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对策
2016-05-30李先龙
李先龙
【摘要】通过文献资料,访问专家,探讨在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具体对策,提出除选项课与俱乐部教学形式外的其他有效措施:用终身体育的思想指导体育教学;树立“休闲体育”观念;培养体育消费意识;发展对某项目的深厚兴趣;多样教学辅助方法的运用等。
【关键词】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体育消费休闲体育
前言:国务院自1995年先后正式批准和分布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和《全民健身一二一工程》的意见通知后,要求全民参与体育锻炼。大学生作为全民健身运动实施的主要对象之一,他们的学习和成长、认知和行动、习惯和意识,都影响着全民健身计划实施效果,因此对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尤为重要,对此进行研究也就有重要意义。
1、终身体育意识相关概念
所谓终身体育,指人一生中持续地参与给自己带来健康并适合自己生命体育活动。强调生活的全过程,追求弘扬人权、人性的文化价值,注重为所有的人创造终生愉快地体验体育乐趣的环境,立求使每个社会成员都成为体育的主人翁,成为体育文化的传播者。
2、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对策建议
2.1用终身体育思想指导体育教学
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入门期,所以,终身体育思想是否深入人心,发挥其作用,关键看学校体育是否深入贯彻它,体育教学是学校体育的中心环节,也是学校体育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学校体育所追求的使学生掌握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养成体育锻炼锻炼意识、兴趣和习惯,增进健康,陶冶情操,促进身体全面发展的目标。因此,就必须用终身体育思想指导体育教学,经奠定终身体育思想为基本宗旨的学校体育教学,才能使体育教学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最终为实现体育的整体功能和体育的目标服务。
2.2拓宽教学目标
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最直接的目标应是课的目标。课的目标不能过于抽象,要具体化,并成为行动目标。从教案的形式分析,我国体育教学目标倾向于品德、体制和技术教育,较护略渗透教学过程中的教育全面性,不太注意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不够注重学生间的“互教互学”和学习兴趣的培养。鉴于过些,体育课的目标要根据教与学两方面来制定,从语言表述上要清晰、具体、简洁明了,使学习内容的完成来实现,把教育与体育学习融合在一起;在教学过程中重视终身体育教育和体育意识、技能和习惯的培养。
2.3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在终身体育思想指导下,教学内容的安排要转向符合学生特点的生活体育、娱乐体育。在体育教学工作中,应选择具有较高锻炼价值和学生感兴趣的体育娱乐健身项目,尽可能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角度考虑,教材难度不太大,易开展,最好能延续到学生参加工作,进入社会,适合成年时期,甚至老年时期的锻炼内容,对增强体制实用性大的终身运动项目很多,比如中长跑、游泳、滑冰、篮球、足球、排球、网球、羽毛球、乒乓球、武术、太极拳、气功、健身操、舞蹈、爬山等,田径、武术、太极拳、气功、健身操、舞蹈、爬山等,田径、体操应在教学大纲中占一定比例,教材体系应突出精而不单一特点,着重增加有利于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兴趣和能力的内容,要进行相应的锻炼方法和有关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以达到终身受益。
2.4宣传体育时尚与确立“休闲体育”观念
现代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有限闲暇时间愈加珍贵,近些年悄然兴起的休闲体育已成为社会时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淡化了体育的增强体制功能,而成为一种休闲生活方式,其功能更加多样化。以各种社会时尚,大学生们一般都有浓厚兴趣,对体育也不例外。因此,我们要注重与大学生们的交流,让他们理解以运动为时尚的社会潮流与校园体育氛围的一致性,以避免他们踏入社会后的不适应感和保持运动爱好的一惯性。实践中,我们充分利用统计讲解和练习间歇及课前课后与学生的交谈来宣传运动时尚,内容有朋友同事参与体育的从制、运动场地租赁情况、运动社交、极限运动的弄臣世、体育文化、体育时装、大自然与体育、体育与建筑等。同时,还可举办有关体育的各种专题讲座、墙报、知识竞赛、交流活动等。实践证明,运动时尚的宣传能激发学生的体育參与兴趣,对形成一生不舍的运动受好有明显促进作用。
3.通过比赛帮助学生培养对某些项目的兴趣
在大学阶段怎样帮助学生加深项目爱好程度呢?我们认为在有一定兴趣基础上通过各种比赛可以达到此目的。事实上玩得痛快、沉迷其间,兴趣自然浓厚,而比赛中的玩乐则魅力十足,与强手对阵,可以提高运协水平,不时的漂亮一击同样令你心花怒放与同水平对手较劲,伴随竞赛而来的各样感觉体验让人恋恋不舍,参与运动的兴趣势必日渐浓厚,正所谓体育比赛其乐无穷;而且比赛有利于技战水平的提高,不断的进步令人喜悦令人追求不止。这些比赛可以是:玩乐中的即兴开赛?宿舍内外之较量、老友间的切磋、课堂上教学比赛、班级院系正式比赛等等。课堂上的比赛很有限,课外各种比赛是关键。组织较正式的比赛,要充分发挥各级学生及学生体育骨干的作用,体育教室要善于引导。
参考文献
[1]苏连勇,“终身体育”散论[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9,14(3)79.
[2]谈丰男,论体育意识与体育意识的培养[J].中国体育科学学报2001,1(5):43-46.
[3]王慧丽.高校学生的健康教育与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J].体育学刊,2003,10(1):9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