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标下的现代文阅读教学尝试

2016-05-30戴天明

读写算·基础教育研究 2016年3期
关键词:现代文说明文议论文

戴天明

如何提高现代文阅读的水平,这是一个长期困惑着考生、也困惑着语文教师的问题,也是语文教师在平时教学中不断探索的一个课题。

一、 明确《课程标准》的要求。

要进行现代文阅读训练,首先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即训练什么。为了让训练有的放矢,做到事半功倍,首要的应是明确考纲要求。《语文课程标准》与《中考考试说明》对阅读都提出了要求,比较而言,《说明》上的要求更易操作。纵观近几年的《考试说明》,对现代文阅读的基本要求尽管每年都有细微变化,但大致要求不变,概括地说,对阅读提出了三方面的要求:1、整体感知文章,体会作者的态度、观点、感情,理解文章的内容和思路,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对文章的内容、语言和写法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看法或疑问。“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的评价。2、读文学作品,能感受作品中的形象,欣赏优美、精彩的语言。“对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应加以鼓励”。3、熟练解决阅读中典型字词的读音、解释和运用问题。

二、 仔细分析中考现代文阅读的特点。

现代文阅读特点包括材料特点和测试特点。我们先来看看材料特点。浏览近几年的中考语文试卷,现代文阅读材料一般为一篇说明文、一篇议论文、一篇文学作品。据语文界一些专家总结,说明文全部来源于报刊杂志,一般反映的是全球科技领域的最新成果,内容涉及生物、物理、化学、地理、通迅、工程技术等等。如克隆、环境问题、三峡工程等。由于受试卷长度的限制,这类文章篇幅短小,在400字到500字之间,这类文章最大的特点是信息密度大,有时一句话就包含了几条重要的信息,而且,由于是全球最新的科技成果,学生对这类知识十分陌生,有时甚至可以说是一窍不通,因而往往看了文章却不知文章所云。值得学生欣慰的是,考点所涉及的问题都比较贴近生活、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因此,只要学生平时善于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答起题来还是能得较多的分。让学生更觉无从下手的,往往是议论文。这类文章相对于说明文而言,篇幅长,容量大,思考力度深,论述严谨而滴水不漏,阅读此类文章必须有丰富的生活经验、有深厚的社会阅历及广博的知识基础。而这一些恰恰是中学生所缺少的。更让中学生伤心而害怕的,这类文章的考题是以简答题的形式出现,这就增加了学生主观思考的梯度、概括综合的力度及语言表达的难度,让许多语文基础一般的同学手足无措。而文学作品相对说明文、议论文而言较通俗,语言优美,能给人美的享受。此类作品材料较散,作品的观点也较含蓄,往往缺少直接表露作者观点的语句,须通过学生的思考揣摩,综合分析才能领悟作者主旨。而且,此类文章往往具有较强的鉴赏性,对缺少一定欣赏知识的中学生来说,要准确的表达自己對文章的欣赏意见,具有一定困难。

根据近几年试卷分析,三类文章的考试内容主要包括对字词的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其中包括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等。

三、 有的放矢地采取对策。

在理解《考试说明》的要求的基础上,我们在平时讲解课文或综合复习中,就可以有目的地进行训练,具体做法,不妨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1、让学生明确要考什么会考什么。在考前复习中,必须让学生彻底了解近几年中考的阅读材料、阅读题型及解题思路,这样有助于学生在训练中自我摸索,把握中考现代文阅读的命题及解题规律。

2、利用现成的课本进行现代文阅读训练。语文课本上有许多有价值的文章,无论从思想内容还是表达方式方面都值得研究。《初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阅读量应达到400万字。面队浩瀚的书海,课文就是最基础的东西。而且,当老师在讲解这类课本时,其实也是在帮助学生提高理解、分析及鉴赏文章的能力,引导学生如何提出问题,如何思考问题,并通过课堂提问,提高学生语言的概括能力和综合表达能力,而这些能力的提高,为同学进行课外阅读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因此,课堂教学中的答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得到答案的途径,明白了这一点,就不会幼稚地认为语文课毫无价值了。

3、那么怎样高效利用课本呢?我觉得可以利用课本进行各类文体的阅读训练。教师在讲解过程中,可以有意识的模仿中考题型,对各类文体提出不同的欣赏要求。说明文就着重理解词句含义、辨别筛选文中重要信息;小说着重鉴赏作品形象、语言特色及蕴藏在作品中作者的观点态度等;记叙文可以分析文章的内容要点和中心思想以及表现形式、作者观点、表达技巧等;议论文着重分析文章的内容要点、结构层次和表现形式,还可以评价一下作者的观点态度等。

4、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及解题技巧。人们常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渔”便是方法技巧。我们常常有这样的感受:在同一课堂同一时间段内,有的同学读了一篇文章便能侃侃而谈,有的同学却什么收获也没有,这固然有基础差异的因素,但更大的差异在于阅读的方法上。因此,对阅读方法的指导十分重要。在我看来,阅读一篇文章首先要对文章有个整体把握。包括题目、作者、文后注释、作者要表达的主题,采用的表达方式,阅读者都要心中有数,其次是文章的结构层次,通过理清思路来把握作品内容及作者观点。再次,就是咬文嚼字了。通过细琢细磨,把握文章的细枝末节、关健语句,从而正确接受文章提供的信息。最后便是分析概括,欣赏评价。可以从内容、表现形式和语言等几个角度对文章提出看法。这是阅读的方法。至于解题的技巧,我认为可指导学生先通读全文,尤其要提醒学生不可忽略文章的题目及文后的注释,哪怕只是括号中的一个出处,因为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它概括了文章的主题,而文后注释,则往往暗示着写作的背景、目的等。这样,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再分范围检索问题答案,尽量根据文章的关健语句,上下句之间的逻辑联系、特定的语言环境等把答案找出来。

5、增加阅读量。俗话说,熟能生巧,要使解题过程达到得心应手的程度,阅读训练就要有足够的训练量以及足够的训练心得和对训练的高度类型化的概括。因而,仅仅局限课本的几篇文章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应针对中考阅读材料的特点,有目的地选择一些信息量大、思考力度深,欣赏价值大的说明文、议论文、文学作品,用增加阅读量的方法来丰富学生的知识,扩大学生与外界的接触面,积累一定的鉴赏知识。也可以推荐一些文章,让学生对照着《考试说明》的要求,自己提出问题,自己用老师教的方法去寻求答案,让学生在这种自我摸索、自我感悟中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提高解题能力。

总的来说,现代文的阅读范围很广,要求较高,阅读训练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要提高阅读水平,还得靠各位语文教师及学生在不断的训练中,摸索出一条更快捷、更有效的途经。

猜你喜欢

现代文说明文议论文
议论文阅读专练
说明文阅读专练
专项训练 现代文阅读
Get两种论证法,一举拿下议论文
简谈“议论文”写作
让概括思维成为解答现代文阅读题的“利器”
如何提高自述型说明文的颜值
高考现代文阅读应关注的几点
说明文中相似、相反与因果联想的运用
议论文应以“理”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