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代文学鉴赏的思维模式探讨

2016-05-30朱俊凤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6年3期
关键词:思维模式鉴赏古代文学

朱俊凤

【摘 要】对古代文学作品进行鉴赏,只有遵循一定的思维模式,才能深入理解作品思想内核,获取美的体验。本文对古代文学鉴赏应该遵循的一些基本思维模式进行了简单的探讨。

【关键词】古代文学;鉴赏;思维模式

在中华文明漫长的发展史中,我们的先人创造了大量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这些作品不仅思想丰富,内容深刻,而且具有极高的文学性、艺术性,因此,通过对这些作品的仔细鉴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和审美情趣,而且还有助于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所以,高中语文一定要重视学生古代文学作品鉴赏能力的培养,通过不同的教法引导,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创新思维,达到提升学生鉴赏水平的目的。

一、思维模式的类型

人在思维过程中都遵循着一定的模式、方法,借助这样的思维模式,人可以从众多芜杂的现象中捕捉到事物的本质内容,进而形成正确的认识。人的思维模式主要有整体思维、发散思维、演绎思维、归纳思维等模式。古代文学作品类型众多、创作手法多样,尤其是古代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其思想内涵往往更加深刻,采取的写作手法和创作的形象有时也比较隐晦曲折,因此,要想对这些古代文学作品进行深入的解读,必须采用多样的思维模式才行。

二、古代文学鉴赏中的基本思维模式

1.全面、多角度的思维模式

古代文学作品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其性格往往不是单一的、平面化的,而是综合的、立体的,因此,在鉴赏古代文学作品人物性格的时候,就应该坚持全面、综合的思维模式,注重从多角度对人物性格进行认真分析。如《红楼梦》中贾宝玉的形象,其常被看做是一个封建社会的离经叛道者,他尊重女性、鄙视男权,他说:“女人是水做的”,“男人是泥做的”,所以一看到女性就觉得清气扑面,而一看到男性就觉得“浊气逼人”。无疑这样的思想,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是极端大逆不道,有违常伦的。但如果就此把这看做是宝玉性格的全部,无疑失之偏颇。因为,他也曾有过踹袭人窝心脚的时候,更有过在宝钏、晴雯被其母亲王夫人视作“狐狸精”,“好好的少爷被你们带坏了”的偏颇指责声中,被驱赶出贾府,而不为他们做辩驳的时候,可以说,这时候的宝玉只不过是封建权威下的一个“逃兵”。由此可见,只有全面深入地进行思考,才能在文学鉴赏中形成客观、准确的观点。

2.概括、归纳的思维模式

在对古代文学作品进行鉴赏的时候,常常要使用概括、归纳的思维模式。如在一些古代文学作品中,人物的性格往往不是一成不变的,他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发展,从而使其性格显现出比较复杂多样的特性,不过,尽管人物性格有变化,但是其性格中的核心东西却是难以改变的,这就需要从作品中千头万绪的描述中,抽取出共性的东西加以归纳,从而把握作品中人物形象的主要性格特征。如《水浒传》中,宋江这一人物形象就是不断变化的。其最初作为一个郓城小吏,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平常也喜好交结豪强,因此赢得了“及时雨”的美名,其对朝廷、对当官的,一直是心存向往的。但后来随着其受到朝廷的迫害逐渐加剧,最终非要了他性命不可的时候,他才走上了彻底抗争的梁山之路。后来,当朝廷对他再度使以恩惠的时候,其性格中“投降”的思想再度表露出来。但通过归纳的思维方式,我们发现,尽管宋江性格中有反叛的色彩,但其反叛的其实一直是所谓的“奸臣当道”的现实,而对于那个高高在上的皇帝,他其实一直没有想过要反叛的,其“忠君”思想是一以贯之的。

3.实事求是的思维模式

准确鉴赏文学作品,一定要立足于文本,实事求是地进行思考,不可以当代人的思维定式去分析古人的思维方法。如许多学生常常对《西游记》中孙悟空的本领感到困惑,他们认为,在大闹天宫中,孙悟空的本领如此之大,“十万天兵天将竟然捉不住一个妖猴”,而在保护唐僧取经的时候,孙悟空竟然拿很多妖怪没有办法,好像是孙悟空的本领急速退化了。其实,如果大家能够将孙悟空这一形象放置到这本书成书的年代予以考虑就可以明白,为何孙悟空在后来却“打不过几个小妖了”。《西游记》成书于明朝中期,当时虽然经济发达,但封建统治者对人思想的禁锢却十分深,文人稍有不慎,就会因言获罪,正是由于这种思想上的强烈束缚,使得明朝始终无法在科技上获得突破发展,在军事上也始终无法保持对周边国家的军事优势,从而导致边关始终不宁。而《西游记》中孙悟空头戴金箍的形象,其实就暗喻了当时统治者对人们思想的束缚,也正是有了这一层束缚,从而使得孙悟空在打妖怪的时候,显得缩手缩脚,不敢放开。

三、结论

高中语文教师在要求学生在对《古代文学》作品进行鉴赏的时候,一定要遵循全面客观、分析归纳、实事求是的思维模式,将文学作品放置到更广阔的背景中进行深入分析,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鉴赏到文学作品的精髓,而不仅仅只是浮光掠影,停留于皮毛。

参考文献:

[1]杨槐.鉴赏三忌——古代文学鉴赏探讨之一[J].昆明师专学报,1990(03).

[2]林凌.艺术的史与史的艺术——评满天澄同志新著《中国军族文学鉴赏》[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1992(06).

[3]徐应佩.论古典文学鉴赏的现代感应[J]. 南通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01).

猜你喜欢

思维模式鉴赏古代文学
古代文学圈中的“鄙视链”
韩国古代文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探析
逻辑创新的思维模式
批判性思维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培养及应用
语境与英语写作研究
谈高中美术鉴赏教育中审美价值的研究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意境特征分析
在文化语境中阐释中国古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