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
2016-05-30余松生
余松生
摘 要:新课程背景下,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而能力的发展需要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本文在分析参与式教学法内涵的基础上,探究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运用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参与式教学;初中生物;学生主体
一、参与式教学法的内涵
参与式教学指的是全体师生共同建立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参与和发展的机会,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也是一种合作式或协作式的教学法。这种方法以学习者为中心,充分应用灵活多样、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鼓励学习者积极参与教学过程。
二、参与式教学法运用于初中生物教学的有效策略
1.采用多种形式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问题与情境密切相关,学生只有在最近发生的情境中才会对新知识产生兴趣。例如,在“消化和吸收”的教学中,教师先通过多媒体播放视频:一个小女孩嚼着馒头,说馒头有点甜,问妈妈“馒头里面有糖吗?”通过小女孩的可爱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学生产生认知冲突。同时,在淀粉的消化教学中,消化是人体内在的东西,学生无法观察,而简单的语言理解无法建立立体的画面感,这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制作淀粉消化的动画课件,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使学生能很快掌握知识点。再者,在学生展示环节,借助多媒体,教师鼓励学生丰富自己的展示方式,由先前單纯的黑板板书辅助,到后期的表格制作、知识框架图、视频等多元化方式,既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形式,又促进了学生能力的发展。
2.结合生活经验设计活动,鼓励学生参与课堂
新课程背景提倡建立学生主体的课堂,教师通过设计活动引导学生参与活动。例如,在“输血和血型”的教学中,教师先播放《甄嬛传》中“滴血认亲”的视频,引导学生思考这种做法是否科学。以学生感兴趣的热播电视剧进行导入,很快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然后通过情境表演“一名学生在回家的路上发生意外,大量失血”,引出能否给学生随意输血?然后通过“血型鉴定”的模拟实验,引导学生观察,从而把握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输血原则。教师先从学生入手,问:有谁知道自己的血型?血型有哪些类型?(A型、B型、AB型、O型、RH型)然后由学生充当医生,利用血清鉴定血液,通过观察不同血型与标准血清的凝集反应来认识四种血型的本质属性,将抽象知识转化为有趣的实验。在血量方面的知识学习中,教师又结合学生的生活情境“无偿献血”,以知识竞赛的方式引导学生开展辩论赛,各抒己见,说明无偿献血的影响。在学生对无偿献血有了基本的认识后,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无偿献血的宣传语,引导学生将本节课学习到的东西运用到生活中。
3.利用生活中的现象,增加学生参与的有效性
生物教学与生活密切相关,利用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其积极参与教学。例如,在“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的教学中,教师首先通过语言引导学生想象“如果没有植物,世界会怎么样?如果没有动物,世界会怎么样?如果没有细菌和真菌,世界会怎么样?”在这样的思维中,学生逐渐走进课堂,并产生认知冲突。然后,教师借助多媒体播放桔子腐烂的视频,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思考:它们为什么消失了,它们消失后什么都没有留下吗?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展开第一部分内容的学习,并由小组代表进行内容的讲解。然后,教师通过语言引导学生进入第二部分内容的学习:枯草杆菌使桔子腐烂,它与水果有什么关系?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起什么作用?细菌和真菌是怎样出现在生活中的?学生根据教师的导学问题,搜集资料,进行讨论和分析,然后思考已有知识和新知识的联系,再联系生活中的例子进行验证,逐步解决问题,自主建构新的知识。
综上所述,参与式教学法是新课程背景下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在初中生物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多种形式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结合生活经验设计活动,鼓励学生参与课堂;利用生活中的现象,增加学生参与的有效性,提高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王功.浅析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J].生物技术世界,2014(12):194.
[2]马春花.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实施策略[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