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窃读记》中的语文味

2016-05-30姜玲

西江文艺 2016年20期
关键词:语文味语文教学

姜玲

【摘要】:程少堂提出的“语文味教学法”让大家再次认识到语文课堂教学的独特性,他把这种教学法归结为由四大要素的组成———语言、文章、文学、文化。以《窃读记》为例,结合四大要素,浅析文章中的语文味,寻求如何在具体教学中教出其中的语文味。

【關键词】:程少堂;语文味;《窃读记》;语文教学

曾经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人们把语文归结为语言、文字的总和,虽然也颇有道理,但是总觉得少了些什么。随着不断更新的教学流派、教学理念,尤其是在程少堂提出的“语文味”之后[1],才发觉其中缺少了一种韵味与生命,感觉之前的概念更像是没有生命的两个集合的僵硬叠加,而且它也忽视了学习者在学习语文过程中蕴含的满满的人情味、人文性。同时,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也关注到了这些,所以在新时代、新背景之下,不断进行课程改革,《窃读记》就是其重要产物。

《窃读记》[2]是最新版———2016年7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新增的一篇文章。我们都知道,入选学生语文教材的课文大都是文质兼美的,而且还要符合相应年龄阶段学生的认知水平的,作为新增篇目的《窃读记》,也确实存在着许多可圈可点之处。结合语文味教学的四大要素,浅析《窃读记》中的语文味及实际教学中如何教出其中的语文味,让语文课堂更加充满乐趣与韵味。

一、语言是基础[1];“语文老师应对语言文字的运用之妙有异乎寻常的敏感与激情……”[3],要教出风格、深度——咬定词句不放松,立根原在文本中,千推万敲言外意,任尔何种体裁风。而不是教材言语、文字的复读者。《窃读记》作为一篇记叙性散文,紧抓“我”“窃读”的过程展开叙述,但是作者对于读书这样一个司空见惯的现象、过程不是平白无味的记叙描写,而是注入了情感味道,一字一句,读来、品来,都韵味十足,比如“我像一个被捉到的小偷,羞愧而尴尬,涨红了脸。”[2]50,“一页,两页,我如饥饿的瘦狼,贪婪地吞读下去” [2]51……类似于这样充满艺术韵味与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还有很多,通过品读仿佛连读者都能真切体会到书中主人公所有的喜怒哀乐。因此,在讲授过程中,作为教师要把握這篇课文的语言文字的表达及效果,透过语言文字让学生感受到言外之意的韵味——语文味;

二、文章是重点[1];文章包含了“文章的信息、材料、意旨、感情、体式、结构、语体、体裁等”[1]。这里对文章概念的解释更加系统、全面,这也让我们认识到,要想把一篇文章讲好、讲出语文味,只关注语言文字是不够的,因此对于文章的解读就需要有全局观念。就拿《窃读记》来说,文章是是什么体裁的、文章的结构是怎么安排的、对于文章中的“雨天”的描写有什么作用或意图、作者是如何表达文章主旨的……都是在讲解课文时需要关注的,并且对于这些知识的讲解必须立足于整篇文章,切不可彼此割裂、生硬灌输,更不能断章取义;其次,之所以关注一篇文章中所包含的信息、材料、体式等因素,是因为这些都是在大的应试背景下必须面对的问题,也是中小学教育教学中的主要教学任务与知识基础,更是不容忽视的提高语文素养的必经之路;

三、文学是美点[1];《窃读记》不仅属于语文教材,更属于文学作品范畴,对于文学作品的解读,除了以上几个方面,还需要对其进深入解析,达到一种艺术的、审美的升华,要通过作品让学生有更大、更多的思维空间、审美体验,文学作品之所以高于生活就是在此。从文学角度来解读《窃读记》,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入手:比如本文中的语言文字的形式美——“每次从书店出来,我都像喝醉了酒似的,脑子被书中的人物所扰,踉踉跄跄,走路失去控制的能力”……;思想表达的感情美——“记住,你是吃饭长大,读书长大,也是在爱里长大的”……;叙述手法的结构美——悬念的起笔、起伏的转折、结尾的升华……;生动鲜明的文学形象——嗜读如命的我、善良体贴的店员、威风刻薄的书店老板等等。不同学生通过对这些内容的理解、体味,会有不同程度的思维想象空间、表达空间、审美体验等,而这些都让语文课堂更富语文味了;

四、文化是亮点[1];程少堂说“文化主要反映一个民族的思维、情感、行为方式的深层结构”[1],文化是根,不容小觑,更不能丢。因此,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势在必行,而语文教材很荣幸的为此贡献了一份力量,《窃读记》又是这份力量中的一小份。当今时代,物欲横流,浮躁激进,凡事求快,电子图书、快餐文化等满足着人们对于速度的要求,但是却往往忽视了对于真正文化的追寻。因此《窃读记》合乎时宜地进入了更多人们视野之中。它不仅通过主人公一波三折的读书经历告诫学生读书的重要性,而且也潜移默化地熏陶着学生要有求知欲、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文章最后两句,不仅是对作品中蕴含的文化的点明与升华,更是对这种文化的呼吁与赞美——“记住,你是吃饭长大,也是读书长大的!”“记住,你是吃饭长大,读书长大,也是在爱里长大的” [2]53,它传达的不仅是读书破万卷的传统优秀理念文化,更是与人为善、团结互助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文化是体现课堂语文味的关键亮点。

总之,语文味教学法是有灵魂深度、情感共鸣、极富感染力的教学法,它不仅仅是单一的审美教学,而是语言、文学、文化、文章共同有机构成的整体,想要语文课教得有韵味、学生学得有趣味、课前课后有余味,这四个要素必不可少,只是在实际教学中,因为教学任务、教材篇目的选择不同,对于这四个要素的侧重程度不同而已。

参考文献:

[1]程少堂.构建一种新的教学法:语文味教学法[J] .中学语文教学,2104(2).

[2]温儒敏主编.七年级上册语文[M] .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7).

[3]张尉,王长奴.卓越语文,请调出“语文味”[J].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2015(7).

猜你喜欢

语文味语文教学
当现实性遇到语文味:2016年高考语文全国Ⅰ卷评析
试析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味”的追寻
论如何让小学语文课堂富有语文味
高年级古诗词教学艺术之我见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