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中小学教师培训督导评估模式的尝试与探索

2016-05-30李政

甘肃教育 2016年18期
关键词:教师培训模式指标

李政

【关键词】 教师培训;督导评估;模式;指标

【中图分类号】 G4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 18—0020—01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中小学教师数量不断递增,教师培训的功能和作用日益凸显。教师培训因时间短、见效快,成为提升教师能力和水平的最常见方式,成为非学历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开展对教师培训工作的督导评估,提高教师培训的效果,已成为各级教育管理部门面临的重要课题。甘肃省政府教育督导团开展 了“国培计划”—中西部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幼师培训执行情况督导评估,在构建中小学教师培训督导评估模式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与探索。

一、中小学教师培训常见问题及评估方式

(一)中小学教师培训存在的常见问题

1. 职业倦怠。当前,很多中小学教师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职业倦怠现象,由于农村中小学受自然条件和环境等限制,教师的职业倦怠表现更为突出。造成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很多,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由于各学校相对独立教学,学科交流和专业互动很少,教师科研水平较低,自我发展意识淡薄,发展空间狭小,一定程度上造成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和成长既被动又缓慢,其职业倦怠心理逐渐产生。

2. 制度缺失。目前的教师培训制度完全出自教育行政机关,未体现中小学教师的意愿,造成培训各方有效协调和信任的缺失。调查发现:有些培训单位财务审批制度繁琐,培训部门出现先“借钱过日”再“到账还钱”的情况;个别地方还存在专业不符、顶替培训甚至把外出培训机会作为教师“福利”配发等现象。

3. 需求缺乏。满足培训需求是开展培训的基本目标,但是有些培训机构对培训缺乏长期的规划,以及必要和扎实的需求调研,导致每一次培训与学员的需求度贴得不够紧密,有些需求调研与培训时间接得太近,导致没有时间按照需求调研调整教学内容与教师备课,调研成了走过场。

4. 团队不力。培训团队是培训取得实效的关键,但有些培训机构老化、职责行政化、功能辅助化,培训团队不能尽职尽责,培训方式基本上是“去情景化”的补充教师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专家讲座,实际上,这种培训方式的效能在国外是受到普遍质疑的。

5. 条件不足。培训条件是保障培训顺利进行的前提,但有些地方也出现不能保证培训条件的情况。如,有些学校参训教师工学矛盾突出;远程培训需要教师在网络环境下学习,可是对于一些农村偏远地区的学校教师来说,计算机数量和网络条件不能满足学习需要。

(二)中小学教师培训评估方式

对中小学教师培训进行评估,由于培训方式、评估主体、评估对象及评估指标等的不同,会出现不同的评估结果。实际上,较多应用的培训评估方式如下:

1. 标准化评估。标准化评估就是针对培训要素设定评估指标,然后对照这些指标经过量化进行评估。这种评估方式的优势在于,操作简单易行,便于定量和比较;不足之处是无法进行过程性评估。

2. 专家型评估。专家型评估是指聘请教育培训专家,对培训质量进行分析、研究,进而提出总结性评估结论。其主要依靠专家经验、现场查看等对培训政策、制度等执行情况进行评估,虽然可以从多角度、多方面诊断培训效果和质量,但是采用这种方式时,专家的自主性较大,缺乏客观性和广泛性。

3. 对象型评估。对象型评估是指通过对参训单位和教师进行问卷调查、访谈、后续跟踪等,了解参训教师取得的实效性,获得培训终结性评估。这种评估方式的优点是,注重培训对象专业发展和实际培训实效,但是仅仅依靠培训对象一面之词就做出评估结论有些片面,而且主观性和随意性较大,不足以形成客观性结论。

4. 内容型评估。内容型评估主要是对培训方案、培训计划、培训活动及组织实施等培训全部内容进行评估,检查培训政策和过程的落实情况,从而得出评估结论。这种评估方式注重过程落实情况,虽然关注到培训全过程,但过于机械,不能满足个性需求,也有悖于特色发挥和创新培训。

5. 督导型评估。督导型评估是由第三方组织相关督导评估专业人员,按照督导评估程序和指标,通过查阅各培训单位的自评材料、听取汇报、查阅培训档案、听课、访谈等方式进行综合评估。其优点在于,一方面,对培训单位反馈督导评估意见,另一方面,主要对培训管理单位提供书面督导评估报告,同时适时向社会发布通报。这种评估方式是过程性评估和总结性评估的有机统一,既能保证评估结论全面、公正,又能对培训各方提供指导、帮助并进行监督,达到以督促建、以评促发展的目的,相对其他评估方式更加值得推广和应用。

中小学教师培训的评估方式并不限于上述几种,还有主管部门检查性评估、行业性评估等,每一种评估方式侧重点不同,评估手段和效果也不同。

二、 中小学教师培训督导评估模式构建设想

(一)督导评估模式构建的主要指标

1. 组织管理。培训管理是指管理者通过各种机制对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过程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控制的各种职能活动。在教师培训工作中,组织管理是培训工作的保障和关键,只有建立组织机构,建章立制,明确职权关系,规范运作,培训工作才能保证管理有序,服务到位,执行顺利。

2. 培训内容。培训内容是整个培训活动的核心,其要立足于培训对象,扎根于课堂,定位在参训教师专业能力训练和提升上。一方面,要遵循培训计划要求,另一方面,培训内容要以问题为中心,要有较强的针对性,贴近培训对象的需求。

3. 课程设置。在基线调查和需求分析的基础上,要紧扣《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制定规范的培训方案,科学设置培训课程,满足具体目标任务和培训对象的需求。督导评估应从完善教师培训的办法入手加强培训工作的法制化建设, 要真正将《教师法》提出的“对教师进行多种形式的思想、业务培训”落到实处。

4. 培训团队。培训团队决定了培训工作的水平和定位,组建高水平专业培训团队,历来是教师培训工作的重中之重。由大师、学者、一线优秀教师等组成培训团队,有助于参训教师更新教育理念,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逐步形成前瞻性教育思维。同时,一线优秀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熟悉本地实际情况,能够为有效解决本地化的教学难题提供有力帮助。

5. 后勤保障。后勤保障是指提供符合培训标准的教学场地和设备,提供符合要求的食宿、医疗等服务,确保有良好的教学和生活条件,这是开展培训的基本要求,也是体现管理水平和培训成效的重要因素。

6. 经费管理。确保资金管理制度健全,严格执行财务制度,经费及时拨付到位,合理使用经费,专款专用,是培训顺利进行的保障,也是体现培训单位重视程度与责任意识的关键。

7. 训后服务。培训后续服务主要是指培训单位要关注参训教师返岗后作用的发挥情况,继续帮助其专业发展,进而带动区域内教师共同成长,实现培训效益最大化。实践中,培训单位对教师培训后的跟踪、指导、反思工作还做得不够,不能很好地发挥培训的长期作用,部分参训教师难以做到学以致用,而循环培训容易使参训教师产生懈怠心理。

(二)中小学教师培训督导评估模式

在构建中小学教师培训督导评估模式方面,首先,我们查阅大量文献资料,收集相关问题和信息,针对不同对象设计问卷开展调查。其次,在调查的基础上总结和凝练问题,针对不同对象进行访谈和座谈,进一步补充有用信息、核实问题。最后,通过比较实践中不同培训评估方式优缺点及同一培训在督导评估前后的效果,从而分析和总结出中小学教师培训督导评估的指标、流程、方法及甘肃省中小学教师培训督导评估体系。

1. 评估流程

2. 评估指标体系

说明:(1)督导评估结果实行积分量化评定,满分为100分,分四个等次:优秀(90分及以上),良好(90分—80分),合格(80分—60分),不合格(60分以下)。(2)督导评估结果要通过媒体向社会发布公告,接受社会的监督,并将其作为对各类培训机构考核和今后项目安排的主要依据。

当前,教育综合领域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素质教育、教育均衡发展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教师队伍的发展也面临新的挑战与机遇,如何更加高效开展、科学评估中小学教师培训是摆在所有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任务。随着各地教育督导评估的不断探索和发展,必将会出现更加多元、科学的教师培训评估模式,从而进一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及教师队伍的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教师培训模式指标
最新引用指标
莫让指标改变初衷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策略研究
浅析混合学习模式下的教师培训网络课程设计策略
城镇化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师培训探析
珠三角西岸精密制造产业新城规划及公共服务平台构建
永续债券探析
MOOC时代创新区域教师培训课程建设研究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中学数学创造性教学的模式与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