查和登记,实施具体性的指导,在医护人员和家庭成员之间建立有目的、有意义的互动[8],同时也提高了患者的信赖程度。它能够丰富整体护理内涵,使护理服务的范围从医院的病房拓展到家庭中,内容上更有针对性的服务,其时间也从上班时间延伸到24 h全天候服务[7],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现代医学模式的宗旨。它能有效解决出院后面临的康复问题,满足患者出院后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对促进PCI术后患者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起到积极作用。

通过延续性护理治疗,可以使患者在医院外仍然能够得到治疗和健康指导,回访护士可以定期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早期给予干预措施,及时纠正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和致病的危险因素,从而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或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本组研究中,出院后6个月和12个月时观察组患者出院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与曹癸兰等[9]报道相符合。表明延续性护理可明显降低风险因素,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说明长期的院外指导和监督是有益于患者的身心健康,提高了患者对疾病的认识,能够有效减少再住院率,减轻家庭负担。本研究观察组患者的遵医行为、自我护理能力和生存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与汤鸿鹰等[10]进行的研究报道一致,表明患者出院后采取延续性护理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综上所述,延续性护理的实施能够对患者的治疗采取跟踪性护理,针对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和健康教育,保证治疗的连续性、有效性和完整性,有效降低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率,加强患者的急救意识,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而随着医学的发展,延续护理的实施越来越细化,内涵越来越丰富,对临床护理人员同样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理随访教育中也需要回访护士必须具有高度的工作责任感、丰富的临床经验、扎实的专科理论知识、较好的沟通技巧和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只有具备了良好的综合素质才可以更好地为患者提供更为优质的护理服务,使患者受益,同时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杨忠勇. 50例中青年人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观察与探讨[J]. 医学信息,2011,24(8):3889

[2]孟锡敏. 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干预在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中应用的临床观察[J]. 浙江临床医学,2011,13(9):1069-1070

[3]白耀. 甲状腺病学:基础与临床[M].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02-110

[4]Yamashita M. The exercise of self-care agency scale[J]. Western Jof Nurs Res,1998,20(3):370-381

[5]Wang HH,Laffrey SC. Preliminary development and testing of instruments to measure sef-care agency and social support of women in Taiwan[J]. Kaohsiung J Med Sci,2000,16(9):459-467

[6]彭先芬.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心病33例舒适护理[J]. 齐鲁护理杂志,2012,18(25):76-77

[7]付伟,李萍,钟银燕. 延续性护理研究综述[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11):27-30

[8]孟锡敏. 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干预在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中应用的临床观察[J]. 浙江临床医学,2011,13(9):1069-1070

[9]曹癸兰,梁静,陶宝明. 全程护理模式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介入治疗患者生活质量及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影响[J]. 中国社会医学杂,2012,29(1):63-65

[10] 汤鸿鹰,吴玲晓,曹雪. 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 护理与康复, 2012,11(3):211-213

[收稿日期]2015-05-18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8849(2016)02-0218-03

doi:10.3969/j.issn.1008-8849.2016.02.037

[基金项目]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ZD20140406)

[通信作者]梁欣,E-mail:792696865@qq.com

猜你喜欢

延续护理效果观察介入治疗
产后延续护理对初产妇产后抑郁及生活质量的作用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和静脉溶栓治疗后心率变异性的影响研究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中替罗非班的应用及意义探究
探讨氯吡格雷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管的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