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体育和谐审美的构建原则

2016-05-30贾永刚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6年12期
关键词:构建原则体育教学

贾永刚

摘要:体育是以人为主体的一种社会文化活动,在体育审判活动的过程中,人既是审美主体,也是审美客体。因此,体育审美设计的中心问题是人和物之间以及人自身的审美和谐,即人体与场馆、器材、设施、服装以及人与其自身的运动技术和方法的审美和谐。在此,我们主要关注的是人与其自身运动技术、方法及审美方法的和谐审美构建原则。本文就对体育和谐审美的构建原则进行简要的探讨。

关键词:体育教学;和谐审美;构建原则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6-0036

体育是以人为主体的一种社会文化活动,在体育审判活动的过程中,人既是审美主体,也是审美客体。因此,体育审美设计的中心问题是人和物之间以及人自身的审美和谐,即人体与场馆、器材、设施、服装以及人与其自身的运动技术和方法的审美和谐。在此,我们主要关注的是人与其自身运动技术、方法及审美方法的和谐审美构建原则。笔者认为,在体育教学中参与、交融、渗透审美教育是应该的。但借助体育教学这一直接、生动、形象基本的人体教育,融进审美教育的内容,达到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审美能力,提高体育教学效果则需要坚持一定的原则。

一、可持续发展原则

体育的可持续发展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并行不悖的。体育的可持续发展不仅是指体育的发展能满足当前人们的体育文化需求,而且指体育的发展能满足今后人们的体育文化需求。因此,体育和谐审判的构建原则首先要求我们要有可持续文化发展观。体育的可持续发展观是在发展体育的同时不僅关注体育自身功能、价值的积极健康发展,而且要以人为本、突显人的个性,充分肯定和尊重人的价值与人的尊严。因此,我们倡导体育生态审美发展观,完善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取向。倡导人们树立生态发展的理念,在开展体育活动的同时教导人们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融入自然,解决人、自然、社会、体育的互利共存发展,完成体育和谐审美的构建。

二、和谐原则

体育运动项目繁多,形式多样,各项体育运动项目的动作技术的结构各不相同,所以,其表现形态也有很大的差异,因而给人的美感也不一样。例如,现代竞技体操已不断向高、难、新、险、美的方向发展,其动作技术的结构和表现形态已经越来越美,其中就表现出阳性美,如:雄健、跳跃、翻腾、爆发力等方面,同时又富含柔性,如舒展大方、协调连贯、动作柔和、节奏明快等。可以说现代竞技体操是阳刚美和阴柔美的结合的典型。又如,当人们进行跑步比赛的时候,两臂轮流快速的摆动,两条腿相互交换快速蹬地向前的奔驰都是通过平衡对称的快速奔跑动作给人以美感的。再如,大型的团体操表演、广播体操表演时,几千名运动员动作协调和谐、整齐划一地进入运动场,在优雅的乐曲声中精神抖擞地做统一的动作,共同伸屈,波浪起伏,就犹如一幅雄伟美丽的图画,给广大观众以美的熏陶。这一切实际都是动作的协调和揩表现形态。由此可见,在和谐体育中,审美主体心灵才不断充实、丰富和成长。所以,要超越体育享受的目的而上升到更高境界的意义上就必须坚持和谐原则。

三、兴趣原则

课堂体育教学美感的培养要以调动和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为核心。陶行知曾经说过:“学生有了兴趣,就可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目前,学校体育的指导思想由片面的生物学平价向完整的三维健康观评价转变。因此,培养学生体育和谐审美时,培养体育兴趣是培养体育教学美感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兴趣是学习的初始动机,也是有效学习的保证。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主动、积极地进行体育和谐审美。在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的方法上,教师要正确对待学生的表现欲;注意教学过程中的非语言交流,减少学生的学习压力,使学生产生学习的自信心;创设体验情景,调动学习兴趣等。

四、愉悦原则

体育就是对人们日常生活、生产中的动作进行美化、提练,以和谐完美、富于美感的形式表示出来,蕴藏着丰富的美的因素。经常参加体育活动可以使人精神饱满、精力充沛,透出美的韵味。在体育竞赛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崇高的思想道德、坚强的意志品质和顽强拼搏的精神,尤其是体育舞蹈犹如美的源泉,让参加者的身体得到锻炼,心灵得到净化,使观赏者得到美的感受,产生积极上进、热烈振奋或自豪感,获得精神愉悦。所以,从心理角度上讲,运动员参与观众的鉴赏本身就是“一创造,再创造”的过程,也就是说鉴赏是一个挖掘和提炼“美”的过程,每一个优美的动作都给人以美的享受。如登山、滑雪、高尔夫球等运动充满了让人心旷神怡、朝气蓬勃的自然美和意境美。所以,体育和谐审美的慧眼,把美的触角伸至生活,以致达到最佳境界。

五、适应原则

体育和环境密不可分,空气、陆地和水的污染会对训练者造成不良影响,危害他们的健康。每个人的发展都要努力去适应自然环境、适应社会。只有学会适应的人才是生活的强者,是最美的。人要想健康长寿,就必须努力去适应自己赖以生存的环境。人要发展就必须具有一定的社会适应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差异将直接影响人的健康。而体育有助于提高人的社会适应能力,参加体育活动有助于提高人的社会适应能力。体育活动中的角色很多如竞赛者、队员、教练、裁判、观众、组织人员等,而这些角色与现实生活中的一些角色比较相似,因此,通过参加体育活动,个人可以学习和体会现实社会中的各种不同角色,获得相应的适应经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人的社会适应能力。适应即美,所以,体育的谐美的构建要坚持适应原则。

构建和谐体育不仅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必然要求,亦是其自身顺应时代要求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而和谐体育的和谐审美构建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不断化解体育发展中审美但不和谐或和谐但不审美的因素的过程,体育的和谐审美与现实体育尚存有巨大的落差,因此在其构建过程中必然要求我们付出艰巨的努力、拿出一定的策略、坚持一定的原则,始终与时俱进,方能收获应有的和谐美的效益。

(作者单位:甘肃省靖远县第二中学 730600)

猜你喜欢

构建原则体育教学
企业宣传思想工作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探讨
高职英语教学中形成性评价的构建原则及方式研究
吉林省农业生产能力评价指标构建新方向
浅谈构建中职学生综合素质多元评价模式
职高体育教学中的“教学做合一”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研究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培养探究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