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建设实践探索

2016-05-30曹明贵

科教导刊 2016年12期
关键词:旅游管理专业建设实践教学

曹明贵

摘 要 信阳师范学院工商管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自获批河南省级特色专业以来,在专业方向定位、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模式构建、实践教学强化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在实践中,依托行业办学,科学定位专业方向,建立与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课程体系,构建“项目引导,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强化实践教学,提升学生职业适应能力,建设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发挥岗位育人功能,加快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高育人水平等,效果显著,特色鲜明。

关键词 旅游管理 专业建设 教学模式 课程体系 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6.04.018

信阳师范学院工商管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2007年获批校级特色专业,2009年获批河南省级特色专业。在特色专业建设过程中,我院始终围绕“创特色、树品牌”的要求,持续探索人才培养的新思路、新方法,在多个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

1 我们的主要做法

做法1:依托行业办学,科学定位专业方向

旅游管理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具有高级性、职业性与技能性等特点。从职业岗位群来看,该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领域主要有5个。在此基础上,并结合旅游行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我们将旅游管理专业定位于两个方向,即“旅游管理”与“酒店管理”。

做法2:建立与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课程体系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与学校的统一安排,我们把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计为四个模块。同时,专业基础课的设计还遵循两个思路:一是整合课程内容,增加实践操作和技能应用;二是强化职业资格任证知识的学习。在四个模块中纳入了职业资格考试课程,并与考证时间相衔接,充分体现课程的指向性。

做法3:构建“项目引导,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

按照典型工作任务来组织教学内容,按照旅游企业的工作流程来组织教学过程,努力实施“项目引导、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一是实施“学中做,做中学”一体化的课堂教学;二是实施“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职业技能课程教学;三是积极尝试培训式教学。选派专业教师进旅游企业参与管理,同时聘请旅游企业高级管理人员来校授课,实现企业与高校的直接对接。

做法4:强化实践教学,提升职业适应能力

旅游管理专业实施“四度递进”的实践环节,实践成为主要学习形式。课程实践—专业见习—综合实训—顶岗实习构成了本专业实践教学的主线。(1)课程实践是以课程实训、角色模拟、技能训练为主的实践教学,主要在校内实训室内完成;(2)专业见习实行学院统一组织与学生自主参与相结合,采用社会调查、参观考察、短期顶岗等多种形式,深入旅游企获取对专业相关知识的感性认识。(3)综合实训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课外、节假日到我院“校企合作”单位进行短期实训。(4)顶岗实习是组织学生利用超过半年的时间在校外实习基地进行综合性的实践学习。

做法5:建设稳定的实习基地,发挥岗位育人功能

我院一向重视专业实习基地建设,目前旅游管理专业实习已经步入良性发展轨道,与10余家四星级以上酒店形成了稳定、良好的合作关系,这些酒店主要分布于沿海发达地区的北京、天津、上海、山东、江苏、浙江、广东等地。以此为基础,2013年,我院成功获批国家级高校“本科教学工程”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为了保障实习工作的顺利开展,我们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第一,周到细致的实习前准备工作。一是开展广泛、深入地动员工作,切实提高学生们对专业实习必要性的认识;二是掌握每个学生的思想动态、身体条件与家庭状况等,及时发现潜在问题,明确重点关注对象;三是为化解风险,为每位实习生购买意外伤害保险。

第二,全过程的跟踪指导与管理。一是强化指导教师责任;二是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在每个实习点成立党小组,保障党员生活的正常开展,并发挥党员在实习过程中的正向引导作用。三是要求实习生以周记的形式记录实习过程。

第三,及时、全面的实习后总结。实习生本人、指导教师、班主任或辅导员要对本组或本班的实习情况进行总结,查找问题与不足,提出整改措施;并且及时召开经验交流会,对实习期间表现突出的同学予以表彰。

做法6:加快师资队伍建设,提高育人水平

一是在教师培养中,坚持实行以老代新的“导师制”。

二是加快打造“双师型”队伍。每年选派1~2名年轻教师在寒暑假到旅游企业挂职锻炼;从2013年起,所有新进专业教师都将被安排到五星级酒店、涉外旅行社或者4A级以上景区实践一个月,与本科实习生同岗、同吃、同住。此外,每年选派2名专业教师参加全国酒店岗位技能大赛。

三是发挥优势,打造品牌。鼓励教师把专业建设目标与个人爱好结合起来,打造“专长”,形成特色,广泛开展社会服务,逐步扩大个人知名度,进而提升旅游管理专业与我校在旅游管理部门及企事业单位中的影响力。

四是开展针对性研究。根据特色专业建设的需要,围绕教学改革、专业见习、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每年在讨论的基础上确立一个主题开展研究。同时,加大投入,提高教师开展科学研究的积极性。对符合专业建设要求的科研成果,在学校奖励的基础上,学院再给予1:1的配套资助;从2013年起,对出版的专著予以全额资助。

2 专业建设的几点体会

体会1:重视市场对专业人才培养的导向功能

一是在专业建设上,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对专业人才的市场需求情况进行深入分析与科学预测,并结合专业的生源特点与毕业生就业定位,确立专业发展方向。二是考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多样性、变动性、调整性和高校人才培养的相对稳定性,克服人才培养滞后性的矛盾,及时对专业培养内容进行调整与修正。

体会2:紧密结合学校发展定位及办学优势

要紧密结合学校的发展定位,以“两提两增”为基础,在专业建设上充分考虑专业的实践性,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性,积极拓展专业建设的应用性特色,在做好行业(或企业)服务同时,积极拓展“校地”合作空间,将人才培养积极融入到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之中。

体会3:加强专业实践环节的设计与建设

要坚持以人才能力培养为中心,以人才胜任岗位所需的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素质为立足点,把实践教学环节设计作为专业建设的重心。采用多种形式,营造浓厚的“实践氛围”,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突出专业人才培养的鲜明特色。同时不断探索校企合作的方式与路径,使旅游管理专业的校企合作由初期的“找企业合作”发展到目前的“企业找我合作”,开创了实践育人的新局面。

体会4:强化专业人才培养的时代特色

专业 “特色”会随着环境的变化逐步减弱甚至消失。因而,专业建设要常抓不懈,“特色”要与时俱进。为此,尽管我院旅游管理专业在课程体系设计、教学模式与实习基地建设等人才培养环节形成了较为显著的特色,但我们从没停下专业建设的脚步,始终坚持以原有优势为基础,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拓宽专业内涵,延展专业内容,持续凝炼特色发展方向。

体会5:完善教学保障体系是关键

首先,要拥有一支专兼职结合、内外兼修、优势互补的师资队伍。针对管理类专业社会实践性强的特点,我院近年来突破传统的用人理念,以多种合作方式把政府部门、旅游企事业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请进来参与人才培养。同时,制定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完善相关制度,激励专职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多渠道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以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以及参与教学改革的主动性。其次,完善教学过程管理及监督。重点是规范实验课程的考核方式,制订见习、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的考核标准,以持续提升教师开展实践教学的热情,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第三,建立能满足实践教学要求的实习基地。千方百计拓宽“校企合作”的路径,并制定完善的专业实习方案与管理制度,以保障实习安全与实习效果。

本文系2015年信阳师范学院重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地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改革研究与实践;河南省省级特色专业(旅游管理)专业建设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许鹏奎,盖宇仙,柳德玉,齐瑞国.高等学校学科专业建设与结构调整的实践及探索——以兰州交通大学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09.12:210-213.

[2] 徐春燕.浅谈中职旅游专业有效性教学的两个“点”[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8:17-20.

[3] 林智理,郭敏龙,林桢.旅游管理专业阶梯式实习模式的实践与研究[J].台州学院学报,2006.2:94-96.

[4] 关勤.新专业建设急需加强的四个方面[J].理工高教研究,2006.3:87-88.

[5] 陈家玉,李晓明,曹石珠,王晓萍.普通高等学校新专业建设:问题与对策[J].现代大学教育,2008.6:102-106+112.

[6] 张坤,刘杰,崔玉民,张文保,乔瑞.突出“四大”特色,加快应用化学新专业建设步伐[J].广州化工,2010.8:298-299.

[7] 宋磊,吴景阳.高职会计专业特色与品牌建设研究综论[J].职业教育研究,2014.5:130-134.

[8] 刘群.地方本科院校差异化专业建设的思考[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10:104-105.

[9] 门利娟.高职高专涉外旅游专业发展的困境与应对策略[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0.10:190-191.

[10] 陆恩,周广海,励莉.涉外旅游从业人员职业能力要求调查——以苏州市为 例[J].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12.1:21-25.

[11] 张晓艳.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初探[J].新课程学习(中),2013.9:64.

猜你喜欢

旅游管理专业建设实践教学
一种旅游管理教学板的设计
浅谈职业技能大赛对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作用
旅游管理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应用研究
高职院校新开设无人机专业的探讨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红色旅游产业现状分析及发展中管理问题研究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数据库高级应用》教学创新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