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探晋中民间音乐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2016-05-30段毅强

艺术评鉴 2016年11期
关键词:音乐文化产业化

段毅强

摘要:山西晋中地区有着丰富的民间音乐文化资源。但是,近年来晋中民间音乐文化的发展受到文化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遇到了瓶颈。在市场化的时代,如何更好的保护与传承、开发与发展晋中的民间音乐文化是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本文对晋中民间音乐文化产业化发展的可行性和发展途径做了初步探究。

关键词:晋中民间音乐 音乐文化 产业化

一、晋中民间音乐发展现状分析

晋中民间音乐种类繁多,内容广泛,包含民歌、戏曲、民间歌舞、说唱音乐以及民族器乐等,具有创作过程的集体性、地域流传的变异性、传播方式的口头性、音乐曲调的音腔性、节奏变化的灵活性以及乡土性、群众性、多功能性等特点。民间音乐是人民群众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人民群众世世代代的艺术创作,它表现着人民群众自己的生产生活、思想情感和愿望理想,体现着中华民族文化的独特审美价值。晋中地区的左权民歌、祁太秧歌、左权小花戏、平遥弦子书、寿阳傩戏、介休干调秧歌、祁县八音会、昔阳拉花、和顺跑莲灯、榆社霸王鞭、晋剧等,艺术水准高,风格独特,有些在全国都享有盛誉。

在当前社会的发展阶段,尤其是在2010年以后,我国社会信息化程度日渐加快,生产方式在剧烈改变。在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人们的音乐生活内容之丰富,形式之多样,变化发展速度之快是以往难以想象的。在这样的环境下,民间音乐失去了发展和传承的重要社会生态环境和人文基础,面临着逐步消亡的危险。晋中当下的民间音乐生存发展状况也是不尽理想,民间音乐的种类愈发减少,能够顽强流传生存下来的也面临着生存空间狭窄,后继无人甚至是“人在曲在,人亡曲灭”的问题。在当今市场化的社会中,单靠政府的扶持已经很难推动和维持民间音乐的持续发展,如何有效保护和传承晋中的民间音乐,是值得深入探究的一个问题。在笔者看来,必须要从多维视角来看待晋中民间音乐文化,加强晋中民间音乐文化有创意的开发,大力发展晋中民间音乐文化产业化,才能使晋中民间音乐健康的、可持续的生存发展下去。

二、晋中民间音乐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可行性

恩格斯说“艺术是漂浮在上层建筑之上的一朵云”。音乐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虽然离经济基础有着一定的距离,但是在它身上也不可避免的有着商品属性。社会经济的发展会促使音乐艺术的繁荣,在当今社会占主流地位的不可否认是商业性突出的流行音乐,民间音乐在原来的运行模式和发展思维下继续进行,其生存和发展必然要受到极大的挑战。从晋中民间音乐现状的大方向来看,民间音乐文化不能适应现今社会的发展需求。在当前社会的发展阶段,民间音乐之所以出现发展上的桎枯甚至面临消亡的危险,在于其不能满足现在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发展模式和思维不能适应现今社会的发展需要。因此,民间音乐进行有创意的产业化发展刻不容缓。

1.晋中民间音乐文化的传播主体具有一定的群众基础

晋中民间音乐的群众基础主要来源它的文化传播性和娱乐大众化。民间音乐文化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一定的生态环境和土壤,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如今在晋中民间音乐文化生存的地区,许多民间音乐文化生存的原生态环境已经改变,但作为传播主体的晋中民间音乐也在悄悄的发生改变,在一定程度上重新适应着环境的变化,努力在新的土壤中发芽。如榆社县的霸王鞭得益于晋中市教育局发起的民间艺术进校园,被改编成了简单的广播体操,在榆社县的中小学课间操中大力推广,让地方文化,让民间音乐在校园中得到传播和弘扬。再如风靡全国的广场舞,同样在晋中地区也随处可见,不过不同的是在公园、广场上不时的Ⅱ向起的是祁太秧歌和左权民歌的旋律,掠过的是祁太秧歌和左权小花戏的身影。

2.晋中民间音乐文化的功能性在社会发展的背景中重新定位

民间音乐自古以来就有很强的社会功能性,它本是为“用”而唱,即是为社会的各种民俗生活所用。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科学观念的普及,人们的生产方式在不断的进步,生活条件也在不断的改善。网络、电视等新的传播媒介的出现,使得人们的音乐生活也在改变,以往所形成的民间音乐文化的功能也正在迅速地演化、蜕变,晋中民间音乐文化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改变其原有的存在方式。如平遥弦子书也叫平遥盲书,现如今不仅在婚丧嫁娶上会出现,还在类似于平遥摄影节等大型的活动中出现,已经变成了平遥民间艺术的代表之一。

3.晋中民间音乐符合地方大众的审美趣味

社会经济的发展,信息交流的便利以及文化素质的普遍提高,促使大众的审美趣味也在日益的改变,特别是青少年,他们大部分追求流行的现代文化。但是,从现今流行音乐的发展可以看出,人们对音乐的需求慢慢由传唱变为了传听,对传统的经典文化以及民间音乐文化也开始日渐的感兴趣。晋中民间音乐文化的审美趋向也在日益进步当中,逐步的符合年轻人的心理发展状况,在青少年心中的地位不断增高。如祁县政府每年举办的祁太秧歌大赛,影Ⅱ向力在不断的提高,特别是这几年出现了几位年轻的歌王,他们对祁太秧歌有了一些不同的演绎和艺术创作,从中可以看出青年人对民间音乐的参与和改变。

通过对晋中民间音乐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可行性的探究,使我们对目前晋中民间音乐的发展情形有了充分的认识和了解,藉此我们可以断定,对晋中民间音乐文化进行产业化经营是可行的,但要有针对性地有创意的提出促进晋中民间音乐文化产业化发展的相关方法,以促进我们晋中民间音乐文化的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三、晋中民间音乐文化产业化发展的途径

晋中民间音乐文化产业化的发展,必须按照科学的、合理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发展方针进行,要注重经济效益、社会价值、艺术价值和地方文化建设并进的原则,在传承中实现创新性产业化的发展。

1.挖掘晋中民间音乐文化资源的潜力,提高晋中民间音乐的艺术性

要想挖掘晋中民间音乐文化资源的潜力,提高晋中民间音乐的艺术性,促使晋中民间音乐文化产业化的发展,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对晋中民间音乐艺术进行保护与传承,收集与整理。如果没有保护好,何谈挖掘与提高,也就更谈不上产业化的发展。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晋中地区特殊的地理和人文环境培育出了独特的晋中民间音乐形态。这种音乐形态不仅是晋中地区的文化特色标签,也是黄河流域区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晋中地区民间音乐文化的挖掘、收集、整理、传承与研究,并将这种音乐形态放在人类学、民俗学与区域经济学的高度去研究。其次,加强晋中民间音乐文化资源的开发力度,提高晋中民间音乐的演出水平。晋中民间音乐的表演形式与表现内容都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艺术特征,是一种独一无二的地方美学表现形态,是不可多得的艺术财富。我们应该把晋中民间音乐邀请高校和专业的文化团体,对其进行表演形式专业化,表现内容内涵化的艺术化加工,加强它的艺术性,提高它的审美趣味,让它能够登上真正的大雅之堂,逐渐符合现代人的审美价值观,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

2.努力寻求政府支持,把晋中民间音乐打造成地方标志性品牌

晋中民间音乐是地域性的历史文化产物,在晋中市的十一个县市中,每一个县市都有自己独特的民间音乐。如榆社的霸王鞭,左权的民歌、小花戏,和顺的跑莲灯,寿阳的傩戏,昔阳的拉花,祁县的八音会,平遥的弦子书等等。同时又有像晋剧、祁太秧歌这样影响力大,辐射面广的区域性的民间音乐。面对这样丰富的文化资源,我们可以打造晋中地区的特色文化产业,运用科学的方法和论证,对晋中地区的民间音乐进行梳理、集中,提炼与升华,使它能够上升到一个区域文化品牌的层面,让人们只要一想到晋中地区,就能够哼唱出耳熟能详的旋律,能够说出几种代表性的民间音乐。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就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根据地区实际情况和政策法律相关规定,做好大量的基础工作,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寻求高校与专业文化团体的支持和合作,不断完善扶持政策,加大改革力度,为构建起适应市场需要的晋中民间音乐文化产业宏观制度体系搭建好平台。当然,使晋中民间音乐变成地方标志性品牌,不仅需要相关政策的出台,还需要设立专项基金,对一些具有社会影Ⅱ向力的,文化价值较高的,艺术性较强的,具有市场发展前景的晋中民间音乐给予专项资金扶持,努力推动晋中民间音乐文化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这样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就随之产生了,其地方文化形象和文化产业品牌也就形成了。

3.延伸晋中民间音乐文化的产业链条,寻求晋中民间音乐的多维发展

民间音乐的发展一定要有新思路、新观念,这样民间音乐才会走出新道路。民间音乐只有走出仅仅只是讲保护,讲传承的老路,才能摆脱会成为“博物馆艺术”的宿命。发展晋中民间音乐文化产业化,先要形成产业意识,把民间音乐提炼成一种动态的文化符号延伸出去,与多条产业特别是晋中地区的支柱性产业和当地政府大力发展扶持的产业产生联系与交集,把这种动态的文化符号渗入到当地的经济命脉当中去,使其成为一条当地不可或缺的文化产业链。如晋中地区是晋商的发源地,有着很多的晋商大院,每个大院当中都有大小不一的戏台,我们可以激活大院旅游的活性要素,把空的戏台变成活的戏台。

开发和包装精品晋中民间音乐,在不失传统的同时,推陈出新,提高艺术欣赏性,把晋中民间音乐重新再送回到晋商大院的戏台上,使其成为晋商文化旅游产业的重要精神支柱。

四、结语

晋中民间音乐文化中蕴含着晋中人民的核心价值观,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但是,随着文化环境的改变,流行音乐文化的冲击使得晋中民间音乐文化的发展不断地发生着一系列的适应性变化,只有与时俱进,加大对晋中民间音乐文化的开发,走具有创意的产业化道路,不断的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才能真正的保护和传承好晋中民间音乐文化。

猜你喜欢

音乐文化产业化
非织造材料产业化新进展
魔芋产业化,打开致富新大门
观赏石产业化和金融化初探(一)
富硒有机缓释肥产业化迈出大步
系统产业化之路
如何将声乐学习作为音乐文化的积累
《粤江流域人民史》之广西壮族音乐文化《刘三姐》
论吉林省少数民族戏剧发展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产业发展的影响
四川德昌傈僳族葫芦笙音乐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策略研究
西方音乐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