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设计创意方法
2016-05-30张伟丁玲
张伟 丁玲
【摘要】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论述我的观点。即设计什么,设计定位,如何设计这三个方面,这三面都可以在设计心理学方面找到落脚点。
【关键词】艺术设计设计心理学设计定位如何设计
《设计心理学》思想的核心就是要把心理学和社会学的有关知识和方法运用到工业设计中去。如何把这些有意义的设计思想运用到实际设计中是我们这代设计师所面临的重大课题。我从三个方面来论述点:即设计什么,设计定位,如何设计,这三点可以在设计心理学方面找到落脚点。使用动机是人们做任何事情的基本出发点,使用动机是设计的基本出发点。
首先从设计什么的角度来分析,有了使用动机和需要,也就产生了如何满足这一需要的原动力。举个例子,你口渴了,你就有了喝水的欲望,然后你就会想解决口渴问题的办法,你可以去买可乐,你也可以自己烧水喝,你可以用杯子喝水,总之解决的办法有很多很多种。但行动的复杂程度也不同,这就是理论上所说的关于目的需要与方式需要。目的需要是指最终目标的状态下的需要,这种需要的种类很少,但是确是好的设计所必须得满足的基础需要。奴廷的需要理论提出了四种需要,按照奴廷的意见,可以从生物、生理、心理和社会范畴来理解和发现需要,这为我们设计提供了创新点。设计师的主要设计思维方式就是发现方式需要来满足目的需要。我们仅仅从用户方式行为角度出发,重新思考设计。比如还是口渴的问题,我们暂且忘记现有杯子器皿的形态,从设计用户喝水这一简单又复杂的行动开始系统考虑,那么你也许你可以设计出新的饮水方式,设计出自己的饮水文化。我看過曾经有一把茶壶的设计,他把人们饮茶的细节和行为来进行不同的考虑,把使用状态设计出来:平放,侧放。其实这种设计思考方式在理论上叫做事理学。使用动机不是我们要设计的事物,仅仅是我们要考察的对象,我们可以通过很多方面的研究和调查去得到,来知道我们的设计定位的问题。
设计定位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文化,地域,风俗习惯,价值观念等等因素。价值观念的问题,基本上可以概括文化,地域差异所产生的对设计的影响。这种价值观念决定了用户追求什么东西,怎么定位东西。任何文化都具有不同的价值标准,它主要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认知标准、审美标准、道德标准。第一,认知标准,各种文化中都包含对待真理的认同标准,以区别什么是真,什么是假。例如我们国家的鬼文化与西方的吸血鬼文化就有完全不同,所赋予的精神和哲学是不同的,表现的主体内容更加不同。这种文化上的认知是设计必须要考虑的,尤其是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设计能否符合你所面对人群的认知标准是决定你的设计能否被理解和认可的关键因素。第二,审美标准,这个顾名思义,就是来判断什么是美的什么是丑的。不同文化,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审美差异是很大的,比如对于世界名模吕燕的长相的评价,中国人和西方人的评价就十分迥异。虽然是差异,但是并不是矛盾排斥的,他们也是可以相互接受和融合的,尽管可能关注的角度和方向不同。现在不是常常听到关于“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我觉得民族的东西是应该好好珍惜。其实一些产品设计所体现的文化涵养本身就对于本民族的文化有很好宣传作用,为什么西方文化充斥着世界的各个角落,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到处充斥着西方的工业品不是吗?中国产品也很多,但是在品质上还是很低下的,不单是在质量的问题,更大的问题在于缺少文化内涵的问题,所以我们的产品在很多时候很难产生某种文化侵蚀的效应,我们的文化对于世界范围来是依然是神秘的,但是我觉得这种神秘是隐藏的神秘,而不是展现的神秘,我们的设计需要突破,把握文化精髓的东西。第三是道德标准是用来判断好与坏的,对与错。这个标准与设计师的社会责任感有及大的联系。比如说环境保护,节约,如果只是向群众宣传,但是他们使用的东西还是那样的设计状态,我想所谓的保护节约就仅仅是空话了,我们不可能仅仅靠自觉去实现这个。所以设计师的责任就更加的重要了,重要到要引导社会向有利于人与自然,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去走。
最后要说的就是如何设计的问题,第一,产品应符合用户的生理特征,也就是必须要人机角度去考察产品。第二是要符合人的心理因素,既要明了设计中的情感因素。第三,符合用户的操作行动。即是否符合用户操作产品时能力,不给用户到来过多的使用困难。其实机器提供的选择越多,用户越难作出决定,难在不知道此操作会引起什么后果,是否会有危险,此操作是否能达到预期的目的,操作过程是什么。设计一个东西意味着给使用者附加了一定的责任,这种责任应该是操作者能够承担的。第四,满足一些操作上的非理性因素。人的心理和生理因素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每个人都同一事物的理解也是不同的,有时甚至是相反的。人是有情绪的,情绪对于理性行动的影响十分复杂,这些都属于行动中的非理性因素。在设计中,不能不考虑这方面的因素,使设计更安全,可靠。
关于设计什么,设计定位,如何设计其实是很复杂很系统的东西,这需要设计者要具备多种素质去适应当今社会对设计的要求,这是我读这本书最大的感
参考文献
[1]李乐山.工业设计心理学.第2版.北京蓝色畅想图书发行有限公司, 2006-7.
[2]门德来.现代图形设计创意与表现.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