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有效性在小学体育中的应用体会
2016-05-30张渊平
张渊平
【摘 要】小学体育教学要引导学生将理想、生活规划与体育学习相结合,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为小学体育课学习增加动力。本文就体育有效性在小学体育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体育有效性;小学体育;应用
0引言
体育素养与体育课教学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缺少了其中一方的参与,体育教学工作将无法真正有效开展。此外,小学体育课教学十分注重对学生自主意识的培养以及强化,即学生在选择课程以及开展过程环节都具有相对较大的自主权,提倡发挥学生的自主精神和开放精神。
1小学体育教学准备环节有效性
1.1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作为小学体育课教学的基础性内容,对于顺利开展体育教学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学设计主要包括分析教学问题、确定教学目标、建立教学方案、进行教学评价等多个方面,在进行小学体育教学设计时要注意一下几个方面:首先,教学设计要具有针对性并能够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对于小学体育课教学而言,由于体育课种类丰富,因此,对于不同种类的课程,要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突出课程特点,进行教学设计的优化与改革。其次,小学体育课教学设计一定要对教学目标进行细化,以此提高课堂教学与室外教学的有效性,对小学生实行差异化教学,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体育素养。最后,要充分开发体育教学资源,丰富体育基础设施建设。
1.2教学目标
明确教学目标是我国小学体育课教学有效性提升的关键,小学体育教学改革将体育知识的传授与小学生兴趣的锻炼有机结合,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悟体育学科的魅力。为摆脱以往教学模式的束缚,当今小学体育教育加强了对小学生心理素质、健康水平等各项指标的关注,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尤其注重培养小学生健康积极的心态、合作意识、竞争意识、创新精神。但并不是说小学体育教学改革必然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两者之间不存在绝对的统一性。
2小学体育教学实施环节有效性
2.1树立先进的体育教学理念,激发学生体育精神
当前小学体育课教学工作开展的并不十分顺利,根本原因是师生体育思想观念的欠缺。小学应加快转变其办学理念和教学方针,以提升小学生身体素质为基本方向,切实提小高学生的体育素养。在前期的教学中,教师教学目标主要集中于小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上,后期则要针对不同的发展特点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体育素养的训练,激发学生体育意识,培养学生的运动精神,激发学生体育活力,弘扬体育精神。
2.2设置丰富的体育教学内容
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今社会对综合性人才需求旺盛,而小学体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就在于对学生体育素养和兴趣爱好的培养上。其他课程主要针对不同的兴趣特点设置不同的授课方案小学生对兴趣体育课程要进行重点学习,着力增加小学生的特长。此外,体育教师可以设置开展一些活动,丰富教学内容,使学生独立组织,自行参加,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体育学习的主动性。
2.3创新小学体育课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合理性及科学性直接关系到教学工作是否能够正常开展,因此,选择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尤为关键。教学方法的选取应以培养小学生体育素养为基本原则,突出体育教学项目的特点,适用于大多数小学生的需要,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小学生的参与;教学方法应多样化并及时更新,避免学生产生倦怠情绪,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针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应首先引导小学生进行独立思考,激发小学生的主动性,而后再对教学过程进行总结,指出小学生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指导。教师可以以游戏、竞技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增加教学趣味性,也可以带领学生深入实践,亲近自然,感受体育项目带来的乐趣.
3小学体育课教学评价环节有效性
提高小学体育课教学有效性的重要环节之一是改革体育教学组织形式与评价方法。社会发展的动力在于不断创新,改革体育教学组织形式与评价方法迫在眉睫。学校应加快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开发新的组织形式,使小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享受学习的乐趣,切实感受体育精神。教师不能仅仅凭借考试成绩对小学生的体育能力作出评断,而要关注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引导学生发现自身的优势,扬长避短,允许学生个性发展,鼓励学生进行创造[2]。
4结语
我国小学体育课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传授知识的层面,而要将学生体育素养和体育精神的培养作为教学有效性提升的主要方向,其教学内容既要符合小学生实际发展需要,又要适应社会对人才素质的需求,着力提升小学生的体育素养和身体素质,同时培养小学生多样化的兴趣爱好,实现小学生全面综合发展,充分体现我国初等教育独特的办学理念与办学方针。
参考文献:
[1]王林钧,梅竹.小学体育课教学有效性刍议[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5,01:102-106.
[2]王晨.苏北地区小学体育课课程设置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2013.