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语文教学中互动性让学生乐学
2016-05-30钟贝霞
钟贝霞
【摘要】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是财富源于人力资源的时代。作为一名教育者来说,教学已不是原来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与学生学的过程,一堂没有交往、没有互动性的学习过程,已不适应现代高速发展的社会。我们必须树立崭新的教育理念,充分发挥语文教学中互动性让学生乐学。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互动性学生乐学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充分发挥互动性让学生乐学是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新世纪赋予我们新的使命,《新课标》带给我们新的要求,作为一名教育教学一线的老师来说,教学已不是原来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与学生学的过程,一堂没有交往、没有互动性的学习过程,已不适应现代高速发展的社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那么,如何在语文课堂中实现师生互动?如何在互动中发展学生的个性呢? 对此本人做了大胆的探索,下面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 设情境,激发学习乐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特点,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善于提出一些既让学生有熟悉感,又需要动脑筋才能解决的问题,将学生置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的境地。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往往使教学收到预想不到的效果。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不断地变着花样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如在教学作文《写一件诚信的事》一课时,在导入新课时,我采用了故事导入法,给学生讲了一个《狼来了》的故事,学生一下子被吸引住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被激起。在此基础上,我揭示课题。这样的教学,学生就会容易入情入境,见解多多,我顺势让学生四人小组讨论:“发生在你身边的关于诚信的故事有哪些?”同学们个个兴高采烈地讲着自己的故事。通过讨论、交流,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积累了写作素材,掌握了写作方法。这样激起了学生的兴趣,不由的组织探讨起来。令课堂“活”起来,从而诱发探究意识,激活探究思维。
二、设疑,激发互动中喜悦。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巧设问题是关键。在设计问题上把学生置于“发现者”和“探索者”的位置。例如在讲到《将相和》这一课时,我设计了一个问题“假如将相不和,会导致怎样的后果?为什么?”学生争论激烈,我没有马上给出答案,而是引导学生去分析齐、秦两国的国情,最后明确将相不和会损害国家的利益。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的一切教学活动必须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同时,应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毫不吝惜地让学生去思考,真正让学生的思维在无拘无束的讨论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给课堂教学注入生机。如在教学《穷人》这篇课文时,我问学生:“学了这篇课文 ,你们从人物的心理活动和对话描写中,可以看出桑娜和渔夫是怎样的人?他们的做法对吗?”大部分同学都回答了他们是一个心地善良的穷人,他们的做法是对的。可有一个学生却回答说:“他们虽心地善良,但五个孩子已经够他们受的,再加上两个,假如生活不下去了,怎么办?”他的回答激起了千层浪,学生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大家对当时的黑暗社会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最后,我在学生们讨论的基础上作了全面的总结,并对他们进行了适时的思想品德教育。 这样设疑,激发了学生听课的喜悦。
三、活跃课堂,品味成功的喜悦。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努力创造条件活跃课堂。让学生尤其是学困生在课堂上尝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其学习兴趣,使课堂气氛活起来。在练习课上,我经常把一节课要讲的几部分内容分成几个“关”,然后设计一个“智慧大冲关”的活动,组织同学们分组进行“冲关”比赛,每过一关就及时对冲关成功的小组或个人进行表扬,并奖励智慧星。为了能成功,每一个小组的学生都不甘示弱,认真交流,积极主动合作,共同享受成功的喜悦。对于学困生我还经常作出一些激励性的评价,例如:“其实你很聪明,只要你多努力,你一定会学得很棒。”、“这个问题你说得很好,证明你是个爱动脑筋的学生。”、“你的看法很独特!”诸如此类的评价,不但承认了學生的进步,而且使学生在心理上也感受到了进步。
总而言之,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师生互动性。在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