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几点思考

2016-05-30郑芳卿

读写算·基础教育研究 2016年3期
关键词:小学生阅读教学情感

郑芳卿

【摘要】小学语文是每个人学习语文的启蒙阶段,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最为看重的一点就是小学生对于阅读技巧和知识的掌握,阅读是学生日后学习的基础技能,有了良好的阅读能力,学生才能自主完成接下来的系统学习,所以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意义重大,但是在教师授课的过程中,却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阅读教学难题,无法把正确的阅读思路顺利地灌输给学生,本文将针对这个问题,结合理论知识和自身实践经验给出自己的几点思考,希望对于教育工作者们能够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一、前言

中国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方法至今仍在使用,其所包含的有效的教育思想是不可否认的,但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思想观念的改变以及社会人才需求的变化,这种传统的教育理念显然不能适应现代发展需要。通过对教学方法和内容进行创新,能够更加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从整体上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本文将具体分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缺陷,小学语文并結合教学实际提出小学语文教学水平的方法。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

阅读是每个人掌握知识的最主要途径,它可以帮助人类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收集处理信息是阅读最直接的功能,同时也是阅读行为的一种本能反应和初始目的,这种功能体现的是人类对于知识的辨别与认知;认识世界是阅读的深入追求,人类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认识世界,掌握物质变化的自然规律,并且利用这种规律来实现自己的梦想,所以阅读带给人类的就是一种世界内在原理的记忆与理解;发展思维是阅读的一项重要拓展,人类的发展需要思维的不断跳跃,用更加先进科学的思维来代替落后守旧的思维,阅读恰恰在帮助人们完成这个蜕变的过程;获得审美体验是阅读的一个乐趣所在,阅读带给人们的是各种知识和各类文明的充实快感,这种快感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审美所导致的。所以阅读对于人类来说至关重要。既然阅读有这么重大的意义,那么对于小学生的阅读教学就更不能马虎了,因为小学生处在模仿与学习的最初阶段,对于各种知识的接受不能够分辨出善恶好坏,所以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格外注意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培养学生们掌握正确的阅读技巧。

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

1、网络文化恶性侵入:很多小学生的阅读水平低于同年龄段的平均阅读水平,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因为很多小学生没有浓厚的语文阅读兴趣。当今社会信息时代的发展十分迅速,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普及使得人类对于知识探索和掌握的年纪大大提前,网络上许多内容原本需要有一定阅读基础和辨别能力的人才能查看,但是小学生却过早接触,这种情况就造成学生们更加偏爱网络,而忽视正确阅读思维的养成,再加上学生本身阅读思维的养成相比较网络内容来说就有些枯燥乏味,所以小学生普遍对于语文内容的阅读缺乏兴趣,

2、阅读引导不到位:许多教师在给小学生上语文课时,阅读的引导很不到位,学生们想进行正确的阅读,却苦于找不到正确的阅读途径,这种情况归根结底是由教师的阅读引导不到位造成的。另外,学生得不到教师的引导,没有培养出来正确的阅读思维和方式,更没有形成语文知识正确阅读的良好习惯和自主阅读的拓展训练,学生不能够自主阅读就意味着他们的学习能力会大大降低,并且对于日后的工作学习也会形成无形的障碍。

3、课外阅读少,拓展训练不够:阅读是需要训练和积累的,这是一种持之以恒的习惯和思维,所以适量的课外阅读绝对有着意想不到的作用,但是在现实的小学语文阅读过程中,学生的课外阅读往往受到各种各样的阻碍,使课外阅读训练的机会大大减少。

四、增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果的方式、增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果的方式

1、注重语言形式的阅读教学

语文学科的意义在于让学生在读书、写字、表达的过程中学会正确理解和使用祖国的汉字和语言,同时在进行训练的过程中体会到汉语的人文情怀。这种意义体现在课本中具体的词句中、具体的语言形式中以及由词句和语言形式构成的语言整体中,也就是文章作者的写作手法以及思维方式。

2、实现课文内容情感与语言的有效融合

阅读教学的创新观念应该包括:以内容情感为线索,以语言感悟为教学中心。理解内容情感是实现语言情感领悟训练的有效途径。所以,现在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需要着重加强教学的是怎样引导学生找到情感主线,怎样去确定情感主线,怎样进行语言感悟的训练。

3、结合课文本身找到阅读教学的切入点

教师在课前进行备课时,要对课本所要教授的主题进行深入的思考,确定应该从何处讲起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探索知识的好奇心,这样就可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出发点,在不知不觉中融入课文所创造的情感氛围中去,然后跟随着作者的情感变化去感受语言的魅力和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4、在具体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处理好思考和行动的关系。

(1)发挥好学生的主体作用。每一个学生无论成绩好坏,都应该受到平等的教育和对待。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需要考虑到班级里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要求,针对他们的弱点和疑惑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除此之外,还要考虑到不同学生学习能力的高低,综合考虑上述因素之后,再进行具体的教学,力求让每一个学生真正学到有助于提升自我的东西。

(2)明确教学目标。教师在进行备课时,需要知道这一堂语文阅读教学课要完成的目标是什么,根据学生的爱好、关注点来制定相关的教学目标,再结合具体的课本内容的要求。目标的确定必须要从文字、文学、文化、三个方面去进行综合考虑,教师要具备融合多方面知识的能力,巧妙地把对学生的知识水平、学习方法的培养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结合在一起,并通过学生具体的学习实践活动来实现。

五、结束语

小学是所有人学习的基础阶段,其中语文阅读知识的学习更是重中之重,所以身为小学的语文教师或者相关的教育工作者应该及时交给小学生正确的阅读思维和习惯,帮助祖国的花朵们用正确的眼光来阅读世界、认知世界,通过教师自身的努力,从根本上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郭晓嫚.20世纪上半叶语文课程标准(纲要)中关于小学阅读教学内容规定的演变研究[D].宁波大学,2014.

[2]陆一平.强根固本:阅读教学的坚守之道——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几点思考[J].文教资料,2015,20:40-41.

猜你喜欢

小学生阅读教学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情感移植
我是小学生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