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调整幼儿不良情绪,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2016-05-30赵志芳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6年3期
关键词:不良情绪积极情绪

赵志芳

【摘 要】幼儿的不良情绪得不到适时、适当的疏泄,积蓄过多,就会导致一系列不良的后果,如:身体不适、食欲不佳、难以入睡、经常作噩梦等,严重的还会导致注意力、记忆力下降。不仅影响幼儿的身体发育,也会影响幼儿的心理发展。

【关键词】情绪发泄;不良情绪;自我疏导;积极情绪

幼儿对个人情绪发泄的认识水平和评价水平都不高,因而他们还不能根据场合合理地宣泄情绪,而不正确的发泄方法对他们的危害也是无处不在的,它会助长急躁不安、倔强、无理取闹的坏脾气,在性格方面还会产生自闭症、退缩、缺乏信心等,甚至会造成侵扰其他幼儿,含怒不言,自伤等现象。不良的宣泄更会影响他人的生活及集体的规范。可见,帮助幼儿很好的宣泄,对幼儿的心理健康确实是有利的。

一、要提高认识水平,对幼儿的不良情绪能够给予理解

(1)心平气和地对待幼儿流露出的各种情绪。幼儿的情绪一般是毫无掩饰的,他们高兴时,就会满脸笑容;在愤懑、受压抑或心中有不满时,他们敢于发泄:发脾气或大哭大闹,有的幼儿教师不了解情绪行为反应对幼儿心理健康的意义,或者缺乏相应的耐心,他们往往不允许幼儿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情绪,特别是当幼儿出现了不良的情绪行为反应时,他们强行地让幼儿克制。如果幼儿长期地经常受到压抑,最终会导致心理失衡,造成人格方面的病态发展。比如,幼儿的残忍行为、强迫行为、攻击行为、破坏行为等,多是由于其内心的紧张情绪得不到及时的正当的发泄而造成的。

(2)充分理解孩子,允许向“我”发泄。在以往的教育活动中,教师往往把孩子发泄内心不满的方式看作调皮捣蛋的行为。例如:幼儿“告状行为”,幼儿在受到挫折或遇到矛盾冲突时,常常会将事由和心中的不满告诉老师,以寻求老师的同情和帮助。这种以寻求帮助来应付心理压力的策略是可以理解的。不仅能消除幼儿心理的郁积,也体现了幼儿对教师的信任。

二、对幼儿的不良情绪进行合理的疏导,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1)培养广泛兴趣,转移不良情绪。培养幼儿多方面的兴趣,鼓励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各种活动,广泛地与他人特别是同龄幼儿交往,是让幼儿学会积极的情绪发泄的又一种有效方法。尤其要教育幼儿在出现不良情绪时,不能将自己长时间地束缚在引起自己不满的地方或活动上,要让他们学习运用转移的方式消除不良情绪,真正懂得在遇到挫折或冲突时,不能将自己的思想陷入引起冲突或挫折的情绪之中,而应该尽快地摆脱这种情境,投入到自己感兴趣的其它活动中去。

(2)为幼儿创设发泄情绪的环境,促进幼儿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的促进幼儿的发展。”根据这一思想,我们在活动室的一角创设了一个发泄角,在里面放置了一些运动器械,像沙袋、棉垫等,孩子在此处可以随意踢打。幼儿攻击性行为较为普遍,某些攻击性行为可归结为幼儿不良情绪发泄表现。脾气较暴躁的幼儿在其意愿没有得到实现或无聊时,都会出现这种现象。

(3)培养幼儿多样化的发泄方法,进行自我疏导。如果幼儿在游戏中发生了意外,会对于某一活动产生恐惧的心理,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不仅要对儿童进行鼓励,还要帮助他们进行自我疏导。

①想哭就哭,充分宣泄。每当幼儿因为委屈、疼痛,或被同伴故意欺负而大声哭闹时,教师可因势利导,让他痛快地哭一会儿,使他的情感得到宣泄,再适当地劝说、引导,从而消除他们的不良情绪。

②记录快乐,忘却烦恼。快乐是最有效的社会刺激,快乐中包含着力量、魄力和信心,快乐是一种动机力量,有利于身心健康。因此,教师可让幼儿说说使自己高兴的事,回忆让自己愉快的人,回味自己的快乐感受等。还可用一些特殊的方式记录幼儿的快乐。

三、引发积极情绪,培养良好性格

(1)成人要以愉快、喜悦的情绪感染幼儿。情绪是可以相互感染、影响的,尤其是幼儿。家长和教师要有意识地以愉快、喜悦的情绪去感染他们。一天早晨入园时,因为妈妈不能陪同她玩了,在门口跳了起来,我这时没有用斥责的口气说话,而是请小朋友为郭子仪唱了一首歌《小红帽》,这是她最喜欢的一首歌了。受到老师孩子喜悦情绪感染的郭子仪,情绪稳定了下来。

(2)要细心了解幼儿的需求,并给以恰当的满足。幼儿有生理和社会心理的种种需求,有些需求如果是合理的,也是成人力所能及的,就应当给予满足,这样可使幼儿情绪稳定和愉快。有时幼儿表达不清自己的需求时,成人必须细心体察、了解,随后正确对待。

(3)要经常引导幼儿去完成力所能及的任务,使其体验成功的欢乐情绪。让孩子经常和小同伴玩,在家里帮父母做简单的家务劳动,孩子的生活得到充实,在完成各种任务的过程中会获得满足和愉快。

在幼儿园的学习生活中,幼儿总会有各种各样情绪产生的,每一个教师都希望他们痛快地释放和表现出来,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心理上的平衡。幼儿是一个有多种需要特别是表达自己情绪需要的个体,教师应通过各种活动有意识地来帮助幼儿懂得如何对待和处理自己的各种情绪情感,引导他们以积极的、和谐的方式来表达学会与他人友善相处。

猜你喜欢

不良情绪积极情绪
仪式动作、象征意义和积极情绪增强控制感:双路径机制*
中小学生积极情绪现状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积极情绪助力更好记忆
试论积极情绪对中学生的创新力的影响
积极情绪相关研究综述
南京市励志学校篮球队运动员赛场不良情绪的成因及情绪控制的训练方法分析
立足本校实际,关爱特殊家庭学生
人性化护理模式对胃癌手术患者围手术期不良情绪的影响效果及临床应用价值
结构式心理护理对鼻出血患者疗效及不良情绪的影响
年轻教师课堂不良情绪与自我调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