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语文分层教学、分类指导

2016-05-30刘洪伟

读写算·基础教育研究 2016年3期
关键词:习题教学效果分层

刘洪伟

素质教育的宗旨就是要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并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语文教学要体现素质教育的精神必须要以人为本,充分发展学生的潜能。但小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都不尽相同,所以小学语文教学,进行分层教学、分层指导能更好地进行因材施教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而较大面积地提高教学质量。

我个人多年教学的实践告诉我,小学语文进行分层教学、分类指导,教学效果比不分層的传统教学效果要好。

以下谈谈我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进行分层教学、分类指导的一些做法和教学效果:

一:分层了解学生,制定分层目标

根据学生的语文知识和思维能力水平对学生分开几个层次。从各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制订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

1、学生分层:

A层:语文基础较好,思维能力也较好。

B层:语文基础一般,思维能力一般或较好,有较好的学习品质。

C层:语文基础较差,思维能力一般或中下,学习品质较差。

当然,这样将学生进行分层是不能告诉学生的,只要自己心中有数,教学有针对性就行了。

2、分层制订目标和教学策略:

A层:语文基础要更扎实,语言思维能力要更强,成为语文尖子。有针对性地对他们提出较高要求和开小灶。要求他们除完成课本习题外,尽量多看些课外书,鼓励他们提语文问题,多鼓励他们自学或进行一题多解。

B层:提高语文基础知识水平和语文基本技能,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使他们一部分能向A层转化。提高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鼓励他们在课堂上多问,多提问题,多鼓励他们自学,多鼓励他们能够举一反三,要求他们在测验时争取优分。

C层:提高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语文基础和语言思维能力,使他们其中一部分向B层转化。多耐心辅导教育,要求他们在完成作业和在测验中争取合格以上成绩。

二:分层实施教学

1、精心教学设计: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每节语文课都要进行精心的教学设计:各层次学生的预习目标;各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如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如何创设问题情景,如何设计层层深入的问题让学生去探索,讨论;哪个地方该精讲,哪个地方该让学生去探求;如何设计各层次学生的作业。等等。

2、分层实施教学:分层教学目标制订好之后,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分层教学是关键。为了让所有学生都有学习兴趣,形成全体学生共鸣的全员教学形式,必须分层实施教学。

首先是分层设问。课堂上多让A和B层学生探求重点句子与人物

品质的问题,讨论问题,最后独立地或在老师的引导下找出答案,并多鼓励他们质疑已有答案,以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对C层次的学生则在讲解教学内容之后还加强个别辅导。

其次是分层训练。上课前的复习提问,课堂的练习,课外的作业都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开层次,一般课堂练习和课外作业分基础题(必做)和提高题(选做),提高题要求A层次做和鼓励B层次的学生做,C层次的学生可以不做,但仍鼓励他们尽量去做,能做几题就做几题。作文教学也是分层布置和考核。如果学生对单元的基础知识掌握较好,则对该单元的基础题和提高题的深度就适当增加一些。(基础题一般是教材中练习,习题中较浅的题目。而提高题则是练习和习题中较深的题目,开放性语文题)。

三是分层评价。在评价时,我特别注意语言的艺术,对C层学生以鼓励为主,并稍微降低评价标准,让他们感到成功的喜悦。对A、B层的学生要求稍高,如归纳段意,讲出大概意思,C层学生只要基本答出来就可以表扬,给予肯定。但A、B层的学生错漏一个字也要纠正,A层的学生还要指出归纳问题的依据是什么。再如学生写日记,根据日记质量的高低,给予不同的加分;C层学生只要有个好句子,就加十分。到了第三个月后,写字质量加进去,工整的加十分;这样让学生在不同的月份都有不同的目标,多重刺激的教学效果很好。这样,就可使几个层面的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我们抓住这股力量,激发各类型的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进取精神,就能推动各类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争取小学语文教学的大面积丰收。

猜你喜欢

习题教学效果分层
从一道课本习题说开去
一道课本习题及其拓展的应用
抓住习题深探索
一种沉降环可准确就位的分层沉降仪
精心设计习题 构建高效课堂
雨林的分层
有趣的分层
如何提高高中声乐教学效果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加强焊接教学质量提高焊接教学效果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