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日本企业文化的特点
2016-05-30关红杨
关红杨
摘 要: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经济空前繁荣,日本企业飞速发展,日本企业管理文化也得到了空前发展。日本企业文化经过三者之间的不断整合、碰撞,形成了其独特性。二战后的日本企业吸收了西方社会现代公司的运作模式,改变传统的家族企业,丰富了其内在的企业文化。基于此,从研究日本企业文化的特点出发,从中学习与我国文化共同之处,作为我国企业管理的借鉴。
关键词:企业文化;日本;特点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20-0018-02
一、企业文化概念的定义
二战后,日本企业蓬勃发展,种类繁多。如三菱、松下一类规模巨大、实力强劲、经营出色的企业,促进了日本经济的迅速发展,使日本经济得以繁荣。企业文化对企业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如今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企业文化”也称“经营文化”、“组织文化”。企业文化就是企业员工所认同的,共同的价值目标、愿景。是在长期工作当中培养出来的默契与共识。
二、日本企业文化形成的背景
日本是一个资源有限、地域狭小的岛国。自然环境造成了日本的国民性,在企业中,从经营者到员工都十分珍惜资源,杜绝浪费。日本民族的单一性是日本企业文化形成的民族基础。在日本的民族只有大和族,社会结构单一稳定。社会的稳定是企业得以发展的温床。现代日本企业不是随着社会自发变迁的,而是借鉴了西方现代企业的运作模式。欧美国家经济繁荣的基础是工业的高产值,战后的日本想要发展经济,发展工业是其唯一的途径。日本企业通过对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不断整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促进了企业的不断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三、日本企业管理文化的特点
(一)强调社会责任
日本文化注重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果断选择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而放弃个人利益。如Panasonic 集团是全球性电子厂商,其核心价值观中有一条是:工业报国精神。其经营信念是做好企业的本职工作,提高人民生活的质量,为全人类的发展做贡献。松下集团的经营理念是通过企业的经营活动提高世界人民的生活水平,促进全球的发展。日本企业对生产者创业使命的理解是企业需要生产丰富的产品来使人们摆脱贫。由此可见,企业是社会的公器,企业需要通过其经营活动为社会做出贡献。日本公司的企业文化注重培养员工的社会责任,认为社会责任是企业长远发展之本,将企业的发展与国家的发展紧密联系到一起。
(二)强调“一家人”,弱化雇佣意识
欧美现代企业强调分工模式:老板—经理—工人,三者之间是一种雇佣关系。日本企业具有家族性,强调老板员工都是一家人,是家族关系,而不同于欧美国家的雇佣关系,更加人性化。这种亲情关系使员工对企业的发展有着高度的责任感,对自己的本职工作尽心尽力。企业是员工与经营者共同的家产和家族的延伸,企业内部形成“一家人”的家庭气氛,使员工更关心自己的企业,尽量发挥个人的能力,为企业的发展尽自己的一切努力。企业所有者关心员工的生活,帮助员工成长,为员工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二战后日本企业普遍实行“终身雇用制”的制度,这种制度对企业来说,给企业稳定发展提供了人力资源保证。对员工来说,企业无论发生什么困难,都不随意解雇员工。日本企业的终身雇佣制为企业的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企业在成长阶段不会面临着人才的大量流失。
(三)强调集体功利,弱化个人意识
世界上的大多数国家都经历过封建社会,有的国家没有进行革命,只是统治者对国家进行了社会变革,如日本,日本社会的等级制度几乎没有发生改变。但是有的地区就进行了彻底的社会革命,如美国的资产阶级革命瓦解了等级制度,把人从等级制度中释放出来,公民以契约的方式缔结成新的组织,在这个组织内人与人之间是一种平等的关系。但是日本的等级制度几乎没有发生改变,日本企业内部有着严重等级制度。在日本企业内部,人们需要按照资格来安排职位的高低。一位刚进公司的新人需要向在公司的“老人”学习。在美国,企业更强调个人主义和独创性,是一种精英领导模式。而日本企业则强调集体主义。就是可以为了实现集体功利,员工可以牺牲个人的生活和利益。个人的成功是依靠集团主义、个人对集团的忠诚和献身精神,而不是“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的能力”。日本企业不注重个人主义,而是强调团队合作,认为企业就是由一个一个团队组成的,团队之间要有良好的沟通,相互协作。只有团队成功才是个人的成功,才会使整个企业具有强大核心力和凝聚力,进而促进整个社会的民族凝聚力。
(四)强调国家利益,弱化家族意识
“家族制”企业,以生产资料同一家族共同占有为基础,以家族继承制为保证,家族成员为企业的核心。在日本有许多的家族企业,这种家族企业制度源于日本早期的家庭作坊和简单的家庭手工制。日本的家族企业受传统文化的影响,经营者必须对家族忠诚,不能损害家族利益。当家族成员之间为了个人的利益出现恶意竞争时、可能使整个企业迅速败落。日本家族企业转变其管理思想,如岩崎弥太郎就劝诫其员工说过去经营企业是为了让我们的家族兴旺发达,现在经营企业是为国家效劳,尽自己的努力使国家繁荣昌盛。日本家族企业的经营者从家族企业跳出,使家族成员不过分追求个人的利益,避免了因家族矛盾导致企业破产。传统的日本家族企业将对家族的忠诚转化为对国家的忠诚,强调国家利益,弱化了家族意识,对本国经济飞速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四、日本企业文化的实践意义
日本企业因其独立性与创新性屹立于亚洲东方,日本企业文化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实践意义。
第一,在现代企业孕育之初便找到了一种契合“理性化制度”的文化精神,使传统商人完成了向现代企业家的转型,成功塑造了日本工业社会企业家的人格,为企业家自身的成长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和更广阔的社会空间。日本企业家对传统文化资源和现代企业制度的整合,消除了普遍存在于时人头脑中卑躬屈膝的“商人”形象,改变了商人原有的社会地位。这就使企业经营者能更好地回报养育自己的祖国,推动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
第二,通过对传统文化资源的挖掘和利用,极大地提高了现代企业制度创造效率的效能。其主要表现如下:(1)通过强调“一家人”和弱化雇佣意识,使企业所有者与员工之间形成了“利益共同体”的共识,使员工对企业有着强烈的责任感,为企业的凝聚力和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提供了坚实的基础。(2)通过强调集团功利和弱化个人意识,使企业更注重国家利益。企业发展的同时又赢得了政府的鼎力支持,使企业的发展摆脱了时代变异所带来的矛盾和困惑,给企业发展带来了保障,使员工能够投身于企业创新的事业中。(3)通过强化国家利益弱化家族意识,使企业能够迅速成长,转变原来对家族忠诚的观念,思想进一步上升到对国家的忠诚。对国家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使现代企业制度最大程度发挥其功能和意义。日本家族企业的转变是日本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融合,促使日本经济不断发展。
第三,日本企业文化的形成不仅为“后发型”国家企业塑造了较为成功的范例,而且极大地丰富了企业管理科学的内涵,为推动管理科学的新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对于“后发型”国家来说,它们不具有现代企业自发生长的社会文化氛围,基本上是通过“理性化制度”的移入来逐渐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的。但在许多“后发型”国家常常把二者置于对立的两极。对移入的“理性化制度”或者是抗拒,或者是简单模仿,致使“理性化制度”的效能无法得到充分发挥。日本企业管理文化的形成及实践表明,二者并非对立的,而是可以相互适应、转换和互补的。在“资本的逻辑”上是可以构筑“道德的逻辑”的。同时,日本企业管理文化的实践也使欧美企业看到了东方国家企业管理文化的特色,使人们看到欧美的管理模式并不是惟一适用的,这对进一步丰富管理科学的内涵具有重大的意义。
结语
日本企业文化独有的特点给我国的启示是,企业文化是一定时期民族精神及社会文化结合。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面对着许多外来文化,如何形成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已成为企业生存的关键。通过对日本企业文化特点的研究,发现企业文化深受民族文化的影响,中国企业文化建设应以中华民族文化为根基,同时再吸收外来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因此,在我国特殊的经济发展形势下,应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企业文化。
首先,在考虑建立一种企业文化模式时,应顾及到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和人性信念。尽管企业活动的共同规律使管理可有一般性的原则,但不同的民族文化背景,对人性的不同理解将导致形成不同的管理文化特点,这需要我们从企业的实际出发来定位企业内部文化。
其次,建立富有成效的企业管理文化,很重要的是取决于对本民族文化历史的真实把握。企业应从把握我国传统文化出发,吸收外来文化,形成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
再次,企业文化的好坏影响着企业的成败,因而要注重企业文化的培育,借鉴日本的方式方法,为我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