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背景下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2016-05-30孙国华
孙国华
摘 要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国家鼓励大学生以多种形式就业,要促进创新创业带动就业。目前高校许多专业课程都增添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载体,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也要顺应国家政策导向,融入创新创业内容。笔者从形势与政策课程特点出发,分析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形势与政策课程的重要性,试探索创新创业背景下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改革方法。
关键词 创新创业 形式与政策 教学改革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青年就是未来,青年就是民族复兴的希望。支持青年创新创业,就是支持国家的发展。国家重视青年的成长,鼓励青年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创业。因此,高校在课程建设与改革方面需要顺应国家创新创业的时代背景。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程,形势与政策课需要引入创新创业教育内容。本研究旨在分析目前形势与政策课程所存在的问题,并试探索融入创新创业内容的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改革方法。
1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问题探析
形势与政策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课程之一,具有顺应社会发展,结合国家新形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向以及受教者本身思想发展等特点,达到对受教者思想引领与塑造的目标。它能够使受教者正确认识国家的发展、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最新形势;认识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经济社会发展与时代背景或国际环境的关系;运用正确的思维看待时事、热点、现象等问题。经过以上内容的学习,使受教者重视自身思想意识的潜修、提升认知,纵而加快受教者角色定位、认清自我价值,为今后投身国家建设做好准备。
虽然课程在改革中取得了很多效果,但目前形式与政策课程仍存在诸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授课内容陈旧。国内外形势不断变化,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也在不断更新,同时大学生也呈现日新月异的态势。而形式与政策课的内容更新却较为缓慢,一些知识反复讲授,脱离时代特点。(2)授课思路和方向不够明确。虽然加入了实践课程,使得授课方式变得多样化,但部分形势与政策专题授课思路和方向还不够明确。许多专题仅确立授课方向,而不是分年级或围绕着某一个热点问题分小节进行授课,这样会导致导致任课教师对某些知识点无重点可循,无法形成完整的教学体系。(3)授课内容与学生自身发展的贴合度不高。由于课程内容更新较慢,许多形势与政策专题较为宽泛空洞,大部分专题以认识和掌握为主,而对于课程内容与受教者之间的联系、影响、作用的分析并不多,因而导致受教者只从认知上得到补充,而不能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目前形势与政策课程对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政治理念与立场,良好的人文情怀,提升自身素质等方面均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但针对性的教育引导还略显欠缺,在创新创业的大背景下,形势与政策课完全可以抓住这个时代特点进行教学内容的改革,为广大学生做好创新创业的引导教育。
2 形势与政策课程引入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
党的十七大首先提出以创业带动就业的理念,强调鼓励自主创业的同时,完善和改进青年就业观念。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中对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指出,高校要根据人才培养定位和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要求,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调整专业课程设置,挖掘和充实各类专业课程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因此,高校在做好基础课程建设的同时,需顺应社会的主流趋势,大胆尝试现有课程融入创新创业的理念教育。丰富课程内容,使之培养的人才适应当今社会形势,能够在国家的经济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价值。特别是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国内外新形势、新环境联系最紧密的时政类课程,形势与政策课担负着从思想层面引领高校学生实施创新创业理念所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
2.1 是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
高校培养的人才是否适合当今社会需要是体现高等教育成果的重要因素,如何培养适应新时代发展的人才是高校目前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而创新精神、创业教育与创业实践能力是衡量新时代人才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高校教学改革的方向应顺应社会发展,向创新创业方向倾斜。
创新理论是创业教育的核心精神,创业教育是创新理论的实践表现。创新创业教育是提升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提高创新能力的理论与实践载体,是高校培养实用性人才的重要方法。因而,在当今时代的专业教育的过程中,高校需要改变目前的教学思路,更新教育理念,顺应国家和社会发展趋势,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课程体系中。才能培养出受用于新时代特点的人才。
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课程,形势与政策课更应将国家最新的培养人才理念通过课堂形式传授给大学生。加快教学改革,引入创新创业教育,从思想上引导学生,使学生能够领悟国家关于创新创业教育的最新理念,运用创新创业理念进一步指导自身实践活动。
2.2 是加强形势与政策课程教育针对性的良好契机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中指出:“根据新世纪新阶段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加强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的针对性”。
目前,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针对性不够强,许多专题内容没有针对性,与时代背景结合度不够紧密。这使得形势与政策课程教育仍停留在传统式课程教学,即概念的传授与学生思想的引导中,这显然不利于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发展。
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新时代国家及社会的主旋律,又与现代社会需求人才的方向紧密结合,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应有力地结合创新创业的时代背景,从而起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俱进,符合社会发展的作用。
2.3 是大学生迫切需求的内容之一
目前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内容大部分以国际形势、地区问题和国家经济形势与重大方针政策的讲授为主要内容,这些都是塑造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但形势与政策课只包含上述内容的讲授显然是不够的。
据笔者随堂调研得知,大部分学生对形势与政策课除了上述内容需要认知之外,对与大学生自身利益相关的内容的需求度是非常高的,比如大学生就业形势、毕业之后的生活、工作态势等,创新创业教育也是大学生想要从形势与政策课堂上了解到的内容之一。
2.4 是改善大学生创新创业观的良好途径
高校大学生是国家创新创业的核心力量,他们在学校接受各类专业的知识教育,拥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但由于受到家庭、个人、经济、思想等方面的局限性干扰,加上高校课程引导不到位,使他们对创新创业的认知度较低,致使这些原本知识上有掌握力、技能上有能力的学生不敢投入到创新创业中去。
大学生创新创业观之所以呈现局限性,是因为高校的思想政治课并没有使创新创业的意识扎根在学生的思想中。形势与政策课的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内容,该课程不仅可以让学生除了认知国家最新的政策外,建立良好的创新创业观念,还可以使大学生拥有创新创业清晰的认识与饱满的热情,再配合专业知识,从而提升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效果。
3 形势与政策课程引入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改革方法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特点在于内容宽泛,知识点之间的跨度大,即包含概念界定、理论分析、又包含实践应用。本研究前期已经整理出目前形势与政策课程存在的问题,要使创新创业教育尽快顺利地融入到课程中,就必须要在不失形势与政策课程现有的特色基础上,融入系统完善的创新创业授课体系,才能更好地对受教者进行专题教育。
3.1 创建以创新创业为核心内容的形势与政策课程体系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主要包含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两种形式。其中以创新创业理念教育、传授给大学生创新创业核心精神、塑造大学生创业素质等为主要内容的理论教育,是形势与政策课可以创立的课程体系。
首先,构建以创新创业教育为核心的形式与政策课程体系,应包含提升大学生对创新创业的认知度和参与度的教育。通过形势与政策课的教育,使大学生能够认清国家形势,掌握国家政策,并为之于努力、拼搏。其次,通过课程体系的建立,使大学生正确认识创业对于个人、家庭、社会及国家的意义与作用,从而转变大部分学生以往对创业实践抱有的退缩、高不可攀的认识,使大学生勇于尝试运用自己学习的理论知识,树立创新创业观念,探索一条属于自己的创业方法与途径。
3.2 加强任课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的建设
教师是课程建设的主要对象之一,目前,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师配置主要是专职教师或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师兼职,其中有创新创业教育背景的教师屈指可数。大部分教师具有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而对创新创业知识认知度较少。这显然无法满足创新创业教育的需要。
因此,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是高校实现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高校应该充分利用产学研一体化的模式,鼓励教师参加类似 KAB 创新创业教育培训,培养出高素质的职业新创业教育专业教师队伍。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师资力量。
3.3 融入参与式实践教学模式
高校形式与政策课在设立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之外,可以尝试融入参与式实践教学模式。比如,参考创新创业培训机构的方式,加入创业成功者的优秀案例,以视频教学或现场演讲等方式为在校大学生传授成功者的创新创业过程、经验等内容。树立优良典型,触动学生内心。
其次,可以在课上采用多种参与式教学模式,如分组讨论,团队活动、头脑风暴、互动等方式,加深受教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使学生能够及时反馈所学的理论知识,提升课堂理论教学质量。
在创新创业教育的背景下,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应审时度势,紧跟时代步伐,加快课程改革,为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