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式心理护理对鼻出血患者疗效及不良情绪的影响
2016-11-28陈莉徐敏
陈莉 徐敏
【摘要】 目的:观察结构式心理护理对鼻出血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5年3月收治的108例鼻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结构式心理护理措施,比较两组干预前后临床疗效以及不良情绪。结果:护理干预前,两组SAS和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SAS和SDS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94.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构式心理护理措施应用于鼻出血患者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有利于提高治疗的自信心,促进疾病的康复。
【关键词】 结构式心理护理; 鼻出血; 临床疗效; 不良情绪
中图分类号 R473.7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28-0109-03
doi:10.14033/j.cnki.cfmr.2016.28.060
鼻出血常又称为鼻衄,是耳鼻喉科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发病率较高,约60%的人发生过鼻出血[1]。鼻出血可轻可重,如果出血量较大、或是反复性出血,可以出现出血性休克,对患者的生命造成严重的影响。由于临床上多采用鼻腔填塞进行治疗,患者治疗后局部疼痛、不适感较为明显,呼吸不通畅,因此,容易出现紧张、焦虑、恐惧以及不适等负性情绪[2],导致病情进一步加重。2014年4月-2015年3月,笔者对54例鼻出血患者实施了结构式心理护理干预,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4月-2015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鼻出血患者108例,入选患者均排除血液系统异常者。其中男74例,女34例,年龄35~76岁,平均(54.2±10.5)岁;合并高血压83例,糖尿病19例,冠心病14例;合并严重鼻中隔偏曲者62例,其中“C”型或“S”型偏曲30例,棘突或嵴突26例,不规则偏曲6例;左侧鼻出血54例,右侧41例,双侧13例。将所有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观察组和对照组均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和护理,护理措施主要包括: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指导患者采取半卧位,尽量减少活动,配合医生进行鼻腔检查,查找出血部位,给予及时的治疗。如果出现血容量降低的情况,根据医嘱进行抢救措施。做好口腔护理,防止感染的发生。短时间内不要用力擤鼻、打喷嚏或进行剧烈的运动等,防止再次出血。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结构式心理护理措施,具体如下:(1)心理沟通。首先成立有护士长为组长的心理护理干预小组,综合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并于患者进行详细的交流,评价患者的心理状态,根据患者具体的心理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减轻患者的不良情绪,使其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的配合治疗和护理。(2)认知疗法。为了促进患者及其家属更好的配合,向其进行相关知识的健康宣教工作,包括疾病知识、治疗方法、并发症以及注意事项等,增加患者对医护人员产生信任感和依赖感。(3)舒适护理。为了确保患者能够更好的休息和早日康复,护理人员要给患者营造安静、舒适的病房环境,保持房间内新鲜的空气和适宜的温湿度,确保柔和的光线以及整洁卫生,为患者提供电视、音乐等,以转移其注意力,减轻患者的痛苦。(4)家庭及社会支持。指导患者家属共同参与,关心、体贴患者,发挥家庭、社会的支持作用,给予多方位的情感支持。
1.3 疗效评价标准
(1)临床疗效判定标准,显效:无再次鼻腔出血发生;有效:偶尔出现少量的鼻腔出血,但是可以自行停止;无效:鼻腔出血的情况无变化[3]。总有效=显效+有效。(2)心理状态评估: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干预前后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7]。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抑郁和焦虑评分比较
护理干预前,两组SAS和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SAS和SDS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见表1。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94.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5.25,P=0.022),见表2。
3 讨论
鼻出血多数是由鼻部病变导致的,也可以由全身性疾病或是鼻腔相邻器官的病变出血经鼻腔流出所致。可以呈间歇反复性出血,也可以持续性出血,出血量较多的患者可以导致贫血,甚至发生大量出血而致休克,患者由于病情急,常伴有紧张与恐惧等不想情绪,使得交感神经肾上腺素分泌明显的增多,引起一系列的病理、生理改变,导致病情加重,给治疗带来困难[4-5]。心理行为干预是心理干预措施进一步改善患者的心理功能,符合生物-心理-社会医学的治疗策略,目标是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应对能力,改善情绪,以更好的状态解决实际问题。
段玉萍等[6]的研究认为,对鼻出血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可以消除患者的恐惧、焦虑等负性情绪,减轻患者的精神压力,保持良好的情绪,能够积极的配合治疗。健康教育是通过教育的手段或方法,帮助人们获得保持或恢复健康的知识,使其能够自觉地建立健康的生活行为,促使人们达到最佳的健康状态。结构式心理护理是一种综合性心理干预方式,是建立在循证的基础上,在以人为整体的现代医护理论的指导下,以对患者的心理支持作基础,将健康教育与心理沟通技巧有机的结合起来的综合性心理干预方法。首先,护理人员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增加患者的信任度,充分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为患者建立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心理护理方案[7]。然后,给予患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认知性,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以及配合能力,促使患者由被动护理转变为主动护理,促进患者的健康。为了使患者更好的休息,早日康复,笔者为患者提供了舒适的病房环境,从细微处为患者着想,尽可能的降低患者的痛苦。家庭与社会的支持对于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有很大的帮助,笔者指导患者家庭多关心患者,给予患者家庭的关怀,增强其治疗和康复的积极主动性。张桂华等[8]对70例高血压性鼻出血患者分别实施了责任制整体常规护理以及自我效能增强的护理干预措施,干预6个月后结果显示,实施自我效能增强护理干预的实验组自我效能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血压水平以及再出血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下降的幅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观察组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结构式心理护理干预可以缓解患者焦虑及抑郁情绪,进而提高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结构式心理护理措施应用于鼻出血患者可以有效的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有利于提高治疗的自信心,促进疾病的康复。
参考文献
[1]姚娜娜.临床护理路径在鼻出血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5,21(8):83-84.
[2]王琴,赵红燕,纪晓雪,等.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伴重症鼻出血患者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1):48-49.
[3]苗静.结构式心理护理对门诊急腹症患者负面情绪和应对能力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5(11):3203-3204.
[4]张益峰.不同方案对顽固性鼻出血患者止血效果的治疗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33):149-151.
[5]廖娜.高血压鼻出血易出血时段的观察和护理[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2):148-149.
[6]段玉萍,张春红,李红芳.鼻出血病人的心理护理[J].全科护理,2010,8(3):232.
[7]张朝霞,陈玉丰,曾国华.脑卒中后抑郁病人实施心理护理及人文关怀护理的效果研究[J].护理研究,2010,24(7):1908-1909.
[8]张桂华,金蕾,李桂珠.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性鼻出血患者自我效能及再出血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5,21(9):25-27.
(收稿日期:2016-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