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毕业生党员在就业管理工作中作用发挥的优势及机制
2016-05-30叶颖蕊
叶颖蕊
摘 要:毕业生党员作为高校毕业生中的特殊群体,对于学校的就业管理工作有着相当突出的作用。文章基于此,首先从中介、模范以及信息整合三个角度分析了其作用,然后详细分析了毕业生党员在就业管理工作中的优势,包括就业典型性、利益一致性、心理相仿性,最后,就如何构建毕业生党员在就业管理工作中机制提出了几点建议,包括完善毕业生党员的发展机制、强化毕业生党员的组织机制、构建毕业生党员的工作机制、落实毕业生党员的考核机制等。
关键词:毕业生党员;就业管理;工作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9-0222-02
自上世纪末大学扩招以来,我国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2015年已经达到749万人,这在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有力输送人才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就业压力的增大。尤其是近年来,受国际经济危机的影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增大,毕业生就业前景更为暗淡。就业是高校的生命线,毕业生党员作为学生中的特殊群体,其就业情形通常较佳,不仅如此,他们对于学生的就业管理工作中也有着非常突出的作用,有助于弥补当前学校就业指导工作中的诸多不足之处。
一、高校毕业生党员在就业管理工作中的具体作用
1.桥梁中介作用
一般而言,毕业生党员在就业适应能力、工作责任心以及个人综合素质等各项指标上也优于普通学生,这就使得其在社会实践以及毕业实习中会给用人单位留下相当不错的印象。事实上,很多毕业生党员在毕业之后之所以会轻易地进入以前实习过的用人单位,就是其实习期间态度端正、基础扎实的功劳。不仅如此,毕业生党员在单位的实际表现,会使用人单位对整个学校留下良好印象,从而在招聘员工时,更倾向于选用毕业生党员所在学校的学子。与此同时,毕业生党员的专业基础以及就业技能都是求学期间所获得的,因此,他们对于母校有着深厚的感情,也非常愿意向母校學生提供相关的就业信息。换言之,毕业生党员在学校与用人单位之间构建一座桥梁,为学子走向工作工位提供了便利。
2.模范带头作用
毕业生党员作为共产党员中的特殊群体,需要时刻牢记共产党的先进性,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毕业之际,大学生面临着形形色色、各式各样的事务,一方面需要处理毕业设计和论文答辩事宜,另一方面又面临着求职的压力,经常会出现进退失据的情形,对此,毕业生党员通常能够有条不紊地完成各项任务,从而为周围的学生展现出勇于进取、积极向上的风貌,砥砺他们进步。[1]此外,毕业生党员之所以能够顺利的地完成求职工作,主要在于他们求职简历制作精良、求职面试时从容不迫以及毕业实习时认真细致等,这些对于其他学生而言都是可资借鉴与学习的宝贵财富,毕业生党员可以此为基础,协助辅导员处理相关事宜,站好大学最后一班岗。
3.信息整合作用
信息是毕业生就业中的关键要素,信息在学校、毕业生以及用人单位间的自如流动也是缓解就业难题的前提条件,对此,毕业生党员恰能起到信息整合与传递的作用。首先,毕业生党员作为学生中的一分子,对周边学生的就业情形有着比较深入的了解,在学生信息获取上要由于学校与用人单位;其次,毕业生党员大都已经完成毕业设计,同时也落实了工作,因此,有跟多的时间用来帮助其他学生收集、整理用人单位发布的招聘信息;最后,毕业生党员在详细掌握学生求职信息以及用人单位招聘信息的基础上,可以充当双方之间的中介,将适合学生就业前景的招聘信息转给学生,同时帮助学生向较为适合的用人单位投递简历。
二、高校毕业生党员在就业管理工作中的优势分析
1.毕业生党员就业具有典型性
高校毕业生正处于从校园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内心难免会充满困惑与迷茫,在前途选择中经常会出现举棋不定的情形,因此而引发心理焦虑现象的也不在少数。对此,毕业生党员的发展更具典型意义,能够起到一定的表率作用。首先,毕业生党员通常有着较为长远的就业意识,在大学生活规划、社会实习等环节中,就已经在逐步探寻自身的就业方向。因此,在毕业季到临之际,他们能够静下心来分析就业形势与就业政策,而不至于慌乱失措。毕业生党员这种“未雨绸缪”的态度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周围学生;其次,毕业生党员在就业环节中,大都会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诸如“大众创新、万众创新”、“到西部区”等,从而成为同龄人的楷模;最后,诚信就业时毕业生就业环节中的核心要素之一,不仅事关毕业生的前途,和其个人品质也有重要关联。毕业生党员在办理就业手续等时一般不会出现“一人多签”的现象,从而对其他学生起到正面引导的作用。
2.毕业生党员利益具有一致性
毕业生就业是高校工作中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高校投入较多精力的环节。目前,绝大多数高校已经设立了相对完备的毕业生就业指导机构,专门负责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规划发展前景,并取得了不错的成效。[2]但无论是指导中心的老师们还是与学生相处较多的辅导员,他们都不是学生,也没有就业压力,因此,他们对学生就业工作的指导非常容易浮于表面。毕业生党员则不然,作为作为毕业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也面临着考研、考公、求职等一系列问题,也就是说,毕业生党员与普通毕业生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他们之所以能够成为典型,只是由于他们往往能够凭借较强的就业适应能力和突出的个人综合素质妥善地处理这些问题而已。双方利益的一致性,一方面为毕业生党员主动介入到毕业生就业管理工作中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也使得不少毕业生主动选择到毕业生党员那里汲取经验。
3.毕业生党员心理具有相仿性
随着市场就业压力的逐步增大,毕业生在临近毕业之前,尤其是尚未确定工作关系之前,心理压力也会逐渐增大,甚至还会出现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就业指导与心理辅导的重要性日益现象。辅导员及其他的专业心理工作也许在辅导的技能上要超过毕业生党员,但他们与毕业生有着较远的心理距离,对毕业生的实际情形也缺乏透彻的了解。毕业生党员则不然,作为毕业生的朋辈以及朝夕相处的人,他们与毕业生的心理具有高度的相仿性,在毕业生中有一定的威信。他们与毕业生群体的沟通与交流,既可以有效地提升其求职技能,又能很好地矫正其心理问题,引导其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未来、面对人生。
三、构建高校毕业生党员就业管理工作的机制研究
1.完善毕业生党员的发展机制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若想真正发挥毕业生党员在高校就业管理工作中作用及优势,毕业生党员自身就必须具有过人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在就业领域。毕业生党员的素质提升,一方面有赖于学生自身的砥砺修行,另一方面则依赖于学校所构建的党员学生发展机制,这套发展机制不仅有助于党员学生素质的提升,对其他学生也能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首先,相比于普通毕业生而言,毕业生党员参加思想政治教育的次数更为频繁,各种党员教育活动和会议也更为普遍,学校要充分利用好这一平台,在毕业生党员日常思政教育中,融入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的内容。职业生涯发展教育不仅可以帮助就业生党员树立正确的就业意识与就业观念,还能很好地发展其就业能力与就业技能,为其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奠定基础;其次,综合素质是毕业生党员就业环节中所不可或缺的素质,也是其给用人单位留下良好印象,从而起到沟通学校与单位的基础所在。学校可以借助讲座、参观、培训、实习等党员日常教育活动对学生党员进行全方位的综合素质培养,着重突出就业能力的培养工作。
2.强化毕业生党员的组织机制
目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大都是辅导员在进行,但辅导员往往身兼数职,能够用于就业指导时间通常较少,并且,就业指导工作也大都停留在信息的搜集与整理上,很难实现一对一的针对性服务目标。毕业生党员在就业管理工作中的介入很好地缓解了当前学校就业工作的不足,党员学生在发挥自身效能的时候,也受到了组织不完善等因素的制约,因此,为了更好地实现毕业生党员在就业管理工作中的优势,学校还要做好毕业生党员组织机制的构建工作。[3]首先,学校需要构建毕业生党员就业信息库,详细记录其就业情形,包括有无就业、就业层次、就业表现等,然后,根据毕业生党员的实际情形,选择那些已经落实好工作单位且行有余力的学生党员作为就业管理工作的主体;其次,学校将需要将挑选出来的毕业生党员组织起来,组织为毕业生党员就业促进队,隶属于学校就业指导中心,与此同时,就业指导中心还需要根据毕业生党员的专业与就业方向将其分组,成立专门针对于不同专业学生就业工作的党员就业促进小组,每个小组设组长一名,组员若干,每个组员对口负责几位学生的就业工作。
3.构建毕业生党员的工作机制
毕业生党员在高校就业管理工作中作用的发挥离不开一定的工作机制,换言之,工作机制是确保毕业生党员有效、有序开展毕业生就业管理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同时也是学校构建毕业生党员相关工作机制的核心内容。就毕业生党员在就业管理中的具体工作而言,工作機制需要包含以下两点内容:第一、信息收集机制。毕业生党员所需收集的信息主要分为两大类:首先是毕业生的信息。临近毕业之际,学生的选择千差万别,有些学生已经考上了研究生或者公务员、有些学生已经落实了工作单位,且相当满意。对这些学生而言,并不存在就业压力,因此,也不是毕业生党员的服务对象。毕业生党员要着力收集那些就业有困难学生的信息,主要包括生源地、择业观念、工作能力、外形特征、个人性格等;其次是各用人单位发布的招聘信息;第二、对口服务机制。受主客观多种因素的限制,学校就业指导机构通常难以对就业困难的学生提供一对一的对口服务。毕业生党员则有效突破了这一局限,每一位党员都可以与本专业的一位或几位就业困难学生构建帮扶关系,提高就业辅导的工作效率。
4.落实毕业生党员的考核机制
毕业生党员参与到学校就业管理工作中,不仅仅是由于毕业生党员自身具有多重优势,更由于其党员的身份。就业工作是学校的生命线,毕业生党员作为学校院系党支部下属的党员,责无旁贷地需要为学校以及专业的就业工作分忧解难。为了更好地发挥行有余力的毕业生党员在困难学生就业指导中的作用,学校就业指导中心还需要以党员就业服务小组为单位,构建完善的考核机制,避免毕业生党员在就业指导中出现滥竽充数或者不负责任的情形。[4]首先,学校就业指导中心以量化考核为形式,构建相应的考核机制,量化考核的内容包括党员小组负责的就业困难学生的就业率、就业困难学生对党员工作的满意度、辅导员对相关毕业生党员在工作中的表现所给出的评分等,这些要素共同构成了完整的考核机制;其次,学校就业指导中心以及院系党支部需要根据毕业生党员的工作情形构建相应的激励机制,对那些在就业管理工作中,表现积极,且成功帮助困难学生化解就业难题的毕业生党员予以嘉奖,将奖励材料列入学生党员档案。
四、结语
就业管理工作在高校日常工作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但受主客观各种因素的制约,高校在就业管理中经常会出现力不从心的情形,从而导致许多就业困难的学生难以及时就业,降低了学校的就业率。毕业生党员作为学生中的特殊群体,对此有着很好的化解作用,因而,学校需要从组织以及考评等多个角度充分发挥好毕业生党员在就业管理中的作用。
(作者单位: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
参考文献:
[1]吴婷婷.发挥毕业生党员优势,促进就业工作[J].人力资源管理,2010(08):103
[2]刘兵,孟祥栋,薛飞.高校毕业生党员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发挥机制[J].浙江青年专修学院学报,2011(04):38-40
[3]郭琳.高校毕业生党员在就业管理工作中作用发挥的优势和研究现状[J].青年与社会,2015(16):126-127
[4]王利娥.发挥毕业生党员优势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J].价值工程,2011(11):292-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