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机械基础”教学
2016-05-30杨斌
杨斌
摘 要:中职“机械基础”课程在中职工程技术类专业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对机械技术中有关基础知识、技能的掌握是课程的重点。学生初步掌握机械的使用等基础技能后,才能进行更深入的学习与训练。而如何针对课程开展有效教学成为教师关注的重点。本文就中职“机械基础”的教学进行一系列探究。
关键词:中职;机械基础;教学
随着新课改的实行,教学中对效率的要求越来越高,做好课程的高效教学对中职学生技术培训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机械基础”属于比较枯燥的课程,中职学校在此课程的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求高效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
一、“机械基础”教学现状
1.教学理念落后,学生缺乏主动性。受我国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许多教师仍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2.缺乏师生互动,课堂效率低。以讲授知识为主的旧式教学,在“机械基础”课程教学中逐渐失去优势。该课程涉及的概念、理论多,知识面广泛,难以梳理记忆。在课堂上教师单方面地讲述知识,缺乏对学生掌握知识情况的了解,导致学生成为课堂中的“外人”,课堂效率非常低。
3.忽视实践操作能力的重要性。目前中职教育仍然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实践操作是对理论知识的实践、巩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去分析、解决问题,提高了操作能力,能提前适应以后的工作状态。
二、中职“机械基础”教学方案
1.采用情境教学,激发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是教学中关键的一步,需要教师在课前采用一些教学工具,设置悬念。例如,在学习“变速机构”一节内容时,教师便可进行如下的悬念引入:驾驶员在驾驶汽车时,仅通过一根拨杆便能改变汽车的行驶速度与方向。为什么用这小小的拨杆便能达到这些效果?汽车如何实现有多种档位以及变换挡位呢?随着一系列贴近生活的提问,便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上课时注意力便会高度集中。
2.增强师生互动,灵活教学。教师应抓住本校学生的特点,结合学校实际条件,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并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来增强师生互动,让教学氛围变得轻松、活跃,富有趣味性,以达到高效教学。
(1)利用模型进行教学。“机械基础”课程中涉及最多的便是机械构造。每当学习到一个新的机构时,教师便引入对应机构的模型,通过模型精致、逼真的形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通过对模型的观察自然会激发求知欲。如此一来,在随后的教学中便会更加轻松、高效。
(2)引入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教师可在课堂中创设有声有色的教学环境。一方面,课件、视频等教学工具不仅利于教师表达,也利于学生接受。另一方面,通过计算机可从网上搜集相关的动画演示等,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3)设置课堂讨论。课堂讨论是一种激发兴趣、巩固知识、互相学习的手段。在教学前、教学中或教学后都可以运用。例如,在教学完理论知识后,可从以下问题进行启发:机构的急回特性什么时候体现?该特性在实际生活中有何作用?通过这些问题,让学生通过讨论得出自己的答案,教师再给予指正。
3.完善评价机制。评价在教学中有重要的作用,对课堂管理、高效教学有重大意义。结合学生的学习成绩、性格特点及心理需求等进行多方位评价是一种有效的激励手段,能够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让其得到更好的发展。在课堂中,教师提问后可以在全班进行现场书面回答的方式进行答案征集,并開展相关批改。这种方式避免了请个别学生回答时其余学生不参与的情况,也能作为最终成绩考核的指标之一。教学不应该仅利用书面教学一种方式,应在专业课书面教学的基础上,开设实验课,共同进行学生的成绩评定,从而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全方位地评价学生。
4.加强教学实践。“机械基础”是一项实践性课程。教师在教学中不应忽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应当积极主动地争取学生实践的机会。例如,教师可以与周边工厂协商,带领学生参观并进行简单的技术操作;也可安排技能实训课程,到学校实验室自行设置训练方案。这样的教学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使学生更全面地掌握知识。
三、总结
在“机械基础”的教学中,理论与实践必须接轨,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必须得到发挥。教师应该从学生条件、校园条件出发,结合实际制定教学计划,不断完善教学方案,培养社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丁闯.中职《机械基础》教学初探[J].价值工程,2013(34):230-230,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