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思想品德》导入新课方法探讨

2016-05-30郭峰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6年12期
关键词:新课导入思想品德课思想品德

郭峰

摘要: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新课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首要环节,直接关系着课堂教学的成败。如果导入设计得好,必然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因此,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要注重导入这一环节,探讨有效的新课导入方法。本文主要结合笔者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的导入方法。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课;新课导入;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6-0003

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开始的几分钟是十分重要的。在课堂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该抓住导入新课的环节,一开始就要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以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和借鉴同行的经验,就如何导入新课来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温故启新式

教师带领学生通过对以前所学旧知的回顾,复习过渡到对即将学习新知的教学上来。由于现行新教材,特别是同一单元内部的章、节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内在逻辑联系。因此,安排这种温故启新的导语,就能使学生在学习新知时,始终保持着与旧知的联系,而不感到突然、陌生,新、旧知识之间连接得以自然、顺畅。例如,在上八年级上册《思想品德》第八课二节时,我们安排了这样的导语:“同学们,在前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竞争?合作?”,知道了竞争的消极作用和积极作用以及合作的重要性,那么,如何理解竞争与合作的关系?怎样在合作中竞争,怎样在竞争中合作?……这些问题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运用这樣的导语,从旧知层层推进到新知,学生接受、掌握的难度就小多了。

二、悬念诱思式

教师通过先讲述故事或者列举实例,然后从中巧妙地设置一到两个悬念,来激发和诱导学生的学习欲望。在教学中,学生主体积极性的调动程度,直接决定着教学的成效。因此,安排这种悬念诱思式教学导语,可以使学生集中精力、全神贯注,内心世界产生跃跃欲试的强烈意识,设法破释教师设置的悬念,从而使课堂教学处于一种“愤而启之”“悱而发之”的状态。如在讲八年级上册第八课第二节“合作共享”时,教师给学生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瞎子和一个跛子,被火围困于楼内,眼看要坐以待毙,但四肢健全的瞎子和眼睛完好的跛子,最终却从大火中死里逃生,你知道他们是怎样做的吗?(学生齐答:跛子指路,瞎子背人)教师接着设问:如果这两个人都顾个人的逃生,会是怎样的结局?如果是瞎子指路,跛子背人,又会是一种怎样的情形?相信同学们学完今天的课后,定会有所感悟。这样,学生就会带着一种强烈的求知欲学习本课,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大大提高了。

三、共鸣激励式

教师选用与教材相关的诗词名句激励学生,引起共鸣,使学生在一种振奋的状态中进入新课。古今中外脍炙人口的诗词名篇很多,读来朗朗上口,意义深远,同学大都喜欢。如在讲第十课二节“自觉维护正义”时,笔者给学生读了夏明翰就义前的一首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自有后来人。”这首诗慷慨激昂,学生听后油然而生一种向往真理、追求正义的激情。虽然我们生活的时代不再有血雨腥风,但生活中总会有一些非正义的行为,这就要我们坚持真理、维护正义,同非正义的行为进行斗争,做一个正直、有正义感的人。通过这样的引入,学生的激情不仅被调动起来,而且也是一次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教学效果非常好。

四、歌曲导入式

美好的生活离不开音乐,现代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同样需要音乐。主题鲜明的歌曲不仅能陶治学生的情操,更能通过歌曲主题使教学内容得以升华。所以,在讲授新课前,播放一首与教学内容相关联的、健康的、情调高雅的歌曲,能打破沉闷的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在讲“第八课二框维护消费者权益”时,笔者播放了歌曲《雾里看花》,那优美、流畅的旋律、质朴无华的歌词深深地激荡着每位学生的心灵,同学们情不自禁地哼唱起来。笔者及时发问:“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你能分辩/这变幻莫测的世界……借我借我/一双慧眼吧/让我把这纷扰/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听了这首歌,作为一个消费者,面对大千世界林林总总的商品信息你有什么感觉?你如何将其看得明明白白、真真切切?”学生思绪万千,热情高涨,纷纷举手发言。笔者及时导入新课:我们作为一个消费者,面对大千世界林林总总的商品信息,总有一种“雾里看花”的感觉,这就要求我们炼就一双“慧眼”,做一个聪明的消费者,这样就很自然地进入了本课的学习。由此可见,用歌声拉开一堂课的序幕,不仅能唤起学生的兴趣,而且有助于学生心旷神怡地投入学习。

五、故事导入式

学习《诚实守信》一课时,笔者引用了《狼来了》这个古老而又富含哲理的故事。有许多学生都知道,笔者就特意让学生自己说出。学生很容易明白不诚信是要付出惨重代价的这个道理,再顺势探讨什么是诚实守信,做人为什么要诚实守信就变得易如反掌了。然后,笔者又举出学生中存在的不诚信的例子,学生通过自我反思达到了很好的教育目的。

六、从模拟小剧导入

学生通过角色扮演,以小品、小报剧等形式向大家提供与新知识学习有关的感性材料。这种导入突出了学生的直接感受,学生在兴奋的情绪中,主动积极地思维和理解新知识。也可从讲典故、格言导入,教师通过讲述典故和格言,将其中的含义与新知识的哲理联系起来。这种导入突出了通俗性和幽默性,使学生在熟悉的知识中悟出了新的含义。

总之,恰到好处的导语不仅能起到温故知新、激发兴趣、诱发思考、展示目标的作用,而且可以在“无声”中把学生带入到具体的学习情景中,使枯燥乏味的政治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结合教材内容,精心设计好导语,将会给我们的政治课堂抹上精彩的一笔。

(作者单位:广东省云浮市第一中学 527300)

猜你喜欢

新课导入思想品德课思想品德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融入法制教育的实践探索
初中思想品德翻转课堂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小学数学课堂导入技巧及案例分析
“上课时间太长,下课时间太短”的启示
如何打造高效的初中政治课堂教学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策略研究
情感教育是思想品德课升华的金钥匙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解题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