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数学教学更加充满情趣

2016-05-30刘少栋

读写算·基础教育研究 2016年3期
关键词:情境数学教师

刘少栋

【摘要】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一定要从小学抓起,不仅能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小学的数学教育看似简单,却是容不得半点马虎的,该阶段是整个数学教育体系的关键阶段。

【关键词】数学素养 情趣

虽然新课改大力提倡以学生为主, 可实际的数学学习中大多还是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 大多数的教师认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学习是浪费时间的, 这种老套的学习方式, 无法使学生真正的走近数学中, 只是被动的去接受知识, 并且这种学习方式还强调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和权威性, 一些学生对于遇到的问题因为惧怕教师多数是不了了之, 难以达到真正的理解。 表面上看这种学习方式使得课堂上的知识发挥到了最大限度, 而实际上往往是教师教的多, 学生能掌握的少。 这种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培养, 变得被动学习, 忘记了主动学习的习惯。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对数学的内在兴趣是学习的最佳动机,是执着求索的强大动力。诚如爱因斯坦所指出的那样:“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永远胜过责任感。”兴趣越浓,注意力就越集中,反映也越清晰,就可促使学生思维活跃,产生爱学习、想学习的欲望。因此,寓“趣”于小学数学教学之中是非常重要的,可采取以下策略:

一、增进师生情感,培养学习兴趣

“亲其师,信其道”这句名言告诉我们,人的情感具有迁移功能,小学生则更加强烈。学生只有对你产生美好的情感,才会喜欢你的课。因此,作为教师只有满腔热忱地去爱每一个学生,学生才能充满信心的积极地进行学习。教师要特别重视与学生的情感交流,要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个学生,努力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一个关爱的眼神,一句信任的鼓励,都会使他们处处感受到鼓励、尊重和信任,树立起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二、精心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新教材生动活泼,题材丰富多彩,在教学中如果从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出发,就容易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形成高涨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在良好的情境中,潜能得到不断的释放,创新的思维和灵感的火花得到产生,达到最优学习效果。

如在教学《统计图表》时,我抓住学生喜欢看电视这一特点,一上课,就问学生:“你们都喜欢看什么电视节目呀?”一时间,学生们纷纷抢着起来说,课堂气氛异常活跃。我接着问:“你们喜欢这么多电视节目,但你说一句,我说一句,我还是记不清楚,你们能想个好办法帮老师统计一下吗?”学生们顿时活跃起来,争着帮老师想办法,发言积极热烈。通过讨论,学生不仅能想出好多种统计方法,而且亲身体会到了统计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实用性。这种生动具体的情境,变静态的课本为动态的课堂,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情绪达到了最佳状态。

三、贴近学生生活,感受学习乐趣

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学时,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让数学贴近生活,使数学问题看得见,摸得着,使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如在教学《方向与路线》时,我注重从学生生活出发,引导学生到操场上辨认八个方向,看看操场的周围各有什么,再回到教室,说说自己的各个方向各是谁,你家在学校哪个方向?怎样走?我还设计了一个一个有趣的小游戏:让学生们都闭上眼睛,我来描述一个同学的八个方向各是哪些同学,猜猜他是谁?学生的兴趣别提有多高了,总是还没等我说完,就喊出了答案。这样,把学生置于生活情境中去思考问题,思维就特别活跃,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新知识的探索过程中。

四、激活课堂教学,调动学习兴趣

1、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低年级孩子年龄小,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特别好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就需要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以生动活泼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保持旺盛的学习精力。

为了让学生喜欢数学,我努力把课上得生动活泼。如在教学《购物》时,我就把柜台摆到了教室里,创设了一个真实的购物环境,让学生们亲身参与到购物活动中,这样,在一买一卖的过程中,既巩固了人民币的知识,使人民币之间的换算及加减运算不再抽象,又激发起学生强烈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2、开展生动活泼的趣味游戏

低年级孩子顽皮、好动,“每个儿童都是一个天生的玩家”。利用学生喜欢做游戏的心理,赋予枯燥乏味的数学以生命,就能使学生以良好的情趣投入到学习中去。在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引导学生在玩中学,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在学完“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后,我根据教材内容开展了一个“幸运52”的“猜价钱”的游戏,我将一些物品的价钱做成漂亮的卡片,谁猜对了,就将卡片送给谁,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被激发起来了,都争着抢答。这样,学生在玩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就巩固了知识,教学效果远远要比单调地做比较大小的练习好得多。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给学生一个最大的自由发挥的空间,让他们畅所欲言地提问,在提出问题的同时,他们已经学会了解决。

五、感受成功的喜悦,体验学习乐趣

有句话说得好:“失败是成功之母,成功更是成功之母”。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体验到一次成功的快乐和胜利的喜悦,便会激起无休止成功的意愿和力量,这种强大的力量就会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因此,在教学中,当学生取得成绩时,哪怕只是一点点微小的进步,都要及时地加以表扬和鼓励,使他们有一种成就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进而更加积极努力地学习,使其全部的智慧得到挖掘和展现。

我深深知道,“鼓励之于孩子的成长,如同阳光之于植物”,因此,每当学生取得进步时,我总是真诚地向他们表示祝贺,这时,全班就会不约而同地鼓起掌来,这掌声,是同学们心底真诚的自然流露,是为同学取得进步的真诚赞许。这样,孩子们就会真切地感受到大家也為他取得成绩感到高兴和骄傲,从而树立起更大的自信心。

总之,教师要灵活机动地采用各种策略,让每一位学生都高高兴兴地进入数学世界,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以“趣”字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在趣味中求知,在喜悦中探索,使数学教学处处充满情趣!

参考文献

[1]郑中华。浅谈如何促进后进生转化[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8(2)

[2]陈明桥。 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初探。2008(07)。

猜你喜欢

情境数学教师
不同情境中的水
最美教师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