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高校档案工作 推动校园文化建设
2016-05-30黄萍
摘 要:高校档案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本载体,校园文化体现了高校档案的核心价值,二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内在联系。时代的发展,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师生的精神与文化需求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对校园文化建设提出了挑战。档案工作者理应去思考,如何创新高校档案工作,来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可以:充分利用校史馆的档案资源;创新高校档案宣传和利用的手段;开发利用特色文化档案资源的育人功能;激发师生参与档案工作的积极性。
关键词:高校档案;校园文化;创新
作者简介:黄萍,女,硕士研究生,四川外国语大学综合档案室馆员。
[中图分类号]:G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1--02
高校档案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本载体。校园文化建设是社会文化建设体系中一个较为活跃的群体文化。[1]高校档案推动校园文化建设,离不开创新。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是提高工作效率的有效手段。
一、高校档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一)传承大学文化传统
当今大学不仅承载着教书育人、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的功能,还承载着文化传承的使命。校园文化是师生共同的精神家园,可以表现为课堂上的思维交锋、学生的社团活动、校园的景观设计、学子的好学精神等等。准确来定义,校园文化是大学在长期办学基础上通过历史的积淀、自身的努力和外部环境的影响逐步形成的一种独特的社会文化形态。[2]它首先体现在一个学校的历史和传统中,也具体表现为学校的办学特色、办学理念、人文智慧,尤其是那些经过实践证明成功的、具有推广和借鉴价值的办学经验和思路。高校档案真实记录了学校发展的历史足迹,反映了校园生活的点点印迹。高校档案是高校在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办学活动与大学文化传承创新过程中直接形成的有价值的历史记录。[3]可见,高校档案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本载体,校园文化体现了高校档案的核心价值,是高校档案之本。二者之間存在着紧密的内在联系。正如郭沫若曾在《题赠档案馆》中写的“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高校档案在传承大学文化传统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
(二)有助于弘扬大学精神
大学精神是大学不可缺少的软实力,是赖以生存的支柱和精神推动力,也是校园文化整体的反映。它是高校在办学历程中经过长期积淀、凝聚、选择、升华而逐步形成的稳定的、共同的精神品质、理想追求、价值取向和行为理念。[4]高校应充分利用档案资源,提高师生对大学精神的了解和认同。举例来说,南开大学的大学精神可概括为“允公允能,日新月异”八个大字,并作为南开学校的校训。要理解这其中的内涵,就要追溯南开大学的建校历史。甲午之战,中国败北,有个学者不服这口气。他以为中国只要有人,就可以富,可以强,可以与他国争衡,于是他发奋办教育。这个学者,就是南开学校的创办人严范孙。南开大学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如今的南开学子要理解南开大学精神的实质和内涵,只有知晓南开的历史。只有在理解南开大学精神的实质和内涵后,才能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有很多的途径。高校档案因其能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丰富多彩的信息资源,而成为校园文化建设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纵观校园文化建设的现况,依然存在一些亟待改进的问题。
首先,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加快,多元文化格局已逐渐形成。而多元文化对大学生文化价值观的形成也带来了深远的影响。网络文化和众多舶来文化等的冲击下,部分高校校园文化庸俗化、功利化、趋同化,传统文化受到冷落。这些都是缺乏大学精神支撑和引领的表现。
其次,很多高校坚持每年做教风测评和学生的综合测评。但这种外在强化式的管理方式,没能触及师生的思想本质,没有触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体现的是“管理”的校园文化。事实上,利用档案资源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比这种外在强化式的管理方式更有效。
最后,校园文化建设形式单一,不少高校校园活动大多为技能比赛、文体活动,师生参与度不高,影响力有限。对于档案资源和校园文化建设二者之间的关系,不少师生存在认识上的误区,认为二者关系不大。这种认识上的误区,使得蕴涵丰富文化信息的档案被束之高阁。
三、利用高校档案推动校园文化建设的创新路径
时代的发展,高校师生的精神与文化需求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档案工作者理应去思考,如何创新高校档案工作,来推动校园文化的发展。
(一)充分利用校史馆的档案资源
校史资料具有真实性、权威性,它记录了学校成立、发展和变迁的过程,是对师生进行爱国爱校、敬业乐学教育的重要资源。通过校史资料的展示,可以弘扬大学精神,营造良好的大学文化氛围。参观校史馆,是师生享用的一次营养丰富的“思想大餐”,直接体会到了档案的文化魅力,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学校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提高了师生的思想觉悟和文化修养,从而让师生更加热爱学校、热爱自己的行业和专业。比如:通过展示知名学者的优秀作品,让师生走进他们的精神世界,引起师生深度心灵共鸣。或者通过展示建校初期先辈艰难创业的老相片,让师生了解先辈对理想的踏实践行。这些都能最直接地影响和塑造师生的人格。
(二)创新高校档案宣传和利用的手段
近年来,电子的、声像的新型档案,无论是种类还是数量,增长很快,使得档案馆藏结构发生相应的变化。互联网已经深深改变了文化的传播形态,思想与文化的传播越来越不受国别和地域的限制。档案信息化借助网络技术,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从而改变高校档案馆受益主体单一和利用地域局限的状况,使其服务的对象社会化、全球化,从而扩大了高校档案馆的服务范围、提高了服务效率。所以,高校档案工作应充分利用“互联网+”、高校校园公众号、校园网络、微博等新技术和新手段,加强音频、视频等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以充满趣味性和富有感染力的方式向师生传播档案知识和信息,让档案文化走进师生的视野和心里。而档案利用的便捷性,将促进高校档案和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机结合,拓展校园文化的空间。
(三)发挥特色文化档案的育人激励功能
校园文化建设的目的是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高校特色文化档案资源开发和利用,使之服务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比德育课堂更生动有效的方式。比如:四川外国语大学非遗推广基地师生坚持传承金钱板传统文化,聘任重庆金钱板第17代传人为非遗推广基地客座教授。通过表演活动,展示了金钱板的魅力,竹板敲打声配上带川剧特色的戏曲唱法,展现了重庆的日新月异以及在党的领导下大学生的爱国情怀。大学生们也从中体会到重庆特色传统文化的魅力。可见,特色文化档案资源是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培养和人文精神熏陶的宝贵财富。这些珍贵的特色文化档案记录了大学生在“第二课堂”的学习和实践,从不同角度和方面反映了学校的特色文化,推动了校园文化的发展与繁荣。也为师生提供了独特的文化体验,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向师生传导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切实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激发师生参与档案工作的积极性
档案无处不在,它存在于师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可谓事事有档案,人人有故事。师生既是创造校园文化的主体,也是创造高校档案的主体,应当把师生参与作为高校档案推动校园文化建设的新着力点。要调动全校师生员工、校友、离退休人员等的积极性,在档案资料的征集、整理、利用、宣传等方面,尤其是具有本校特色的文化资源的跟踪收集上,群策群力、集思广益。构筑档案部门与师生的互动新机制,以师生的视角来记录校园文化生活,留存师生集体记忆。激发师生参与档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变被动为主动,让师生都能为校园记忆的大厦添砖加瓦。让师生真切地了解到,档案并不神秘,也不遥远。比如:利用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纪念日,开展形式多样的展览活动和宣传教育活动。或者辅助院系利用档案资源开设专业专题展览,在校园内形成一个跨学科交流的平台,在开阔师生视野的同时,让师生感受到档案文化特色。
四、结语
在迈向世界一流大学的征程中,我们每一所大学都需要在校园文化建设上下狠功夫。利用高校档案推动校园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我们档案工作者职责重大、使命光荣。
参考文献:
[1]赵琳 充分发挥档案馆文化休闲功能[J]. 兰台世界 2004(1).
[2]何振 论档案信息的传播媒介与受众构成[J]. 湘潭大学学报 1998(1).
[3]方德生 略论档案在大学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地位与作用[J]. 档案时空 2014(4).
[4]张宏静 高校档案服務文化校园建设研究[J]. 山西档案 20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