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教学改革以提高学生能力培养为宗旨

2016-05-30连兆波

读写算·基础教育研究 2016年3期
关键词:动作教材体育

连兆波

【摘要】小学体育教学应加强体育基本技能的训练,强化素质教育的观念,同时要培养学生终身强化体育训练的良好习惯。对体育教材的应用应结合实际情况,尽可能把专业化、趣味化、知识化与技能化结合起来进行教学,教学过程中应该把强化体育基础与提高学生整体素质融合在一起,实时转变观念,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法,把体育教学改革与提高学生能力结合起来。

【关键词】体育教学素质教育能力培养

一、改变传统观念对体育教学的认识

新时期,做好小学阶段的基础体育教学工作尤为重要,需要提高认识,做好充分准备。体育教学改革不仅是为了能够更好地体现娱乐和促进健康的价值,而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适应能力做准备。根据体育教学的特点,从传授体育与健康知识,增强体育技能入手,始终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体育实践能力结合起来进行教学指导,不断强化身体素质的锻炼。体育教学改革以人本精神为主,注重从学生的情感教育入手,让学生从内心深处理解体育教学的重要价值,明白体育对健康的促进作用,认识到体育强国和中国梦的紧密关系。为提高体育教学质量,需要在提高认识的前提下进一步采取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把小学体育教学的近期目标与长远教育规划联系起来,在夯实体育教学基础的同时,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具体教学任务。体育教学需要从多方面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要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心态,使学生养成科学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等等。在体育教学中,不但要传授体育知识,还要注意社会人文科学知识的引导作用,通过体育比赛等模拟教学情境,培养学生极强的心理适应能力和良好身体素质,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体育教学不仅要强化锻炼学生的身体,还要发展学生的敏捷思维能力,不仅要教会学生相关体育技能,还要教会学生怎样做人、做事,充分发挥体育教学的多功能促进作用,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服务。

二、改变传统教学方式

在体育教学实践中,教学方式改革对学生的能力,对体育技术水平的提高有较大的影响。应该让学生既能体验到体育教学带来的乐趣,又能激发学生对体育器材的兴趣。重视正确的体育动作的学习,不能一味地只顾追求成绩,而忽视技术动作的学习效果,这样容易使学生对体育项目的学习失去兴趣,更谈不上自觉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如果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加强学习先进的技术动作,强调技术联系与促进体能的结合,那么学生就会增强对技术动作的学习和练习,在动作质量上下功夫,以掌握技术动作为本,使动作质量更高,姿态更美,技术更先进,为今后有机会从事专项训练和比赛打下扎实的基础。在小学体育教学中,适当降低器材使用标准,将主要精力注重于学习先进的技术动作,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新世纪是全面提高民族素质的时代,体育教材应与培养学生能力和未来实际需要挂钩,使一些具有时代性和实用性的体育内容进入体育教学,删除效果较差的教材,使教学中的体育与生活中的体育更加接近 ,使教材反映现代科学技术的新成果,让学生能学习和掌握体育学科中的新成果、新技术、新动态,提高学生 的学习兴趣。教材应反映体育学科的基本结构,加强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的比重,使学生便于学习、掌握本学科的基本框架,提高理论水平。教材应多样化,除了必修课外,还应开设各种类型的选修课,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增加教材的趣味性和可读性,增加体育史、教学和训练范例,评价标准和方法。这样学生既学习了体育知识,又丰富了相关人文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并使教材在今后的实践中具有参考和实用价值。

三、体育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

实施素质教育,改革体育教学方法,教师是关键因素。在体育学科中,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科内容不断更新,体育教师也要进修和培训,学习一些有关教育理论方面的课程。体育教师的知识结构需要调整,充分掌握与体育教学相关的基本知识,对体育专业知识要有深刻的理解,并且能够熟练掌握全部体育教学技能,花更多的精力去设计教学,在课堂上更多地关注学生和整个教学进程状况。应注重现代教育理论和思想、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活动设计、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现代教学手段及教学科研等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还应结合教学进行教育研究,每学期都应写一些科研论文。教师不是单纯地进行知识的传授,而是像心理学工作者那样,发现学生心灵的奥秘,捕捉学生内心的感受,培养学生健康良好的个性,建立起高尚美好的情操。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对学生的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未来社会对教育的要求,归根到底是对教 师的要求。无论是教育观念的更新,还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都将取决于教师的素质和态度。教师除 应注意完善知识结构、提高教学能力、专业技能之外,更应该注意培养良好的个性和心理品质,使其全面发展和综合提高,成为具有开拓创造精神的教师。

四、课堂教学观念的转变

体育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强学生的体质,在体育课堂教学中,使学生注重学习运动技能和掌握练习方法,这是体育教学中最基本的目标。如果目标不清, 就会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不明白自己是在学习健身方法,还是娱乐活动,还是为了参加比赛。如果各种项目的内容都要面面俱到地在课堂中完成,那么在目前课堂教学设备的条件下,技术教学仅仅是在低水平上的重复, 学生既体验不到运动的充足感,又体验不到提高技术和掌握知识的乐趣,教学容易出现因内容空泛而产生的“ 游戏化”和“活动化”倾向,很多时候只是让学生参加活动,根本达不到体育教育的目标。传统的课堂教学是教师面对学生讲解,做示范动作,然后让学生模仿进行反复练习,主要是教师对学生的单向传递,不能适应体育教学改革的需要。体育课堂教学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形成综合性立体化的教学模式。教师在指导学生练习的过程中,一方面要让学生提出疑问,另一方面要针对学生的动作找出问题,通过现场分析,进一步讲解导致错误或不标准动作的原因,让学生主动地接受知识,真正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提高体育课堂教学实效。

结束语:新时期的体育教学要与素质教育紧密结合,不断增强学生的体能,把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体育运动质量结合起来;在体育教学改革过程中以注重整体发展为主,同时要发掘人才潜力。培养学生强化终身体育锻炼的观念,以终身体育观为出发点,加强对体育强国理念的认识,使体育教学由传统的附属地位提升到关系學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地位,把体育教学改革与学生能力培养结合起来。

猜你喜欢

动作教材体育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动作描写要具体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
谈体育实践课中知识的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