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物理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策略探究

2016-05-30张生

关键词:创新思维培养策略高中物理

张生

摘    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在人才,尤其是创新型科技人才”。如今,当代社会发展的核心是人才的培养,人才的培养重点是创新品质的形成,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必须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服务。高中物理作为一门学生必须学习的基础科学,承载着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使命,而创新思维的培养则是创新型人才必须养成的基本品质。因此,高中物理教育者要积极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结合高中生实际情况研究创新思维培养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高中物理;创新思维;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2-001-01

一、创新之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作为一种内部学习动机,能够推动学生形成强大的内部学习动力。当学生对物理的相关内容产生浓厚兴趣时,他们才会乐于积极主动的去了解、观察、认知、思考,才能愿意去探究、归纳总结、创新。因此,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物理教师首先要通过有趣物理情境的设置引起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从漠不关心的心态转变为好奇,然后教师才可以传道授业解惑。

二、创新之基:提高学生操作能力

物理的学习不仅仅需要对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实践能力。在物理教学中,动手操作能力能够培养学生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促进学生认知、观察、探究、分析等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更能够为学生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例如教师在讲解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这部分内容时,如果教师只是在讲台上将定律的内容讲述一遍,让学生将其记录在自己的笔记本上,那么,这样的学习对学生而言,基本等于零。学生没有实际的动手操作,就不会理解电磁感应到底是如何产生的,电磁感应的定律对于学生来说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没有通过具体的表征来内化为学生的知识经验,学生就不可能通过自下而上的学习方式来掌握这个定律,更不能对这个定律进行灵活的迁移运用。因此,教师在讲解这部分内容时,要做到理论知识与实践运动的结合,可以一边做实验,一边讲解电磁感应定律,在讲解的过程中就每一个知识点提出相应的问题,并要求学生通过实验的观察来回答问题,教师可以问“在电磁感应中,是铁芯产生了电流吗?大家能观察到在开关闭合的瞬间,电流的情况吗?”这样,学生会跟随教师的思路,仔细观察实验。在讲述结束后,教师要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实验的操作,根据前面提出的问题,再对实验进行进一步的观察。

三、创新之境:引导学生合作探究

“各种有效学习理论都强调了学生主动性的积极作用,主体性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基本特征”。学生是参与课堂教学的主体,是主动建构知识的主体,也是创新活动的灵魂和核心,这就要求物理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为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充分的发挥其主体性的价值。首先,教师要充分的分析学情和教材,思考教学内容是否适合采用合作探究的方式;其次,教师需要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依据学生特点、教学内容与合作探究方式的吻合性,选择适合于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再次,教师要结合生活实际,列举一些生活中的实例,抛砖引玉,提出问题,设置悬念,引起学生对问题的思考与质疑;最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将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与新学习的内容相联合,利用同化与顺应两种方式来平衡知识的获得与转化,并在原有的知识经验之上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再发现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创设优秀环境,指导学生通过与同学之间的合作交流、实验探究来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学生在合作探究过程中,会发现很多有趣的现象,也会出现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学生会积极的进行思考,并会寻求他人的帮助,在这个过程中,既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创新思维,又增强了学生与他人合作的能力,还养成了学生发现问题的主动意识。

四、创新之路:重视学生学法指导

新课程改革中提出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方法的引导是任何一门学科的重要任务。笔者认为,教师对于学生的学法指导要比学生学习基础知识更为重要,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习方法的掌握可以帮助学生利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节省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并能够通过学习方法的运用促进自身创新思维的培养。例如,在电流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电流与水流做对比,通过总结归纳电流与水流之间异同来全面了解电流的相关内容,这是通过认知策略中联想的方式来学习知识的方法,掌握了这种方法以后,学生在学习类似的知识时就可以通过联想来理解某个知识点,另外,学生在联想的过程中会产生一些稀奇古怪的想法,这些想法是创新思维形成的基本前提。

五、创新之魂:增强学生创新意识

创新教育的核心环节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它不仅能够让学生掌握知识的价值属性及外部联系,还能让学生创造出独特的思维观念,比如教师可以利用启发式教学,将问题分解为不同的小问题,然后对问题的每一部分进行引导,层层剖析问题的表象与本质,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如在讲述增大摩擦方法的内容时,可以向学生提问“你能想到的增大摩擦的方法有哪些?”这在创新思维属于方法发散思维的培养,就是引导学生尽可能多的说出某一种事物的方法。除此之外,还有用途、形状、性能等方面的培养。

结论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钱学森之问让我们意识到培养创新思维的重要性,而物理学科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是创新人才培养的突破口,所以,高中物理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实用型人才方面,任重而道远。

猜你喜欢

创新思维培养策略高中物理
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做好的四件事
高中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物理实验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巧用“错误”激活数学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培养职校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