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官僚资本”的几点认识

2016-05-30张红莲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6年12期
关键词:认识历史教学

张红莲

摘要:在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的课本中,讲到中国近代经济形态时,提到了官僚资本,这让很多学生都不理解。那么,什么是官僚资本呢?本文就谈谈关于“官僚主义”的几点认识。

关键词:历史教学;官僚资本;认识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6-0101

一、涵义

“官僚资本”的概念最早是由瞿秋白提出的。1923年,瞿秋白在“前锋”杂志上发表“论中国之资产阶级的发展”,明确提出,几大家族控制当时的“官僚资本”。所谓“官僚资本”,通俗地来说,就是国家统治者,利用国家政权,把一些国有企业非法占为已有,也就是说,利用权力,控制国家的大部分经济实体。

官僚资本从三种不同而又相互联系的资本形态中产生出来,并在这三种资本形态中生存、活动和发展。这三种不同的资本形态分别是:官僚私人所有的资本;官僚经营管理的国家资本;官僚支配的其他私人资本。所谓官僚资本的 “掠夺性再分配”特征,就是指它通过盗窃国库和权钱交易的种种方式,把已经产生和积累的国家资本和其他私人资本不断再转化为官僚私人所有资本的过程。

二、发展历程

“官僚資本”一词的普遍应用是在抗日战争以后,主要指国民党统治集团中的蒋介石(1887~1975)、宋子文(1894~1971)、孔祥熙(1880~1967)、陈果夫(1892~1951)和陈立夫(1899~)四大家族,凭借国家政权的垄断力量,通过发行公债、苛捐杂税、商业投机、通货膨胀等手段巧取豪夺而建立起来的资本主义工商企业。“四大家族”的概念由当时的文人陈伯达,在内战的解放战争中提出。陈伯达在他的《中国四大家族》一文,提出蒋、宋、孔、陈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买办”资本,借抗战名义,聚民财入私囊;并且估算,这四个家族约有200多亿美元的财产。

官僚资本的扩张,主要是在抗日战争中利用战时统制经济权力进行的。四大家族利用自己的政治特权和战时经济统制手段大发横财,进而控制了国家经济命脉。由中央、中国、交通、农民四银行组成的四联总处控制了国民党统治区的金融市场,垄断黄金、外汇买卖,占有绝大比重的货币资本的贷放。国民党政府成立贸易调整委员会,继资源委员会统制钨、锑之后,垄断丝、茶、桐油、猪鬃等出口贸易,并设专卖局和物资局等垄断重要商品的国内贸易。资源委员会所属企业由11个增加到125个,垄断了全部重工业。各省、战区也广设企业公司,形成地方官僚资本体系。

据国民党元老,蔡元培日记所载,1934年12月26日“江南正报”曾刊文称:国府要人之财产多系秘密,而就可调查之范围内调查,则诸要人在本埠所有财产估计为,蒋介石1300万元,宋美龄3500万元,宋子文3500万元,孔祥熙1800万元,孙科4000万元,张静江3000万元。其他要人在上海各中外银行存款及不动产,据中国银行调查,约有5亿元,其不动产及公司多用其亲戚名义购置,故实款无法详确云。

根据日本资料,1939年10月17日,日本特务机关,对国民党政府高级官员,在上海外国银行存款情况,所作之调查报告,名为“登集团特报丙第一号,政府要人,上海外国银行预金“存款”调查表”。摘引于下:蒋介石6639万元,按当时法币与美元的兑换价,约合809万美元,宋美龄3094万元,377万美元,宋子文5230万元,637万美元,孔祥熙5214万元,635万美元,宋霭龄1200万元,146万美元,陈立夫2400万元,292万美元,这些存款,均存在当时在上海开业的外国银行,如花旗、麦加利、大通、友邦、运通、汇丰、荷兰银行等。

日本投降后,国民党政府接收了全部日本和伪政权投资以及德、意在华属于法西斯的财产,使得官僚资本扩张到最高峰。资源委员会所属单位增加到293个,又成立中国纺织建设公司,所属有60多个工厂。此外,还设立了制糖、造纸等联合企业。国民党大官僚所办的企业也在战后达于高峰,主要是贸易公司。

同时,美帝国主义对国民党政府的援助,包括美军剩余物资,也是官僚资本发展的又一重要财源。整个二战期间,美国由于先欧后亚的政策,向中国提供了16.2亿美元的租借物资。二战后,美国更是以大规模的物资推行其“扶蒋反共”政策。官僚资本则趁机中饱私囊,大发横财。所以,国民政府在大陆的败退,使得当时的美国民众,对杜鲁门政府的政策失误非常不满,杜鲁门政府为了推卸责任,就一股脑的把责任推给国民政府,说是其败退,都是自身“腐败贪污”“官僚买办”所致。有些国会议员,还说美国送给蒋介石的几十亿美元的军援,都被国民党贪污了。这就是“官僚买办”葬送国民党的历史片段。

1949年,官僚资本大约占有全国工矿和交通运输业固定资产的80%。它垄断了全国钢铁产量的90%,煤产量的33%,发电量的67%,独占石油和有色金属产销,并占有纺锭设备的38%,机器织布设备的60%。它控制着全国铁路、公路、航空运输和44%的轮船吨位,拥有全国最大的银行和十几个垄断性贸易公司。

三、性质和作用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性质决定于国家的性质。国民党政府统治下的中国是大地主和买办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它的官僚资本除具有垄断资本主义的一般特征外,又具有买办的封建的特征。

它的存在和发展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中国的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中国人民陷于极端贫困的境地,民族资本不断产生危机,中国社会生产力得不到应有的发展。另一方面,官僚资本本身又是一种高度集中的社会化大生产,它集中了一定的现代化设备和科技力量,从而也为中国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准备了物质条件。(黄如桐)(《中国大百科全书·经济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年版)。

四、消亡

官僚资本主义是中国革命的对象。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宣布没收官僚资本政策,1949年4月规定其范围是国民党政府和大官僚分子所经营的工商企业以及银行、仓库、船舶、码头、铁路、邮电、公用事业、农场、牧场等。中国共产党通过武装斗争这一形式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及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反动统治。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全部没收了官僚资本,将它们转化为社会主义国营财产,直接建立了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至此,官僚资本基本消亡。

(作者单位: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第一高级中学 472000)

猜你喜欢

认识历史教学
探索规律中感悟和认识“重复”的奥妙
农村中学历史教学的反思与对策
“互联网+微课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三 R”作用
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对偶修辞格的研究述略
试论会计规范研究方法的剖析与回归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摭谈
浅谈如何做好新时期的信访工作
论历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应用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