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设疑·激疑·促思

2016-05-30蔡艳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16年2期
关键词:套子积极性笔者

我们通常所采用的启发式教学,其核心内容就是设疑、激疑、促思,而突破口应放在启发学生自身探究问题的积极性上。教师在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直接参与,精读深思,大胆设疑兴趣。教师则主要是点拨,破疑释难,要让学生自觉地获得知识和能力,开发智力,而设疑、激疑、促思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一、提倡和鼓励学生大胆提问

笔者曾接受一个语文程度比较差的班级,笔者让学生预习一篇课文,要求他们把不懂的问题写在纸上交给老师,结果只有三四个同学写纸条交给了老师,并且只能提出一些不懂的词语,甚至把课后的“思考和练习”中的题目原封不动地拿来问。虽然这几个同学提出的问题并不典型,但却是实实在在的,他们又是班上首先提出问题的,因此,笔者不笑其肤浅、简单,防止挫伤其积极性,而是把这几个同学表扬了一番,希望大家向他们学习。在讲课中,笔者有意识地花了点时间讨论他们的问题。学生看老师这么重视自己提出的问题,也都跃跃欲试,想提出问题问老师。与此同时,笔者作一些示范性的提问,启发帮助学生设计问题,并把学生设计的问题当做一种作业,并加以批改评讲,把经过独立思考提得好的问题编成练习,标明设计者的姓名。这些办法极有效地激发了学生提问的积极性。

二、积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问题

笔者教育学生,阅读是提问的基础,要求学生认真读书,逐步地钻进去。阅读时不应取陶渊明“好读书,不求甚解”的态度,而应该熟读精思,对一字一词、一句一段都仔细琢磨研究,从而逐步提高学生提出问题的质量,而且要有一定的深度。如学习《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时,有学生问:“这题目能加问号吗?是设问还是反问?”这同学看书很仔细,提问题也很有质量。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笔者不是包办代替去解答,而是耐心引导,深入分析思考。笔者让学生细读原文,深入思考,最后得出,作者的观点是“中国人并没有失掉自信力”,因此题目可以加问号,是反问,表达肯定的意思。

在教学中,笔者还反复告诉学生,阅读文章要综观全局,站在文章整体和主题思想的高度进行思考,登高远眺,居高临下,同时进行方法的指导。如《装在套子里的人》是一篇生动地嘲讽沙俄统治者妄图禁锢人们思想的作品。笔者在学生预习课文、了解故事情节的基础上,归纳提出几个连贯的关键性问题来开拓学生思路:套子里人的生活,套得很紧很紧,但能不能阻止现实生活对他的刺激呢;套子里人的思想,也套得很紧很紧,但能不能改变他内心的空虚呢;套子里人的婚事,同样是套得很紧很紧,但能不能解决他的思想感情的矛盾呢。这样归纳提问,学生思想便活跃起来。接着,笔者重点分析了他的婚事,套子里的人既想结婚,又怕非议;既怕新事物,又怕负责任,心神不定,矛盾重重。最后被恋爱对象“一推”、“一笑”,回到家,把情人的照片一“撤”,然后上了床“一死”,了此“一生”。直至他进了棺材真正成了“套子里的人”。经过分析后,笔者要求学生思考,这样细致的描写,有什么典型意义?最后,总揽全文,深入思考,得出一点,套子里的人虽然套得很紧很紧,但却败得很惨很惨,根本原因在于他脱离生活现实,违背客观规律,背离人民群众,维护反动统治势力。这就是这篇小说讽刺手法运用的着眼点和中心点。教学全过程,笔者始终从全文出发,抓住精要,围绕中心,提出问题,启发思维,极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三、在设疑、激疑、促思过程中鼓励学生“标新立异”

在教学中,笔者积极鼓励学生向老师、教材和课外书籍质疑,敢于反弹琵琶,大胆破除固有思想。教师错了的,公开改正;学生不对的,加以解释。如读《故乡》,有的学生指出:“……项带银圈……”句中的“带”字用错了,应用“戴”不用“带”,言之有据。记得有一次笔者在讲授《海市》时,曾将第一部分“我”回忆小时候见到虚无缥缈的海市的特点归结为“变幻莫测,绚丽迷人”这八个字。当时一个学生向笔者提出,“绚丽”一词用得不恰当。她说:“书上明明有‘像水墨画一样这句话,从景色上看,哪来耀人眼目的色彩呢?”接着又有几个学生也认为笔者讲得不确切。笔者琢磨一下,便发觉学生的意见很有道理,当即承认了自己讲法的不妥之处,并表扬了他们,又强调指出,对待学习就是不能囫囵吞枣、不加分辨地照单全收,要发扬勇于探索的求实精神,敢于提出与老师不同的意见。经过大家的商讨,最后一致认为用“奇丽”一词比较准确。在鼓励学生向教师质疑的同时,进而鼓励学生向教材质疑。学生能从课文、特别是名家文字中挑刺,能从权威性的注释中找到瑕疵,其思維的创造性锻炼是很大的,一旦得到结果,其兴奋程度不亚于成年人对发明创造成果之喜悦。同时,也从其中领略到了培养严谨务实精神的重要。

实践证明,设疑、激疑、促思是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和发展智力的必由之路,语文教师应把设疑、激疑、促思的教法用于阅读教学的全过程。

(蔡艳  江苏省新沂市八一实验学校  221400)

猜你喜欢

套子积极性笔者
谈谈《装在套子里的人》中“套子”的象征意义
三方共进,激发干部积极性更上一层楼
老师,别走……
套子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我所欣赏的套子
技校生学习积极性的探索研究
人的积极性与扩大内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