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文化培育机制
2016-05-30李正军祁佳媚梁云峰张茗杨
李正军 祁佳媚 梁云峰 张茗杨
摘 要:研究创新文化培育机制,目的是探索创新文化机制培育的路径,提高创新活力,解除沈阳建设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面临的机制障碍,实现试验区的全面创新。通过对沈阳创新文化机制培育现状进行全面的调研,探索创新文化培育机制的规律。研究结论表明,可通过硬性机制与软性机制的协同和相互促进实现创新文化的机制培育。
关键词:创新文化;培育机制;政府与市场协同;试验区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21-0118-03
前言
创新文化是因创新活动而形成的价值体系、思维模式、行为准则、社会风尚的统一体。创新文化有利于形成创新的社会环境,催发创新动机,提升创新能力,维护创新活动[1]。创新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实践创新,所以创新文化的结构包含观念精神层面、政策制度层面、行为实践层面[2]。沈阳建设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必须努力培育创新文化,没有创新文化基础很难实现社会全面创新。目前沈阳市的经济结构是以第二产业为主,这种工业占据主导地位的产业结构,要求其必须依靠全面创新实现持续发展。
一、沈阳市创新文化的发展现状
(一)有利于创新文化发展的社会基础
沈阳是国家装备制造业研发生产基地,工业基础雄厚,具有创新文化培育的社会基础。(1)近年来,政府加强政策主导,制定了一系列创新发展的相关政策。(2)沈阳每年高校毕业生达到15万人左右[3],为全面创新输送了大量的创新人才。(3)全市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实现1 740亿元,增长9.6%。科技创新条件日益改善,2013年末,全市拥有市级以上独立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104个[4]。(4)沈阳全面开放了128个科技创新平台,批准和建设了三好街创业创新大街、沈阳创客空间、沈阳浑南动漫产业基地等。
(二)创新文化机制培育面对的突出问题
尽管沈阳具有一定创新文化基础,但在创新文化培育机制的建设上仍然存在很多突出问题。创新文化建设舆论引导不足,没有关于创新创意的相关宣传。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沈阳创新产业园有十多处,但是创新产业园区建设分散,缺乏集聚效应和持续发展。关于创新发展的研究不足,成果较少。
二、对创新发达地区创新文化培育经验的分析
(一)国际上创新发达地区创新文化培育经验分析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在英国、欧洲、澳大利亚、北美产生了鼓励创意创新发展的系列国家政策[5]。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不断地被注入新的内涵,至2012年德国政府发表了《确保德国未来工业基地地位的计划——“工业4.0”的实施建议》[6],创新创意文化开始改变工业生产的全生命周期。创新文化培育已经在欧美国家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发展,政策机制与市场机制都已相对完善。包括:创新教育和培训、提高公众创新意识、创新政策制定、创新产业集群的构建、市场竞争机制建设等。经过对比,各国在确保市场进行公平竞争的同时都把重点放在了促进创新文化发展的主体——企业创新上[7]。
(二)国内创新发达地区创新文化培育经验分析
北京市政府培育创新文化的经验主要有:在行业规划与管理上采用分类管理、分类培育、分类支持的指导原则;建立系统的财政支持措施;努力加强集聚区建设;加强创意创新的保障措施;建立制度保障[8];加强全面合作,培育市场主体。目前北京市已经形成一大批国际级的创新产业,正逐渐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产业品牌。
上海市的创新文化培育围绕着政府与市场的联动作用,经历了从创新产业集聚到创新文化辐射联动的发展过程。策划从创新生产到创新产业链;从产品到品牌;从政策指导、环境营建到实现创新业态;从个性创新到地域文化创新、城市文化创新、时尚文化创新的整体过程。在空间维度上,集聚区由街区形态向城区形态转变,形成多元的创新创意社群、文化交流场所、纷繁的创新创意活动,园区、商区、社区有机融合共同构建创新社会氛围。截至目前,上海有创新产业聚集区100余个[9]。
深圳市创新文化的发展体现出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特征,深圳政府制定了一系列鼓励创新、培育创新文化、培养创新人才的相关政策。而深圳企业也在不断完善其市场,创造良好的交流交易环境,2012年成立“龙岗区创新产业园”。深圳的创新文化是从冒险、宽容阶段到开放、实干阶段再到学习、创新观念升华阶段最后到自主自强、积极进取阶段。这使深圳的创新文化系统在不断的继承和发展中得到了完善,目前深圳及珠三角地区已经形成培育创新发展的全产业链,创新环境良好[10]。
三、通过政府与市场的共同作用培育创新文化
(一)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培育创新文化
1.宣传创新文化,加强观念引导。创新文化的形成,首先要人们有感官认识,然后是观念转变,这需要大量的舆论引导。充分利用各种媒体手段,从宏观到微观、从理论到实践、从国内到国外、从生活到生产、从投入到回报全面宣传,通过宣传,引导全社会意识到创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完善创新制度,保障创新文化实践。完善创新制度是促进创新文化培育的有效保障。(1)创新引导制度。完善科技成果转化与市场融合;完善研究机构、高校、企业协同创新;健全科技创新机制;完善科技管理;激励原始创新培育。(2)创新保障制度。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扩大知识产权保护范围,厘清知识产权保护与开源开放创新的边界与矛盾;加强金融创新;完善创新人才培养体制;加强开源开放政策制度引导;建立试错容错、创新保险、风险投资的协作机制。(3)创新扶持制度。加大财政投入培育创新文化,政府建立创新文化培育基金,开展创新文化培育的系列工作。
3.营造创新空间环境,培育创新主体。通过政府主导,成立创新城区规划建设协同办公机构,依据创新创业的实际需求和创新文化的环境需要,构建功能完善、业态结构完整的综合创新城区。发掘沈阳自有的创新文化资源和创新人才资源,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形成科技专家、各行业设计师、职业经理人、金融投资专家等云集的创新集聚综合体。创新城区应具有较强的产业融合性,通过建设科技创新中心、研发机构,建立科技创新服务体系,联合研究院所、大学、企业和各类文化创意产业公司,形成业态多样、交叉融合的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同时,创新城区作为创新产业的空间载体,沈阳的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从空间布局上应突破生产型的封闭空间,逐渐结合商业休闲、文化体验、产品展示、文化旅游等消费形态,使实验区成为创新者和消费者共同参与拥有的开放空间。区内创意生产、创新文化体验、创新产品展示和交易等不同功能的空间形态互相交织,这种发展模式强化了聚集区与市场对接的功能,把文化体验、商务服务、消费者培育等融入区域创新经济系统,实现了创新街区综合业态模式,形成了集聚区的主题特色,逐渐发展为具有全国示范作用的城市创新品牌。
4.搭建创新服务平台,持续为创新文化服务。社会服务是政府的主要职能,培育创新文化,政府需搭建系统完整的服务平台。包括:知识产权交易平台;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创新人才培养与引进平台;开源开放创新平台;创新投融资管理与风险控制平台;创新文化交流与成果展示推广平台;创新孵化与创客空间平台;创新创业的媒体信息平台,确保社会创新持续发展。
(二)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培育创新文化
1.充分的市场竞争是培育创新文化的原动力。市场竞争的法则需要产品不断追求卓越,产品的不断追求卓越的过程实质是不断创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创新文化呈现多元发展的状态,形成丰富多样的创新制度、创新方法、创新产品,这些新制度、新方法、新产品面临着市场的价值选择,在市场价值选择中被肯定的创新成为卓越的代表,这个选择过程就是竞争的过程,创新实际上与市场竞争是有机联系的,创新文化的发展归根结底是市场竞争的结果。
2.企业在培育创新文化过程中发挥市场主体作用。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需要不断地全面创新,前提是不断地在企业内部培育崇尚竞争、勇于变革、敢冒风险、追求卓越的企业家精神和企业创新文化,培植创新文化土壤。企业是市场作用下最重要的创新主体,除了体现在个人层面的员工创新精神和企业家精神以外,企业在创新文化中的作用层面主要体现在企业的实践性、营造性和传播性,在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下,企业不断创新大量科技成果,并不断地在市场实践中营造创新文化,在不断地创新应用中传播创新文化,使创新文化与企业在市场作用下相伴相随良性互动不断发展。
3.系统创新是发挥市场作用培育创新文化的抓手。市场作用的创新文化培育必须依靠系统创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只有融观念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品牌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服务创新为一体,才能不断进步。系统创新实现的关键在于解决创新主体、创新资源、创新要素、创新过程等之间的互动和协调。因此,系统创新下的企业之间必须建立起一种协调发展机制和战略模式,才能使创新主体需求的各个要素达到优化组合与协调互动,形成链式结构优势,通过市场作用,体现创新文化的价值。
结语
沈阳建设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的核心问题之一,是认真研究沈阳市创新文化培育机制建设。创新文化培育机制通过政府与市场相互作用得以实现。因此,需要在全社会增强认识,大力倡导,不断发展、勇于实践,它必将成为沈阳建设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的思想基础、制度导向和行动准则。通过创新文化培育机制的完善,促进沈阳市创新文化氛围的营造,努力创新实践,建设好沈阳的国家级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
参考文献:
[1] 冉亚青.培育创新文化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先导[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2,(4).
[2] 陈荣.政府在创新文化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初探[J].商业现代化,2008,(7).
[3] 沈阳统计信息网,http://www.sysinet.gov.cn/.
[4] 2015年沈阳市政府工作报告[EB/OL].沈阳市政府网站,2015-02-16.
[5] [英]贾斯汀·奥康诺.艺术与创意产业[M].王斌,张良从,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3.
[6] [德]乌尔里希·森德勒.工业4.0即将来袭的第四次工业革命[M].邓敏,李现民,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
[7] 李荣喜.我国创新和创业文化培育研究——以部分欧洲国家为借鉴[J].科技广场,2011,(10).
[8] 左迎年.北京文化创意产业政策分析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9] 王慧敏.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的3.0理论模型与能级提升——以上海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为例[J].社会科学,2012,(7).
[10] 王平聚,曾国屏.创新文化系统演进与结构研究——基于深圳的案例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3).
Abstract:Study on Cultivation of innovative culture mechanism,to explore path of cultivating culture of innovation mechanism,innovation activity increased,and solve the system obstacle fac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Shenyang National Comprehensive Reform Experimental Zone,realize the comprehensive innovation in the test area.Through the comprehensive investigation of the status quo of Shenyang innovative culture mechanism,explore the mechanism of cultivating innovative culture.The conclusion of the study is to cultivate the innovation culture through the cooperation and mutual promotion between the rigid mechanism and the soft mechanism.
Key words:innovation culture;cultivation mechanism;the interaction of government and market;experimental area
[责任编辑 刘兆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