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音乐课《音乐与诗歌的交融》教学案例

2016-05-30汤婕妤

关键词:个体差异

汤婕妤

摘 要:教一定导致学吗?在实际教学中以音乐为本位,注重审美体验;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鼓励音乐实践;以小组互动为基础,创设良好氛围;以有效课堂为目标,尊重个体差异。这种行之有效、行之有道的教,就一定能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从而引领学生在生动有趣的课堂中获得音乐感悟和音乐创造,体验成功的喜悦。

关键词:音乐本位;音乐实践;小组互动;个体差异

中图分类号:G633.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15-082-2

音乐新课程的目标强调增进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关注并乐于参与音乐活动,提高音乐感受与评价鉴赏的能力,初步养成良好的音乐欣赏习惯,发展表现音乐的能力,丰富和提高艺术想像和创造力,培养丰富的生活情趣和乐观的态度,增进群体意识,锻炼合作与协调能力。但是笔者在实际教学中还是会不断发现一些问题与困境,例如精心设计的教案、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但实施起来,教学效果却不理想,有的学生不愿意参与音乐活动,有的学生参与的积极度不够高,这些都直接影响到教学目标的达成。教一定导致学吗?笔者通过实际教学案例来谈谈怎样的教才一定导致学生学:

案例背景:

教学内容:湘版高中音乐鉴赏第五单元 一、《音乐与诗歌的交融》 第一课时《中国古代诗词与流行歌曲的交融》。

案例介绍:

一堂成功高效的音乐课,既要有教师倾心的教,也要有学生全心的学。学生上课的专注度是反映学生全心学的一个重要衡量依据。在实际教学中,我们都明白兴趣很大程度影响着学生的学习专注度。现代流行歌曲是学生最为喜爱的一种音乐形态,将现代流行歌曲有效地引入课堂,激发学习兴趣就是我设计这节课的初衷。因此我在教学设计上就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以音乐为本位,关注学生的兴趣点,以小组互动的模式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鼓励学生创造表现,从而获得美好的音乐学习体验。

片段一:

师:中国古代诗词与现代流行歌曲交融的第二个手法引申化用中有两个形态,一个是词句提取,在原诗词中提取词句,一个是语言转换,用现代人的语言表述方式进行创作。

作品赏析:李宇春《蜀绣》(词句提取)、动力火车《当》(语言转换)

师:通过前面的聆听、赏析、总结,我们了解了中国古代诗词与现代流行歌曲交融的两种不同手法:直接引用和引申化用。下面,我们就来实践体验一下作词人的音乐创作。请你以《枫桥夜泊》为原型,选用《菊花台》旋律,进行引申化用,创编语言优美,情感统一的现代歌词。请前面两排同学以四人为一个小组,创作一句歌词。这首诗有四句,我们四个小组互动合作,正好形成一首完整的歌词。注意是引申化用的手法,也就是说,你既可以用词句提取式,在原诗词中提取词句,也可以语言转换式,用现代人的语言模式进行创作。其他同学跟着琴声一起来哼唱下旋律。用“LU”发声。我们期待着这四组同学的创作。

课堂实效:教师带领大部分同学哼唱了两遍旋律后,发现负责小组互动创作的同学只字未写,有的发呆、有的讲话、也有同学紧盯着诗词还在苦思冥想,一句也没成型,显然没有达到预期目标。教学过程依然得继续,不能顺利完成,也得尽量完成。教师凭着长期积累的教学经验及时采取了补救措施,由引申化用改为直接引用手法,用《菊花台》的旋律直接演唱《枫桥夜泊》诗词。因为是临时措施,之前也就没有节奏韵律的铺垫,但是学生们还是很准确地感知到中国古代诗词的韵律和节奏,配合着熟悉的旋律演唱起来,最后一句个别字词稍有困惑,在老师的启发指导下,很快就解决了问题。

片段二:

师:通过前面的聆听、分析、总结,我们了解了中国古代诗词与现代流行歌曲交融的两种不同手法:直接引用和引申化用。下面,我们就来实践体验一下作词人的音乐创作。请你以《枫桥夜泊》为原型,选用《菊花台》旋律,进行引申化用,创编语言优美,情感统一的现代歌词。请前面两排同学以四人为一个小组,创作一句歌词。这首诗有四句,我们四个小组互动合作,正好形成一首完整的歌词。注意是引申化用的手法,也就是说,你既可以用词句提取式,在原诗词中提取词句,也可以语言转换式,用现代人的语言模式进行创作。你们觉得哪种交融方式更容易些?

生:词句提取

师:好的,那我们就用词句提取式来创作。老师先创作来一句,你们看看是不是很简单?范唱:月落乌啼已是霜满天。怎么样?是不是提取了原诗词的词句?是不是很简单可行?下面看你们的了。

课堂实效:有了老师的范唱启发和鼓励,同学们开始讨论研究,老师也轮流关注和参与四个组的讨论,肯定学生的想法,鼓励他们敢写敢唱。很快第二组首先完成创作:江枫和那渔火对愁眠。老师及时高度赞赏了这组的创作,让学生代表将这句歌词写在黑板上,以此激励其他小组更加投入。紧接着第三组创作完成。很快一首完整的歌词写在了黑板上:月落乌啼/霜飘飘满天,江枫和那渔火/对愁眠,晓晗染霜/姑苏梦,夜半钟声/杳杳到客船。教师再将此歌词完整演唱,给学生进行旋律节奏的示范,之后全班共同齐唱了这首属于自己的《枫桥夜泊》。教学目标顺利完成。

课后反思及应对措施:

片段一课前的精心设计和准备还是很充分的,也运用了小组互动的形式,集思广益,降低了难度。原以为经过前面的实例铺垫,学生能够通过思考创造、分工合作、小组互动,集思广益,每四个人共同合作用词句提取或语言转换的手法完成歌词创作。但显然,学生没能完成教学目标。一来,还不够专注,有部分学生没有专注地投身于创作活动中;二来,短时间内的创作目标达成反而使学生有了压力,无法在放松的状态下进行思维创造;三来,教师在学生进行创作时,启发式的引导力度不够,没能做出鼓励性的范例给学生一个扶手,学生仓促间没有典型例句进行模仿创造,抑制了创作思路。

针对以上课后反思,我在另一个班的教学中,采取了相应的应对措施,调整教学方法,教师有技巧地引导学生选择了创作难度较低的词句提取式,同时也主动示范歌词的创作,为学生创设一个学习模仿的扶手,于是就有了达成教学目标片段二。

教一定导致学吗?答案是肯定的,教一定导致学。准确的说:行之有效、行之有道的教一定能导致学。笔者认为所谓行之有效、行之有道,就是以下几点:

一、以音乐为本位,注重审美体验

音乐审美指的是对音乐艺术美感的体验、感悟、沟通、交流以及对不同音乐文化语境和人文内涵的认知。音乐是听觉艺术,听觉体验是学习音乐的基础。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部活动中。在听觉体验的基础上,教师用自己的歌声、琴声、语言、动作将音乐美传递给学生,用自己对音乐的感悟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让学生在音乐课堂中获得审美的愉悦,做到以美感人,以美育人。

二、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鼓励音乐实践

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因此,所有的音乐教学过程都应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鼓励学生进行音乐实践实践,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演唱、演奏、聆听、综合性艺术表演和即兴编创等各项音乐实践活动,将其作为学生走进音乐、获得音乐审美体验的基本途径。让每个学生在兴趣的驱动下,鼓励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自由地、主动地去模仿,探究式地学习音乐。

三、以小组互动为基础,构建良好氛围

笔者所在学校是高中小班化教学试点学校,小组互动是小班化教学的重要模式之一。教学中,应把全体学生的普遍参与和发展不同个性有机结合起来,以小组互动为基础,尊重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音乐活动,分工合作,以自己的方式表达音乐感悟。创造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为学生构建平等、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创造表现欲望。这种小组互动的教学模式,同时也是一种以音乐为纽带进行的人际交流,它有助于养成学生共同参与的群体意识和相互尊重的合作精神。成功的音乐教育不仅在学校的课堂上,也可以延伸到社会的大环境中进行,对社会音乐生活的关心,对班级、学校和社会音乐活动的积极参与,使学生的群体意识、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等都得到锻炼和发展。

四、以有效课堂为目标,尊重个体差异

音乐是一门极富创造性的艺术。音乐课中老师往往通过设问、音乐创造等音乐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获取音乐感悟,教师应将创造力的培养贯穿于各个教学领域,要启发学生创造性地进行艺术表现,不用“标准答案”去束缚学生。根据班级集体、学生个体的差异性调整设问的难易度,创设适合该班级、该学生的学习扶手,帮助学生探究、实践,使得不同的个体由于不同的设问、不同的活动形式都能完成预设的教学目标,同一节课也能上出不同的精彩来。

笔者相信,万变不离学生,只有以学生为本,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在实际教学中以音乐为本位,注重审美体验;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鼓励音乐实践;以小组互动为基础,创设良好氛围;以有效课堂为目标,尊重个体差异。这种行之有效、行之有道的教就一定能导致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从而引领学生在生动有趣的课堂中获得音乐感悟和音乐创造,体验成功的喜悦。

猜你喜欢

个体差异
提高合作学习效率策略探究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的思考
在体育教学中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个体发展
小学低年级数学应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化
浅谈初中英语分层教学
讲究纠错艺术,提升英语学习效果
高中生二语(L2)习得的性别个体差异
如何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体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