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山东胶州秧歌教材的训练价值

2016-05-30王宇

西江文艺 2016年24期
关键词:传承与发展艺术特征

王宇

【摘要】:中国是拥有56个民族的国家,许多民族都拥有独具特色的本民族舞蹈。目前在舞蹈专业院校中,民间舞课是各院校舞蹈专业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门基础训练课程。山东胶州秧歌拥有较丰富的舞蹈文化内涵,从训练角度看,胶州秧歌独有的“拧、碾、抻、韧、扭”不仅训练舞蹈演员肢体“三道弯”的灵活性、双臂绕8字圆的协调性、对“抻”节奏的把握与控制能力更是对女性特有的柔媚细腻之美的表达。准确地把握山东胶州秧歌的教材,对山东胶州秧歌的传承和保护有着广泛的意义和作用。

【关键词】:  胶州秧歌;艺术特征;传承与发展

一、胶州秧歌的起源與发展

(一)胶州秧歌的历史文化起源

想要实现对胶州秧歌教材训练价值的研究,就要涉及到其文化背景、艺术特色以及其历史起源。胶州秧歌与鼓子秧歌、海阳秧歌并称为山东三大秧歌,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胶州秧歌又称“地秧歌”、“跑秧歌”或“三道弯”。它以“三弯九动十八态”的舞姿和“抬重落轻走飘”的舞蹈风格著称,并被编入高校舞蹈学院教材。“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胶州秧歌的今天并非一蹴即至,它是受诸多历史和人文成分所影响的。

1.齐鲁文化与胶州秧歌。齐鲁文化,顾名思义,是齐文化和鲁文化的统称。那么,既然提及文化,就会牵扯出另一个词“艺术”,源远流长的齐鲁文化以及儒学思想也对山东的本土艺术有着熏陶作用。如:“小嫚”、“扇女”、“翠花”等形象都是受封建礼教熏染的结果。由此看来,胶州秧歌是齐鲁儿女生活的刻画。因此,齐鲁文化是萌芽时期胶州秧歌出现的文化基础,

2.独特的地理环境与胶州秧歌。胶州濒临胶州湾,拥有较为繁荣的海上贸易。且当时胶州是中国的五大贸易港口之一,后伴随着海上贸易的日趋繁荣,随着各种外来文化的引进,也逐步催生出与本地文化相融合的歌舞、戏剧等。因此,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胶州秧歌,为胶州秧歌的形成铺就了垫脚石。

3.自然环境以及人为因素对胶州秧歌的影响。历史上,胶莱运河的开通,极大地便利了海上交通,但同时由于泥石大量聚积,无人清理打扫,以至于海港面积逐步减少。因此也影响了胶州的商业,以至于大部分依靠港口卖艺生存的艺人失去了经济保障,为了生存只能迁往城镇、乡村,使得其自身的艺术与当地农村百姓的民谣、小调相融合,逐步形成具有独特风味的胶州秧歌,并世代传承至今。

(二)胶州秧歌的发展历程

通过仔细研究分析胶州秧歌的发展历程,现将胶州秧歌归纳总结为三个时期。即:形成期、变革期、发展期。

1.形成期:据《胶县地名志》记载可知,明末清初,因逃荒而来的马姓赵姓两户人家在胶州的东小屯村靠卖包烟生存,后又遭遇天灾人祸逃避关东并长期以沿途乞讨卖唱为生,后逐渐形成边舞边唱的形式。后经多年相传,不断改进,有了固定的表演形式和行当——胶州秧歌的雏形“小调秧歌”。

2.变革期:随着时代变迁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流入,艺术形式也变得多样。落后的小调秧歌如果不变革更新,将会被新的艺术形式所代替。因此1864年,胶州出现了早期的 “安锅”。自此,胶州秧歌才算逐渐走向专业化训练,有了专门学习并表演胶州秧歌的艺人。

3.发展期:到1920年秋,胶州秧歌发展为“文秧歌”和 “武秧歌”两个流派。后两派秧歌兼收并蓄,取长补短,因此便统称为“胶州大秧歌”。随着胶州秧歌不断流传,全国各专业文化团体以及各文艺团体等专程去学习胶州秧歌,后来还被北京舞蹈学院编为教材供学生学习。胶州秧歌也自此有了更大的发展。

二、胶州秧歌的动律特征分析

(一)胶州秧歌“8”字圆

舞蹈作为一门肢体艺术,直接来源于人类最早的交流和实践活动。而传统的中国文化中,少不了一个词----“圆文化”。中国传统舞蹈便具有典型的“划圆艺术”特征。不管是动作中的平圆、立圆、8字圆,还是在舞蹈作品队形中各种圆的交相辉映,都体现出对圆非同一般的钟爱。而胶州秧歌中的“8”字圆,正是这种思想的体现。在编创进教材的组合里,有专门训练“8”字圆的组合。双臂绕“8”字圆配合上脚下的拧步,加之胶州秧歌独特的音乐,给人营造出一种勤劳朴实的农民挥洒着汗水在田地里热火朝天的农作场景。

(二)胶州秧歌“三道弯”的审美特征

“三道弯”是胶州秧歌最显著也是最具特色的一点。胶州秧歌在民间又称“扭断腰”。之所以有此称呼,这个历史可以追溯到封建社会,众所周知,封建社会女子赞扬“三寸金莲”。因此要缠住脚趾,以至于一般女性走路更多的把重心放到脚后跟上,走起路来一扭一扭的。所以胶州秧歌中的“扭”,并非不能说是源于旧社会时期缠足的缘故。

在胶州秧歌中“拧”、“蹍”的配合是形成“三道弯”身体曲线的动作关键。比如:双臂的8字划圆;脚和膝盖的关开等。胶州秧歌动作节奏的变化具有“快发力和慢延伸”的特点,慢伸出去,再快收回来,力的表现是不平均的。配合动作节奏,胶州秧歌在呼吸上也更是有其独特风格。另外胶州秧歌是一门手持道具的艺术形式,其道具也是独具特色, 如棒槌,也称“花棍”、折扇或团扇、方巾、腰鼓和包袱等。

三、胶州秧歌教材的训练价值

(一)课堂训练在舞台表演中的实践应用

随着老辈艺术家们对胶州秧歌的发现、挖掘以及研究。现如今,已经整理成专业舞蹈院校所使用的课堂教材,并呈现于舞台。

通过舞蹈编导们的悉心编创,在舞台上也不乏有很多经典的胶州秧歌舞蹈作品。例如:经典剧目《扇妞》刻画的正是现实生活中伶俐活泼的小妞形象,舞蹈中的拧、扭、“8”字绕圆等一系列动作、音乐中独具代表性的鼓点节奏,再加以扇子在作品中的灵活运用,使得表演者将扇妞这一角色演绎得淋漓尽致。

(二)把握风格,塑造古典女子特有的柔媚细腻之美

自胶州秧歌被收入舞蹈专业院校教材,成为典型的汉族舞蹈之一以来,胶州秧歌备受编导和演员青睐,具有标志性的“三道弯”舞姿体态,在雅化过程中被不断地吸收运用、发展,以至于今日的“三道弯” 已经不再只是胶州秧歌的典型舞姿,它已经超越了原生胶州秧歌的地域性,具备了代表传统东方女性美的审美特征。

(三)有助于舞蹈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中国民间舞蹈最初是通过对人体动态的保存与表现产生的,不言而喻,胶州秧歌也不例外。笔者认为胶州秧歌得以成功传承和发展的原因可归结为三个方面:其一,早期群众田野地间的交流传承。其二,独有的环境、气氛下的动态傳承。其三,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对艺术的追求以及审美的提高,使得胶州秧歌由民间走向舞台。那么胶州秧歌由民间到舞台艺术的升华又经历了三个阶段:民间大众娱乐舞蹈----专业高校民间舞教材----舞台剧目。

胶州秧歌在雅化的过程中,女性角色的典型动作被逐渐提炼出来并加工,同时去掉了更多的戏的成分,形成民间舞蹈课堂教材。笔者认为课堂教学的目的相当明确,即对人体的训练和传统文化核心内涵的传承:一方面,课堂以教学的方式将文化的传承融入典型形态的传承,另一方面,在更广的范围向学生传播这一文化,而舞台作品往往更强调纯粹美给观众带来的审美愉悦,同时也承担着传播、教化的功能。以其高雅的意趣和独创性而言,更有对艺术的探索意义。因此在胶州秧歌的现代教学中,也应采用把握精髓、大胆结合、突破创新的理念,使得胶州秧歌在传承中发展,融会贯通。

参考文献:

【1】蔡铁原,《胶州市文化志》

【2】罗雄岩,《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教程》

【3】《北京舞蹈学院学报》之《胶州秧歌“三道弯”的审美嬗变分析》

【4】《北京舞蹈学院学报》之《胶州秧歌“8”字圆的文化探析》

猜你喜欢

传承与发展艺术特征
浅淡德宏瑞丽傣族传统舞蹈迦楼罗舞的传承与发展
浅谈贵州地区布依族舞蹈的传承与发展
中国武术文化传承与发展
民族音乐在小学音乐教材中的运用
广西贺州过山瑶尖头头饰艺术特征及文化内涵
当下中国大陆喜剧电影的艺术特征与发展
汉语言文字的艺术特性与创新设计
电影《煎饼侠》的大众艺术美学特
杜尔伯特蒙古族短调民歌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