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

2016-05-30李长华

关键词:学习探究性高中语文

李长华

摘    要:自主、合作、探究已经成为当下的学习方式。在高中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一定的教学手段,开展探究性学习,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培养学生的探究性的学习方法,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高中语文;探究性;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2-001-01

激发学生潜能,如何传递优质文化,以适应新的时代,新的社会状况更是文学教育的首要课题-尤以高中语文教学为甚。吾人不能不思索:改进旧有的,陈腐的、刻板的教学方法,而以真正能配合时代发展,科技文明,且可提升心灵美感的教学理念,来推动高中语文教学,使中学生能得以接受人本、人文的全人教育。探究性学习是培养人们了解美、热爱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教育。它的宗旨在于培养人们正确健康的审美观点和审美情趣,提高人们对美的欣赏力和创造力。教师可以借助审美媒介透过语文教育,来塑造学生美的心灵,提升审美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健全高尚的审美观。因而正确地认识探究性学习的意义与特质﹔认真地探讨探究性学习内容、途径与方法,就成为当前中学语文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传统高中语文教学的现状

传统的教育片面强调智育,似乎只要智育第一,忽视德育,体育,群育,无法促成个性和谐而全面的发展。语文教育的目的,必须教学生具有听、说、读、写,使用现代语言文字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道德情操,健全高尚的审美观。至于语文教学的任务是把学生培养成为五育并重,术德兼修的好学生。

语文教学不仅是教学艺术、育人艺术,也是感情艺术。语文教育和探究性学习同步进行,能激发学生热爱语文、学习语文、探索语文未知世界的强烈欲望和热情,并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语文教学过程实际上是感情教育的过程。在语文教育的审美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情感,发现美、产生美感,才有学习语文的欲望和热情,从而使语文教育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的策略

(一)创造和谐的教学气氛和愉悦的教学环境

语文教育中的探究性学习,能够使教和学双方产生互动、互信的情感,使师生关系密切,因而创造和谐的教学气氛和愉悦的教学环境。对启发学生思维产生最佳效果。若要获得探究性学习的实效,教师必先具有审美感。如对一篇小说的分析,对构思美的讲解,对语言美的情读,教师要能先动情,才会使学生在感情酝酿中受到启迪,使之对语文学习产生浓厚兴趣。语文教育过程,同时也在指导学生遵照美的法则去探索真的知识。真和美的联系在语文教育中随处可见。如文章的谋篇布局技巧,意境的深远,人物形象美,语言的生动准确等。学习时,学生产生审美感;心灵净化时,精神得到满足,又提高美感能力,增强对生活中是非善恶的判断力。总览全套的语文教材,每篇课文都闪烁着审美的光彩,几乎涉及了美的各个领域,以不同的角度向人们展现美的各种形态。所以语文教师要用美学的观点,以培养他们健全高尚的审美观。作者塑造正面形象,会引起学生热爱、仰慕、仿效,以致成为学习榜样;作者通过形象语言、说理、所表现出生活态度和生活理想,会引起学生的赞美、追求,以至于成为他们生活指南。我国的语文教育,是以单篇文章作为教材进行教学,因此教学中就必须文道统一,要求学生因文悟道,因道学文。而审美情境教学最能显现我国语文教育的特质,符合文化原理与需要。他寓教于乐、于情境之中,对学生进行传道、授业、解惑,使学生受到文化教育的熏陶,以文化来感人,也使当今语文教学,走向科学化、现代化、国际化的目标。

(二)提供参与形式,关注探究过程

学习不是结果,而是一种过程。布鲁纳说:“学习不是把学生当成图书馆,而是培养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全面、主动参与学习是提供学生自主学习的最好形式。只有直接参与探究新知的全过程,才能领悟知识的奥秘,感受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欣喜。优化教学过程的最根本所在就是要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参与学习的内涵是丰富的,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大胆放手,更多地提供学生参与机会和形式,充分发挥学生各种感官功能,让学生多动手、多动口、多动脑,参与观察、思考、讨论和实验。参与要多样化、全方位,同时也要注意不同学科、不同年级,参与内容和形式也不同。关注自主学习的过程,其最佳手段是优化课堂教学中反馈与评价。

(三)鼓励大胆质疑,培养探究精神

学习者不会思考,不掌握学习的方法,单靠死记硬背“吞”知识,必然会产生巨大的内耗,效果差,从而失去信心,也就折了锐气,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要得当,“放”要彻底,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放”的彻底体现在学生敢于问,善于争,勤于动。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敢于大胆发问,敢于说出自己的见解,敢于反驳别人的意见,敢于相互争论,在相互交流中表现自我,交换思考所得,体验独立思考的乐趣。还要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实际操作的作用,让学生动手。俗话说:“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也就是各学科探究学习能力得到发展的过程。

总之,语文是人类最主要的沟通工具,它是一门基础学科,又是一门人文学科。语文学科对学生提高思想道德情操,科学文化素质,以及从而学好其它学科,对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进步的文化,促进国家现代化建设,提高学生的文化水平,都具有深厚的人文价值。因此在现代教育中,探究性学习所带来的人与社会自然的和谐,是其它教育所不能企及的。

[参考文献]

[1] 刘延顺 .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快乐阅读旬刊,

2013年第10期.

[2] 李文颇.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中国校外教育旬

刊,2013年第11期.

猜你喜欢

学习探究性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浅析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
高中英语探究性学习的初步实践
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
试论在高校“产、学、研”中发展现代传统手工艺文化
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家庭习得环境对初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研究
创设探索情境,让学生在“探”中“学”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