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层次划分及如何加强教学中的阅读指导

2016-05-30董莉芳

读写算·基础教育研究 2016年3期
关键词:层次结构教科书读书

董莉芳

【摘要】中学生阅读层次由浅入深可分为知识性阅读、理解性阅读、探索性阅读等,目前应着重提高理解性阅读能力。其策略是倡导开放式阅读,加强阅读教学中的阅读指导。

【关键词】阅读的层次结构开放的读书教育阅读指导

阅读是目前我国中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问题。阅读教学能否取得成功取决于学生阅读水平的高低。而在现实的阅读教学中,我们的一些教师往往侧重于知识的讲授、传授,而忽略了阅读方法的指导和技能的培养,导致学生接受了几年的阅读教学,却没有真正学会阅读。笔者担任初中语文教师多年,现仅就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在教学中如何指导阅读谈谈自己的点滴体会。

一、阅读能力的层次结构

1、提出问题

20世纪30年代,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詹姆斯?默盖尔教授曾对当时普遍的美国中小学生的阅读能力状况进行过一次调查。调查发现,从总体上讲,学生的阅读能力在五、六年级之前一直普遍地、稳步地提高。但在此后的时期内,学生的阅读能力曲线就趋于平坦和停滞不前了。教授认为,这并不是由于学生的阅读能力到了六年级就达到增长的自然极限了,而是由于他们中间大多数人只能有效地进行“知识性阅读”不能有效地进行“理解性阅读”的缘故。正因为如此,一个普通中学毕业生甚至是一个大学生,就理解性阅读而言,其水平可能仍旧停滞在六年级学生的水平上。那么,我国中学生的阅读能力状况是否也是如此呢?我们无从知晓。但从教育部颁布实施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以及新课标中对于阅读的教学内容与要求来看,都没有明确地涉及阅读能力的层次划分。

2、关于中学阅读能力层次结构的划分

笔者认为,可做如下的划分:

(1)知识性阅读能力。这种能力主要取决于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或常识的掌握程度。主要包括:①基本字词知识;②基本语法知识;③基本修辞知识;④基本文學知识。

(2)理解性阅读能力。它对阅读者的理解思维能力及体验感悟能力更是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①转换能力;②分析能力;③概括能力;④分类能力;⑤推断能力。

(3)探索性阅读能力。①审美能力;②评价能力;③创新能力。

除了以上三种基本的阅读能力外,还有一些并不直接与个体的阅读水平相关的能力,它包括:①自动阅读能力;②朗读与默读能力;③浏览检索能力;④查阅工具书的能力;⑤摘录、制作卡片的能力;⑥写内容提要和读书笔记的能力。

3、划分阅读能力层次结构的意义

它使人们明确每一级阅读能力的发展都以下一级阅读能力的充分发展为前提基础,同时,在同一层次的阅读水平上,不同的阅读能力要求又呈现出既相关互联,又相对独立的态势。而这一划分,又为合理地培养和指导学生阅读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二、提升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主要策略——破除封闭的教科书教育,倡导开放的读书教育

所谓封闭的教科书教育,是“应试教育”的产物。在这种教育中,学生读书主要是为应试,为拿学历证书,读书的目的完全是功利性的,多数学生整天围绕教科书或教辅读物打转,整天忙着做各式各样机械繁琐、简单重复的作业、习题或试卷,根本无暇涉猎课外读物。而开放的读书教育,则完全是非功利性的,它不为应试,不为拿学历文凭而读,只为寻知识、求真理、长智慧而读。因而,读书的范围远在教科书之外。

除此而外,开放的读书教育还有如下几点优势:①它完全是自由的、自动自发的,学生可凭自己的意愿自主地选择什么书,不读什么书,并能从中得到乐趣;②它可以让学生接触到原汁原味的经典著作,从而有可能真正领略到一点原创性作品中所包含的经验和智慧;③它是终身性的,能够贯穿于人的一生,当然开放的读书教育并不否定教科书教育本身的地位与作用,它只是反对封闭的、单纯的教科书教育。

新版的初中语文课本,在附录中规定了“古诗文背诵篇目”“课外阅读推荐书目”,并声称其意在于“有助于改变目前语文教学中教师讲得过多,学生读得少,背得少的状况” 。从提高学生阅读水平的角度看,这一新举措无疑是十分必要和及时的。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要在封闭的教科书教育之下,加强教学中的阅读指导。

三、阅读教学中的阅读指导

首先是交代阅读原则。这条原则是:不论对错,但求有得;见仁见智、言之成理。教师首先要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使他们愿读、爱读,敢想、会想。要达到这个目的,最关键的是要调动同学们阅读的积极性,特别是对于阅读能力差的同学,不但不应歧视,反而应大加鼓励,只要是他们能够读,愿意说说自己的领悟(哪怕是错误的)就好办。假以时日,其阅读兴趣、阅读能力自然会慢慢提高的。同时,指导阅读最好不要加太多的条条框框,否则只会限制学生的思路,僵化他们的思维。只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言之有理就行。

其次是指领阅读方向。虽说阅读过程中要任其自由驰骋,但是对于阅读能力颇低的同学,也要对阅读的角度要作一个全面的指导,以使他们有一个明确的阅读方向,找到思维的突破口。更重要的是要鼓励学生另辟蹊径,发现独特的阅读角度,以真正提高阅读能力。

再次是指导阅读方法。阅读方法是进入阅读领域的钥匙,介绍阅读方法是阅读指导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这些方法包括:记叙文 “六要素”阅读法;议论文“三要素”阅读法;说明文“五要点”阅读法;小说“三要素”阅读法;散文的“形神”阅读法;整体——局部——整体阅读法;句子的理解法等等。这些方法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交叉使用。无论哪种方法都要强调在阅读过程中作旁批旁注,随时记下自己的所得。方法的介绍是一种“教”,最主要的是要提醒学生寻找自己最喜欢的、效果最佳的阅读方法,以真正达到“不教”的目的。

最后是检查阅读效果。这一环节是对老师阅读指导和学生阅读能力的一个信息反馈,是通过老师的指导,使学生的阅读走上一条康庄大道的必不可少的过程。老师的指导是否得法,学生的阅读理解是否准确,都必须通过这一环节来检验。它可以使老师及时调整指导方法,按时纠正学生阅读理解的差误,分析原因,提高准确性,也为同学以后的阅读积累经验教训。

在这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阅读指导的确能够帮助学生提高阅读水平。但是,当学生不具备较高的知识阅读能力时,理解性阅读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因此,只有正确认识中学生的阅读能力层次划分,立足实际,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猜你喜欢

层次结构教科书读书
《备急千金要方》:中医急诊教科书
基于级联网络和语义层次结构的图像自动标注方法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藏起来的教科书
对一道教科书习题的再探索
论立法修辞功能的层次结构
被藏起来的教科书
我们一起读书吧
建构利益相关者管理的三层次结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